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肛窦切开挂线合薢黄洗剂熏洗坐浴治疗肛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肛窦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采用肛窦切开挂线手术治疗,术后治疗组予薢黄洗剂熏洗坐浴,对照组予温水坐浴。观察2组患者肛门疼痛、坠胀、瘙痒的改善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肛门疼痛、坠胀及瘙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薢黄洗剂熏洗坐浴能明显改善肛窦炎患者经肛窦切开挂线术治疗后的症状,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四物消风散加减联合肤痔清软膏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予内服四物消风散加减,外用肤痔清软膏治疗,对照组30例予内服氯雷他定片,外用肤痔清软膏治疗,疗程均为4周。对2组治疗前后皮损症状、体征进行积分,计算疗效指数,评定综合疗效。对痊愈患者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记录复发率。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皮损积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皮损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8.18%,对照组为3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物消风散加减联合肤痔清软膏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董氏奇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73.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董氏奇穴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予电针八髎穴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SF-MPQ-2、SF-36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7%,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F-MPQ-2量表各项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F-36量表评分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除SF评分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RP、BP、GH、RE、MH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八髎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左侧海马区神经递质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Glu)变化探讨电针环跳、阳陵泉穴对神经痛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10只,建立慢性限制性损伤(CCI)神经痛大鼠模型。模型组造模后不干预;电针组造模后第7天选取右侧环跳、阳陵泉穴行电针干预1周;假手术组正常饮食不干预。采用Von-Frey测定法检测大鼠右侧足底机械痛阈值变化;磁共振波谱技术检测左侧海马区神经递质NAA、Glu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造模后右侧足底机械痛阈值显著降低(P<0.01);左侧海马区Glu显著升高,NAA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干预后右侧足底机械痛阈值显著提高(P<0.05),海马区Glu显著降低(P<0.05),而NAA明显升高(P<0.05)。结论:电针可缓解神经痛大鼠机械痛觉过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海马区Glu、提高NAA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减联合地红霉素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寻常性痤疮患者9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地红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2、4、6周后的皮损减少率,3个月后随访,观察2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疗2、4、6周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30/45)、80.00%(36/45)、95.56%(43/45),对照组分别为35.56%(16/45)、55.56%(25/45)、86.67%(39/4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加减联合地红霉素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较好,可降低复发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止痛坐浴汤对混合痔术后肿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混合痔术后肿痛患者100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在给予基础治疗的情况下,治疗组加予止痛坐浴汤坐浴,对照组加予金玄痔科熏洗散坐浴。治疗1 周后,比较2组治疗疗效、肛缘水肿体积及肛门疼痛程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48/50),高于对照组的70.0%(35/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肛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肌缘水肿体积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止痛坐浴汤治疗混合痔术后肿痛,可明显减轻其肛门疼痛程度,缩减肛缘水肿体积,改善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过程中2组均脱落3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4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睡眠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6%(25/27),对照组为77.8%(21/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疗效确切,并且优于单纯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黄洗液联合亚甲蓝封闭治疗原发性肛门瘙痒症(P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 例P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 例。治疗组采用参黄洗液坐浴联合亚甲蓝局部封闭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联合亚甲蓝局部封闭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治疗后1、3、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35%(41/43),对照组为72.10%(31/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肛门瘙痒、皮肤湿疹样变及皮肤苔藓样变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结束后1、3、6个月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黄洗液坐浴联合亚甲蓝局部封闭治疗PA疗效确切,能快速消除瘙痒,促进皮损修复,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柴金饮治疗感染后咳嗽(PIC)的疗效。方法:将PIC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金饮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愈显率治疗组分别为96.7%(29/30)、63.4%(19/30),对照组分别为75.0%(21/28)、35.7%(10/2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金饮可有效改善PIC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水筋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片和依托考昔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水筋针治疗,10d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血尿酸(UA)、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主要症状体征(关节疼痛、肿胀、活动、皮肤潮红)、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30/30),对照组为80.00%(24/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UA、Scr、BUN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皮肤潮红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西药联合水筋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能控制症状体征,疗效持久,药物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针C5~T1夹脊穴加桂枝加葛根汤序贯疗法治疗前臂正中神经损伤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 例前臂正中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 例和对照组30 例。对照组采用手术修复治疗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电针C55~T1夹脊穴加桂枝加葛根汤序贯疗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血液循环状态评分、手功能(CARROLL)评分、关节总活动度(TAM)评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38%(27/32),对照组为73.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6个月后的CARROLL评分、血液循环状态评分、TAM、MCV、SCV均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改善,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电针C5~T1夹脊穴加桂枝加葛根汤序贯疗法治疗前臂正中神经损伤术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百防汤加白醋熏洗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慢性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百防汤加白醋熏洗坐浴治疗,对照1组采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适量外涂治疗,对照2组单纯用百防汤熏洗坐浴治疗。比较3组治疗结束时及随访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1组为78.0%,对照2组为6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2.0%,对照1组为46.0%,对照2组为5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防汤加白醋熏洗治疗慢性肛周湿疹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脱落后,治疗组为121例,对照组为122例。2组在每年的三伏季节应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贴敷,对照组采用安慰剂贴敷。2组患儿均连续贴敷3年,从第1年贴敷完成后开始每3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第2、3年末总有效率分别为71.07%(86/121)、91.74%(111/121),均高于对照组的21.31%(26/122)、54.10%(66/12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2、3年末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29.75%(36/121)、61.98%(75/121),高于对照组的10.66%(13/122)、23.77%(29/12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2、3年末反复呼吸道感染每年发病次数、病程、病种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叩刺阿是穴加体穴电针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采用阿是穴叩刺加体穴电针治疗,对照组38例口服首乌片、胱胺酸片、维生素B6,结合维生素E涂于脱发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6%,对照组为7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是穴叩刺加体穴电针治疗斑秃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四关穴、四花穴为主治疗肝火上扰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 例肝火上扰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 例。治疗组予以电针四关穴、四花穴为主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丹栀逍遥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2%(28/31),高于对照组的77.42%(24/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SRSS、PSQ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电针四关穴、四花穴为主治疗肝火上扰型不寐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结合穴位贴敷消炎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夹脊穴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JOA、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电针夹脊穴结合穴位贴敷消炎散的疗法相较于单一的电针疗法,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等速技术选穴电针治疗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膝关节前后肌群肌力的影响。方法:将6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按肌群选穴电针治疗,对照组按常规选穴电针治疗。观察2组患者症状积分,膝屈、伸肌峰力矩及峰力矩比值的变化,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87.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积分、膝关节部分项目评分、等速肌力测试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肌群选穴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优于常规选穴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旋扳手法联合机械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机械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旋扳手法治疗。对比分析2组综合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良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及炎性因子。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8%(33/38),对照组为73.7%(28/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IL-1β、TNF-α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旋扳手法联合机械牵引治疗LDH,具有减轻疼痛、恢复功能和消除炎症的效果,安全性及可操作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背俞穴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2组患者均予以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背俞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4d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0%,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背俞穴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