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995年盛夏7月辽宁省降水特征是主讯期来得比较猛,降水集中、强度大。强降水过程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后期,全省月降水距平百分率较常年偏多5.7成,仅次于1963、1964、1975、1985年。特别是辽河流域较常年偏多5~10成。由于降水时段集中、强度大,造成辽宁省特别是辽河流域发生了建国以来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辽河流域有多站出现了1951年以来的月降水量极值,为近40年所罕见。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多年来,人们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的天气系统划分天气型,并在分型的基础上建立预报方法,以求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本文介绍划分上海盛夏降水天气型的方法。 天气型的划分必须使它反映某种天气过程的基本特点,分型条件又须明确,以免给日常业务预报使用造成困难。因此我们在分型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分型的天气意义要明确。划分天气型的目的,是要把某种天气的复杂演变过程,归纳成几种不同的类型,同类中的共同点是基本的,而异类间的差异是明显的。 2.分型的条件要简单、客观,便于在预报业务中使用,不会因人而异。 3.划分的天气型,概括率要高,要求分型结果能够在逐日业务预报中使用。因此在分型时必须考虑所有的研究样本,不应把特殊样本排除在各型之外,以致在实际使用时发生无法确定类型的困难。 二、天气型的划分 相似文献
4.
5.
盛夏四川盆地西部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及其对应的环流异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7、8月全国756站站点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的月平均资料,研究了盛夏四川盆地西部地区降水年际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应的环流异常,并分析了该地区与江南地区降水年际变化的关系及其对应的700 hPa环流异常。结果表明:四川盆地西部地区盛夏降水偏多年,四川盆地上空为显著的南风异常,说明西南涡较常年活跃,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而降水偏少时,上述环流异常符号相反,但更加明显,说明西南涡明显弱于常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此外,四川盆地西部盛夏降水年际变化和我国西北、华北地区降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江南地区降水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些关系与对流层低层环流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7、8月全国756站站点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的月平均资料,研究了盛夏四川盆地西部地区降水年际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应的环流异常,并分析了该地区与江南地区降水年际变化的关系及其对应的700 hPa环流异常。结果表明:四川盆地西部地区盛夏降水偏多年,四川盆地上空为显著的南风异常,说明西南涡较常年活跃,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而降水偏少时,上述环流异常符号相反,但更加明显,说明西南涡明显弱于常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此外,四川盆地西部盛夏降水年际变化和我国西北、华北地区降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江南地区降水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些关系与对流层低层环流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Hadley中心的海表温度资料、全国160站降水资料以及NCEP-DOE AMIP-Ⅱ再分析等资料,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春季(3—5月)热带大西洋北部海温异常变化特征及其对我国盛夏(7、8月)降水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热带大西洋北部模态是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REOF分解的第一模态,方差贡献率为34.5%。热带大西洋北部海温异常年际变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其中春季最为显著。春季热带大西洋北部海温异常与我国盛夏华中地区降水异常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春季热带大西洋北部的海温正异常可以激发出Rossby波,在热带大西洋西北部和热带东太平洋北部产生异常的气旋式环流,引起上述区域的对流层低层(上层)大气出现异常辐合(辐散),并通过热带大西洋北部地区和太平洋之间的垂直环流异常,在中太平洋地区对流层低层大气出现异常辐散,有利于西北太平洋地区产生异常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反气旋西北侧的西南气流有利于水汽输送至我国华中地区,使该地区降水偏多。且这种影响可以通过热带大西洋北部海温异常的持续性,从春季一直持续到盛夏。 相似文献
8.
提高汛期降水过程的延伸期预报能力是目前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上海梅汛期降水为例,利用非传统滤波方法提取多变量季节内分量,分析了梅汛期季节内候降水异常及其相联系的延伸期关键低频信号,进一步综合多变量低频信号建立了梅汛期候降水异常延伸期预报方法,并开展了多年的回报和试报检验。结果表明:①梅汛期候降水异常季节内分量具有显著的40~60d低频振荡周期,与降水异常实况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和较高的符号一致率;②梅汛期季节内候降水异常与超前10~35d的热带及中高纬低频信号有关,主要包括:热带MJO(Madden Julian Oscillation)自阿拉伯海的向东传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内活动的西北向传播、PNA(Pacific-North American)遥相关型的季节内位相转换以及东北亚冷空气的持续性异常影响;③综合上述多变量低频信号建立了延伸期候降水异常预报模型,对提前10~35d的延伸期候降水异常的季节内分量具有预报技巧,也能较好地预报实际的候降水异常趋势。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2000年盛夏异常高温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 言受全球气候变暖和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 ,2 0 0 0年全省大多数月份气温持续偏高 ,一些地方达到或超过历史极值。持续异常高温使旱情进一步加重 ,对人民生活带来不便 ,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夏日经济潮 ,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利用全省 80个气象站历年 7月平均气温和日极端最高气温 ,对 2 0 0 0年盛夏 ( 7月 )的高温特征、形成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诊断分析 ,得到一些结论。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 ,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2 异常高温的时空分布2 .1 异常高温的范围2 0 0 0年盛夏 ( 7月 )全省出现了异常高温(△Τ≥ 2σ ,△Τ为气温距平 ;… 相似文献
10.
南亚高压和西太副高位置与中国盛夏降水异常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用全国160站降水资料及ECMWF逐月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方法,讨论了年际变化尺度上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纬向位置异常与盛夏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纬向异常重叠(分离)时,长江中下游流域存在异常上升(下沉)运动,江南的广大地区存在异常下沉(上升)运动。且当两个高压纬向异常重叠时,来自北印度洋及西太平洋的水汽,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异常辐合,降水偏多。此时,江南地区水汽通量异常辐散,降水偏少。当两个高压纬向异常分离时,水汽主要来自北印度洋的西南风输送,长江流域降水偏少,江南地区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11.
华北盛夏降水年代际变化与南半球环流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个台站降水资料,分析了华北盛夏降水与南半球马斯克林高压、澳大利亚高压的年际关系。结果表明,华北盛夏降水和马高、澳高在年际变化尺度上都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这种关系存在年代际变化,并重点分析了与华北盛夏降水年代际变化相对应的南半球环流异常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1998年粤西盛夏异常高温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7月,粤西出现持续性的异常高温天气,湛江、雷州、徐闻>35℃高温的持续天数长达10—18天。其中雷州市从7月14日起,持续13天最高气温>35℃;从18日起,持续6天>37℃;21~22日达38.5℃。气温之高,时间之长,创历史记录(表1)。高温使粤西出现严重夏旱,火灾频发(雷州市16~20日5天内,连续发生三宗大火,烧毁民房479间,伤28人,直接经济损失150多万元),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气候背景、环流形势以及地形效应等,分析了1998年粤西盛夏异常高温的成因。表1雷州市7月高温情况℃1气候背景1.1全球气候持续偏暖1997和199…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湖北省及长汉中上游有关省份1997年11月-1998年9月的降水资料,对1998年特大洪涝的汛前期异常降水,汛期降水特征,暴雨天气天气特征,与解放以来几个大涝年的比较及长江中上游汛期雨情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揭示出1998年汛期长江中上游地区降水的异常偏多,异常集中和强度大是造成严重洪涝的主要原因, 汛前期降水偏多对加重后期洪涝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预报员的思路,运用专家系统匹配方法,依次对大降水的环流场、影响系统、高低空物理量配置等建立推理规则,然后输入计算机算出结果。 相似文献
15.
文内以1974年盛夏(7—8月)季节开原站降水趋势长期预报为例子,试图对长期预报的基本思路和预报依据的客观处理作一些探讨。所用资料以开原单站为主。一、长期气候变化的背景分析了解长期气候变化的特点,对于作好年、季、月等长期趋势预报的重要意义,已越来越被预报实践所证实。所以,了解气候变化的背景,是作好长期预报的一个重要前提。从开原站1925—1973年7—8月的降水量的4年滑动平均(见图1),便可清楚地看出降水量的气候变动。1925—1947年为少雨期;1948—1967年为多雨期;1968年以后又转入少雨期。各时段降水量的平均 相似文献
16.
17.
选用1961-2015年中国西北地区74个气象站逐月地表感热通量计算资料,及其东部155个常规气象站夏季的月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线性回归分析、奇异值分解(SVD)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西北地区东部盛夏(7-8月)降水的时空异常演变特征及其与西北地区初春(3-4月)地表感热异常的联系及成因。结果表明:(1)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盛夏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总体呈年代际减少趋势,减少最明显的区域为宁夏北部、内蒙古中南部。其空间异常型主要表现为全区一致的增多(减少)和西北-东南向"-+-"变化。(2)当西北地区初春(3-4月)地表感热通量整体异常偏强(弱)时,盛夏(7-8月),在贝加尔湖以南、中国北方的上空出现高度场异常偏高(低),中国西北地区水汽辐散(辐合)加强,西北地区东部宁夏平原降水出现异常偏少(偏多);而陕西南部有水汽的辐合(辐散)加强,有(不)利于该地区降水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阿里高原位于西藏高原西北端,占其面积的四分之一。在这辽阔的地域里,运用个例分析,可对天气变化加深认识,摸清天气的发生规律,这对提高气象服务有一定好处。 由观测经验和资料分析得到,阿里高原凡发生连续的降水天气,尤其在盛夏季节,总是与冷空气入侵高原密切相关,有时表现为冷锋锋面天气。1973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在盛夏的日常预报工作中,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同样位置、同样强度的台风或热带低压所产生的天气会有显著差异?为什么有时地面并无台风,但降水却比有台风时更严重?我们普查了现有的1960—1973年7—9月(缺1965年)中央气象台编印的历史天气图,认为着眼于500mb图比低空或地面图可以更易得出答案。于是根据热带涡的位置、时间、强度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