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求股骨头坏死采用髓内减压植骨术合通痹益肾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2 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单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 例。对照组采用髓内减压植骨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痹益肾汤治疗。治疗2 个月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面部疼痛表情量表(FPS-R)、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65%(44/46)、对照组为78.26%(36/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arris、SF-36评分均较对照组高,FPS-R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采用髓内减压植骨术结合通痹益肾汤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减轻疼痛,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强筋壮骨丸结合股骨头髓芯减压死骨清理配合腓骨棒支撑治疗早中期(I、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采用髓芯减压死骨清理后异体腓骨棒支撑治疗,对照组加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治疗组加用强筋壮骨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24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Harris评分、ARCO分期情况。结果:2组VAS评分、Harri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24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24个月的ARCO分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25/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筋壮骨丸结合髓芯减压腓骨棒支撑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在髋关节外科脱位联合自体髂骨支撑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术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54 例ONFH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 例(37髋)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联合自体髂骨支撑植骨治疗,治疗组27 例(36髋)在髋关节外科脱位联合自体髂骨支撑植骨术后予补肾活血汤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影像学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量表评分优良率、中医证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脱落2 例(4髋),对照组脱落3 例(4髋),最终本研究共纳入49 例患者,其中治疗组25 例(32髋),对照组24 例(33髋)。2组治疗后及随访6、12个月影像疗效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治疗组髋关节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及随访6、12个月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arris评分优良率治疗组为100.00%(32/32),对照组为90.91%(3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术后及随访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1 例(1髋)术后12个月因髋关节严重塌陷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论:髋关节外科脱位与自体髂骨支撑植骨术后口服补肾活血汤可以进一步缓解术后患者的疼痛及中医证候,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保髋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祛痰通络方联合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 例早期ONFH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 例。对照组予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祛痰通络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影像学稳定率、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临床疗效优良率治疗组为90.48%(38/42),高于对照组的69.05%(29/42);影像学稳定率治疗组为85.71%(36/42),高于对照组的61.90%(26/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arris评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4.76%(2/42),对照组为9.52%(4/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痰通络方联合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早期ONFH痰瘀阻络证可提高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稳定率,改善髋关节功能及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逐瘀汤口服及足浴对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将120 例股骨头坏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对照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干预,观察组给予逐瘀汤口服及足浴干预,疗程均为2 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术后12 个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评分和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分,检测血清金属离子[钼(Mo)、铬(Cr)、钴(Co)]的水平和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含量。结果:研究期间观察组脱落2 例,对照组脱落5 例。2组FPS-R评分、Harris评分、血清金属离子Mo、Cr、Co水平及TNF-a、IL-6、IL-18水平治疗前、术后12 个月组内比较及术后12 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瘀汤口服及足浴可有效改善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滋阴活血解毒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阴活血解毒方治疗。2组均治疗30d。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DL评分、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滋阴活血解毒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其治疗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熏洗方联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行解剖钢板固定手术,对照组术后1周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熏洗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骨折症状缓解情况(GQOL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低切全血黏度、血沉)、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2组GQOLI评分、低切全血黏度水平、血沉水平、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熏洗方联合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早期症状缓解和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气活血通络方足浴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综合疗效及血液流变学、血脂、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0%,对照组为6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脂、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方足浴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98%,对照组为78.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脂水平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水平,改善脑部血液微循环,恢复脑部供血,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影响。方法:将140例ONF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在仙灵骨葆胶囊+双氯芬酸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患者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随访第3、6、12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P<0.05);干预后2组Harris和FPS-R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TNF-a和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72.9%(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8.6%,高于对照组的72.9%(P<0.05);随访第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ONFH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 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72%(50/57),对照组为71.93%(41/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脑卒中量表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气虚痰瘀证患者血液黏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配合中药3期辨证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中药3期辨证治疗。术后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情况,并观察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2组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与股骨头坏死情况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配合中药3期辨证治疗能够促进股骨颈骨折的愈合,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气活血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一氧化氮、内皮素-1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02%,对照组为72.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一氧化氮、内皮素-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疗程均为30d。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2.9%、90.5%,对照组分别为77.5%、72.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补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钙尔奇D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密度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骨密度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简称BHR)配合八珍汤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配合八珍汤治疗,对照组单用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优良率及术后离床下地行走时间。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6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离床下地行走时间比较,治疗组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HR配合八珍汤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有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关节围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 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关节围刺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水肿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简化Fugl-Meyer功能量表上肢部分(U-FMA)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70.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上肢水肿评分、U-FMA评分、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关节围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缓解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度,并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骨松健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芪骨胶囊及碳酸钙D3片,治疗组口服骨松益骨方及碳酸钙D3片。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松健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疗效,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加味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4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长春西汀注射液加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6%,对照组为76.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加味治疗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加味方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 例OVCF肾虚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 例。2组患者均进行手术及术后常规处理,对照组加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汤加味方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治疗3、6个月的骨折愈合情况[伤椎前缘高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椎体后凸角度(Cobb角)],术前及治疗3、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代谢指标[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LAP)、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与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6个月2组伤椎前缘高度均升高,ODI评分均降低,Cobb角均减小,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与术前比较,治疗3、6个月2组VAS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治疗3个月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LAP、PINP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治疗3、6个月的BLAP、PINP均高于对照组(P<0.05);ICTP水平均逐渐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6个月的VAS评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加味方可以促进OVCF肾虚血瘀证患者机体骨骼愈合和骨代谢,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