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我国研制的第一部C-波段测风一次雷达样机在成都和郑州试验现场取得的大量测试和施放记录,对该雷达跟踪固定目标的静态特性和活动目标的动态特性作了进一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跟踪固定目标时,该雷达有根高的跟踪精度;在跟踪实际活动反射靶时,跟踪数据的离散度比跟踪固定目标时大,并指出,采用适当的滑动平均措施减小原始数据的离散度,并选择合适的计算水平风的时间间隔,就可获得精度高(如1m/s)而层结精细度合适的高空风廓线。  相似文献   

2.
两种中层大气测风雷达探测原理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频测风雷达和非相干固态激光测风雷达探测60~100km高度内中层大气风场时产生回波的机制、测风的基本原理,以及雷达系统的组成情况。测定该高度内的风场对于发射人造卫星、航天器和洲际导弹等均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作空间天气预报的重要气象参数。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主构建的基于风暴尺度的WRF—EnS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ensemble square root filter)系统同化实际多普勒雷达资料,检验该同化系统在包括飑线、超级单体风暴和多单体风暴3个不同结构类型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同化效果,并考察了初始场扰动时不同强度的位温和水汽扰动对集合离散度以及同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个例中该同化系统均表现出有效的同化能力,各分析结果均比较合理,径向速度和反射率因子分析的增量均方差在经过24min同化后分别下降到3~5m/s和10dBz,并维持至60min同化结束。预报场集合离散度和同化效果对热力场的扰动强度比较敏感,适当增加初始扰动时位温和水汽的扰动强度有利于提高集合离散度和改善径向速度的分析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Hybrid EnSRF-En3DVar的雷达资料同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WRF模式构建了Hybrid En SRF-En3DVar同化系统,该系统使用En SRF方案直接更新集合扰动。利用构建的同化系统针对台风"桑美"分别进行集合协方差权重敏感性试验和同化雷达不同观测资料的敏感性试验。集合协方差权重敏感性试验发现:当集合协方差权重分别为0.25、0.5和0.75时,同化效果优于3DVar试验,其中0.75的集合协方差权重试验得到了分析场的最优估计;当集合协方差权重为1.0时,分析场最差。同化雷达不同观测资料的敏感性试验表明,联合同化雷达径向风及反射率能有效改善大气湿度场和风场,但对风场的改善效果不如仅同化雷达径向风好。将En SRF集合扰动更新方案与扰动观测方案综合分析发现,扰动观测方案集合离散度较小,计算代价大,En SRF方案优于扰动观测方案。  相似文献   

5.
1991年11月下旬,我看到××气象台×××同志写的一份材料,检查该台雷达测风的风向长期系统错10多度的问题.但从材料看,并没有把发生风向系统错的根源说清楚.实际上是该台在测定雷达固定目标物方位角时,对错了北极星,把别的什么星错当作北极星,用以测定雷达固定目标物方位角了.这使我想到,如何测定固定目标物方位角的问题,还有必要作些介绍. 测定固定目标物方位角通常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指北针法  相似文献   

6.
GFE-1型L波段雷达在跟踪〈3000m范围内的过顶球1/1标和当有源目标物的回波强度衰弱或回波频率超出于雷达接收机中心工作频率一次谐波以上时,雷达自动跟踪目标常常失败。通过分析探空气球低空过顶的气象条件,建立起低空过顶跟踪模式及该模式的应用方法,提出优化电池释放电量进程,降低回波强度衰减量与回波频率漂移量,探讨电池浸泡方法。提高新一代L波段雷达在探测过程中对探测目标的稳定跟踪,保证探测质量及探测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杜绝因低空丢球导致重放球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GFE-1型L波段雷达在跟踪<3 000m范围内的过顶目标和当有源目标物的回波强度衰弱或回波频率超出于雷达接收机中心工作频率一次谐波以上时,雷达自动跟踪目标常常失败。通过分析探空气球低空过顶的气象条件,建立起低空过顶跟踪模式及该模式的应用方法,提出优化电池释放电量进程降低回波强度衰减量与回波频率漂移量,据此探讨了电池浸泡方法。可提高新一代L波段雷达在探测过程中对探测目标的稳定跟踪水平,保证探测质量及探测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杜绝了因低空丢球导致重放球事件的发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8.
王叶红  张伟  赵玉春 《大气科学》2021,45(1):123-147
以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预报系统(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Global Forecast System,NCEP/GFS)0.5°×0.5°分析场作为数值预报背景场,结合地面降水资料,面向资料同化分析了2017年1~12月逐日00时、06时、12时、18时(协调世界时)福建12部L波段风廓线雷达(其中CFL-03系列3部、CFL-06系列9部)水平风产品质量特征,并初步探讨了不同质量控制方案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CFL-06系列雷达在水平风的最大探测高度、有效数据获取率和低层水平风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CFL-03系列;(2)相同系列的不同风廓线雷达探测水平风的数据获取率、有效探测高度、标准差、相关系数及偏差的垂直分布特征等存在极大差异,该差异与风廓线雷达所处的地理位置(沿海或内陆)、海拔高度等并无直接关系;(3)各雷达站探测u风速相对背景场存在明显系统性负偏差,小于背景场,不满足资料同化对背景场的无偏需求,资料同化时需进行偏差订正;v风则相对较好;(4)降水对风廓线雷达探测影响较大,有降水时数据获取率在中低层有所减小,但在中高层则大幅提高;u、v风标准差在中低层有所增加,而在中高层v风标准差有所增加,u风标准差则大幅降低;(5)针对不同风廓线雷达,提出了不同高可信度区间和不同有效探测高度两种质量控制方案,并与固定有效探测高度方案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这两种质量控制方案皆具有明显优势。不同高可信度区间方案的质量控制效果更为显著,不同雷达站水平测风数据得到更加充分和有效识别,既减少了雷达资料不必要损失,又可将质量差的数据进一步剔除;该方案在有降水情形下也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家新 《气象》1987,13(9):42-44
一、引言 使用一次雷达测风方式中,测风的要素(方位、仰角、斜距)是靠雷达天线跟踪反射靶目标来获取。选用厘米波段的跟踪雷达,当遇到有降水过程,特别是中等强度以上的降水时,由于雨滴的吸收、散射作用,造成电磁波衰减而影响测风。降水对电磁波衰减的大小,在雨强一定时随波长增加而减小。对于  相似文献   

10.
火箭增雨作业中雷达和3S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提高作业的科学性,采用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和3S技术指挥火箭车适时科学流动作业,在分析当地天气特点、雷达回波特征以及充分运用现有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多普勒雷达指挥作业对不同类型云进行催化时目标云的选择、催化潜力判断、时机把握、催化部位的确定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包括雷达监测、判别指标、作业参数生成和效果反馈分析等内容的新一代火箭增雨作业技术方法,并运用3S技术对作业车辆实时定位跟踪,适时调整,科学指挥火箭车流动作业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1.
1电路改装电路改装(见附图)取GEZS型探空检查仪经整流后电源从移动控制企(SQK。一424一021)内的2,5~6,7线上引出电源线,并增设几(双刀开关)控制便可。,2效果与优点用GEZS型探空检查仪作附供给701雷达固定目标回答器电源,能集一机多用,除作电池贮能极化、地面回答器、探空仪的检查外,还供给固定目标回答器电源,使在地面检查所施放的回答器与固定回答器能在同一频率、电流、电压情况下,同一机上有效地进行比较,给值班收报者较好地选取合格施放的回答器,减少因施放升空后回答器造成亮线不清或讯号实失影响测风、探空高…  相似文献   

12.
李辉  周文兰 《青海气象》2005,(8):19-19,27
该雷达是我省刚建成的新型测风雷达,本文就该雷达接收机常见的且易发的几种故障及解决方法做了介绍。便于台站机务人员在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志根 《气象》2012,38(6):758-763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在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连续运行的降水探测时段中对降水频谱进行在线分析的新的应用方式。详细介绍了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在线分析原理和方法。同时结合典型降水频谱个例,分析了可获得的多个潜在的气象参数和信息。并指出,该在线分析方式的实施可以使风廓线雷达的应用领域从晴空探测向降水测量拓展;有效缓解当前风廓线雷达应用存在的瓶颈问题;间接证明边界层风廓线雷达组网间距不固定的观点。文章分析说明,随着在线分析方式的推广应用,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将成为单站精细化气象探测和预报/服务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4.
雷达天线是雷达定向辐射和接收电磁能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方向性是最关键的特性之一。雷达天线波瓣的测试与检调主要是对几个重要的天线特性参数——波瓣宽度(3dB主瓣宽度或半功率主瓣宽度)、旁瓣电平(旁瓣最大值与主瓣最大值之比)等参数的测试。本文综述了701测风系列雷达及GEF(L)Ⅰ型测风雷达的波瓣测试与检调。  相似文献   

15.
为生成复杂环境下的优质雷达回波图像,减少目标信息缺失现象与相对成像误差,提出基于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图像生成方法。采用可最大限度保留雷达回波特性的傅里叶插值法,形成空间分辨率均匀的雷达回波三维规则网格数据;基于改进变分贝叶斯理论,实现中小尺度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图像超分辨重现,生成雷达回波图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后的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范围与原图相似度高,可最大程度留存雷达回波信息,该方法能够生成清晰的雷达回波图像,且不存在目标信息缺失现象,相对成像误差极小。  相似文献   

16.
1引言1997年,加拿大开始布设横贯全国的29部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计划。实施这个计划,除了用于传统的强天气预报以外,还有来自水文、气候应用、数值天气预报(包括资料同化)、环境监测以及包括航空在内的商业性要求。而雷达实际已经作为特需基础设施在这些领域使用,并被公认是上述领域不可缺少的部分。气象局执行该计划采用了自家内部购买雷达硬件元件组装出雷达整机的方式。计划制造安装10部新雷达并把现有的所有常规雷达翻新成多普勒雷达,其中一些翻新雷达需调整站址。图1显示了当前雷达网和计划目标雷达网的情况。该计划按照…  相似文献   

17.
确定风廓线雷达功率谱噪声功率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风廓线雷达以测风为主要目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强度的定量测量。如果能够实现强度定量测量将大大扩展风廓线雷达的应用范围。首要的扩展应用就是可以获取雨滴谱分布、解决降水定量测量准确性问题。若实现强度定量测量,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如何由其功率谱数据准确计算噪声功率。该文根据风廓线雷达功率谱估计方法、依据噪声频域统计特性,提出了一种计算风廓线雷达功率谱噪声功率的方法,并利用风廓线雷达实测功率谱数据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即便在有降水或存在地物时,该方法仍可以准确、快速分辨出噪声功率谱, 且客观有效。  相似文献   

18.
浅谈L波段测风雷达-GTS1型数字探空仪频率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701雷达—59型探空仪探测系统相比,L波段雷达—GTS1型数字探空仪探测系统对雷达频率的要求更为严格,频率调整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雷达天线自动跟踪、距离自动跟踪和探测数据的接收。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积累了一些雷达频率调整的经验。1放球前的频率调整GTS1型数字探空仪的载波中心频率f。为1675MHz±3MHz,即载波中心频率范围为1672 ̄1678MHz,通常以接近1675MHz为最好。在放球前需要调整雷达接收机的频率,使之与探空仪的载波中心频率最接近。调整雷达接收机频率的方法有两种:第一是增益控制按钮置于自动状态,然后手动调整频率,使监…  相似文献   

19.
台风螺旋雨带相对静止与大暴雨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艾利”台风的跟踪分析中,应用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产品资料和自动站逐时降水及风埸资料,分析台风螺旋雨带的维持和移动等特点,阐述台风螺旋雨带在台风各个象限的移动特征,指出台风移动和螺旋雨带自身沿切线方向向外扩张的反向运动相互制约而导致台风螺旋雨带相对静止是该地区出现大暴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基于江西省及周边16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拼图资料,利用交叉相关跟踪法(TREC)计算江西地区雷达回波的移动矢量(TREC风),并对求解的TREC风进行异常值更正和空洞补齐等质量控制,最后利用后向外推法对江西地区2017年6月29日09:54的雷达回波进行2 h内的外推。结果表明,TREC方法能较好地获得江西地区未来2 h内的雷达回波位置和空间结构,且在0—1 h的外推回波非常接近实况。通过对2018年6月1—9日201个天气过程0—2 h外推的TS评分统计表明,基于该方法外推的2 h内的雷达回波精度都较高(TS评分0.3),但TS评分随外推时间的增长而快速降低,当外推时间为30 min时TS评分高达0.61,外推时间增至60 min时TS评分降至0.48,外推时间延长至120 min时TS评分进一步减至0.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