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离子色谱法测定碘在地甲病环境地质调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展环  方容 《岩矿测试》1997,16(2):145-149
收集了安徽省某地区地甲病流行患者的血、尿、发样,病区的饮水样、谷物、蔬菜样和环境地质样共计699个,同时收集了该地非病区水样和环境地质样282个。水样直接进样,其它样品经湿法分解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其中的碘和溴的含量。统计分析表明,病区地甲病患病率与饮水中碘的含量密切相关,也与环境地质如地貌、地质构造及水文地球化学等条件密切相关。碘含量低的石灰岩地区,地甲病患病率高。  相似文献   

2.
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广忠 《第四纪研究》1996,16(2):97-104
文中阐述了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依存关系,指出了地质工程和环境工程地质是工程地质发展的两个重要生长点。工程活动成功与否,不仅决定于人们对工程建设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认识程度,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工程建设区的地质环境质量的认识程度,提出了在进行工程地质条件勘察的同时,必须对建设区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对工程竣工后运营期间在建成的工程活动作用下对地质环境改变趋势及结果进行预测,为预防地质环境恶化和塑造人地和谐的地质环境提供依据。为了认识地质环境特征和进行环境工程地质预测,作者提出了地质环境模型概念。根据地质结构及地质体赋存环境因素(活动断层、地应力、地下水、地表水等),以及作者的实践经验,在文中概括列举了5大类19种不良地质环境模型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3.
根据吉林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在全面、系统综合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首先论述了自然环境特点和区域地质背景,其次根据当前全省经济现状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的需求,对全省进行了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分区,同时重点地论述了全省存在的主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战略规划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协调人一地关系,首先需要认识地质环境本身的基本特征,从大地构造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自然地质作用的区域性特征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并讨论了这些基本特征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范建明 《地下水》2003,25(1):19-20
大同市市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为地下水源,但多年来一直处于超采状态,现状年开采量已占允许开采量的150%,致使地下水可利用量逐年减少,同时过量的地下水开采又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如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地面沉降及产生地裂隙等。本文总结归纳出了几个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与地下水超采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徐友宁 《地质通报》2008,27(8):1235-1244
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正成为影响矿山正常生产和人居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绿色矿业目标,需要在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减轻矿业开发对矿山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依据8年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的经验和体会,简述了矿山环境地质的兴起与发展、研究意义和方法、现状与进展,提出了今后矿山环境地质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旨在推动矿山环境地质研究工作的同时,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测井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礼堂  邓龙波 《广西地质》1994,7(1):63-70,76
文中介绍了广西地盾测井中心(南方)的测井仪器设备的功能和特点,以五个实例论述其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试论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的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首先在引言中提出了地质环境的涵义,并回顾了人类对地质环境的认识和保护的历史,分析了当前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接着研究了黑龙江省在地质环境保护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具体提出了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对策。期望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地质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能提供一个典型实例及一种积极的探索经验。同时还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又到一年春汛将至之时,在地质灾害频发的湖南,关于地灾防治的和地质环境管理的课题再一次被摆在了眼前。3月24日,在邵阳召开的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召开,会议就当前湖南地质环境工作的形势进行剖析,并未来的地质环境工作进行了布署。  相似文献   

10.
论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人类工程活动往到地质环境的制约,同时它作为活跃的因素,又积极地影响地质环境,促进其次生演化,地质环境垢次生演化,常会对人类工程活动产生次生制约,因此,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表现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对这种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制约关系进行了讨论,并阐述了这种相互作用的工程环境效应,所涉及的相互作用理论,应是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基础,是工程环境调控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矿山的环境地质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谷先 《湖南地质》1990,9(1):78-80
矿山采选冶事业发展,废水、废渣、废气排放量增加,对矿山环境造成污染,为科学地进行矿山环境治理,需开展矿山的环境地质研究,其任务是:(1)开展矿山初始时的环境地质调查,以利于查明环境污染程度,(2)编制矿山有关的环境地质图件,(3)研究矿山采选冶过程对矿山环境地质条件造成的影响,(4)研究矿山向城市化发展将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湘西金矿在环境治理上取得一些成效,但环境地质问题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环境地质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地质学是一门应用地质学科,是地质科学和环境科学两者相互渗透、重新交叉组合而形成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它以人-地质环境系统为对象,研究地质环境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及其发展、演化趋势,重点是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协调人-地质环境关系,有效地预防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赵连才  张威  杨静  张金萍  李鹏  金速 《地质与资源》2005,14(1):61-62,77
根据辽宁省地质、水文地质、地貌单元特征,结合国民经济建设及现代科技发展进程,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网点的布设从以地下水环境监测为主,逐步向地质灾害监测方向扩展,监测内容从单一的地下水监测扩展到地质灾害监测.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随时调整完善全省地质环境监测网点,以国内外最新发展的3S技术为依托,以监测采集的数据为主要信息来源,进行实时环境监测、分析,实现环境监测自动化.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城市环境地质工作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论文简述了国内外城市环境地质工作的历史发展,着重论述了城市地质工作的内容,指出我国城市环境地质中存在的问题。如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及水资源短缺、城市废弃物处置以及特殊岩土环境问题。为了提高城市规划和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仅从以下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城市地质工作的方向:(1)城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资源综合调查评价;(2)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调查;(3)城市群、城市密集区环境地质适宜性综合评价;(4)城市环境地质综合研究;(5)城市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0余年的地质勘查和矿山建设,奠定了湖南作为我国矿产资源大省的地位,赢得了“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的美誉.在经历了计划经济和过渡时期的管理模式之后,湖南省的矿产资源管理正逐步由行政手段为主转为以法律手段为主,由直接组织或干预地勘单位的勘查和矿山企业的开采活动转为以矿业权管理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模式.湖南省矿产资源面临看自然禀赋存在缺陷,开发成本高、难度大,保有储量消耗过快,接替资源不足,地勘投入短缺,矿业结构失调,经营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等一系列严峻问题.为此,应采取逐步建立和完善矿业市场,实现地勘业和矿业开发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处质勘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等措施,保证矿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省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未来工作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自身地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简述东北地区区域水文、环境地质条件等自然地理概况的基础上,讨论了存在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认为未来在东北地区应加强战略性地下水资源的调查评价工作,提高全区研究程度,加强低山丘陵区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在东北西部严重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展以解决生活用水、经济建设用水和生态环境建设用水的地下水勘查工作,加强东北中新生代盆地地热资源勘察工作,对地下水动态监测网格应加以补充、完善,加强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加强矿山环境地质工作,开展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建立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预报、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7.
昭通市未来城市建设层的适宜性和发展方向应该受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 3个方面因素的控制 ,它们决定了城市建设层的功能的需求。通过影响昭通市建设层的自然环境状况、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和在建或将建的几个重大工程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程度等几个方面 ,对昭通市城市建设层的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划分了城市建设层的适宜区和功能区区划。文章认为 :(1)昭通市所处的地质、地理环境是相对脆弱的 ,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与地质、地理环境的优化已经具有很大的不协调性。 (2 )原来的昭通市城市发展规划中把未来城市发展定位为以褐煤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和经济风险。 (3)昭通市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表明本区经济结构正处于重大调整阶段。促使城市发展调整的动力 ,有经济发展的本身需求动力 ,也有外部机遇的刺激 (国家重大工程的实施 )。本区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后者。但是重大工程的实施 ,必将带来环境恶化等负面效应。文章综合研究认为 ,现阶段褐煤的大规模开发策略是不可取的 ,水利、交通等的发展才是首要选择。 (4 )昭通市将来的发展更可能是以高效农业为基础 ,利用其区域中心城市、物资集散地、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和廉价的劳动力 ,充分发展运输、资讯、商业、娱乐、休闲等服务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伊始中国工程地质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工程地质学经过 5 0年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创新 ,已由条件工程地质学、问题工程地质学以及随着环境文明时代的到来向着环境和灾害工程地质学发展。近 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一批大型和特大型工程的兴建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带来的地面变形、滑坡、环境恶化和全球悬河化等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使工程地质地位和作用提高 ,学科在拓展。目前 ,我国已拥有一支能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并已走向世界的工程地质工作队伍 ,形成了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工程地质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煤矿区水文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述了我国各大煤炭基地,特别是首批国家规划矿区的水文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评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其专业发展趋势。文章指出,“西部水荒,东部水害”构成了我国煤田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的两大课题,新时期,煤田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20.
关于环境地质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简要阐述了作者对有关环境地质学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见解,包括;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的科学涵义;环境地质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地质环境保护在整个环境保护中的应有地位;地质灾害的形成步骤及其防治途径;环境地质学的亟待完善领域等。同时也涉及整个环境科学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