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姜春洁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2,(2):14-20
日本传统海洋文化底蕴深厚,关注日本海洋文化是对全面推进海洋文化研究具有深远意义的拓荒工作.研究立足文化人类学、在功能主义视角下,针对日本海洋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海神信仰,分别就日本海神信仰的内涵及本质、功能性分化与发展、功能实现途径、功能分类及其文化价值加以提炼与解析,从而揭示功能主义视角下的日本海神信仰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环境岩土工程是随着人类开始重视环境问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环境科学与岩土工程互相交叉的结果,主要是应用岩土工程的观点、技术和方法为治理和保护环境服务,解决与人类经济活动有关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工程活动的剧烈程度 相似文献
3.
4.
5.
6.
一、地质环境背景
鹤岗市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小兴安岭与三江平原的过渡带。地貌形态为构造剥蚀山地丘陵和冲积堆积平原,西北部为小兴安岭的青黑山山脉山前丘陵区,中部为山前丘陵区向平原过渡的丘陵台地,东南部为三江平原,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处为北部大架山,海拔高度405.9m,最低处位于东南部永胜屯一带,海拔高度仅76m。 相似文献
7.
罗伟奇 《国土资源导刊(湖南)》2001,20(1):41-42
湖南省农用土地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受成土母岩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分的影响而产生的原生环境地质问题,另一种是受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及外动力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次生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就其形成机制作了探讨,并结合农业生产提出了可操作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认识黑龙江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我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从资源环境角度可以大致归类为四个大方面:煤矿矿山、砂石黏土矿山、石油、砂金和金属矿山。煤矿矿山以“四大煤城”为代表,问题以地面塌陷、矸石和地卞水疏干为主;砂石黏土矿山分布范围广,靠近城镇、公路、铁路,以破坏土地资源和自然景观为特征;石油矿山以加剧我省西部缓变地质灾害及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等区域性问题为主、砂金和金属矿山的环境问题则以水污染和地表植被破坏为主,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黑河、伊春和牡丹江等地。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今,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在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由于忽视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不规范或不依法的采矿活动,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水源、土壤的污染,破坏了自然景观和植被,诱发了一系列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为了适应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 相似文献
10.
任美锷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1999,1(1):4-11
黄河下游断流是我国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根据作者1983年以来对黄河及黄河三角洲的调查研究,从探讨断流原因入手,提出缓解和解决断流问题的多种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海洋文化行为是人类在海洋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海洋物质财产文化和精神财富文化时的动作。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海洋文化行为进行分类。并以海洋妈祖信仰和伏季休渔制度为例,剖析其后所隐含的社会学本质。不同阶层海洋文化行为的具体差异,是客观社会分层结构在相关社会领域的后果和影响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新世纪.在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出现了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协调性、不同步性.以大连为个案,运用耦合机制对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海洋环境灾害的影响力与破坏力,实时灾情信息获取与分析成为灾害应急处置中的关键环节。与具有延迟性的传统对地观测网络相比,基于互联网的众包地理信息以其实时性在受灾情况评估与灾害应急处置中得到广泛重视。为获取互联网文本中隐含的海洋环境灾害信息,探究灾害对人群行为活动的影响,本文着重关注海洋环境灾害发展的时空过程特性,从灾害链的角度分析灾害发生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诸多要素,在收集整理海洋环境灾害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采用五元组(概念、关系、属性、规则和实例)进行本体的逻辑结构表达,构建了用于信息抽取的海洋环境灾害链本体,其包含描述海洋环境灾害知识体系的海洋环境灾害本体、受到海洋环境灾害作用的地理对象本体以及在灾害发生、发展、结束的时空过程中产生的相应的人类应急处置本体。最后,本文以台风灾害为例,通过台风灾害链知识建模,实现互联网灾害信息抽取与时空变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海洋环境灾害链的互联网文本信息抽取可以获取隐藏在互联网文本中的灾害描述信息,能够分析灾害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对人群行为活动的影响,为灾害防治与应急救援提供一定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4.
15.
海洋信息网格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海洋信息的分布性、信息类型及格式的多样性、数据的海量性,以及数据处理的计算量大等特性,对地理信息系统、网格技术、Web服务技术,以及远程可视化技术等进行了综合研究。首先,探讨了海洋信息网格服务平台构建的关键技术,包括海洋信息网格技术、网格环境下海洋信息的集成方法,以及远程可视化技术,并提出了海洋信息网格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其次,选定南海海域为实验区,以Argo数据、海温和海流数据为实验数据,实现了海洋信息网格服务平台原型系统。该平台可以集成异构、分布式环境中的数据服务和应用服务,为用户提供透明的、一站式的海洋环境信息Web应用。该系统为海洋用户充分利用各种海洋环境信息,提高海洋工作的效率,减少重复性投资、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提供了借鉴。同时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技术路线是可行和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海洋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蕊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9,29(5):6-9
在探讨海洋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科学、系统、可操作的海洋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咨询法筛选指标,对广东省的海洋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指出广东省海洋资源的承载力在逐年下降,广东各地的海洋资源承载力各不相同,应依据海洋资源承载力对海洋经济政策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7.
陈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3,23(5):24-28
在海洋开发和利用中 ,海洋开发主体对海洋环境产生了负的外部性 ,靠市场的力量是不能解决外部性内部化的 ,必须依靠政府进行海洋环境管理。但在政府进行海洋环境管理的过程中又会产生寻租行为 ,导致海洋环境管理的低效率。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制度创新来抑制在政府进行海洋环境管理中所产生的寻租行为 相似文献
18.
19.
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看我国海洋管理体制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0,30(2):15-18
我国海洋管理体制存在着中立综合协调部门缺位、政府职责不明确、海洋保护与经济发展割裂、协调机制缺乏、对管理机构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责任追究机制缺乏、公众参与无法体现等缺陷,要完善我国海洋管理体制,必须确立中立综合协调部门的地位,明确政府职责,融合海洋保护和经济发展,建立相应的行政协助制度和追究机制,落实公众参与等完善措施,实现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