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12月25日20时57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境内发生5.7级地震。阿图什市、喀什市强烈有感。乌恰县城、黑孜苇水泥厂、康苏镇等地感受地震强烈。房屋建筑物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本次地震没有造成人员死亡,轻伤1人,部分房屋结构受损,总经济损失为3045.85万元,属轻微破坏性地震。  相似文献   

2.
1997年伽师地震震害与损失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赵瑞斌  胡伟华 《内陆地震》1997,11(4):405-410
1997年1~4月在新疆伽师连续发生了7次6级强烈,给伽师县,岳普湖到,阿图什市及兵团农三师等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地震造成21人死亡,112人受伤,数万间房屋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93657.56万元。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分析系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杰  江建华  李明浩 《地震学报》2001,23(4):420-426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开发平台,研究了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分析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功能和系统的数据分层与组织,给出了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分析模型及方法.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背景,开发了基于GIS的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分析与火灾扑救辅助决策系统.   相似文献   

4.
20 0 3年 2月 2 4日 10时 0 3分 4 2秒 ,新疆巴楚—伽师发生 6 .8级地震 (北纬 39°30′,东经77°12′)。伽师县、喀什市、阿图什市、巴楚县城、岳普湖县城、麦盖提县等均有强烈震感 ;伽师县和阿图什市部分乡村的房屋出现裂缝。此次地震造成 2 6 8人死亡 ,2 0 5 8人重伤 ,4 0 0 0多人轻伤 ,直接经济损失 13亿多元。受灾最严重的是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色力布亚镇和阿拉格乡。这次地震极灾区位于琼库尔恰克乡的巴扎村格什勒克村、库曲买贝西村、吾斯塘博依村等 ,烈度达 9度。该地震使这些地方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并造成电力、通讯、供水中断。…  相似文献   

5.
2009年4月19日在新疆阿图什市阿合奇县(41.1°N,78.3°E)发生了Ms5.5级地震。此次地震前,阿合奇台地倾斜资料、乌什台水管倾斜资料和二氧化碳、巴楚台地应力均出现了明显的震前异常。趋势异常表现为年变畸变;短临异常表现在矢量加速和减速。  相似文献   

6.
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 遥感在地震应急救援、 灾害调查和损失评估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遥感震害定量研究, 使得遥感的实用性常常受到质疑。 文中叙述了遥感震害定量研究的基本思路, 提出了遥感震害指数的概念与定量分析的基本模型, 并以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造成的都江堰城区震害为例, 依据建筑物震害遥感解译结果和地面震害调查结果, 进行了都江堰城区部分街区的建筑物遥感震害指数和地面调查震害指数的统计分析, 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统计关系。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依据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和卫星雷达图像建立的建筑物遥感震害指数与地面调查震害指数及房屋倒塌率存在显著的对应性。 因此, 通过遥感震害定量化研究, 将为地震震害调查、 损失评估提供有力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7.
1996年3月19日新疆阿图什6.9级地震烈度与发震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福忠  宋和平 《内陆地震》1996,10(4):373-379
1996年3月19日新疆阿图什、伽师县东北部发生6.9级主震-余震型地震,震中烈度达IX度。极震区内边坡裂缝、山体塌陷、山石崩塌。伽师县卧里托乎拉克乡、古尔鲁克乡、西克尔镇和阿图什市的格大良乡、农三师红旗农场等地许多房屋倒塌,大多数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水坝和公路出现塌陷、裂缝。在地下水位较高、土质松散的地区出现大面积喷砂冒水现象。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87亿元。此次地震是托特供拜孜-阿尔帕勒克断裂最新活动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地震前兆数据库软件的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述新  朱燕 《内陆地震》2003,17(3):252-258
新疆地震前兆台网中心通过远程拨号的方式采集各台点的数字化数据,运用前兆通讯、数据服务等软件实现数据的格式转换、入库及基本数据查询等前兆数据库的各种操作,方便了分析人员的使用。初步建立起地震前兆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城区地震地质灾害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国内外强震作用下出现的地震地质灾害的背景条件,结合广州城区的地震地质环境,探讨了广州市城区在未来强震作用下可能出现的地震地质灾害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王武星  石耀霖 《地震》2013,33(4):123-134
本文提出利用全球应变率资料模拟全球地震活动特征的基本思想, 并作了初步探索。 利用GSRM的全球应变率场结果, 初步设计了模拟全球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的细胞自动机模型。 该模型把地球考虑为一个自组织的整体系统, 制定了细胞自动机的演化规则, 获得了模拟的人工地震目录。 初步的模拟结果基本反映了全球地震活动的主要分布特征, 体现了全球构造活动强弱的主要格局, 初步达到了利用GPS等实测资料计算的应变率作为细胞自动机网格状态及其改变量来模拟复杂的全球地震活动特征的实验目的。  相似文献   

11.
提出利用全球应变率资料模拟全球地震活动特征的基本思想,并作了初步探索。利用GSRM的全球应变率场结果,初步设计了模拟全球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的细胞自动机模型。该模型把地球考虑为一个自组织的整体系统,制定了细胞自动机的演化规则,获得了模拟的人工地震目录。初步的模拟结果基本反映了全球地震活动的主要分布特征,体现了全球构造活动强弱的主要格局,初步达到了利用GPS等实测资料计算的应变率作为细胞自动机网格状态及其改变量来模拟复杂的全球地震活动特征的实验目的。  相似文献   

12.
马尔康地震序列震源参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马尔康台记录的数字地震波资料,使用波谱分析方法计算了马尔康地震序列93次ML2.5~5.0地震的震源参数,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马尔康地震序列的地震距(M0)与震级(ML)有较好的相关性,关系式为log10M0=0.92ML+10.24,相关系数R为0.86;地震应力降与震级的关系不明显,二者基本无关。  相似文献   

13.
2011年8月11日18时06分(北京时间),在阿图什市、伽师县交界发生5.8级地震,新疆强震台网记录到13条三分向加速度记录,简要分析强震动记录特征,并完成典型记录的频谱特征计算,为进一步开展新疆地震动特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乌统昱  张咏 《内陆地震》1996,10(2):155-160
拓补预测实际上是GM(1,1)模型群的预测。将首都圈年累积释放地震能量的统计结果作为建模的基本数据,建立相应的拓扑预测模型,对2000年以前首都圈年累积释放地震能量的发展趋势作出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5.
地震科学数据的分级分类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归纳地震科学数据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按其科学性质和可共享性进行了初步分级分类。结果可作为开展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淮安城区内钻探和浅层人工地震勘探资料,确定了淮阴-响水断裂的大致位置。在此基础上,又做了城区断层气和地磁勘探,进一步确定了淮阴-响水断裂经过市区的位置。满足了城市规划的需要,也为探索城区断裂勘探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对宁夏区域典型经济承载体的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以往南北地震带地震中建筑物的震害经验和震害统计研究,对宁夏典型房屋建筑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宁夏区域房屋建筑的震害矩阵,初步总结了宁夏典型经济承载体的抗震能力分区特征,明确了宁夏城区当前建筑物存在的薄弱环节,确定宁夏不同分区的房屋建筑结构类型,给出了城区建筑物抗震能力综合评价,最后提出了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的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下一代地震区划图编制原则与关键技术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12  
本文在回顾我国四代地震区划编图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对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地震安全政策变化的分析,同时对国际上地震区划研究进展与编图工作的现状了解,探讨了下一代地震区划编图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与之相关的基本科学技术问题,对第五代地震区划图的编制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0 2年 12月 2 5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境内发生 5 .7级地震。经新疆地震台网测定 ,此次地震的发震时间 :2 0 0 2年 12月 2 5日 2 0点 5 7分 (北京时间 ) ;震中位置 :北纬 75°0 8′,东经 39°38′;震级 :MS5 .7;震源深度 :2 0 km。地震发生后 ,新疆地震局立即组织了由副局长宋和平为队长的地震现场工作队 ,并于次日赶赴震区架设了临时地震台 ,并迅速开展现场震情监测、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和科学考察等工作。这次地震发生地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天山与昆仑山的接合部位 ,有感范围东到阿图什市 ,喀什市 ,西到…  相似文献   

20.
2020年7月12日发生了唐山古冶5.1级地震,其强震动影响波及京津唐地区,特别是北京城区也出现了强烈的震感。中国强震动观测台网、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及典型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获得大量的强震动记录。这次地震震级不大,但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信息。基于获得的地震影响信息,可开展以下方面的研究:①利用地震附近及区域范围内地震烈度速报台网的密集观测记录,开展地震影响烈度快速计算分析及台网功能可靠性检测;②利用北京和天津地区的强震动观测记录,探讨深厚覆盖土层和盆地场地地震动影响;③利用京津唐地区震中距至300 km的强震动观测记录,研究京津唐地区的地震动衰减特性;④利用北京城区的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记录,分析典型工程结构地震反应特征;⑤其他,如场地土层参数和工程结构参数反演研究等。本文针对以上关注的问题,介绍了相关初步研究工作并开展了进一步探讨性分析研究,展示了唐山古冶5.1级地震影响的丰富信息和对相关研究的潜在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