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早期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脑黑质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0 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早期原发性PD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序列、DTI及SWI序列扫描,其中原发性早期PD患者13例,正常对照组13例。测量两组间脑黑质的FA值、ADC值及黑质致密带大小。结果:两组间双侧黑质的FA值比较,PD组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黑质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黑质致密带大小较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质的FA值及黑质致密带大小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DTI与SWI具有协同作用,可为PD的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急性期脑梗死伴有微出血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以及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复查的监测意义。方法:对64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行SWI、MR常规序列、DWI(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CT扫描。分析上述序列对所有急性脑梗死病例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检出率及在SWI上的分布特点,并根据SWI序列上CMBs的检出数量,对其进行分级。对所搜集病例中行溶栓治疗的患者48h后复查。结果:在64例急性脑梗死病例中,SWI序列、常规MR序列、DWI序列、CT扫描对CMBs的检出率分别为:39.0%、0.03%、7.8%及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急性脑梗死患者CMBs数量进行分级,轻、中、重度比例分别为20%、64%、16%。CMBs中度患者最常见。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8h后复查,SWI检测出新出血灶,并且微出血灶体积增大、数量增多,SWI比常规MRI更敏感地检测出脑出血灶。结论:SWI与常规MR、DWI序列及CT相比,在CMBs的检出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抗凝溶栓治疗筛查及评估具有重大价值。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的复查中能敏感地检测继发性出血灶,具有重要的预后监测作用。SWI有望替代CT扫描,成为急性脑梗死伴有微出血病变患者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联合应用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CE-SWAN)和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SWAN),评价CE-SWAN对脑海绵状血管瘤(CCM)基本特征的显示价值.方法:顺序收集CCM患者27例,男性15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9.7岁(15~64岁).行常规磁共振平扫、SWAN和CE-SWAN.SWAN中幅度图和相位图独立生成,对CCM从数量、结构及分型、周围引流血管3个方面进行评价.将图像对CCM特征的显示效果从低到高分为4个等级,分别由低至高赋予1至4的分值,由两名经验丰富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医师逐个量化评价各个图像对CCM特征的显示效果.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编秩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评价,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E-SWAN对CCM的检出率及其结构的显示与SWAN无明显差异;对周围引流血管的显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CE-SWAN对CCM周围引流静脉的显示优于SWAN,是传统磁共振成像序列的有效补充,具有评价脑出血转归过程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联合应用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CE-SWAN)和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SWAN),评价CE-SWAN对脑海绵状血管瘤(CCM)基本特征的显示价值.方法:顺序收集CCM患者27例,男性15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9.7岁(15~64岁).行常规磁共振平扫、SWAN和CE-SWAN.SWAN中幅度图和相位图独立生成,对CCM从数量、结构及分型、周围引流血管3个方面进行评价.将图像对CCM特征的显示效果从低到高分为4个等级,分别由低至高赋予1至4的分值,由两名经验丰富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医师逐个量化评价各个图像对CCM特征的显示效果.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编秩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评价,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E-SWAN对CCM的检出率及其结构的显示与SWAN无明显差异;对周围引流血管的显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CE-SWAN对CCM周围引流静脉的显示优于SWAN,是传统磁共振成像序列的有效补充,具有评价脑出血转归过程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5.
磁敏感加权成像是一种近年发展的MRI新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广大临床大夫的认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拓展前景。SWI作为常规MRI检查的重要补充序列,采用3D梯度回波扫描,完全速度补偿,射频脉冲扰相等技术,具有三维、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分析软组织血管瘤的结构成分,鉴别活动性出血、机化血栓、钙化及铁沉积等。而且SWI相位图能够清楚显示瘤体内部新生血管、瘤体周围静脉血管位置和形态改变,更有利于准确评估病变范围及程度,为血管瘤定位及定性诊断可以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高场强磁共振SWI对脑静脉血管的检出率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只健康绵羊,然后对羊脑部静脉血管进行3.0T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对磁共振成像所得T1WI、T2WI及SWI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分析所得T1WI、T2WI及SWI图像,将额部脑浅静脉在MRI图像上的表现分为4级(Ⅰ-未显示,Ⅱ-显示模糊,Ⅲ-显示较清楚,Ⅳ-显示清楚),在20支脑静脉血管中,SWI显示Ⅲ级共2支血管,Ⅳ级共18支血管,无I级和Ⅱ级血管显示。结论:超高场强磁共振SWI序列对检测脑静脉血管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磁共振二维T2加权自旋回波成像序列(2D-T2WI TSE)与三维T2加权自旋回波成像序列(3D-T2WI TSE,VISTA)两种成像方法在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方法:采用飞利浦3.0T MR机扫描,由两位放射科医师独立评估,回顾性分析从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间经病理确诊的33例直肠癌患者的2D-MRI序列及3D VISTA扫描序列图像。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别分析2D序列及3D VISTA序列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并检验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33例病例,医师1与医师2其常规2D和3D VISTA检查序列T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70%和85%(P=0.274)及73%和82%(P=0.454),Kappa分别为0.576和0.790及0.618和0.746,3D VISTA序列评估T分期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优于2D序列;其N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58%和70%(P=0.182)及58%和67%(P=0.218),Kappa分别为0.252和0.407及0.267和0.376,N分期2D及3D VISTA分期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差。结论:2D与3D VISTA序列对直肠癌TN分期的准确性无统计学差异,但是3D VISTA较2D序列在鉴别T2与早期T3及N分期方面有一定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8.
9.
PET显像在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与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加快,老年性痴呆(AD)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AD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引起了医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对AD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论述了AD的病因、病理与诊断现状,PET在AD诊断中的应用,尤其是对PET在AD早期诊断中作用及其进展做了详细论述,并对PET在AD诊断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PET作为代谢显像,已成为帮助AD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随着反映代谢的不同种类显像剂的开发和定量分析方法的改进,PET必将为AD早期诊断,提高患者生存率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重金属污染是人们对资源利用过程中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如今,重金属污染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如何通过模拟分析等手段,借助“3S”技术,达到对矿区重金属元素环境累积效应危害的研究分析是当前重要的课题。针对MAPGIS6.7制图工作的一点经验做以总结,旨在使矿区环境污染研究者了解MAPGIS软件在研究重金属环境累积效应中的一点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胸部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北京煤炭总医院就诊的临床怀疑胸部肿瘤患者102例,共计158处病灶,包括肺癌病灶33例,肺部良性肿瘤性病变18例,恶性淋巴瘤病灶24例,纵隔及腋下淋巴结转移病灶24例,乳腺癌病灶22例,乳腺良性病灶17例,20处正常乳腺组织。全部病例均行磁共振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STIR-EPI序列成像,其中33例病灶同时行SE-EPI(SPIR)序列扫描,另有4例行全身大范围采集,包括胸部、腹部及盆腔;DWIBS图像后处理后可获得ADC图,利用ADC图各病变的ADC值,对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检查应用价值。方法:取纳入标准的7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程分为三组:<2年、2~10年、>10年。同时选取25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MRI平扫、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及DWI检查测量患者胰腺的扩散系数(ADC),观察糖尿病患者胰腺的MRI及DWI信号表现特征。结果:DWI检查测量健康对照组、糖尿病<2年、2~10年、>10年三组患者胰腺体部的ADC值,取b值500 mm2/s时,分别测量每组的ADC均值为(2.00±0.17)×10-3 mm2/s,(1.94±0.09)×10-3 mm2/s,(1.86±0.13)×10-3mm2/s,(1.77±0.25)×10-3 mm2/s,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值分别为0.023、0.010、0.008,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例糖尿病患者MRI检查胰腺,1例追踪确诊为胰腺癌。结论:糖尿病患者胰腺DWI信号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变化,能反应胰腺细胞功能改变,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具有对早期单纯表现为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进行筛查的潜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对急性结肠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可疑急性结肠出血9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采用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并结合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图像分析诊断,部分病例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证实,部分与DSA对照。结果: 9例临床拟诊急性结肠出血患者,多层螺旋CT明确诊断出血部位7例,出血显示率77.7%(7/9)。2例多层螺旋CT未发现出血灶及异常。其中多层螺旋CT明确出血7例中4例行DSA,3例显示出血灶,出血显示率75.0%(3/4),1例表现阴性。多层螺旋CT未见异常的2例,DSA表现阴性。CT显示出血部位: 升结肠出血2例,降结肠出血4例,直肠出血1例,其中溃疡2例,肿瘤3例,炎症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急性结肠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增强的MR T1WI定量灌注参数伪彩图对导管源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女性手术前行双侧乳腺动态高分辨对比增强MR成像(DCE-MRI),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基于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的数据资料,通过灌注软件获得五种灌注伪彩图,分别为Wash-in、Wash-out、TTP、MIPt及PEI。选取病变的中央(1个)边缘(2个)及对侧相应部位正常乳腺组织(1个)为感兴趣区域,测得其各种灌注参数值,并研究探讨导管源性乳腺癌的灌注特点。结果:16例女性患者经病理学证实为13例浸润性导管癌、3例导管内癌。16个病灶中13例呈非肿块样强化,其中线状/导管样强化7例,斑片样强化5例,斑点状强化1例,另有3例为肿块样强化。16例患者TIC曲线均显示为Ⅱ型。Wash-in、Wash-out、TTP、MIPt及PEI五种灌注参数图的阳性发现分别为13个、10个、9个、15个、16个病灶,检出率分别为81.25%、62.50%、56.25%、93.75%、100%。对各组灌注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导管源性乳腺癌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乳腺组织之间各参数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除TTP图参数外,病灶周边及病变中心各组参数值对比在统计学上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13例浸润性导管癌及3例导管内癌两种疾病的各种灌注参数值对比显示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乳腺动态高分辨对比增强的T1WI定量灌注参数图对导管源性乳腺癌的检出率高,可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62例经病理证实直肠癌患者行MRI常规序列扫描及DWI,测量淋巴结ADC值,根据病理结果将MRI检出的淋巴结分为转移性和良性淋巴结两组,将盆腔淋巴结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比较两组淋巴结的ADC值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测量225个淋巴结ADC值,b值为800 s/mm2,转移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为(0.76±0.15)×10-3mm2/s,良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为(1.16±0.14)×10-3mm2/s,两组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以1.0×10-3mm2/s为阈值,判断转移性淋巴结与良性淋巴结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4.53%、91.62%和93.45%。结论: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B 超及CT 对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CT 的组织分辨力为普通X 线的十倍,并能提供二维图象,对肾囊肿,结石等疾病可作出定性及定量诊断。静脉肾盂造影有禁忌症限制。B 超受到肠道积气及脂肪影响。4cm 以上肿块行B 超导引穿刺,而深部小于4cm 病灶应行CT 导引下穿刺。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扫描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与纤维化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32例鼻咽癌病人进行了Gd-DThA增强前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放疗后局部肿瘤复发(RNPC),纤维化(RF)的病例。结果表明;Gd-DTPAMR增强扫描下加权像能够提高病块与周围结构的区别。副鼻窦及鼻咽部粘膜看明显的强化作用。NPC及RNPC皆为轻度到中等度均匀或四块状强化,RF组一般无强化,但有5例38.5%呈轻度索条状强化,且多发生于放疗后间隔时间小于1年内者,RNPC与RF两组的强化率平均值有显著差别(P<0.05),虽其X±SD有部分重叠,但如能结合病灶强化程度和强化形式,对RNPC与RF的鉴别可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