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边天羽教授治疗酒渣鼻的临床经验。边教授认为酒渣样皮炎与热、瘀、毒邪有关,脏腑则多与肺、胃、肝、肾有关。对于本病气滞血瘀证,其从肝郁血瘀论治,以疏肝清热、活血化瘀为治法,结合临床经验,创立疏肝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酒渣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介绍郭俊杰教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临床经验。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是本病的易感因素,肝失疏泄是发病的本质,日久病变累及脾肾,痰凝血瘀是其病理产物。运用柔肝解郁,温阳缓图,行气活血、化痰散结的治疗法则辨证论治,临床中对于肝郁气滞者用逍遥散加减,脾肾阳虚者用金匮肾气丸加减,痰瘀互结者用自拟九味散结汤加减。  相似文献   

3.
介绍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基于肝脾郁怒、脾肾两虚两大病机,从肝脾肾论治乳腺癌的临证经验。潘教授认为乳腺癌发病初期与情志紧密相关,情志不畅,肝失条达,郁久而气血瘀滞,肝郁横逆犯脾,肝脾郁怒,痰瘀互结于乳而致病;而乳腺癌治疗后期,正气大损,伤及脾肾,脾肾亏虚,毒邪蕴结于经络骨骼而易发骨瘤等。临床上潘教授治疗乳癌多从肝脾肾论治,以疏肝健脾、补肾益精,化瘀解毒为法,辨证论治,重视个体治疗,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所侧重及兼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介绍卢敏教授辨治长骨骨折迟缓愈合的经验。卢教授认为长骨骨折迟缓愈合主要病机为“虚”“瘀”,虚责之于气血亏虚、肝肾亏虚、脾肾不足,瘀责之于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临证之时应结合脏腑、气血辨证。在治疗上,卢教授灵活使用经验方,病证结合,处方具有祛邪不伤正,脾肾同调,气血并治,筋骨并重的特点,并结合中医外治疗法,重视宣教及功能锻炼,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刘鹏教授运用四逆散加减治疗肝郁血瘀型胁痛经验。中医学认为,胁痛常因外感内伤致肝胆气郁,脉络受阻或者肝阴不足,脉络失养所致,而肝郁血瘀证是临床最常见证型之一。刘鹏教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肝郁血瘀,络脉失和,病情有虚实之分,亦有虚实夹杂,治以疏肝活血、柔肝和络,善用四逆散为基本方,并提出在疏肝活血同时,应重视健运脾胃。运用行气疏肝药物时需顾护肝体,避免耗血动血。气郁不可避免血瘀,适度活血可助行气,恢复藏泄互用之能。经断前后妇女,需重视养血柔肝,调补冲任。临证不可拘泥,应详查其兼证,灵活化裁用药,方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张智龙教授运用养血柔肝针法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经验。认为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基本病机为肝郁克脾,脾失健运,痰瘀内生,气血生化不足,肝无所藏,肝血不足,魂无所归,痰浊上扰及久病气血亏虚,阳不入阴所致,证多属肝郁痰瘀,临证从肝论治,因肝脾同居中焦,生理及病理关系密切,故强调培土荣木法,创立养血柔肝针法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介绍杨洪涛教授治疗小儿蛋白尿的经验。杨教授提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虚,标实为外邪、湿、浊、瘀、毒。小儿脾肾亏虚是蛋白尿发病的病因,肺虚易感是本病复发的关键,脾虚致精微物质吸收分布失常,肾病迁延日久则易致肾虚,故本病多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水、湿、热、瘀等兼证为标。治疗上遵循健脾补肾之原则,同时应注意固护肺卫之气。  相似文献   

8.
总结卜献春主任医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经验。卜教授认为桥本甲状腺炎的病机以虚为本,多虚实夹杂。气、痰、瘀、热毒是其主要病理因素。临床多分为肝郁痰凝、肝火亢盛、痰凝血瘀、脾肾阳虚、气阴两虚等证进行辨治。治宜标本兼顾,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9.
介绍焦剑主任医师从脾肾湿瘀论治慢性肾衰竭贫血的经验。认为本病以脾肾亏虚、湿浊瘀血为基本病机。临床自拟肾性贫血方为基本方,根据症状的不同分为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水湿内停证、瘀血内阻证、浊毒内蕴证5种证型,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味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裴瑞霞教授辨治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经验。裴教授认为本病多因肝气郁结、气机郁滞导致全身各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阴阳失衡而成。其临证善用“和法”,根据临床经验将本病辨证分为5型,即肝郁脾虚、痰气凝结证,肝郁气滞、痰瘀互结证,肝郁化火、肝火旺盛证,肝郁日久、气阴亏虚证,阴阳失衡、脾肾亏虚证,分别治以疏肝健脾、消痰散结,疏肝理气、活血散结,清泄肝火、理气化痰,益气养阴、散结消瘿,益气温阳、温肾健脾之法,取得较好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1.
总结全国名中医潘敏求教授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经验。潘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胰,实系脾胃,与肝、胆、肾相关,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湿热蕴结、瘀毒内结。临床将其辨证分为湿浊阻遏、肝郁蕴热、气血瘀滞、气血亏虚四型,分别予以茵陈五苓散加减、柴胡疏肝散加减、膈下逐瘀汤加减、十全大补汤加减治疗。并注重分阶段论治,早期为邪气偏盛阶段,以攻毒为主;中期为邪盛正虚阶段,宜攻补兼施;晚期为正气亏虚阶段,宜补养脾肾,改善体质。临床创制经验方莪术大黄汤内服,并配合三王止痛膏外敷,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2.
介绍单兆伟教授治疗慢性顽固性便秘的经验。慢性顽固性便秘虚实夹杂,病情复杂,单教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两虚、湿阻络瘀,在临床诊治本病时,主张以通为要、随证治之,并重视舌诊、详辨虚实,颐养后天、顾护正气。用药方面巧用蜣螂,逐瘀通降,临床效果显著。另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3.
介绍吴芳汀主任医师辨治糖尿病肾病的经验。吴师认为,本病病位在脾、肾,其基本病机本虚为脾肾气虚,标实为湿浊瘀阻,补气健脾是治疗关键,益肾通络应贯穿始终。临床上常用黄芪四君子汤加减配合益肾、化湿、活血等药物进行辨证治疗,紧抓基本病机,结合主症及临床指标综合治疗,获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4.
介绍彭力平教授辨治骨痿经验。彭教授认为,骨痿与肾、肝、脾三脏密切相关,与气血亏虚相连,“瘀”贯穿疾病始终,临证将其辨证分为四型,即脾肾阳虚、肝肾亏虚、气血亏虚、气虚血瘀型。在治疗过程中重视补肝肾、强筋骨、补气血、化瘀血,重视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及“治未病”思想的运用,并在遣方用药中体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思想,反映出其辨治骨痿独到的学术思想,值得传承学习。  相似文献   

15.
介绍杨志波教授运用中医内外联合疗法治疗斑秃的经验。杨教授认为斑秃多由血热风燥、肝郁血瘀、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引起,其在临床中注重整体观念,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灵活用药,将斑秃分为血热风燥、肝郁血瘀、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证四种证型,分别采用凉血消风散加减、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七宝美髯丹加减、人参养荣汤加减,并配合中医特色外治法,采用自创外用方结合梅花针、红灵酊治疗,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6.
总结卜献春教授从脾肾论治糖尿病肾病的经验。卜教授认为,嗜食肥甘厚味,或思虑过度,或房事劳倦,均可致糖尿病,日久迁延至肾,发为糖尿病肾病,故本病病机为脾肾两虚,兼杂血瘀。治疗上当健脾益肾,化瘀行血,临证应有所侧重,予以分期治疗:早期以脾肾阴虚为主,治以滋阴降糖,方用苍丹地黄汤;中期辨为脾肾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方用参芪地黄汤加减;终末肾衰期发展为脾肾阴阳两虚,治以滋补阴阳、活血通络,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标本兼顾,随症治之。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7.
介绍吴远华副教授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MG)(眼肌型)的临证经验。吴教授认为小儿多为“稚阴稚阳”之体,脾肾常有不足,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治疗应补虚为本、健脾益肾,同时联合西药,取长补短,实行分期论治、随症加减,对于难治病症、针药并用,以改善眼外肌麻痹症状。  相似文献   

18.
介绍宁为民教授从痰瘀论治眩晕的经验。宁教授认为眩晕以脾肾为本,痰瘀为标,治疗当痰瘀同治,脾肾并补,临床上善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丹参、川芎、牛膝等活血药治疗。还注重调理情志,使药物与精神同治。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介绍金劲松教授治疗肾性水肿的经验。金教授认为该病病机主要在于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临证分为肺脾气虚,风邪外袭、脾肾气虚,水液停聚、肝肾阴虚,瘀水互结三型,分别治以益肺固表,健脾利水、补益脾肾,化气利水、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之法。并配合西药、中医食疗及中医外治等法综合治疗,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20.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学“痿证”范畴,相当于“上胞下垂”“睑废”等,其常见的病因病机为脾气亏,或肝失条达,或风邪客目,或湿热内蕴。各医家治疗该病时均从脾、肝、肾着手,本文总结了临床常见的几种证型分别为脾胃气弱证、风痰阻络证、命门火衰脾阳不足证和气血瘀滞证,其用方分别为补中益气汤、正容汤、右归饮、血府逐瘀汤等,临床疗效显著。因此对于本病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对证处理,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