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黑龙江嘉荫—逊克地区晚中生代和第三纪地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正> 黑龙江嘉荫-逊克地区的中、新生代地层广泛分布,尤其是晚白垩世地层沿黑龙江南岸出露较好,化石丰富,产有巨型鸭嘴龙等,是研究我国北方白垩纪地层古生物的理想地区之一。 根据岩性和古生物组合特征,本区晚中生代和第三纪地层自上而下划分如下:  相似文献   

2.
从晚侏罗世开始,塔里木盆地西部库孜贡苏地区即已进入盆地早期发展阶段,并于早白垩世中晚期开始遭受海侵的影响,形成滨岸带沉积。晚白垩世初至早第三纪晚期,共形成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海水进退沉积旋回,即库克拜组中上部—乌依塔克组、依格孜牙组—阿尔塔什组、齐姆根组—乌拉根组。其沉积环境演化特征为早白垩世山间盆地洪积扇—近海洪泛平原沉积,晚白垩世局限台地及古—始新世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沉积环境,渐新世时期海水逐渐退出本区。总之,本区沉积环境演化受印度板块及拉萨地块向北碰撞挤压而造成的新的山脉隆升及伴随的构造活动所控制,所反映的白垩—早第三纪海平面变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基本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白垩纪─早第三纪沉积构造演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永  傅德荣 《地球学报》1996,17(1):32-40
塔里木西南部白垩纪-早第三纪沉积特征表现为5次海进-海退旋回。由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及随后对塔里木盆地的持续性挤压,造成塔里木周缘的挠曲下沉,同时古特提斯海水从西部侵入盆地,形成相应的沉积旋回。白垩纪-早第三纪塔西南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可划分为两个主要阶段:早白垩世为继承性走滑-断陷盆地;晚白垩世-早第三纪为前陆盆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大别山北缘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合肥盆地中、新生代经历了多次沉降和降升变化,侏罗系沉积作用分布于整个盆地,中、晚侏罗世盆地内地层遭受广泛剥蚀。白垩纪沉积物局限于盆地东部,最大剥蚀区在盆地东南部。下第三系沉积集中于断裂带控制的断陷盆地中,剥蚀主要在盆地东部和南部。根据南北向平衡剖面分析,早侏罗世盆地为南北挤压,晚侏罗世盆地拉张松驰形成东西向断层;白垩纪受东西向挤压,早第三纪为南北向拉张。东西向平衡剖面分析表明:在盆地内存在一条规模巨大的南北向巨型隆起,隆起形成干早白垩世早期延续到晚白垩世晚期。盆地经历了早侏罗世前挤压推覆,侏罗-白垩纪松驰下陷,白垩纪盆地西部及中部隆升,晚白垩世-早第三纪盆地受南北向拉张作用。形成北断南超的箕状断陷盆地;晚第三纪挤压降升。  相似文献   

5.
孙革 《地质与资源》2022,31(3):289-302
中国东北地区东部白垩纪陆相地层发育,富含动、植物化石,并形成了重要的煤及油页岩等矿产.这里还保存了我国除西藏外唯一的早白垩世最早期海相地层的记录,对研究我国白垩纪古地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这一地区在白垩纪地层古生物研究中有许多新发现,其中有些新发现还填补了东北地区某些地层“空白”.本文简要介绍上述新发现并对这一地区晚白垩世植物群与以恐龙为代表的动物群的协同演化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韦  林汉伟 《地层学杂志》2000,24(4):300-302
广东中、新生代叶肢介组合序列被划分为 10个组合 ,即晚三叠世 1个 ,早、中侏罗世 3个 ,白垩纪 4个 ,早第三纪 2个 ,代表粤东—粤西河湖沉积特征群落。广东东江起源于早侏罗世晚期 ,定型于晚白垩世。西江起源于晚白垩世早期 ,定型于早第三纪  相似文献   

7.
张捷芳 《地质论评》1993,39(1):36-43
根据南海北部大陆架18个钻井561个样品的分析鉴定,说明含有Characeae,Clavatoraceae和营养体三类轮藻。依据化石特征其地层时代为早、晚白垩世,古新世,渐新世和晚第三纪。其中早、晚白垩世和古新世地层的轮藻化石和岩性,可分别与广东陆地上,下白垩统官草湖群,上白垩统大塱山组及古新统(土布)心组和西(土布)组等对比,表明两者在白垩纪—古新世期间连为一体。恩平组沉积后隆升,自渐新世起南海北部大陆架逐渐沉降并形成今日南海。  相似文献   

8.
特提斯喜马拉雅白垩纪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垩纪是新特提斯演化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其沉积蕴涵着新特提斯早期演变的丰富信息。在对典型剖面进行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分别对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带南、北两亚带白垩系进行较为详细的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在沉积南带识别出为24个三级层序、5个层序组(亚二级层序)、2个二级层序(中层序),在北亚带识别出22个三级层序、5个层序组(亚二级层序)、2个二级层序(中层序)。特提斯喜马拉雅早白垩世层序地层总体表现为海进的退积序列,反映了特提斯洋壳的扩张阶段;晚白垩世层序地层总体表现为海退的进积序列,反映了特提斯洋盆地持续收缩和长期海平面逐步下降的过程,应是洋壳俯冲阶段的产物。整个白垩纪显示出一次极其明显的海水进退旋回,是特提斯洋从扩张到收缩这一演化过程的客观反映。由对层序特征、沉积特征及古生物特征等的分析所得出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在白垩纪的海水进退规程,与同期的全球海平面的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西藏措勤盆地古生界—中生界岩相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措勤盆地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分为晚奥陶世一早志留世和中一晚志留世两个陆表海演化时期;晚古生代分为泥盆纪一早石炭世缓坡一台地、晚石炭一早二叠世北部冰海裂谷南部残留海孤合、晚二叠世萎缩二三个演化阶段;中生代呈现三叠纪一侏罗纪南陆北海、晚侏罗世一白垩纪末活动边缘下的两个沉积盆地夹持一个(隆升)暴露岩浆孤格局。早一晚石炭世之交是本区古地理分异的重要时期:之前属于陆表海,中部深,东部浅,盆地中心和沉积中心各仅有一处,海水侵浸方向由西向东;之后,沉积体系复杂,盆地中心和沉积中心多个,古海水侵浸主要源自北部的班公一怒江缝合带。  相似文献   

10.
赵兵  伊海生等 《地质通报》2002,21(11):749-755
详细描述了北羌塘乌兰乌拉湖地区白垩纪地层剖面,将区内白垩系划分为错居日组和桑恰山组。沉积相分析表明,乌兰乌拉湖地区错居日组主要为冲积扇至河流相沉积,岩性及厚度变化较大,而桑恰山组为湖泊、湖三角洲至河流相沉积。初步认为错居日组为早日垩世地层,桑恰山组为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地层。  相似文献   

11.
刘训 《矿床地质》1988,7(3):79-88
白垩纪—早第三纪期间,中国东部发育了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沉积盆地,在干旱气候下,其中堆积了丰富的盐类物质。本文从宏观的角度,也就是从古构造的发展、古地理的演变以及气候带的推移等等方面来认识盐类沉积时空分布的规律性。在空间上,中国东部燕山至南岭之间的地区可划分为六个不同的盆地区和隆起区,在时间上有四个不同的成盐期。在此基础上来分析对钾盐沉积有利及不利的条件,进而探讨本区白垩纪—早第三纪盆地的找钾前景及方向。  相似文献   

12.
胶莱盆地是形成于中生代晚侏罗世的陆相盆地,构造变形较为复杂。在野外断裂构造变形观测的基础上,结合年代学数据和地层沉积序列,确立了胶莱盆地白垩纪的变形演化历史。总体上,胶莱盆地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沉积了3套地层,经历了多个构造变形阶段。其中,发生在白垩纪的变形阶段主要有:(1)早白垩世早期,鲁东地区受区域近E—W向引张应力场控制,胶莱盆地发生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喷发间歇期沉积了大盛群;早白垩世晚期,受强烈的区域性NW—SE向挤压,胶莱盆地褶皱回返。(2)晚白垩世早期,在区域近S—N向引张应力作用下,诸城断陷盆地发育,王氏群沉积;晚白垩世晚期,胶莱盆地受区域性NE—SW向挤压,导致王氏群褶皱变形。  相似文献   

13.
中南区白垩纪至早第三纪地层对比及构造发展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垩纪至早第三纪地层在我国东部地区分布很广,过去认为陆相红层岩性、岩相变化很大,古生物化石缺乏,很难划分和对比。解放后,在红层盆地中找到了许多盐、铜、石油等重要矿产,促进了对红层的科学研究工作。六十年代初期以来陆续在一些盆地中发现了古脊椎动物化石,同时在若干盆地进行了微体古生物的研究工作,建立了一些盆地的地  相似文献   

14.
从盆地沉积和古构造分析鲁西中新生代地壳伸展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鲁西处于差异性升降活动的古构造基础之上,其地壳伸展史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早第三纪,晚第三纪-第四纪,共五个发育阶段。各个阶段的古地理环境,反映了伸展构造的几何样式:发晚侏罗世的断陷湖盆地,构左行斜列的平面组合格局;白垩纪是以沂沐裂谷主干的“入”字形断陷局,并发生自北西向南东方向的迁移活动;早第三纪是以东西向,北西向,南北向断陷共存的组合形式,并发生由南东北西的迁移活动;晚第三纪是以  相似文献   

15.
岩相古地理与地下水水质的关系研究表明,早白垩世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干旱-半干旱→相对湿润的2个气候变化旋回和以沙漠相发育一湖泊相发育为特征的2个岩相古地理演化阶段。气候和古地理条件及其演化导致白垩纪沉积水体盐度、沉积岩含盐量和地下水循环条件的区域分布极为复杂。在岩相古地理和其他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影响下,盆地白垩系地下水水质和分布较为复杂,总体呈北好南差、盆地南部东好西差和下好上差的区域性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东部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海侵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裘松余  卢兵力 《地质论评》1994,40(3):229-236
本文综合我国有关沉积和古生物资料,尤其对有孔虫的研究和对各门类化石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我国东部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各受过两期海侵,晚白垩世海侵主要发生在松辽盆地,,与早期海侵相应的半咸水沉积为青山口组一段,晚期相应的半咸水沉积如嫩江组一,二段,早第三纪古新世到始新世早期,与其相应的半咸水沉积,如:苏北-南黄海盆地泰州组二段和阜宁组,三水盆地布心组,江汉盆地洞庭坳隐沅江组。始新世晚期到渐新世,与其相应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沉积层序地层学与盆地构造演化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基于现代沉积学理论和层序地层学思想,在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岩相古地理展布及演化特征分析基础上,对该区晚古生代地层进行精确划分、对比和层序地层学研究。进而按其沉积物特征和充填层序特点将这一时期沉积盆地厘定为三种类型,了晚石炭世本溪期至早二叠世早期(太原期)的陆表海盆地及裂陷(坳陷)盆地、早二叠世山西期近海湖盆和中、晚二叠世石盒子期和石千峰期的内陆坳陷盆地,在不同阶段的盆地中,又可划分出若干次级盆地和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8.
郯庐断裂带的脉动式伸展活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郯庐断裂带于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经历了强烈的伸 展活动,普遍控制发育了断陷盆 地。断裂带中、南段的伸展活动起始于晚白垩世早期,而北段起始于早第三纪早期,具有明 显向北迁移的规律。断裂带的伸展活动呈脉动式渐进发展。现已发现在晚白垩 世至早第三纪该断裂带发生了6次伸展事件,在所控制的盆地内相应有明显的沉积响应。断 裂带伸展活动的影响和规模由早至晚逐渐扩大。这些伸展活动的迁移现象和脉动式发展与同 期的太平洋板块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
齐骅 《地质论评》1983,29(5):444-445
本文系统的总结了西北地区陆相侏罗—白垩纪的生物地层。反映了笔者对其沉积特征、生物群、时代隶属、地层对比和早白垩世的古气候—沉积—生物地理区的划分等方面的认识。西北地区的陆相侏罗纪沉积,随着地质历史的发  相似文献   

20.
浙江中生代晚期火山—沉积岩系层序和时代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26  
浙江中生代晚期火山—沉积地层由上、下两个岩系组成,上岩系包括横山组、永康群、衢江群及天台群,下岩系包括建德群和磨石山群。这两个岩系的同位素年龄范围分别在110~90Ma和135~120Ma。根据同位素地质年代结合该区火山—沉积地层的古地磁和古生物研究资料,我们提出上岩系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下岩系为早白垩世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