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证素、脏腑辨证、证候学、病理分型证候及分期证候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研究其中医证候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关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候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证候要素进行提取,分析其分布规律及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48篇文献,包括7834 例病例,证候要素以气虚、阴虚、痰湿、血瘀、痰热、气滞为主;本虚证候要素占57.54%,标实证候要素占42.46%;脏腑辨证主要为肺+本虚与脾+本虚分别占35.86%、25.70%;在肺癌发展过程中,气虚证占比逐渐上升,在IV期时达到最大占比为36.50%。结论:肺癌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湿多见,临床除治肺以外还应注意脾的调理。而晚期肺癌患者本虚证比率升高,因此临证可根据病情采用攻补共用等方法来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痰浊证、血瘀证与血尿酸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国际性综合生物医学信息书目数据库(MEDLINE)等数据库,收集自建库时间至2019年6月30日公开发表的关于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尿酸相关性研究的文献,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痰浊证组血尿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MD=159.72,95%CI(84.11,235.33),P<0.0001]和非痰浊证组[MD=22.24,95%CI(1.93,42.56),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瘀证组血尿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26.93,95%CI(47.24,206.62),P<0.01],而与非血瘀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22.46,95%CI(-57.58,12.67),P>0.05]。结论:血尿酸可作为冠心病痰浊证诊断的客观参考指标,但作为冠心病血瘀证诊断的客观参考指标还需进一步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胆汤合左金丸治疗慢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诊治的74 例慢性胃炎寒热错杂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 例。2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金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温胆汤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30%(36/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49%(3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治疗组为5.40%(2/37),优于对照组的18.92%(7/3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胆汤合左金丸治疗慢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疗效明确,可改善其中医证候,减少不良反应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中医证治规律。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邵阳市中医医院确诊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患者2044 例,导出其病历资料,构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数据库,采用本课题组研发的医案分析平台进行分析。结果:2044 例肺癌患者中,男1459 例,女585 例;发病年龄集中在50~79岁;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气促、乏力、胸闷;舌脉主要为舌红、苔薄、脉弦细;单一证型主要为毒瘀互结、气阴两亏、肺脾气虚;复合证型主要为气阴两亏、毒瘀互结,肺脾气虚、毒瘀互结,脾虚痰湿、毒瘀互结,气血亏(两)虚、毒瘀互结;主要治则为益气养阴、化瘀解毒、健脾补肺、益气化痰,以扶正固本为主,兼顾祛邪;常用方以肺复方、四君子汤、麦冬汤加减为主;常用中药以益气养阴、健脾祛湿、解毒化痰类为主。结论:本研究总结了2044 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中医证治规律,对临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鼻窦炎证素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VIP),2010年1月至2019年6月关于鼻窦炎的文献报道,建立EXCEL 2010数据库,导入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频数分析统计。结果:共检索到符合标准的文献131篇。共提取证型38个。鼻窦炎常见证型是胆腑郁热、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脾肺两虚型。其中病位证素7个,其肺、脾、胆为常见病位证素,病性证素统计得9类,以热、湿、气虚、风为常见病性证素;证素组合包括:单一证素和两证素组合两种方式。单一证素类型中,证素组合以热+胆、气虚+脾肺为主;在两证素组合中,证素组合以风热+肺、湿热+脾胃、虚寒+肺为主。结论:鼻窦炎的证型最常见的是胆腑郁热、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脾肺两虚,病位证素最常见的是肺、脾、胆,病性证素最常见的是热、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芪兰颗粒治疗气虚血瘀、水湿停滞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肝硬化腹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利尿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兰颗粒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蛋白(ALB)、胆碱脂酶(CHE)水平上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GT)、总胆红素(TBiL)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芪兰颗粒联合利尿剂治疗气虚血瘀、水湿停滞型肝硬化腹水较单用利尿剂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以方测证总结国医大师刘祖贻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期的证素及用药规律。方法:采用SPSS 25.0软件,通过“以方测证”的方法将方药功效形成的不同证素以聚类分析方法研究证素分布规律,并采用关联规则分析、频数分析方法,分别探究证素分布与症状、处方用药之间的关系。结果: 排前6位的证素依次为肾虚、血瘀、气虚、阳虚、痰浊、肝风。4种证型为阳气亏虚证(3.0%),肾虚血瘀证(68.0%),肾虚血瘀、阳气不足证(17.0%),肾虚血瘀、风痰阻络证(12.0%)。肢体活动不利、肢体麻木、肢体疼痛、头昏、肢体乏力、头痛、畏寒、言语障碍、汗出、早醒、心慌、胸闷、耳鸣等症状与4种证型密切相关。用药方面,排前10位的中药为枸杞子、丹参、黄芪、山楂、葛根、制首乌、淫羊藿、地龙、石菖蒲、川芎、郁金。结论:刘老辨治脑梗死后遗症期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阳气亏虚,基本治法为补肾温阳、益气活血,体现了其辨治此病“脑髓阳生阴长”“气阳主用”“治肾为本、气阳主用;经脉通达,脑髓得养”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8.
狂证与热秘关系密切,火热之邪侵袭为狂证与热秘的共同病因,故均以清热泻火为主要治法。从热秘的认识方面入手,阐明了热秘是狂证发生的重要原因,狂证会加重热秘程度。并从肠-脑轴角度和通腑醒神方面探讨狂证与热秘的作用和治疗机制,为完善狂证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痰浊为多种疾病发生的病因,是体内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其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津沽名医张锡纯为中西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其针对五脏生痰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施治,并运用补虚开痰、平冲降逆、调畅气机等法治疗五脏痰邪,用药准确大胆,疗效显著,为后人临证施治起到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总结朱丹溪治疗痛风相关论著,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等方面探讨其证治特色。朱丹溪首次明确了痛风病名,对痛风证治有独到见解,认为气血失调,热血得寒,污浊凝涩,内外合邪而致痛风;治疗上以滋阴补虚为纲,以调和气血为本,以祛痰化浊为助,用药多以活血化瘀为主,重视应用引经药,创痛风通治之方;临证举一反三,灵活变通,为后世医家提供了独具特色的痛风临床证治经验。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临床上的证素分布及证素组合规律。方法:检索1994—2017年关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文献,对其进行证型证素的整理和提取,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及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构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位证素有4种,以肾为主,其次为脾、肝、胃;病性证素有8种,以气虚为主,其次为阳虚、阴虚、血瘀、气滞、血虚、精亏、痰浊。结论:运用证素辨证可提高辨证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对原发性高血压病(EH)寒热错杂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 例EH寒热错杂证患者随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 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ET-1、SBP、DBP水平更低,NO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能够降低EH寒热错杂证患者血压,改善中医证候和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6.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桂枝汤的加减方,主要应用于治疗喘证,近现代医家扩大了其临床应用范围,将其应用于心系疾病、汗证、痞证的治疗,且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了药理研究,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诊疗思想。  相似文献   

17.
介绍边天羽教授治疗酒渣鼻的临床经验。边教授认为酒渣样皮炎与热、瘀、毒邪有关,脏腑则多与肺、胃、肝、肾有关。对于本病气滞血瘀证,其从肝郁血瘀论治,以疏肝清热、活血化瘀为治法,结合临床经验,创立疏肝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酒渣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挖掘王行宽教授辨治心悸的证治规律。方法:收集王教授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心悸医案,提取证候、证素、病机、治法,创建Excel数据库,应用Weka 3.6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证候以气短、胸闷痛、心悸、夜寐不谧、头晕、口干、颈胀、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脉)参伍不调为主;病性证素中实证证素以血瘀、痰、阳亢、气郁、热为主,虚证证素以气虚、营气虚、阴虚为主;病位证素以肝、心为主,其余尚有心络、心神、督脉、肾、胃等。病机以肝心失调为关键,兼心气营亏虚;治法以肝心并治为原则,兼益气营;主要病机治法的关联可信度均≥0.50,其中肝心失调肝心并治为0.82。结论:王教授辨治心悸主要着眼于肝、心两脏及虚、实两端,其证治规律可供临床医师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计量认证后的渔业环境检测实验室,大多数都取得长足的进步,不但巩固了认证成果,而且保持了认证水平并有所提高.但也有部分检测实验室认证后出现了一些问题,难以保持认证时的水平,因此文章就检测实验室认证后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几点方法,供有关部门及检测实验室在今后的检测工作中予以重视或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诊断预测模型,探索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特征对疾病预测的实际意义。方法:本研究使用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逻辑回归、K近邻算法等,首先构建标准化的症状、证型获取途径;再分别融合中医治疗数据特征。结果:本文通过对321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章的诊疗信息统发现有21个证候类型、99个主观症状、13个中医脉象表现、23个中医舌象、232味中草药、20个中医穴位。其中气阴两虚、口燥咽干、细脉、脾俞穴分别为高频;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算法的评估效果最佳。结论:决策树是预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类的最佳算法。构建包含中医主观症状、舌象、脉象,有助于根据早期症状表现划分中医证候类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