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在考虑基本气流具有非线性切变情况下,导出了对称运动所满足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并用非线性系统的稳定、分岔、突变理论,严格地讨论了非线性对称运动的稳定性、分岔和突变问题,获得了一个推广的对称不稳定判据,找到了突变产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地幔对流、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与板块运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构造正压大气运动的浅水波模式的Hamilton守恒量和积分不变的Casimir泛函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积分不变的Lyapunov函数,通过使用变分法,找出了正压旋转流体运动的非线性Lyapunov稳定性判据,并进一步讨论了Stern's Modons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方法分析了地形对有限振幅Rossby波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地形北坡有利于波动出现不稳定,南坡使波动稳定;西坡使导式波动不稳定但使曳式波动稳定,东坡使导式波动稳定但使曳式波动不稳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纬向基本气流具有弱切变而不是缓变的情况下的正压非线性Rossby波包,在仅考虑纬向波数k是tx的缓变函数时,可以得到一个描述非线性Rossby波包的推广的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并指出,(1)当纬向波数k是t,x的一次缓变(即Z,X的函数)时,非线性Rossby波的波作用密度和能量密度是守恒的。(2)而当纬向波数k是t,x的二次缓变(即Τ,ξ的函数)时,非线性Rossby波包的波作用密度和能量密度并不是守恒的,而且我们还指出在纬向波数k不变的情况下,其波包振幅就变为典型的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其流场具有阻塞结构。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陕西暴雨天气发生发展的机制,采用天气学、动力诊断等方法对2011年7月5~6日陕西南部出现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尺度对流复合体是造成此次暴雨的直接原因,强降水发生在中尺度对流复合体云顶亮温北边界的等值线密集区;沿海至陕西建立起水汽和温湿能的输送通道,高温高湿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向暴雨区输送;不同暴雨阶段的中低层大气稳定性有明显的差异,对流不稳定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是暴雨发展维持的重要机制;对流层低层较大的垂直螺旋度东侧可能预示着大暴雨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利用EGM2008重力模型的11~36阶球谐系数计算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底面地幔对流应力场,收集整理青藏高原东南缘2000年至今的1 131个震源机制解数据,采用区域应力张量阻尼反演法得到该区芦山地震前和现今的发震层应力场,进一步分析2种应力场的相关性,探讨不同区域的力学耦合情况与强震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东南缘大部分位于耦合与解耦的中间地带,耦合区域基本按块体分布,东侧华南块体强耦合,西北部藏北块体、巴颜喀拉块体和西南部滇西南块体部分耦合,解耦主要发生在松潘-甘孜块体附近,以龙门山断裂带连接强耦合的华南块体;2)分析孕震原因,提出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幔对流应力场与发震层应力场耦合程度强弱交界处为地震危险性较高的区域,从现今耦合关系来看,龙门山断裂带仍处于耦合强度变化梯度非常大的区域,具备孕震储能条件,地震危险性较高。其他危险区域大致有:岷江断裂带附近、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附近、红河断裂带及南汀河断裂带附近。  相似文献   

8.
应用类比法构造一类三阶非线性微发方程线x=p(y),y=q(x)p(y)+g(z),z=--f(x)-h(x,y)的Liapunov函数,得到该系统全局稳定性的定理。  相似文献   

9.
运用类比法构造Lyapunov函数,讨论了一类三阶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其零解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性条件,推广了文献[1,2]中的有关结论.利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并得出一些推论.在证明过程中,去掉一般要求Lyapunov函数具有无穷大这个较强的条件,只要求系统的正半轨线有界.  相似文献   

10.
应用类比法构造一类三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组x=p(y),y=q(x)p(y)+g(z),z=-f(x)-h(x,y)的Liapunov函数,得到该系统全局稳定性的定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江淮切变线是由于纬向风的不连续切变形成涡层的表现形式,且呈准东西向。对此涡层的分析得到一些关系到切变线移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构造斜压大气运动的原始方程模式和两层模式的Hamilton守恒量及积分不变的Casimir泛函,并使用变分法,得到了斜压大气运动的非线性Lyapunov稳定性判据,这个判据是Arnold-Blumen-Zeng判据的推广。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壳运动新特征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通过对华北地区GPS资料、垂直形变资料和山西断裂带GPS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2001年的地壳运动与以前有一定的不同,主要表现为:①首都圈地区的垂直运动强度有明显的提高,并在京西地区形成了四象限形变图像。②山西断裂带北段水平运动与趋势运动几乎相反,以代县为中心,北部区段相对向东运动,南部区段相对向西运动。③华北地区1999-2001年水平运动的变化特征为:天津-大同地带差异性活动最为突出,失去了原有的左旋活动特征,并显示有东西向挤压的迹象;北京地区则表现为南北向挤压。这样的结果可能表明,华北目前存在着应力扰动或调整的行为。若这种行为持续作用,未来华北地区地震活动水平与强度将会有所提高,大同至天津之间的区域及以代县为中心的周围地区则可能成为未来中强以上地震活动的一个主体地区。  相似文献   

14.
用优化设计的观点,论述了蜗杆凸轮间歇(分度)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参数与运动规律的选择、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华北地区地壳水平运动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将华北地区划分为阴山-燕山、鄂尔多斯、山西、太行、冀鲁、胶辽6个块体,应用1995、1996、2001年GPS观测资料研究了这些块体的水平运动演化特征。结果显示出华北地区各块体的相对运动既有继承性也有差异性。华北各块体的总体水平运动趋势是向东漂移,但是个别块体,如鄂尔多斯块体,在1995~1996年期间出现了相对的西向运动。1995~1996年期间华北各块体的运动速率比1996~2001年期间的运动速率要大,特别是阴山-燕山块体。1995~1996年期间鄂尔多斯块体和相邻的山西块体表现为张性分离,阴山-燕山块体之间表现为左旋走滑,这一现象可能与1996~1999年期间发生在华北西北部的3个地震的孕震过程有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加密的连续GPS观测可用于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16.
工程场地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是强震区城市发展规划、抗震防灾的重要依据,也是工程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参数。本文在研究秦皇岛市区域地震地质环境和地震活动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了区域潜在震源区及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将该市工程场地划分为规则网格,采用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概率方法,计算出各场地在各不同年限内所遭受到的不同地震危险性概率水平。最后,编制出了供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使用的,按50年10%给定概率水平的秦皇岛市地面运动加速度预测图。  相似文献   

17.
地球在宇宙中犹如太沧一粟或大海一滴,每粒每滴都是太沧与大海的一个分子,它们无时不在结合与分散之中。这种结合与分散是在同地、同时、辩证地发展着的。所有的星体都松散地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它们是随地随时变化着的,这种变化服从于宇宙的斜向运动,因此地质构造具有普遍的斜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