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CGS)和美国面向地学的计算机学会(COGS)于1991年9月2日至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联合举办了"计算机在地学中的应用国际讨论会(ISCAG).该会得到了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学会(AAPG)及联合国亚洲近海矿产资源联合勘察协调委员会(CCOP)的支持,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们的热烈响应.出席会议代表500余人,分别来自全球不同地区十八个国家,提交论文250余篇,  相似文献   

2.
1.会议一般情况国际地学情报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science Information)是国际地学情报界最重要的专业会议。会议每四年举行一次(前三次分别于1978年、1982年、1986年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召开)。本次会议,即第四届国际地学情报会议于1990年6月24—29日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政府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发起单位为国际地质科学协会(IUGS)、加拿大地学情报学会(GIS)、澳大利亚地学情报学会、英国地质学会情报专门组。会议主  相似文献   

3.
1991年9月2日至6日,在北京亚运村国际会议中心,同时召开了两个国际会议。来自19个国家的48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他们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苏联、英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蒙古、意大利、澳大利亚、芬兰、挪威、匈牙利、泰国、不丹、南朝鲜、新西兰。计算机在地学中的应  相似文献   

4.
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于1992年8月24日—9月3日在日本京都举行。来自世界85个国家和地区的45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约230人,其中正式组团的100多人,由地矿部部长朱训带队。 本届大会的议题是从地球的起源到人类的生存。内容包括基础地学和应用地学的250个专题以及新成果展览。在地学理论中,板块构造学说出现20多年,已在地学中占据统治地位,但近年来它的这  相似文献   

5.
根据1981年7月国际测地学及地球物理学协会(IUGG)通过的倡议,由国际地震学及地球內部物理学会(IASPEI)、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CO)资助的历史地震图区域会议于1982年12月20—22日在日本东京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除来自亚洲、大洋洲以外、设在北美洲和欧洲的一些主要机构也派了代表、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发起组成的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与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工作者协会(SEG)决定于1989年5月23日—27日在北京联合召开“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学术讨论会”。 会议旨在为世界各国的勘探地球物理学家们提供讨论问题、交流经验的论坛,增进国际同行们的合  相似文献   

7.
为庆祝徐家汇-佘山地磁台建台116周年而举办的国际地磁学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4月19日至20日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由上海市地震局、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国际地磁与高空物理学协会(IAGA)联合发起。出席这次讨论会的有美国、日本、芬兰、苏联、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香港的地磁专家、学者共95人。还有美国、法国、印度、智利、哥斯达黎加及捷克等国的有些专家因故不能参加会议,也寄来了论文或资料。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顾功叙致开幕词,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章立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夏克强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发展中地质学的作用—东南亚地区讨论会》在国际地质科学协会(IUGS),地学工作者国际发展协会(AGI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学院的支持和赞助下于1986年12月15—20日在香港举行。香港地质学会(GSHK)组织并主持了这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17个国家或地区的百余名代表,其中包括中国代表17名。国家地震局系统参加会议的有丁原章、汪良谋、张虎男、章淮鲁等4人,他们都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大会  相似文献   

9.
1992年11月18—20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了第2届地学层析成像(Geotomography)国际学术会议。该会议由日本与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SEGJ/SEG)共同组织,来自美国、日本、中国、朝鲜、澳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际上与地学有关的国际会议相当多 ,内容涉及地质、环境、灾害、地球物理、勘探等各个方面。近几年中国地震局组团参加的国际会议主要有 :西太平洋地球物理学会、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 IUGG)、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 ( IASPEI)等举办的学术会议。本文着重介绍近期与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有关的一些主要国际会议的召开情况。1 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由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主办 ,旨在召集来自西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地球科学家进行学术交流 ,促进该地区的地球科学研究 ,同时 ,亦欢迎世…  相似文献   

11.
第3届国际地学层析成像学术会议第3届地学层析成像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11月8-10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会议由日本勘探地球物理学会(SEGJ)和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SEG)主办.来自日本、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芬兰、法国、印度尼西亚...  相似文献   

12.
1989年7月9日至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了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这届大会是美国继1891年第5届和1933年第16届大会之后举办的第三次国际地质大会,有一百多个国家约5800位代表出席了大会,我国代表包括海外学者、留学生及台湾学者共127人,人数之多占世界第九位,国家地震局系统出席11人,其中5人是以参加国际地学大断面(GGT)学术活动为主要任务的。本届大会规模是空前的。会议除了7月9日和19日的开幕式和闭  相似文献   

13.
1993年国际电波传播学术讨论会(ISRP’93)于8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这是继1988年之后在我国举行的又一次国际电波传播学术会议。这次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国际无线电科学联合会(URSI)、英国电气工程师协会(IEE)电子学分部、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天线和电波传播分部联合发起,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和武汉大学承办。来自2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中外专家、学者共145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2004年3月31日至4月3日,中国石油学会(CPS)和美国勘探物理学家协会(SEG)联合主办的2004年第六届国际地球物理会议暨展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SEG年会是全球地球物理界的顶级专业学术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小范围的会议,每4年召开一次大会.会议主要交流、展示各国在地球物理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新仪器.本次会议共有国内外地球物理方面的专家、代表1200余名参加.会议共设立了5个分会场和软件、仪器展区,同时举办了由全球各大石油公司总裁参加的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15.
第八届国际盐湖会议将于 2 0 0 2年 7月 2 6日在俄罗斯哈卡斯 (Khakassia)共和国召开 .国际盐湖学会是国际盐湖领域研究的权威学术组织 .学会的宗旨和目的是帮助内陆盐湖 (包括盐田 )领域的研究人员建立密切联系 ,使公众更多地了解盐湖领域的科学研究、管理和保护 .学会拥有自己的专门网站、期刊和完善的会员登记制度 ,每三年举行一次国际会议 .2 0 0 1年 1月 2 2日新修订的章程对学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 :生物技术和医学研究在盐湖管理中的应用 .涉及的内容有 :人口动力学、热带相互作用、微生物加工、当…  相似文献   

16.
《地震地质》1986,8(1):32
第一届国际电子自旋共振(ESR)年代测定会议于1985年9月1日至4日在日本宇部(Ube)召开。会议由国际上知名的ESR年代测定法倡导者——日本山口大学工学院的池谷元伺(Ikeya Motoji)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有世界各国学者与日本各有关学科的学者及研究生共百余人,我国有三位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与美国勘探地球物协会(SEG)联合举办的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讨论会,于1989年8月22—26日在北京图书馆举行。这次国际讨会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共同发起组成的“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与美国SEG联合举办的。会议筹备期间,得到了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国际会议中心的赞助与协助。无论会议规模、参加人数、论  相似文献   

18.
1992年9月12日—14日,第20届国际声学成像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饭店召开,这是中国首次主办这一类的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等19个国家的教授、学者、专家共一百多人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59篇,其中我国学者提交的论文为68篇,占43%。这次大会是由中国声学学会、中国电子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医学成像技术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委员会共同发起的。会议主席由我国现任东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上海市地震局和国际地磁学与高层大气物理学协会(IAGA)联合发起的国际地磁学学术讨论会,将于1990年4月17日至20日在上海举行。 目前报名参加国际地磁学学术讨论会的已有美国、玻利维亚、巴西、英国、加拿大、智利、中国、哥斯  相似文献   

20.
目前正在制订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的计划。预计至少有125个国家的6000多名科学家将参加1989年7月9—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的第28届大会。这将是50多年来首次在美国召开的国际地质大会。学术计划将包括基础和应用地学方面的2个学术讨论会、很多专题讨论会和专题小组讨论会以及论文张贴。该计划将始终突出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即反映对广泛解决许多地学问题办法的不断增长的需要。正在筹备50多个新技术和研究方法的短期讲座及实习班。会议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