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乐清湾位于浙江省瓯江口北部,是个半封闭内湾,它由玉环、乐清、温岭三县的部分陆地连接而成。本地处于中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台风引起的降水对湾内的水化因子影响较大。本文探讨台风灾害与泥蚶苗生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雷州半岛沿海的风暴潮灾害及其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暴潮是台风天气中破坏力最大、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平均每年有10个热带气旋登陆我国沿海,常带来不同程度的风暴潮灾害.雷州半岛东海岸及湛江港,由于特殊的海岸地形,成为台风暴潮多发区。全国最大的风暴潮灾害就发生在这里。如1980年7月22日8007号台风在徐闻县登陆,湛江港实测的最高潮位达710cm,为全国之冠(列世界第三位)。暴潮和巨浪对沿海堤围及近海建筑物造成极大的破坏,使治港的船只及海水养殖业遭受严重损失,城市街道、商店、码头仓库及大片农田被淹。因此,做好风暴潮的预报,对确保和促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3.
引言 台风暴潮是指海水在台风强迫力场的作用下导致沿岸水位偏离于天文潮的异常升高现象。台风增水所导致的暴潮水位,往往是台风灾害成因中最主要部分。暴潮、暴雨、巨浪、洪水四害并作,造成严重灾害。本文分析了海门港历史时期灾害性海潮分布规律和台风暴潮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气候变化加剧,灾害增加,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本市近几年来也是气象灾害出现频繁,洪涝、干旱、热带风暴(台风)等灾害严重,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造成较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80年代以来,影响绍兴主要灾害性天气暴雨、高温干旱及热带风暴(台风)气候规律的分析得出:  相似文献   

5.
渤海西岸致灾风暴潮的统计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月宾 《气象》2007,33(9):40-46
渤海西岸是风暴潮灾害多发区,1990年代以后发生几率和灾害损失明显增加。利用气象科学和海洋水文科学相结合的方法,依据黄骅港潮汐资料,对发生在渤海西岸的风暴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和强冷空气配合气旋是造成渤海西岸风暴潮的主要天气系统,偏东大风增水和天文潮叠加是造成风暴潮的直接因素;风暴潮和天文潮汐都有半日潮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渤海西岸风暴潮预报模型,通过台风或冷空气配合气旋影响时增水值的计算,结合天文潮汐资料,做出最高潮位预报。应用该预报方法对渤海西岸发生的7次风暴潮进行回报,预报值与实测值基本相当,是基层台站较实用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城市内涝仿真模型,根据天津沿海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排水系统等对城市内涝仿真模型进行改进,在沿海边界和河口设置时变水位,使得模型拓展到既能模拟暴雨产生的内涝,也能模拟由于风暴潮侵袭造成的淹没情景。该模型对天津沿海地区历史上典型风暴潮个例以及10年、20年、50年、100年一遇重现期风暴潮产生的积水范围和积水深度进行了模拟,并对2012年8月3日台风达维 (1210) 造成的天津沿海风暴潮进行了业务试应用。将历史风暴潮个例模拟结果以及2012年8月3日的评估结果与实际灾情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可应用于风暴潮灾害的评估和预估业务中,为相关部门和行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台风灾害特征及风险防范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登陆我国台风气候特征及灾害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表明台风登陆我国时间集中于每年的7—9月,年均登陆数量广东最多,而最强登陆台风出现在台湾。台风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总量呈现缓慢增加趋势,人员死亡数明显下降。但死亡10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台风灾害平均每年发生一次,且造成的灾情占比很大。台风灾害影响主要是其伴随的大风、暴雨及引起的滑坡、泥石流、风暴潮等次生灾害共同造成的,重大灾害往往由突发性、极端性风雨引起。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轻台风灾害损失和社会影响,可依靠基于风险区划的防灾能力建设降低风险,依据准确的风险预评估避让风险,依赖保险特别是政策性巨灾保险的开展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8.
1浙江省台风灾害的主要特点 浙江省是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影响严重的省份之一。据统计,最近16年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30亿元。台风是浙江危害最大的气象灾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活动频率高,建国以来影响浙江台风达193个,年均3.3个;二是强度强,登陆我国大陆的超强台风中,将近60%在浙江省登陆;三是灾害重,台风带来的风暴潮、狂风和强暴雨破坏力极大,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1991~2005年5种主要海洋灾害概况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广东省近15年因风暴潮、海浪、赤潮、溢油、海水入侵等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438.9亿元人民币,死亡、失踪577人。其中风暴潮灾害最为严重,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的海洋灾害是由台风风暴潮引起的;灾情的地域差异是粤西较重,粤东次之,珠江口较轻。2001~2005年与1991~2005年相比,近5年海洋灾害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失踪人数减少。但2006年又是海洋灾害重灾年。  相似文献   

10.
李永康 《气象科学》1992,12(1):113-118
本文根据历史资料,初步调研了环渤海地区台风风暴潮的基本事实。分析表明,台风风暴潮是本区域重大气象灾害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同台风路径的关系至为密切。  相似文献   

11.
利用ArcGIS对莆田沿海地区的地形、下垫面属性和排水设施及排水运作方式进行预处理,建立台风降水、风暴潮共同影响下的莆田沿海地区内涝模型。应用雷达估算降水及自动雨量站数据计算的热带气旋"南玛都"过程面雨量,以及此次暴雨过程沿岸海区和河口的时变水位作为模型的边界条件,对莆田地区风暴潮灾害风险进行评估试验。针对2011年9月1日热带气旋"南玛都"造成的莆田沿海地区风暴潮及暴雨灾害,利用暴雨内涝模型进行评估试验研究,将模拟结果与实况灾情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南玛都"过程降水和风暴潮共同作用的灾害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世界气象组织为了提高台风委员会成员国对台风的预报警报能力,减少台风的强风、洪水和风暴潮带来的灾害和损失,决定对亚太地区的台风进行为期三年(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三年)的国际台风业务试验。参加这一活动的有中国、日本、菲律宾、泰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南朝鲜、越南、民主柬埔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台风灾情特征及其灾害客观评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上海台风研究所及国家气象中心整编的中国台风灾情资料,分析了中国致灾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房屋倒损、农田受淹及直接经济损失等灾情特征.引入了定基物价指数,改进了台风灾害指数(ATDI指数)的计算方法,基于1980-2004年间所有致灾台风的灾害指数的聚类分析,将致灾台风的灾害分为:轻灾(或小灾)、中灾、大灾(或中偏重灾)和重灾4个等级,并据此对1980-2004年间中国致灾台风的灾情进行了客观评估.结果表明:平均每年约有7.2个台风对中国造成明显灾情,最多的年份多达11个、最少年份也有4个.中国致灾台风的频数逐年减少,但造成的灾情却逐年趋重,因台风而伤亡的总人数逐年上升(死亡人数下降)、倒损房屋和受淹的农田面积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均逐年递增,倒损房屋、受淹的农田面积、直接经济损失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33×10~4间/年、2.28×10~4 hm~2/年和14.56亿元/年.1980-2004年间,单个致灾台风而言,倒损房屋、受淹的农田面积、直接经济损失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81.4间/个、880.0 hm~2/个和0.33亿元/个.从台风灾害指数看,1990年代中期,中国的台风灾害较为严重,其中1996年最重,而1998年则是1980-2004年间台风灾害最轻的年份.  相似文献   

14.
渤海是一个向东开口的半封闭型浅海.当渤海及黄海北部出现强烈而持久的偏东大风时,海水便不断涌入渤海湾内,在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及莱州湾一带形成风暴潮.渤海风暴潮多发生在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影响,同时南支槽发展东移,地面倒槽发展为气旋,形成“北高南低”的地面气压形势,山东北部沿海海面出现强劲的东北大风,如果适逢天文大潮,便出现风暴潮.  相似文献   

15.
南海北部风暴潮数值计算中的圆对称台风风场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 言 风暴潮是主要的海洋灾害之一,在南海是由热带气旋引起。由于它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危害极大,因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研究和预报风暴潮,数值模拟和计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验表明,风暴潮模式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气压场和风场模式的质量[1]。本文将对风暴潮数值计算中经常使用的圆对称经验台风风场模式(以及气压模式)和最大风速半径的选取作具体讨论。1 圆对称经验台风风场模式 台风(泛指热带气旋,下同)风场实际上比较复杂,对它的研究包含着广泛的课题。同样,在风暴潮的数值计算中模拟台风风场也有着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渤海是一个向东开口的半封闭型浅海.当渤海及黄海北部出现强烈而持久的偏东大风时,海水便不断涌入渤海湾内,在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及莱州湾一带形成风暴潮.渤海风暴潮多发生在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影响,同时南支槽发展东移,地面倒槽发展为气旋,形成"北高南低"的地面气压形势,山东北部沿海海面出现强劲的东北大风,如果适逢天文大潮,便出现风暴潮.  相似文献   

17.
刘科成 《气象》1985,11(5):24-25
上海是一个易受台风风暴潮灾害的港口。对于上海港的台风风暴潮,过去除少数的个例分析外,基本上没有进行过系统研究。本文根据黄浦公园验潮站1949—1981年7—9月潮位资料进行了分析;同时也考查了1905—1948年9次严重影响上海的台风风暴潮。  相似文献   

18.
风暴潮是指在台风、寒潮、气旋等风暴天气系统影响下,引起局部海面异常升高的现象。是莱州湾的一种多发性自然灾害,它的发生与天文、气象等因素密切相关,可认为是一个灰色系统。GM(1,1)模型是灰色预测中常用的基本模型之一。拓扑预测是利用GM(1,1)模型群的预测方法。本文将对羊角沟逐年最高风暴潮位的长期趋势进行拓扑预测。  相似文献   

19.
9711号台风是世纪性大风暴,台州市海门港出现百年未遇风暴潮。椒江气象台在前10个小时对这次超历史记录的风暴湘位作了准确预报,取得明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该次特大风暴潮灾害的分析预报,旨在进一步加强台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工作研究,积极制订防御气象、海洋灾害对策,提高沿海经济区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20.
风暴潮又称风暴海啸。一般是由台风、气旋、强寒潮等持续时间较长的风暴系统影响下所引起局部海域海面非周期异常升高的一种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如若风暴潮与天文潮同位相迭加时,这种海面的异常升高现象更为显著,常出现多年不迂的最高潮位,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