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56~2002年厦门降水资料和相应天气图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厦门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主要产生在台风季和雨季;雨季间连续性暴雨环流背景是500 hPa的阻塞形势,分单阻和双阻两型,850 hPa形势特征则表现为低涡切变偏南和低空西南急流两型;台风连续性暴雨的台风路径主要有台湾类和南海类两类,所对应的主要登陆地段分别是厦门至福清和厦门至珠江口,500hPa环流形态有台风倒槽、台风后部、槽台迎近和北槽南台4类.  相似文献   

2.
厦门连续性暴雨天气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2002年厦门降水资料和相应天气图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厦门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主要产生在台风季和雨季;雨季间连续性暴雨环流背景是500hPa的阻塞形势,分单阻和双阻两型,850hPa形势特征则表现为低涡切变偏南和低空西南急流两型;台风连续性暴雨的台风路径主要有台湾类和南海类两类,所对应的主要登陆地段分别是厦门至福清和厦门至珠江口,500hPa环流形态有台风倒槽、台风后部、槽台迎近和北槽南台4类。  相似文献   

3.
1996~2006年韶关热带气旋暴雨统计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对1996~2006年11年来登陆华南沿海的热带气旋对韶关市造成的降水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登陆华南沿海的热带气旋中有40%会造成韶关市大到暴雨以上降水,其中珠江口以东至福建登陆的热带气旋对韶关市的影响比珠江口以西登陆的大.韶关市的热带气旋暴雨主要分为3种类型:①热带气旋和西风槽及弱冷空气的共同作用;②热带气旋与西南季风的结合;③热带气旋环流及其倒槽的直接影响.经过统计分析可知,热带气旋与中尺度天气系统相结合是造成韶关市暴雨以上降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黄宝鉴  曾素娟  包澄澜 《气象》1979,5(3):21-23
每年4—6月,华南地区有一个多雨期,平均可出现10次以上大—暴雨过程,称为前汛期,其主要影响系统是西风带天气系统。7—10月又有一个后汛期,即盛夏台风汛期,以台风、热带辐合带等热带天气系统降水为主。有的年份,前、后汛期相互衔接;也有的年份,二者之间有一相当持久的晴热干旱期。但是,由于前、后汛期所处的行星尺度大气环流背景的根本差异,华南前汛期大一暴雨的结束,实质上是一次季节性环流调整的结果。从此,华南进入盛夏季节。  相似文献   

5.
广西前汛期4-6月,是大—暴雨的多发季节。大—暴雨产生的天气形势,按地面形势分析,主要有锋面、热带低压(含热带风暴、台风)和高后大—暴雨三类。根据1961—1988年4-6月资料统计,锋面大—暴雨占前汛期大—暴雨天气过程之86%,其它两类均仅占6—7%。本文主要分析锋面大—暴雨的基本形势,提出大—暴雨24小时短期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金华地处浙江中部丘陵地区,汛期大暴雨天气出现的次数不多,但它常常与大范围强降水或连续性暴雨过程相伴随,因而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给我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分析结果表明,中低层冷式切变线是我区汛期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70%以上的大暴雨过程都发生在冷切类环流形势下。在1971~1990年20年中,共出现大暴雨天气10次,其中8次为冷切类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汛期冷切类大暴雨过程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数值预报产品在粤北后汛期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粤北后汛期暴雨的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作了分析和统计,应用日本短期数值预报产品,制作一套预报方法,经试用效果较好。1思路后汛期暴雨主要是热带气旋影响造成的,据历史资料统计,在珠江口以东至福建省南部沿海登陆后向西或西北行的热带气旋,常常对我区造成严重影响。在后汛期暴雨的影响天气系统中,热带气旋的暴雨雨量比较集中,引起山洪暴发,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有时比前汛期更为严重。相反,粤北地区夏秋旱比较频繁,有明显降水可以使旱情得到缓解,因此,研究后汛期暴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本文将近十年来产生后汛…  相似文献   

8.
2009年广东省汛期降水空间分布不均的气候成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09年广东省汛期(4~9月)降水呈现出空间分布不一致性,采用统计方法分析引起这种现象的成因: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导致了季风爆发偏晚和冷空气偏弱,从而前汛期降水大部分地区偏少;而后汛期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导致热带气旋主要登陆及影响珠江口和粤西地区,从而后汛期降水雨带主要位于粤西南。因而,2009年汛期多种环流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珠江口及其以西降水偏多,其余地区降水偏少。  相似文献   

9.
普宁市近51a后汛期暴雨气候统计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普宁1959~2009年后汛期(7~9月)暴雨日数、暴雨过程及影响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1 a普宁后汛期年平均暴雨日数为5.3 d、暴雨过程为3.9次,最长连续暴雨5d;普宁后汛期暴雨日数资料序列有较弱的递增趋势,并存在19 a左右的较长周期和6 a左右的局部周期振荡;造成普宁后汛期暴雨主要是热带天气系统,占后汛期暴雨影响系统的83.6%,其中热带气旋影响占62.7%,西风带天气系统仅占16.4%;影响普宁后汛期热带气旋出现暴雨的机率为87.0%,每年副高第二次季节性北跳后,受热带气旋影响的机率增大。造成后汛期日雨量≥150 mm的热带气旋,其登陆地点集中在海丰至电白之间;普宁后汛期暴雨前的单站要素变化主要有3种类型:持续降压型、高温猛降型和低压回升型。  相似文献   

10.
选取近十年中山出现的暴雨、高温和热带气旋资料分析,发现7~10月中山出现的暴雨主要是由热带气旋造成的,且热带气旋距中山800km范围内才能给中山造成暴雨;中山出现高温的各个月份均有高温与热带气旋有关,热带气旋距中山500~2000km时易给中山造成高温.在珠江口附近或以西登陆的热带气旋靠自身环流的降水云系给中山造成暴雨,是热带气旋给中山造成暴雨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台风年鉴资料、雨量站观测资料及ERA-interim 1 °×1 °分析资料等,对1980—2015年在广东珠江口以西(徐闻-珠海)登陆且继续偏西(北)行但引发距离登陆点较远的粤东地区出现暴雨(“西登东雨”)的一类严重不对称热带气旋暴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珠江口以西登陆的热带气旋中有近一半会给粤东地区带来暴雨;其登陆点位置远近与粤东暴雨发生与否没有直接联系,即登陆点越靠近(珠江口)并不一定使粤东更易出现暴雨;其登陆强度越强也不一定使粤东出现暴雨可能性越大,但使粤东出现特别弱降水(< 10 mm)的热带气旋多集中在(强)热带风暴级别。进一步分析引发粤东暴雨的天气形势及要素特征表明,热带气旋东侧的低空东南急流、偏东急流和偏南急流以及边界层的辐合线(台风槽)是引发粤东出现暴雨的重要原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西南侧和“方头”副高西侧是粤东暴雨的有利形势;相似的低层风场和中层形势场背景下,700~500 hPa的湿度条件会明显影响到粤东出现暴雨的可能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12.
关于广西前汛期暴雨预报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汛期暴雨是我区重大灾害性天气之一。我区的汛期按其季节分为前汛期(4—6月)和后汛期(7—9月)。前、后汛期暴雨的天气系统有明显的不同,前者以西风带系统为主,后者以热带、东风带系统为主。前汛期暴雨主要集中在5、6月份,其强度大、范围广、来得快、分布不均匀,24小时日雨量常可达100—200毫米,最大的可达500毫米左右。多数出现在内陆地区,因此容易在我区造成大的洪涝灾害,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如何准确、及时地作出前汛期暴雨的预报,成是我台主攻灾害性天气项目之一。近些年来在前汛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东兰2006年前汛期四场暴雨天气过程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对本地前汛期暴雨环流特征有进一步的认识,对今后的预报方面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韦彩色  韦春霞 《广西气象》2006,27(A03):27-28
通过对东兰2006年前汛期四场暴雨天气过程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对本地前汛期暴雨环流特征有进一步的认识,对今后的预报方面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山市前汛期(4—6月)暴雨降水过程的环流形势场进行分型,对前汛期暴雨形成的动力、热力因子、水汽条件等进行分析。得出:中山市前汛期暴雨有5个主要环流类型,分别为华北槽型、高原东部槽型、南支槽型、西南低涡型以及热带系统型,出现天数最多的为南支槽型;在南支槽型和华北槽型中,高层均存在明显的辐散气流;200~850 h Pa相对涡度差小于零,高层负涡度、低层正涡度相配合为暴雨产生提供了所需的动力条件;暴雨区内低层水汽输送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高温高湿的大气层结,为暴雨形成提供有利的对流不稳定条件。  相似文献   

16.
分析1964—2013年各路登陆广东(包括4个登陆香港)的热带气旋(TC)对揭阳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东路登陆的TC对揭阳市影响最严重,日最大雨量可达暴雨到大暴雨,惠来普遍可出现比TC中心附近风力小1~2级的风,其它地区可出现比TC中心附近风力小3~5级的风;中路登陆的TC,揭阳市普遍会有暴雨,日最大雨量市区揭西出现暴雨概率最大,普宁惠来出现大雨概率最大,揭阳会出现3~6级的风;西路登陆的TC,揭阳市普遍有大到暴雨和出现3~4级的风,当粤东处于副高边缘和TC外围环流共同影响时,风力可达4~6级,给揭阳市带来严重影响的风暴潮增水,一般TC大多来自西北太平洋,揭阳位于TC前进方向的右半圆,登陆时间在农历十五到十八日(天文大潮期),增水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7.
江吉喜 《气象》1978,4(12):8-10
4—6月,是我国华南地区的前汛期。实践经验和研究结果指出:华南地区前汛期造成暴雨的天气系统有锋面、西南低槽、西南低涡、低空急流、南支槽、热带天气系统等,但主要是锋面,其次是低空急流。1978年4月中旬的三次暴雨,12小时内雨量较大的地点见附表。其中两次是由热带云团导致的,另外一次则是由热带云团与锋面云系相交汇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普查了广西1956—1986年共31年4—6月降水资料,对凡有5站或以上日降水量≥50.0毫米,或者有1站或以上降水量≥100.0毫米均参加普查统计,发现广西的暖区暴雨可占前汛期的暴雨(除台风,热带低压外)29.7%,其雨区范围小,降水剧烈、强度大。是广西前汛期的一种暴雨形式。提高广西前汛期天气分析和预报,了解暖区暴雨的环流系统特征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汛期暴雨气候特点及预报方法综合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概括介绍了江西省汛期暴雨的气候特点、汛期暴雨环流形势和天气系统特征,以及针对江西省汛期暴雨的预报方法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未来一段时间江西省暴雨预报方法研究的主要方向,认为应该将暴雨过程的天气尺度和中尺度特征与地形特征相结合,开发暴雨预报方法并建立暴雨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20.
汛期行星尺度的驻波或环流系统出现持续性异常时,就构成大范围旱涝的长期天气过程。在涝年的环流背景下,影响的天气系统有时虽与其他年份系统过程相似,处在涝年的环流背景下,就容易形成连续性的暴雨天气过程。而在旱年的环流背景下,就不容易形成较大降水过程。由此可见,形成汛期大范围旱涝的成因是十分复杂的,本文从太阳、月亮的活动,西风带环流和副热带环流的演变,对浙江汛期早涝的成因做一个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