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以下辽河平原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将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引入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从脆弱性、功能性、胁迫性、适应性4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地下水环境风险进行评价,并对风险值进行空间关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内地下水环境中度以上风险区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63.12%,其中高风险区占6.79%,较高风险区占18.96%,中等风险区占37.37%;较低风险区占21.98%,低风险区占14.90%。② 地下水环境风险最高的地区主要位于下辽河平原中部的新民市东北部、灯塔市、辽中县西部、黑山县部分地区及凌海市东南部。③ 研究区内地下水环境风险呈现较高的正相关性,相似性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东和中西部风险高值区,以及东北和东南部风险低值区。研究成果丰富了地下水环境风险理论,对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环境保护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功能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的延伸和拓展。从地下水系统的供给与需求方面入手,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及获取资料状况,构建了地下水的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叠加分析对下辽河平原地下水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资源功能强和较强区主要分布在苏家屯、新民-辽中平原区、辽浑河冲积扇区;生态功能强和较强区主要分布在太子河冲积扇、大小凌河冲积扇、南部滨海区及中部河谷平原部分地区;地质环境功能强和较强区主要分布于浑太河流域、大小凌河冲积扇及盘山营口一线等地,地下水综合功能强和较强区则主要位于苏家屯区、辽中及太子河冲积扇区。研究成果对于区内地下水功能的正常维持与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新自由主义政策推行,封闭社区以其空间私有化、社会分异与隔离的特征成为一种特殊的全球现象。封闭社区对城市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探讨封闭社区的性质、类型和形成的影响因素,并重点讨论封闭社区对城市空间发展与演变的影响。封闭社区具有物理空间封闭性、社会空间隔离性和文化空间契约性,是经济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政策、制度环境与历史文化变迁和多元主体共同作用的产物。在空间效应上,封闭社区影响着城市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塑造和演变,进而深刻影响城市空间演化与城市发展。最后,从城市政府和城市规划的角度讨论封闭社区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下辽河平原和辽东半岛海岸带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符文侠 《地理研究》1988,7(2):73-80
本文根据钻孔资料、14C测年数据、微体古生物及孢粉组合特征,讨论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海侵的次数、规模、时间以及岸线变化。  相似文献   

5.
乌兰布和沙漠的形成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乌兰布和沙漠进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地貌学、沉积学和年代学的研究,为恢复该地区全新世以来沙漠的形成与演化找到了新的证据。乌兰布和沙漠西南部的吉兰泰盐湖周围及沙漠南部丘间低地湖相地层下部风成砂的系统OSL测年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的形成年代约在7 ka BP前后。此外,该沙漠腹地众多的干盐湖,大量含有蓝蚬的湖岸堤,以及丘间低地中的湖相地层和植物根系等的存在,证明了沙漠腹地大古湖的存在。乌兰布和沙漠的形成,可以归因于吉兰泰古湖面积的不断缩小和干涸,湖泊周围松散沉积物的风蚀、搬运及选择性堆积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古文化遗存等方面,阐述台北盆地的形成及环境演变,台北盆地为断陷成因,断陷年代为中更新世末晚更新世初,盆地的发育演变,环境变迁与构造运动、里斯-玉木间冰期及其后的海平面升降波动变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松嫩沙地的形成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李取生 《中国沙漠》1991,11(3):36-43
松嫩沙地是由下伏冲积砂经风力吹扬、堆积而形成的, 风成砂既是具风成特点, 又保留冲积特征。自全新世形成以来, 沙地曾经历了4次固定时期和4次扩张时期。松嫩平原西部在9000年以前气候较为干旱, 自然环境为荒漠、半荒漠; 9000年-7000年, 气候为半干旱, 自然环境演变为蒿类草原或稀树蒿类草原; 距今7000年以来经历了3次干旱期、2次半干旱期和1次半湿润期; 距今1000年以来, 气候又呈变干趋势。  相似文献   

8.
黄土形成过程的实质与环境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赵景波 《干旱区地理》2000,23(4):315-319
黄土地层的形成实质上是土壤化过程,不同特性的黄土层代表了不同的成壤作用。不同地区的黄土主要是草原、荒漠草原和森林划原地区发育的灰钙土、粟钙土、棕钙土、棕漠土和黑垆土。与红褐色古土壤相比,黄土是冷干气候条件下发育的灰黄色古土壤,黄土层能够作为冷干气候的指示。根据灰黄色古土壤与红色古土壤的交替,可将250万年来黄土区气候变化分为51个旋回亚旋回。  相似文献   

9.
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的持续发展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全球环境变化与持续发展,指出当今人类的持续发展,实际上是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的持续发展,是将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转变为协调的人地关系的一个动态过程,以达到满足人类对资源与环境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永续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全球环境变化与持续发展,指出当今人类的持续发展,实际上是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的持续发展,是将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转变为协调的人地关系的一个动态过程,以达到满足人类对资源与环境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永续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11.
奚旭  张新长  孙才志  鲍建腾 《地理科学》2017,37(9):1439-1448
建立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DRASTICH模型,辨析各个参数的不确定性特征,采用随机模拟方法同时对随机性参数和模糊性参数模拟赋值。分别对模糊性参数和脆弱性指数统计值设立具有概率分布意义的置信水平和百分位,得到多重地下水脆弱性的指数区间,在此基础上,分别绘制地下水脆弱性的保守分布图和冒险分布图,并对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模糊区间形式表示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能反映多种不确定因素综合影响下的地下水脆弱性客观实际情况,可提供更多可靠性方面的信息;以软区划方式制作地下水脆弱性分布图,保留了不确定性客观存在的事实,可给予决策者更多参考信息和调整余地;地下水脆弱性软区划分布图显示:保守分布的脆弱性程度总体要高于冒险分布,置信水平选择越高,冒险分布与保守分布的空间分布差异越接近,且与最大可能性分布情况越接近;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地下水高脆弱性区域主要集聚在下辽河平原中部和南部地区,低脆弱性区域一般分布在下辽河平原东、西两侧地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近几十年来的有关研究成果,提出中国沙漠与黄土堆积的起源和发展,不仅是新生代以来的全球性气候变化的产物,也与中国北方特殊的构造地貌发展变化有关;我国北方出现的沙漠扩展和尘暴频发,不仅是不合理开发的结果,也与现今全球性气候转冷以及地形的气候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新疆地区沙漠形成与演化的古环境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回顾新疆沙漠形成演化过程的研究与进展,指出新疆构造地貌特征使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大盆地区域受行星系西风、海陆季风或地形山谷风等的焚风效应的影响,第四纪以来的气候环境格局总体表现为持续的干旱化过程并伴随次级规模的波动过程;盆地及其边缘风成沉积的形成,是对青藏高原隆升引起的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尤其是亚洲内陆干旱化的响应。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时代上,由于研究方法、对象和信息载体的不同,目前存在较多争议;来自沙漠边缘及腹地的古风成沉积及其年代学证据指示塔里木盆地边缘或腹地在第三纪时即已存在干旱性的气候和地表的风营力过程;但在沉积规模和连续性上,它们的存在是否代表大范围沙丘地乃至古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出现以及其后是否与现今规模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有继承关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释。来自沙漠外围昆仑山北坡和天山北坡的风成黄土沉积表明现代规模的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都是在中更新世以后形成的,并在末次冰期时经历了显著的气候变化,但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干湿波动过程。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区位形成悖论的理论阐释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区位问题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和产业组织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公司产业区位的形成出现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过程,即在全球尺度上区位选择的分散性和区域尺度上区位选择的集聚性,并且本地产业也出现了许多不确定性集聚,形成了传统的区位理论无法解释的悖论.作者运用产业区位形成的要素变化理论、价值链和全球产业链理论以及全球化下的本地化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试图为现代产业区位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16.
在伟大丝绸之路复兴的新历史阶段背景下,结合全球和区域市场一体化,文章分析了城市群这一最为重要增长极形成的关键因素和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区域空间组织问题。在欧亚地缘战略中哈萨克斯坦具有横贯中西的区位优势,文章综合评估了哈萨克斯坦城市群发展的可能方向、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及其影响范围。研究表明,哈萨克斯坦当前的城市化过程具有多维特征,城市群地区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明显上升,城市的集聚形式预示着定居形式的成熟,并塑造着特有的社会经济空间,如区域核心、对外经济联系的节点、内部基础设施最重要的连接点等。城市群将扮演区域一体化的特殊平台,以城市群为基础,哈萨克斯坦将在新丝绸之路建设中恢复其重要历史地位,它将成为中亚地区贸易、交通、商业与金融、科技创新和旅游的枢纽,以及链接欧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新疆盐湖的形成演化环境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本文通过野外考察资料和室内分析实验数据,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最大的干旱—半干旱成盐区—新疆盐湖成盐区的自然地理概况、盐湖分布、盐类矿物组成、卤水化学成分、水化学类型和盐湖的形成自然环境以及丰富的盐湖自然资源等。对于进一步探讨该区盐湖的成盐理论和开发利用盐湖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各类因素的发展下,地质灾害发生率越来越高,为了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措施避免地质灾害的产生。本文主要针对地质灾害的防治与地质环境的利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巴黎协定》的缔约方,该国在参与和推进全球环境治理议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介绍和分析《巴黎协定》后俄罗斯联邦政府颁布的主要环境政策,发现俄罗斯环境政策具有以下新特征: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生态理念;改组行政机构,强化企业、社会团体、公众等环境政策主体的共同责任;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现代化管理;着力发展与环境政策相配套的其他政策;重视联邦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建设。基于此,应加强中俄在绿色低碳宣传教育方面的交流互鉴,借鉴该国自然资源及自然保护地的发展和管理经验,巩固提升碳汇能力,深化中俄在能源低碳转型领域的合作,扩展中俄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地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就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影响。目前受到气候变化和各种生产建设活动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合理利用地质环境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此,本文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