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针对中国城市转型的空间实践困境,迫切需要用空间权力的理论范式和空间正义的价值思维去反思、重构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其空间治理.城市政治地理学是以政治地理学的空间权力思维为学科基础,论文借鉴城市政治学和城市社会学对"城市政治"和"城市权力"开展研究,拓展了城市空间的政治属性.然后,基于中国国情与城市实践,从现实层面阐释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理论内涵的认知与建构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城镇化既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跨学科视野下,围绕城镇化问题的争论和持续研究对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产生重要影响,也标志着中国城镇化方向的重大调整。但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认知和理论挖掘仍不充分。本文归纳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简要历程,指出半城镇化、特殊国情、复杂因素及治理体系交织的中国城镇化特征,阐明了中国城镇化对世界的巨大贡献,论述作为最显著的人文空间过程的城镇化对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意义,并解读了新型城镇化认知与建构的4个方面理论内涵:人本性、协同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伴随结构主义向人本主义发展理念的转变,新型城镇化应逐步实现从“人口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的转变,其中有6个关键议题:人的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镇化城乡综合过程与协同研究、资源环境承载与气候变化适应下的城镇化、多样化区域模式、城镇化人文社会空间效应及机制、大数据与技术方法创新。本文尝试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理论内涵的认知框架,以期为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空间正义与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方法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超 《地理研究》2019,38(1):146-154
在经济社会转型和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以往重数量、规模扩张和经济效益的快速城镇化模式引发的许多空间不公正问题开始突显出来,如何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空间发展权利等方面的公平,亟需用空间正义的理论思维去反思和重构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空间正义理论具有社会空间、多尺度性、批判建构三个主要特征,它们对城镇化研究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西方地理学界对空间正义已有较充分的理论讨论,实践案例亦很丰富,国内还处在初步了解和探索的阶段,缺少适合中国体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理论。通过对空间正义思想与理论的梳理,提倡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多尺度、多主体综合分析和案例比较,探讨和总结基于空间正义的中国城镇化演化机理与发展模式。在社会空间辩证法的指导下,运用定性、多尺度、多智能体的方法,揭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演变机制,寻找改善途径进而实现城市空间正义。将空间正义思想用于城乡发展与规划,可为城镇化研究提供新视角,并引导城镇化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及城乡的常态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外乡村空间研究的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丹  刘祖云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2):1991-2002
任何空间都是社会的产物。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政策的驱动下,中国乡村空间正在发生剧烈重构。乡村空间研究作为国外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多学科、多视角、多维度、多方法的特点,形成了一个丰富的研究图景。为了更全面地把握国外乡村空间研究的进展,论文对国外近40 a的乡村空间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国外学者从物质、想象和实践等层面诠释了乡村空间的内涵,并通过建立“乡村空间的三重模型”,强调了日常生活实践的重要性,引入了生活空间,构建了较为系统的乡村空间研究架构。在理论视角上,国外乡村空间研究经历了功能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建构主义3个阶段;在时间的演进上,实现了由生产主义空间研究到后生产主义空间研究的转换;在空间维度上,实现了聚落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多重叠加。国外乡村空间研究实现了从物质层面到社会表征、从客体性空间到主体性空间、从静态单维空间到动态多维空间的转变,启示我们对乡村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以及“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中国乡村空间建设要重视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强调乡村空间的多功能性、尊重乡村空间的“地域性”和“差异性”、恢复乡村空间的意义生产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代的城镇建设中,中国倡导发展具有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的新型城镇。历史街区是地方历史文化得以延续的载体,其更新改造是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论文以空间生产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对广州永庆坊空间重构过程和主体文化实践进行剖析。研究发现:文化是永庆坊改造得以推进的关键因素,其文化价值得到官方认可后,开始在文化保护的框架下开展了更新改造工作。更新改造后的永庆坊由原来的居住空间转变为文化消费空间,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杂糅对外来游客文化体验满意度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在永庆坊的更新改造案例中,文化作为重要能动力量参与历史街区多主体的空间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空间生产的文化维度。从实践层面上看,这一案例对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参考意义,在城镇化建设中应构建具有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新型城镇。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建 《地理科学》1999,19(4):332-337
从三方面评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的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不同观点的引入与融合;结合中国经济转开幕垢实践研究;以及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总结。为了继续提高中国工业地理学的地位,应注意:思维方式的转变;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调;中国特色和国际主流兼顾。  相似文献   

7.
叶超  于洁 《地理科学》2020,40(4):528-534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有机结合并进行城乡共治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研究文献,认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应聚焦两大战略的共生效应,科学评价城乡耦合程度,明确城乡融合的时空格局,提炼两大战略的耦合机制。要实现城乡融合,需要深入探究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点和时空差异,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学科交叉,从空间、经济、社会3方面入手,厘清城乡在行政管理、土地、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间的关系,倡导多维制度联动改革,从国家、省域、城市、县域、乡镇到社区,通过多尺度整合,重构城乡融合的理论,激发以社区为核心的基层治理活力,进而创新中国城乡共治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旅游背景下传统仪式空间生产的三元互动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九霞  许泳霞  王学基 《地理学报》2020,75(8):1742-1756
仪式因其符号性和社会性成为空间研究和理论阐释的绝佳场域,在仪式与仪式空间研究中,仪式背后的社会关系及其对仪式空间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以安顺屯堡地戏和芒康加达村巴玛巴典为例,运用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分析法,回溯并分析两种仪式空间生产的过程与特征,刻画参与和影响仪式空间生产的社会关系,深入解析仪式空间的各个维度及空间生产的三元互动实践,力图比较和呈现旅游发展对地方传统仪式变迁的影响。研究发现,传统仪式的空间是仪式主体社会关系织就的空间,其空间生产本质上是社会关系与空间秩序“重构或调适”的过程;在旅游影响下的仪式空间生产中,空间表征与表征空间之间差异化的互动关系造就了仪式中差异化的空间实践;此外,仪式的空间生产隐含着对现代性消解的抵抗。本文构建了传统仪式空间生产的理论框架,为解读列斐伏尔空间生产与空间三元互动提供了新视角,以揭示旅游与地方文化变迁之间更为深刻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面对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实践背景和地理学"文化转向"、社会学"空间转向"的理论背景,空间生产为旅游地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视角,推动着旅游地空间研究范式的转型。在认识旅游地空间系统性的基础上,界定了空间涌现性的概念,提出了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旅游地空间研究新范式。这一新范式主要表现在:1新的空间研究视角,厘清旅游地空间生产研究的理论逻辑和学科理路;2新的空间观,树立以内涵复杂性、尺度嵌套性、过程非守恒性为核心特征的新的旅游地涌现空间观,实现空间认识从要素到系统、从简单环境系统到过程系统再到复杂耦合系统的转变;3新的空间研究路径,更加注重社会空间、微观解构、尺度转换;4新的空间研究框架,遵循"过程-格局-机制"的研究路线,建立复杂系统涌现空间研究框架,开展多尺度、多类型旅游地空间生产的系统研究。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旅游地空间研究范式转型,将有助于拓展旅游地理学研究视角和范式,增强旅游地理学对中国旅游发展实践的响应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柴彦威  塔娜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9):1362-1373
自时间地理学和活动分析法引入中国以来的近20年间,时空间行为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地理学的重要领域。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关注城市空间重构的描述与解释,试图从行为角度解释中国城市社会转型,强调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与居民个体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重视日常生活、生活质量、社会公正、低碳社会、智慧城市等热点问题,探索在城市交通、旅游和城市规划等领域中的实践应用。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已经形成了以解读城市转型为目标、以规划应用为导向的鲜明特点,为理解中国城市制度与空间转型背景下人类行为模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是,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依然面临着理论发展滞后、实践应用需要突破等挑战。本文是对时空行为研究近年来发展的综述性文章,从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演进、实证研究与规划应用进展等方面回顾了近20年来中国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致力于推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和时空间行为研究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蔡晓梅  黄玉玲  曹婧  张博 《地理研究》2023,(5):1163-1176
拼装理论作为一种社会空间理论,为探究空间关系的生成提供独特视角。本文包含三个部分:首先,文章对拼装理论中“能动性”“欲望”和“外部联系”三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和关系进行梳理,指出拼装理论在探究日常生活和健康地理学方面所蕴含的潜力;其次,基于拼装理论,文章结合疗愈景观概念重构了疗愈拼装物的研究框架,一方面尝试将宏大复杂的拼装理论情景化、具体化到实证研究中,另一方面希冀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发展疗愈景观;最后,以老年人的太极活动为例,通过疗愈拼装物的研究框架探讨了太极休闲景观中异质元素的能动性如何通过分布式管理形成一个具有疗愈性影响的动态关系空间并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基于以物和关系为导向的本体论,拼装思维将老年人与健康关系置于扁平化的理论体系和复杂多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讨论,打破了传统的健康-疾病二元假设,以更过程、更动态、更多元的形式解读中国情境下的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期刊视角,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通过高频关键词构建了由空间生产理论演变、研究主要背景、研究主要视角、空间主要类型等8部分组成的空间生产研究知识体系,籍此探讨了空间生产在中国的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旅游空间生产研究进行述评,研究发现:旅游空间生产研究文献所在期刊及发文作者均较集中,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主要集中在古镇旅游和社区旅游空间,主要内容包括概念界定、生产主体探究、生产框架建构、生产动力剖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中国旅游空间生产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从理论、实证及方法等方面展望了旅游空间生产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利用CiteSpace文献可视化软件和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分析1979—2020年CNKI期刊数据库中国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研究的662篇相关文献,系统梳理其研究动态和发展脉络。结果发现:1)国土空间用途分区成果不断涌现,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总体可划分为土地用途分区(1992—2006年)、自然生态空间用途分区(2007—2017年)和国土空间用途分区(2018年至今)3个阶段,发文作者之间合作密切,形成具有规模的科研集群,“土地利用”这一关键词具有0.28的高中心性。2)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研究政策导向性强,内容不断深化。分区理论、分区体系不断优化;研究方法从定性或定量转变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分区管制研究大多集中于现存问题发现、国外经验启示和分区实践研究3个方面。针对已有研究内容较为传统,科学验证研究不深,理论总结升华不够,以及对多学科融合和大数据的运用不足等问题,提出未来研究重点应包括:开展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相关理论研究,深化生态空间、海洋空间与乡村建设空间用途分区研究,结合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构建需求拓宽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研究视角,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方法与技术的创新应用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信息动态     
胡毅博士和张京祥教授合著的《中国城市住区更新的解读与重构-走向空间正义的空间生产》,从新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出发,把中国住区更新置于世界城市发展和积累体制转型背景下,对其历史、现状实践和正义走向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和重构.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为理论综述篇,重点综述了列斐伏尔、哈维和索亚的空间定义、空间三元辩证理解;第二部分为住区更新实践篇,分析了三个典型案例,不仅仅只关注空间的生产环节,还反映了生产的最终结果,并解释了空间生产的完整循环积累过程.第三部分为空间正义重构篇,分析了以上更新实践所体现的空间正义性危机和产生机制,对列斐伏尔的城市权利、哈维的社会正义和索亚的空间正义进行系统综述,提出了应重构中国住区更新的空间正义.以下是全书创新点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课题,是涉及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如何协调发展,达到一个新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在过去一阶段,虽然城镇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城乡一体化方面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但在某个时期或一些地区,城镇化过速发展阶段,出现了无序的发展状态,大中城市边缘盲目扩展,水土资源日渐退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特别是有些政府决策人对城镇化的许多制约因素认识不足,甚至决策失误,导致了城市环境出现许多不安全、不舒适的问题。着重从地理空间与自然资源保护的角度,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3个理论与实践问题:① 如何认知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与新的路径;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如何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模式;③ 在新型城镇化实施过程中,如何认识中国城镇化本身的发展规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空间是地理学研究的主体,地理空间尺度复杂,有些超大空间超越了人类的直接感知,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由此,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近年来,地理空间思维在国内外地理教学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地理空间思维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心理学、教育学和地理科学的交叉主题,其定义至今尚未形成明确的共识。本文提出的相关概念界定,是基于多年关注空间知识的教学实践和近两年直指空间思维培育的课题研究,以及对国内外诸多文献和相关理论的学习过程中总结而成,旨在从中学地理教学实践视角出发,阐明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空间思维及相关术语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具有包容性和公平正义的城市,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交通相关的社会排斥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研究、社会空间分析、交通与社会排斥的比较研究等,形成了基于空间和基于人群的2种研究范式。但关于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社会群体的交通与社会排斥研究,仍然缺乏对空间与行为互动的内在因果关系的有效论证,迫切需要从地理空间和不同社会群体的时空间行为入手,厘清交通与社会排斥的概念内涵和作用机理。论文梳理了交通与社会排斥的概念内涵、研究范式与测度方法,重点从时空间行为视角阐述了交通维度的社会排斥研究的内在逻辑和实证结果,并结合中国实际,试图构建时空间和行为互动的交通与社会排斥研究框架,为消除交通维度的社会排斥障碍、建构多尺度社会融合路径、建设更为包容和公平正义的城市提供实践基础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正>胡毅博士和张京祥教授合著的《中国城市住区更新的解读与重构—走向空间正义的空间生产》,从新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出发,把中国住区更新置于世界城市发展和积累体制转型背景下,对其历史、现状实践和正义走向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和重构。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为理论综述篇,重点综述了列斐伏尔、哈维和索亚的空间定义、空间三元辩证理解;第二部分为住区更新实践篇,分析了三个典型案例,不仅仅只关注空间的生产环节,还反映了生产的最终结果,并解释了空间生产的完整循环积累  相似文献   

19.
城市扩展是城镇化对土地覆被变化影响的响应,其动态过程具有典型的时空异质性特征,21世纪以来我国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为全球城市研究提供了良好素材与实证地域。该文紧扣城市扩展的时空异质性特征,从过程格局和驱动机制两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重点与方向,以期为解决中国城市扩展的现实问题以及践行健康城市化之路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在过程格局方面,区域尺度研究关注国家及地区在不同时期城镇用地扩展的数量特征,个案尺度研究则关注城市扩展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对象以东、中部大城市为主,遥感与GIS空间分析是其主要的数据源与技术手段;2)在驱动机制方面,外部机制研究充分讨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城镇用地总量增长的影响,内部机制则是城市扩展空间异质性产生的动因,旨在从微观层面揭示影响城镇用地转变的各类地理区位因子;3)未来应注重发展结合中国城镇化实际的理论分析框架,加强对小尺度区域及城市扩展重点、热点区域的研究,并不断突破均质地域假设,探讨城市扩展影响因素作用效应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背景下酒吧的地方性与空间性——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林耿  王炼军 《地理科学》2011,31(7):794-801
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广州代表性酒吧为对象,援引第三空间理论和空间生产理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消费地理视角解读酒吧的地方性和空间性,重新诠释地方理论以及人地关系认识论。研究表明,广州环市东酒吧的空间建构包括了一种本土对西方、当下本土对历史本土的再结构化过程。在空间实践-空间想象-再现空间三元一体的维度下,酒吧作为地方具有典型的反身性,酒吧影响着主体行为,行为主体构筑的权力话语也成为酒吧空间的意义构成,涉入酒吧消费空间的建构过程。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消费空间,酒吧具有空间生产、空间消费和空间流动的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