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频率域峰值属性的河道砂体定量预测及应用(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道砂体是陆相含油气盆地最重要的储集类型之一,其边界识别和厚度定量预测是储层预测的热点难题。本文在总结现有方法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频率域峰值属性进行河道砂体边界识别和厚度定量预测的新方法。对典型河道薄砂体地震反射进行了正演模拟,构造了一种新的地震属性——峰值频率-振幅比,研究表明:峰值频率属性对地层厚度变化敏感,振幅属性对地层岩性变化敏感,两者比值突出河道砂体的边界,同时,借助峰值频率与薄层厚度间存在的定量关系进行薄砂体厚度计算。实际数据应用表明,地震峰值频率属性可以较好的刻画河道的平面展布特征;峰值频率-振幅比属性可以提高对河道砂体边界的识别能力;利用频率域地震属性进行砂体边界识别及厚度定量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我们研究中国西部某盆地一些气田时,发现地震子波旁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薄砂体的识别和解释。该区目的层段H段地层中,辫状河流相薄砂岩储层与湖相泥岩成互层。在地震资料上,来自H段地层顶面的强波谷总跟随一个弱波峰(源于子波旁瓣),此弱波峰与薄砂体顶面反射波峰相互叠合,掩盖了砂体反射,造成了薄砂体识别和解释的困难。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套正演模型,利用不同频率的零相位雷克子波合成人工地震剖面,来研究砂体位置、频率与地震子波旁瓣效应的关系,以及振幅类属性与薄砂体关系。提出处于高位置的砂体反射形态清晰,易于识别解释;认为通过对比不同带通滤波处理后的地震资料,可很好辨别旁瓣效应和砂体反射;同时发现振幅类属性可作为薄砂体识别表征参数,可有效合理地描述砂体分布范围和特征。  相似文献   

3.
河道储层是我国东部陆相油田的主要储层类型,储层内单一河道砂体宽度窄、横向变化快,砂体之间叠置关系复杂,导致了油田开发中后期面临的注采矛盾突出、剩余油挖潜困难等一系列生产难题.因此,对单一河道砂体进行预测和精细刻画尤为重要.应用传统测井剖面对比方式刻画单一河道砂体,不仅难度高、工作量大,而且井间砂体预测只能依靠推测,可靠性低.而受限于地震资料的主频,常规储层反演的预测结果纵向分辨率低,无法达到描述薄层单一河道砂体的要求.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基于井震结合思想,通过数学模拟的手段,可以有效改善薄层砂体的预测效果,在其预测结果中刻画薄层单一河道砂体的精度可以满足开发中后期油田生产的需要.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榆树林油田树123区块为例,采用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对扶杨油层浅水湖泊三角洲相河道储层单砂体开展了预测和刻画.结果显示:密井区砂体预测符合率达到85.6%,稀井区砂体预测结果与沉积模式吻合.在剖面上可以识别出薄层单一河道砂体间的叠置或接触关系,有效指导了井间砂体对比,揭示砂体连通关系;在平面上相对准确地定量化展现出单一河道砂体的展布形态,为确定剩余油富集区和井位部署提供依据,从而保障油田持续增储上产.  相似文献   

4.
地震道积分技术是一项十分有用的薄砂体解释技术,前人对其计算公式已有推导,但对道积分的分辨能力、相对调谐厚度法在砂体厚度预测方面的优势、与90°子波相移的区别等,还缺乏深入系统的定量研究.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D7井区实际应用,对道积分属性进行了较完备的理论诠释,得出了以下结论与认识:(1)原始剖面上波峰与波谷反射不能代表薄砂体的分界面,而道积分的峰值能较稳定地表征薄层中心位置;(2)薄层复合波反映的是子波的导数,道积分则又将其复原成了原子波,用变密度显示时非常易于薄层的分辨与解释;(3)低阻抗薄河道砂体,具有十分明显的"波谷+波峰"双峰特征,对薄河道砂体识别有指导作用;(4)90°相移次一级旁瓣会降低解释的分辨率,主瓣峰值与旁瓣幅度比也比道积分要小,没有道积分解释薄层效果好;(5)道积分法预测薄层厚度,精度要高于调谐厚度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渭北油田延长组长3油层属于致密砂岩油,储层为辨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砂体厚度薄且横向变化快.地质研究和动态分析表明,宽河道及河道汇聚部位,砂体厚度大,储层物性好,含油饱和度高,油井产量相对较高,是该油田的"甜点"区.由于油藏埋藏浅且地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分辨率低,河道砂体识别困难;地震振幅属性与砂体厚度对应关系弱。利用常规属性识别河道精度低.本文主要介绍应用谱反演技术进行地震资料处理,有效提高了地震分辨率,处理后的地震资料能够满足厚度小于λ/4的薄砂体识别;通过井震标定、地震正演模拟,总结砂体地震波形特征模式,采用地震波形结构法追踪砂体顶底反射,砂体识别精度大大提高,在密井网区识别砂体与钻井吻合率达90%以上;结合地质研究和动态分析成果,在开发区WB2井区外围优选出三个"甜点"区,是油田下一步开发和产量接替的有利阵地.  相似文献   

6.
石臼坨凸起新近系岩性圈闭识别与刻画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性的区域岩性勘探要求高精度、高时效的岩性圈闭识别与刻画.对石臼坨凸起新近系明下段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体系域内沉积砂体的发育规律,明确砂体的地质-地球物理响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凸起区的岩性圈闭识别与刻画配套技术:基于地震属性提取的定性识别技术和基于地震多属反演的定量评价技术,实现了层序格架下岩性圈闭的快速、精细刻画.经钻井证实,该技术系列在凸起区滚动勘探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钻探地质成功率达到100%,再发现一个新的亿吨级油田.  相似文献   

7.
辽河油田薄层砂体的预测与追踪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辽河盆地及其外围盆地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了浊积扇、河流相、扇三角洲等多种类型的砂体,单层砂体较薄.为了准确地部署井位,应用井约束反演,地震属性分析和分频分析等技术,对不同类型的薄层砂体及含气砂层进行了预测,较准确地刻画了薄砂层的分布及形态,为部署井位提供了依据.经钻探,预测比较准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C油田钻后揭示砂体横向变化快,需利用地震沉积学刻画储层平面展布,进一步落实储层.通过地震沉积学技术,识别了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平原三类沉积体,理清了花上段垂向沉积演化规律.垂向上由三角洲平原演变为三角洲前缘、辫状河,最后演变为曲流河.研究区发育薄层、厚层及互层三类储层,不同类型的储层需采用不同策略去刻画.对于薄层,要小时窗提取属性,同时多属性融合刻画;对于厚层,要大时窗提取属性刻画;对于互层,要抓重点层合并刻画,反演地震和常规地震相结合分析.在落实储层的基础上,对C油田进行潜力搜索.H4层在C-A1井西侧储层上倾尖灭,具备发育岩性圈闭的条件,是下一步挖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珠江口盆地陆丰A构造文昌组文五段储层类型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为文昌组主要产油层段.该段储层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因此准确识别砂体超覆边界对储量评价含油范围的圈定及后续油藏开发工作至关重要.研究区构造埋深大、断裂复杂,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深层反射能量弱,岩性组合特征多变,单一利用常规偏移地震剖面追踪解释进行砂体边界识别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次基于保幅纯波地震资料、钻测井资料及地质资料等,运用反射系数反演、阻抗反演、平面及剖面多属性综合分析等技术,对目的层砂体超覆边界进行了精细的识别与刻画工作,圈定了砂体边界,确定了含油范围,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对后期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河道砂体的地震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地震技术预测和识别扶杨油层河道砂体是当前松辽盆地北部的油气勘探中最为急需的技术之一。本文以GTZ地区为例,探讨了扶杨油层河道砂体的成因特点,指出地震的低分辨率,河道砂体的薄互层、横向变化快、储层非均质性强等地质特点,是当前应用地震技术识别扶杨油层河道砂体的困难所在。文中介绍了当前技术条件下河道识别的两种方法:利用频谱成像技术和叠前方位各向异性技术进行河道识别的方法和思路。以扶余油层为目的层说明了应用上述两种方法识别河道砂体的良好效果,并和已知井资料进行对比,符合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