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和空泡毒素A(VacA)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5 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予半夏泻心汤合三联疗法治疗,对照1组单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对照2组单用三联疗法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各组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上腹胀满、反酸、口苦、胃脘痛、大便黏腻)积分、Hp根除率及血清CagA、VacA含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29%(33/35),优于对照1组的88.57%(31/35)与对照2组的85.71%(3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改善、Hp清除率、血清CagA和VacA水平均优于对照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其机制与通过降低CagA和VacA含量,从而减轻Hp致病力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清幽方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脾虚湿热型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 例脾虚湿热型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予铋剂四联(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枸橼酸铋钾片+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清幽方治疗。观察2组患者综合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Hp根除率、Hp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2组综合疗效治疗组为95.00%(38/40),对照组为85.00%(34/4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率治疗组为95.00%(38/40),对照组为90.00%(36/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Hp复发率治疗组为2.63%(1/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恶心欲呕3 例,胃脘灼痛1 例,口腔异味1 例。结论:健脾清幽方联合铋剂四联治疗脾虚湿热型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提高Hp根除率,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敷贴联合三联疗法对脾胃虚弱型Hp相关性胃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脾胃虚弱型Hp相关性胃病患者74 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 例,最终2组各脱落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敷贴,连续干预2周后观察2组Hp清除情况、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后Hp根除率观察组为85.29%(29/34),对照组为76.47%(26/3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06%(33/34),对照组为88.24%(30/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医证候嗳气、上腹痛、纳差及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服药临床不良反应中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皮肤及附件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虽对Hp根除效果不明显,但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具有优势,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患者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热和胃方联合西药治疗湿热中阻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湿热中阻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54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予铝碳酸镁联合西沙比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和胃方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黏膜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51/54),高于对照组的81.13%(4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各项指标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Hp根除率治疗组为91.30%(21/23),略高于对照组的90.91%(20/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清热和胃方联合铝碳酸镁及西沙比利能够有效改善湿热中阻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其机制与抗炎、抑制胃酸分泌、修复胃黏膜等有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归芍异功散合西药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加味归芍异功散合西药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四联疗法治疗,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疗效、Hp根除情况、中医证候评分(胃脘隐痛、胃脘胀满、乏力、纳呆、气短、大便稀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30/30),对照组为93.34%(28/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根除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30/30),对照组为80.00%(24/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6.67%(2/30),对照组为20.00%(6/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归芍异功散合西药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四联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银黄清肺胶囊治疗无症状及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362 例新冠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242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治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银黄清肺胶囊治疗。观察2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核酸转阴时间、平均中医证候积分、重症/危重症转化情况,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2%(236/242),对照组为95.00%(114/12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核酸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为0分。2组均未见重症/危重症转化情况。结论:与单用标准治疗方案相比,联合银黄清肺胶囊能更有效地缩短无症状及轻型/普通型新冠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核酸转阴时间,改善中医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胆汤合左金丸治疗慢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诊治的74 例慢性胃炎寒热错杂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 例。2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金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温胆汤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30%(36/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49%(3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治疗组为5.40%(2/37),优于对照组的18.92%(7/3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胆汤合左金丸治疗慢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疗效明确,可改善其中医证候,减少不良反应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RVE)湿热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RVE湿热泻患儿9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予双歧杆菌四联活性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脐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止泻率、大便性状复常率及轮状病毒转阴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42/45),对照组为77.78%(35/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止泻率、大便复常率及轮状病毒转阴率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RVE湿热泻,临床疗效更佳,症状缓解更快,依从性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蜀羊泉散联合辛复宁治疗HPV持续感染伴CIN I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PV持续感染伴CIN I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辛复宁外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蜀羊泉散内服,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HPV转阴率、CIN I逆转率、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HPV转阴率、CIN I逆转率分别为86.67%、73.33%、63.33%,对照组分别为66.67%、53.33%、46.6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蜀羊泉散联合辛复宁治疗HPV持续感染并CIN I有较好疗效,且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人参通脉合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 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 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参通脉合剂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活动耐量、生活质量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活动耐量情况、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和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人参通脉合剂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症状、生活质量。与西药联用,可产生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幽门螺旋杆菌(Hp)转阴率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温胃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Hp转阴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92%,对照组为79.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p阴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明显提高Hp转阴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 例气虚血瘀型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 例。治疗组予以益气活血通络方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胃复春片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胃镜评分、组织病理评分。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00%(19/25),对照组为40.00%(10/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25/25),对照组为76.00%(1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评分、组织病理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方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CAG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组织学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平哮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 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 例和对照组3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平哮方治疗,疗程均为7 d。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评定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中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高峰流量(PEFR)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中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观察2组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5%(29/31),对照组为80.00%(24/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FEV1、PEFR、PaO2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CO2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哮方能显著改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症状,提高FEV1、PEFR、PaO2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拟疏肝解毒剂联合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治疗肝郁脾虚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郁脾虚型HCV感染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 例)与对照组(28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疏肝解毒剂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HCV-RNA定量、肝功能,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病毒免疫学水平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88%(31/32),对照组为67.86%(19/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毒免疫学水平疗效总有效率均为100%(32/32,28/2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中,治疗组治疗后各项主症、次症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胁肋胀痛、纳差、恶心呕吐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善胁肋胀痛、腹胀便溏、烦躁抑郁、倦怠乏力、多思多虑、善太息、舌淡有齿痕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中,2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疏肝解毒剂联合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能有效改善肝郁脾虚型HCV感染患者中医证候,促进患者肝细胞炎症的修复,减轻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降糖补肾汤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115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62 例)与对照组(53 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糖补肾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综合疗效、肾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9%(57/62),高于对照组的75.5%(4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肾小球滤过率、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4.8%(3/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1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糖补肾汤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肾功能及中医证候,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金栀清目方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脾胃湿热型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脾胃湿热型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150 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 例。对照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栀清目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中医证候评分及眼表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T)结果、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的改善情况,并评定综合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67%(74/75),对照组为90.67%(6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积分、BUT、FLT、SIT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治疗组为2.66%(2/75),对照组为12.00%(9/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栀清目方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可减轻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眼部不适症状及伴随症状,改善眼表指标,提高疗效,且联合中药有利于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六经辨证理论指导下小柴胡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CS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空白组,每组各24例。3组均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小柴胡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空白组单用基础治疗。观察比较3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组、空白组分别为91.67%(22/24)、79.17%(19/24)、45.83%(11/2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3组治疗前后治疗组内比较及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能缓解CSA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阳化气方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虚气滞型F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通阳化气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45/50),对照组为74.0%(3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阳化气方治疗脾虚气滞型FD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犀地凉血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 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9 例(脱落3 例)予以内服犀地凉血方治疗,对照组58 例(脱落4 例)予以消银颗粒冲服,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综合疗效、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83%(53/59),高于对照组的75.87%(4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S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犀地凉血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40例UC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痛泻要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主要肠道菌群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有益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目均明显上升,而有害菌群(大肠埃希菌)数目明显下降,且治疗组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痛泻要方可有效改善UC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纠正患者肠道菌群的紊乱,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