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介绍朱莹教授基于血中伏火理论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经验。朱教授认为血中伏火为脾虚血少,继而气机失调、五脏失和,导致阴火内生;而FC病机本在脾胃虚弱,血亏肠燥,并与君相之火偏亢、肺失宣肃、肝失疏泄相关,与李东垣血中伏火理论契合。其治疗本病注重气机升降及津血盈亏,以甘缓益气、和血润肠为总则,重视升清降浊,斡旋气机,并灵活配合滋肾泻心、疏肝解郁等治法,疗效显著,体现了中医整体辨证、标本同治的思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
介绍黄贵华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经验。黄教授认为,本病外因主要与感受外邪及饮食不当有关,内因为脾阳不足。临床上前期辨证为寒湿内生证和湿热蕴结证论治,其中寒湿内生证中,邪偏上焦者予桂枝法加减治之,偏中焦者予理中法或附子理中法加减治之,偏下焦者予四逆法或寒湿风扰法加减治之;湿热蕴结证中,上焦湿热者予藿香法治之,中焦寒热错杂者予半夏泻心汤治之,下焦湿热者予黄连阿胶汤治之,三焦寒热错杂者予乌梅丸治之。后期调理分为脾肾阳虚证和肾阴亏虚证,分别予淫羊藿法加减、甘酸固涩法治之。并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介绍柏正平教授论治慢性咽炎的临证经验。柏教授认为慢性咽炎的病位在咽,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发病亦有虚实之分,病机以肝郁脾虚、肺胃实热、肺肾阴虚为主,治以疏肝健脾、清泄肺胃、补肺益肾为法,其在临证治疗中以先辨病、后辨证、病证结合为原则,再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程轻重不同,运用自创咽炎经验方清咽汤加减治之,效如桴鼓。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介绍陶迪生教授辨治银屑病的经验。陶教授认为银屑病病因为风、热、燥、瘀,病机初期为肺燥阴虚,继之可致肝肾阴虚;病情进一步发展则燥热炽盛,热入营血;后期则邪热久留,阴虚血燥;如热邪煎熬,热结血瘀,则斑块顽固难消。临证将该病分为卫表燥热证、肝郁化火证、血热证、肝肾阴虚证、血瘀证、血燥证、湿热蕴结证,并分别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治法和方药。验之临床多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介绍张崇泉教授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经验。张教授临床将COPD分2期辨治:急性发作期以祛邪为主,分寒痰阻肺证、痰热壅肺证2型辨治,病情迁延者兼顾扶正;缓解期以扶正固本为主,分肺气亏虚证、肺脾两虚证、脾肾两虚证3型辨治,重在调补肺、脾、肾三脏,以治其本。并以显效病案为例,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6.
介绍裴瑞霞教授辨治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经验。裴教授认为本病多因肝气郁结、气机郁滞导致全身各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阴阳失衡而成。其临证善用“和法”,根据临床经验将本病辨证分为5型,即肝郁脾虚、痰气凝结证,肝郁气滞、痰瘀互结证,肝郁化火、肝火旺盛证,肝郁日久、气阴亏虚证,阴阳失衡、脾肾亏虚证,分别治以疏肝健脾、消痰散结,疏肝理气、活血散结,清泄肝火、理气化痰,益气养阴、散结消瘿,益气温阳、温肾健脾之法,取得较好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7.
介绍朱莹教授治疗溃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的经验。朱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如迁延不愈,进展至疾病后期,多会出现脾肾阳虚的表现,病机以虚(脾肾气阳亏虚)、瘀(痰湿、瘀血内停)为主要特点,因而提出温肾暖脾、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自拟溃结宁方治疗,并随症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介绍武连仲教授运用“治脑调神”针刺法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经验。武教授认为产后抑郁症的病位在脑,责之于神,临床辨证分型为神气俱损证和浊闭脑窍证,治疗上善用“治脑调神”针刺法,以“开窍调神”为基础,遵循治脑必调神、调神必开窍、开窍必清心的原则,针对神气俱损证采用镇痉安神、填精养神取穴法,浊闭脑窍证应用升清降浊、升阳导气取穴法,分别进行配方组穴、辨证针刺,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9.
介绍彭力平教授辨治骨痿经验。彭教授认为,骨痿与肾、肝、脾三脏密切相关,与气血亏虚相连,“瘀”贯穿疾病始终,临证将其辨证分为四型,即脾肾阳虚、肝肾亏虚、气血亏虚、气虚血瘀型。在治疗过程中重视补肝肾、强筋骨、补气血、化瘀血,重视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及“治未病”思想的运用,并在遣方用药中体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思想,反映出其辨治骨痿独到的学术思想,值得传承学习。  相似文献   

10.
介绍侯爱画教授运用扶正祛邪法辨治晚期肠癌的经验。侯教授认为晚期肠癌的病机大多是正气不足,湿热瘀毒互结肠腑,扶正祛邪是其主要治则。侯教授将晚期肠癌辨证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两亏、痰湿内停、瘀毒内结5种证型,分别采用温阳健脾,祛瘀解毒、滋补肝肾,解毒祛瘀、益气养血,祛瘀解毒、健脾益气,化痰利湿、健脾化瘀,解毒散结为治法,以自拟方益肠散结汤为基础方,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在用药配伍时注重病证结合、扶正固本、攻补兼施、阴阳并调,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介绍朱莹教授运用补、润、通三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经验。朱教授认为,老年性便秘多因气血阴阳亏虚,肠道传导无力、失于濡养所致,治疗时应以虚为本,以燥为标。其根据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常以补中益气汤、润肠丸、增液汤、济川煎等为主方补益气血阴阳,合用麻子仁丸、五仁丸或其他质润多脂之品润肠通便,标本兼顾;虚实夹杂者,可根据兼夹气血、寒热、湿食之不同,伍以理气活血、散寒清热、化湿消食之方药,补虚泻实,辅以通法,三法并进,并重视对老年性便秘患者的疾病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的指导,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2.
介绍刘新祥教授基于“病-证-症-势”辨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刘老认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基本病机为脾肾阳虚、湿浊血瘀,治当补益脾肾、淡渗利湿、活血化瘀、标本同治,并自拟肾安汤经验方。中医学论治水肿重视辨证,而较少辨病、辨势。刘老通过“病-证-症-势”四位一体辨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注重病名、病理与辨证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随症加减,在治疗过程中把握病势发展,以求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3.
介绍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运用辨证分型治疗lgA肾病的经验。张老认为IgA肾病病程长,以脾肾亏虚为主,复感外邪而诱发。治疗分急性期与缓解期,急性期以祛邪为主,兼固护正气;缓解期以补虚为主。临证分为风热犯肺、湿热内蕴、脾不统血、肾虚火旺、肾气不固和瘀血阻络6型进行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4.
介绍卢敏教授辨治长骨骨折迟缓愈合的经验。卢教授认为长骨骨折迟缓愈合主要病机为“虚”“瘀”,虚责之于气血亏虚、肝肾亏虚、脾肾不足,瘀责之于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临证之时应结合脏腑、气血辨证。在治疗上,卢教授灵活使用经验方,病证结合,处方具有祛邪不伤正,脾肾同调,气血并治,筋骨并重的特点,并结合中医外治疗法,重视宣教及功能锻炼,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IgA肾病(IgA N)的发病与黏膜免疫系统密切相关。付滨教授认为IgA N属三焦热病,其病机关键在于邪热结于焦膜,治疗上以“疏利焦膜”为原则,首重驱上焦邪毒,次重斡旋中焦,再治疏利下焦。临证时灵活应用开宣透邪、清热凉营、祛瘀通痹等治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介绍甘爱萍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的经验。其总的原则是重视脾肾双补,尤以调补后天脾胃为先;辨证施治,以衡为本,调和气血阴阳;攻补相益,不可一味进补。其特点是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补治结合。对运脾和胃膏方的处方原则、方义及典型病案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中医同道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介绍孙克伟教授辨治胁痛的临床经验。孙教授认为胁痛的病位主要在肝胆,与脾、胃密切相关;其根本病机为肝络失和;治疗当以疏肝理气为本,肝脾同调为纲,运用疏肝理气、调节肝脾之法;临床多辨为气郁化火、湿热内蕴、瘀血内阻、肝郁脾虚四证以论治,同时结合肝脏不同基础疾病予以辨病用药,疗效显著。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8.
介绍郑日新教授治疗鼻槁的临证经验。郑教授认为,该病病位在鼻,与肺、脾、肾密切相关。病因多由外感燥热邪毒,或素体阴虚脾弱引起,总以虚实夹杂为主,故治疗多以生津润燥为先、养阴清肺为本、补土滋金为要,分别予沙参麦冬汤加减、养阴清肺汤加减,以及补中益气、四君、六君、异功诸方等治之。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介绍向丽萍教授治疗糖尿病足的经验。向教授认为阴虚贯穿糖尿病足病程发展的始终,治疗当以扶正为本。其将糖尿病足分为早、中、后三期论治,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医Wagner分级,在内治的基础上结合外治,并突出外治的重要性,不同时期治疗方式灵活运用,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介绍金劲松教授治疗肾性水肿的经验。金教授认为该病病机主要在于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临证分为肺脾气虚,风邪外袭、脾肾气虚,水液停聚、肝肾阴虚,瘀水互结三型,分别治以益肺固表,健脾利水、补益脾肾,化气利水、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之法。并配合西药、中医食疗及中医外治等法综合治疗,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