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隰县土地开发整治研究,发现隰县土地开发潜力为总面积4531公顷,可补充耕地3375.45公顷。耕地整治可新增耕地数量潜力为1125.64公顷,居民点整治潜力为444公顷,可新增建设用地约400公顷。隰县适宜复垦土地潜力为348.36公顷,预计新增耕地潜力为204.79公顷。对隰县土地分类整治和土地整治进行了分级评判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整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地貌、水系形式论述江汉盆地新构造的特点。指出江汉盆地为一继承性沉降盆地,同时新构造又具新生性。新构造运动的类型有差异升降运动、掀斜和拗折运动。江汉平原第四纪植物孢粉组合反映气候冷暧交替。鄂西山地发育了山谷冰川,平原区为湖河交错,受新构造运动影响,云梦泽逐渐解体。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隰县为例,利用“二调”数据和实地考察数据,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建设用地现状以及主要结构特征,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研究发现存在以隰县为代表的黄土高原地区建设镇用地偏低、县城建制镇用地过于集中及乡镇土地结构差异较大等土地利用现状与结构特征;隰县城乡建设用地存在着农村居民点分散与外延式扩张、农村人均占地严重超标、城乡建设用地矛盾突出、建设用地利用集约程度低等问题。最后,提出了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整治规划、做好建设用地的潜力研究和做好增减挂钩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地貌和沉积物分析,浙江省新构造运动表现为西南强烈上升,往东北上渐减,至杭州湾两岸转为下沉,此外西北山区上升,海岸带下沉,一些构造盆地内相对下沉,这些情况与莫霍面等深线图的反映十分符合,说明新构造运动的动力来自地壳深层。不同新构造运动性质的区域内,农用地面积比率、农用地内的结构特征明显不同;各地耕地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在大河各河段、滨海各岸段、不同位置的海岛、不同盆地的所在区,均是有规律的变化,也都反映了新构造运动的作用。新构造运动还使地表水土流失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地理分布很有规律。这些都说明作为地球内力重要部分的新构造运动,能强烈影响地表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新构造运动、新构造与水资源的关系。新构造是水系发育的基础,水系是新构造的反映;新构造运动、新构造对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移和富集以及水文地球化学性质及其变化都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广西地壳构造曾经历过复杂的演化,至新生代以后的新构造运动时期,本区以大面积升降为主,块断构造活跃,地震频繁,沿海有火山喷发,热泉呈串珠状分布,新构造运动特征比较明显。 一、新构造运动的一些表现 (一)地貌上特征 广西地势总的为四周高耸中间低平,素有广西盆地之称。桂西和桂北山高坡陡谷窄,地貌反差大,流水切割作用强烈,新构造运动上升显著,桂东及桂南地形起伏低缓,地壳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地质、地貌及地震等资料,对六盘山区新构造运动的性质、特征和强度进行了探讨,并试图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和结合内外营力的地质作用,去追朔本区新构造运动的地质发展历程。经过对大量资料的分析整理后,认为本区现今地壳活动仍在强烈进行。  相似文献   

8.
从黔西南及邻区大陆动力学背景和构造组合特征出发,结合地震资料、地质测年数据,探讨了研究区的新构造运动特征。分析认为,新生代阶段,由于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继续碰撞作用,研究区西部小江断裂带及其西部受印度板抉与亚洲板块碰撞影响明显,地震活动强烈;黔西南及东部地区因离碰撞带较远,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有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地学背景分析为基础,探讨了地学背景与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关系。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新构造运动形成的渭河地堑内的西安凹陷,地学背景对于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重点体现在新构造运动奠定了文化遗址形成的环境背景,区域水系及地貌结构为半坡先民提供了良好生活环境,秦岭北坡及附近的岩石为石质工具的物质来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根据对渭河盆地地貌、水系格局的分析,本文提出:(1)渭河盆地地区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以近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几组断裂控制下的断块运动;(2)断块运动自南而北呈波浪式发展,且具多期活动的特点,可分为老第三纪、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初、更新世末—全新等世四个活动期;(3)新构造运动具有明显南强北弱、东强西弱的差异性,华阴—华县一带最强,为应力集中区;(4)盆地新构造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为48°~79°。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汾渭断陷带均衡重力异常分布特征与地壳表、浅层结构,新构造运动和现代构造运动,以及均衡重力异常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局部均衡重力异常分布特征与出露地表的岩石密度和地质构造特征存在明显对应关系,区域均衡重力异常特征反映了本区新构造运动和现代构造运动不是朝着地壳趋于均衡方向发展,而具有反均衡力的特征;不同方向异常带交汇的地方,现今构造运动最强烈,是强震多发区。  相似文献   

12.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新构造运动强烈,影响新近纪以来油气类型和分布。基于新的7.654×10~3 km~2高精度三维地震及钻井资料,研究新近纪以来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其与油气活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骅坳陷新构造运动经历明化镇组早期张扭断陷和明化镇组中晚期—第四纪差异升降两大演化阶段,形成晚期断裂、火山活动和角度不整合面三大地质特征,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控制浅层圈闭的形成与分布、促进古近系源岩演化、为油气运移提供输导通道、调整并控制油气晚期动态成藏。黄骅坳陷歧口地区新近纪帚状断裂发育带勘探潜力较大,是寻找中浅层规模储量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3.
根据遥感影像提供的地质信息,郑州地区的新构造运动特征具有继承性、独立性、稳定而不均一性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逆向补偿是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查明新构造运动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新构造形迹的活动机理,是地震监测的基础。新郑隆起南部出现北东向与北西向构造交切控制的菱形块体正向凸起,是否意味着新断裂系统的产生,这是地震监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  相似文献   

14.
根据几年来对嵩山地区的考察和研究 ,通过对夷平面、河流阶地、串珠状洪积扇等诸多地貌现象的分析 ,论述了嵩山地区新构造运动以间歇性抬升运动和掀斜运动为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南海壳块第三纪以来所发生的断裂作用、地震活动、岩浆活动与褶皱作用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南海壳块新构造运动特征并进而对其演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喜马拉雅期以来,广西特殊的新构造运动、气候条件、地形地貌造就的风化矿床和沉积矿床,占广西已开发矿产资源的一大半,特别是风化矿,其经济效益特佳。文章简介了广西喜马拉雅期形成的各种矿产,旨在引起地质工作者及有关决策部门的共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地下水是高原特定的地质地理环境下的产物,多年冻土的存在控制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新构造运动是影响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主导因素,地下水和多年冻土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导致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化。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边坡特征与破坏规律的分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黄土高原自然边坡的特征及破坏规律,按山系与水系或水系的分水岭、地貌单元、地层岩性特征等条件,将黄土高原划分为8个区:临洮—永靖区、天水—通渭区、兰州—会宁区、陇东区、靖边—安塞区、隰县—离石区、甘泉—吉县区和汾渭区.根据极限状态边坡的4个野外判别标准,测量了8个区510个自然极限状态黄土边坡断面,分区采用指数模型回归边坡坡高与坡宽的相关关系,计算各区20、50、100m坡高的边坡稳定系数和失效概率.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的边坡特征与破坏形式具有分区特征,且南北差异性明显.临洮—永靖区边坡坡高与坡宽呈线性关系,表明该区边坡坡度不随坡高变化,边坡稳定性受内摩擦角控制;兰州—会宁区和靖边—安塞区高坡陡,低坡缓,高坡不稳定,易发生错落式滑坡;天水—通渭区、甘泉—吉县区和汾渭区高坡缓,低坡陡,稳定性计算结果显示高坡和低坡都较为稳定,但由于地层结构和地貌的特点,高边坡易发生低速蠕变型滑坡或高速远程滑坡;陇东区边坡整体上较为稳定;隰县—离石区受黏粒含量较高的Q1地层控制,高边坡稳定性较差;50m左右坡高的黄土边坡稳定性对强度指标内聚力、内摩擦角的敏感度都高,易于失稳.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0.TM遥感影像信息特征,湘西北地区有NEE向、NNE向和近SN向3类新构造带,各新构造带岩溶发育阶段,分别相当于中年期、青年期和幼年期.岩溶发育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岩溶地貌、流水地貌和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反映了新构造运动由强烈活动→趋向稳定平静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手段,通过对忻州盆地DEM的处理、分析,结合前人对滹沱河受构造地貌影响急转向东以及与清水河袭夺的研究,定量的分析忻州盆地滹沱河流域对于早更新世晚期新构造运动的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