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根据随机过程理论,对重磁野外观测中的随机误差进行了谱估计。这种谱估计可用来估算波数域各种变换的误差传递系数K_ε,从而对处理结果的精度作出恰当评价。  相似文献   

2.
海洋重磁测量在海洋调查中有着重要位置,有效控制野外资料采集是海洋重磁测量的关键一环。本文结合野外作业的实际情况,针对海洋重磁调查中的一些干扰效应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提高海洋重磁调查野外资料采集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在重磁工作中,二次导数法有着较高的分辩能力。利用它可在复杂异常中区分出有意义的异常,对不同深度的质量有分选性,可以压制区域背景的干扰,突出局部异常,达到找矿的目的。因此它在重磁资料解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重磁异常正反演计算在煤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拉尔盆地呼和湖研究区为例,对重磁异常进行正、反演计算,求取各个主要地层组、段顶界面埋深。Parker正、反演计算方法,兼有频率域里计算速度快,空间域计算准确的优点。该方法是重磁异常定量解释中有利工具,在平面解释中各层深度值连续性加强,适于煤田地质、油田地质普查阶段、高精度重磁勘探,定量解释、为后期钻探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导数计算是位场(重磁)数据处理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现今大多采用Fourier变换来进行。Hartley变换是在Fourier变换基础上定义的一种实数域运算,比Fourier变换更加对称,所需的运算量更少。笔者推导出基于Hartley变换的重磁异常导数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理论值之间误差小于5%,通过理论模型证明Hartley变换可替代Fourier变换进行位场异常的导数计算,且受噪音干扰较小。将Hartley变换用于位场边界识别滤波器的计算,获得了清晰的断裂分布。  相似文献   

6.
在第四系覆盖区如何辨别基性岩体与铁矿引起的重磁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矿勘查工作采用重、磁手段一般非常有效,但在第四系覆盖区有基性岩体存在情况下,就会产生较强的重磁干扰,往往造成误判,因此,区分基性岩体与铁矿引起的重磁异常成为勘查工作的关键。以滦南杜蒿坨铁矿勘查为例,通过对磁法资料和重力资料的处理、解释,分析了基性岩体重磁异常特征及对铁矿异常的掩盖作用,总结了辨别铁矿异常的方法。并经钻探验证这些方法可靠和适用,在今后铁矿勘查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在城市中探测掩埋煤气凝水井的一种磁测方法,对由凝水井产生的磁场及磁场梯度进行了正演计算,对城市环境中的干扰背景磁场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采用磁梯度探测方法能够有效的压制干扰背景磁场,突出有效异常,是城市中进行磁法探测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文中还就探测方法及磁梯度异常的反演计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重磁异常对应分析在相山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泊松定理出发,计算重磁异常的相关性,并根据相关性的分布特征来分离和鉴别不同类型的异常区,为划分地质构造单元及认识地壳结构的其他特征提供信息,在对相山地区重磁异常对应分析中,用对应异常分析方法联合解释重磁异常,对该区地壳结构提出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9.
重磁震联合反演在南海东北部地球物理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南海北部地质构造背景复杂、火成岩发育、多次波干扰严重等地质问题,利用海洋重磁测量数据,以美国FUGRO-LCT重磁震综合处理解释系统为研究平台,结合地震资料建立合理的2D地质地球物理初始模型,进行重磁正反演同步计算,根据拟合结果修正地震反射模糊区域标定的层位、明确中深部地层属性及地壳结构。结果显示南海东北部海域中生代地层密度一般在2.40~2.57 g/cm3,存在部分火成岩密度小于沉积岩的情况;局部区域中生界具磁性,为沉积岩夹火成岩地层;东沙群岛南部陆坡与洋盆交界处是地壳结构薄弱区域,可能存在前中生代地层。南部隆起至中央海盆东北部区域仍属过渡型地壳。  相似文献   

10.
采用传统重磁对应分析数据处理方法,计算了单体模型和三体模型条件下重磁异常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重磁异常中心区域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在重磁异常重合时为1,否则小于1(能指示重磁异常是否相关);在远离异常源或无重磁异常地区的相关系数绝对值不论重磁异常是否重合都趋于1(没有实际意义)。鉴于此,笔者提出了自适应重磁对应分析方法,并在晋冀北缘-辽西铁矿成矿带进行了2种方法的对比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滦南、司家营南部、马城等重磁异常完全重合的地区,2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结果都表明为重磁正相关地区;在新集以东、小马庄西南部、石门东北部等重磁异常不完全重合或根本没有重磁局部异常的地区,传统重磁对应分析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结果也显示为正相关地区,自适应重磁对应分析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结果没有相关数据点或异常。  相似文献   

11.
曾华霖 《物探与化探》1990,14(3):182-190
阅读了近三十年来发表的关于重磁反演问题的230余篇英、俄文文章和专著以及10多年来国内发表的近50篇文章和专著,并根据研究反演问题的实践,论述了国内外较流行的重磁勘探反演方法,扼要介绍了国外的研究情况,评述了国内的研究成果并与国外水平做了比较,提出了当前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重磁联合反演解释在长白山天池深部构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磁联合反演可以解决火山岩强反射屏蔽作用导致地震深层反射能量弱的问题。为了解译长白山天池深部断裂构造并描述地层形态,笔者依托Oasis Montaj重磁拟合平台,参考地震地质资料建立原始重磁模型,并利用岩性参数作为约束条件进行联合反演解释。根据布格重力异常与地磁法异常分布特点,成功反演了地下8 km基底范围内的地层分布特征,解译了7处断裂分布位置。其中深大断裂位置与地质、遥感研究结果能够良好吻合,并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13.
用TEM反演法进行MT静位移的识别和校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长福  林长佑 《地球科学》2001,26(6):609-614
对瞬变电磁(TEM)资料进行反演时, 采用观测磁场而不用视电阻率, 避免了由于TEM视电阻率定义而引起的误差, 并且由源象磁场和观测磁场之间的拟合进行反演使反演结果受非均匀性影响较小; 将反演结果构置出地电模型, 计算出它的MT曲线作为静位移校正的参考曲线, 使它用于MT静位移校正更为可靠, 同时也解决了两种电磁资料从时间域到频率域的转换问题.由此实现用TEM反演的方法进行MT静位移的识别和校正.实例表明, 这种方法对MT静位移的识别和校正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4.
谱分析方法正演位场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谱分析方法正演重磁场时,谱的离散化和截断产生异常的褶迭和皱波效应给计算结果带来了误差.本文提出消除办法,即先对谱进行褶迭和褶积,再作富里叶变换,得到的空间域异常就不再产生褶迭和皱波效应了.本文还对谱的解析式中某些奇异点的处理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Thefieldandtheoreticalstudiesshowthatinthepresenceofnear surfaceinhomogeneities ,MTapparentresistivitycurvesonthelogapparent resistivityversuslogfrequencydisplayarealwaysshiftedinlinewithafactor ,constantinallfrequencies ,withtheimpendencepha…  相似文献   

16.
二维连续复小波变换识别重力场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玉东 《物探与化探》2006,30(2):141-147
利用旋转反投影法由位场一维连续母小波构造出二维连续母小波,同时也给出了位场中适应性非常强的矢量分析母小波和张量分析母小波。在理论模型上(直方棱柱体和球体)进行了二维连续小波变换,估计了场源的尺度指数,通过尺度指数与欧拉结构指数关系式得到场源的欧拉结构指数,由此可以识别出重力场源的类型,成功地实现了重力场源的快速反演。此法实用于重磁资料快速自动化处理、反演与解释。  相似文献   

17.
重磁解释中健全的极大似然法及三维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JOAO.B.C.SILVA提出的重磁解释中健全的(Robust)极大似然反演方法的基本原理,讨论了重力二度体非线性几何参数的反演情况,并将该方法扩展到三维重、磁非线性几何参数反演中。重点讨论了场值中有较大随机干扰、有不同类型的地质噪音源影响下的反演结果。理论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比最小二乘反演方法更接近实际的解,从而提高了解的可靠性,对于重磁局部异常或孤立异常有较好的反演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引起红旗岭矿区G8重力异常的原因,采用解重力勘探反演问题的选择法对其进行重新解释评价。根据剩余重力异常,结合异常地段及其外围地质、地球物理条件建立正演计算模型,进行正演计算并与实测重力异常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G8重力异常并非是由镁铁-超镁铁岩体引起,而是由地层密度局部增大及重力高背景场的局部重力低G11的衬托效应引起。  相似文献   

19.
利用Radon变换进行三度体重磁异常反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小红  王霞 《地球科学》1995,20(5):594-598
从Radon变换角度分析解释了重磁三度体异常和二度体异常之间的等价关系,提出了利用Radon正变换将三度体异常转化为二度体异常,对二度体异常做一维反演,然后将反演结果通过反Radon变换实现三维场源图象重建的思想,并付诸实施,在微机上通过模型检验,证明该方法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将地下介质划分为一定规模的网格单元,并构造一个与磁性体中心网格位置有关的指数函数模拟地下介质磁性分布特征,利用粒子群算法反演该函数参数,根据求得的函数表达式,推算各网格单元磁化强度,由此实现磁化强度的快速成像。理论模型试验显示:该方法不仅能将一个求解20×10网格规模的物性分布问题简化为求解指数函数的10个参数值的问题;而且,当在不同模型地质体磁异常中加入20%的随机噪声时,也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且需要调整的参数少,算法通用性强。利用该算法处理老挝爬立山铁矿区某磁测剖面,得到厚度近140 m的强磁性体;钻孔证实,实际钻遇矿体累积最大厚度达130.6 m,且矿体中心与成像中心相对应:由此证明该方法应用于实际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