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岩土力学》2012,(2):603
(2013年暑假,中国南昌)主办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南昌航空大学(待增补)协办单位:江西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待增补)  相似文献   

2.
《岩土力学》2012,(6):1828
(2013年10月25~27日,南京)会议主题:(1)岩土本构模型与参数研究;(2)岩土工程重大工程实例;(3)岩土试验与测试技术;(4)环境岩土工程;(5)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会议专题: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新方法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  相似文献   

3.
2011年11月18-21日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承办单位:上海大学会议简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和考验。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新时代背景下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推动着岩土工程学科的繁荣和蓬勃发展。土动力学、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与环境岩土工程是未来土力学的重点研究方向,有必要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本文从土工动力测试技术、动本构关系和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方面对土动力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释,然后从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非饱和土本构模型及黄土力学特性方面对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垃圾填埋处置和水土污染等环境岩土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合理的应对措施。土力学学科面临着极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一系列核心问题的解决,必将为全面提升岩土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黄理兴 《岩土力学》2004,25(11):1721-1721
上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和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由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西安工业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五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于2004年9月26  相似文献   

6.
污染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岩土工程角度,针对研究内容、测试与试验技术、分析与评价方法,探讨国内污染土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天津无缝钢管总厂主厂房及各车间均属对沉降敏感的,大跨度,大荷载的一级建筑物,现综合多家勘察成果,将厂区60米以内的地基土特征及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问题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沿江地区浅部粉性土具有厚度大、物理力学性质复杂多变的特征.文章就该层土的岩土工程分层进行专门讨论.  相似文献   

9.
土钉支护技术的发展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冬瑞 《安徽地质》2004,14(2):102-106
土钉支护技术是用于基坑开挖和边坡稳定的一种新的挡土技术,由于经济、可靠且施工快速简便,已在我国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但土钉技术应用还处于凭经验和工程类比并结合一定计算分析的阶段,在工作机理和设计方法上还有待深入研究和不断完善.文章从土钉支护的国内外应用情况、特点与应用范围、施工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便更好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徐州市区多年实际勘测资料的分析,依据地形、地貌、地基土沉积年代、成因类型等组合特征将徐州市区划分为四个工程地质区;研究了不同工程地质区域内不同地基土的物理、力学等工程地质特征;阐述了四个区存在的主要岩土工程地质问题,据此对该区勘察设计及地基处理方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坑土钉支护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希强 《广东地质》1999,14(1):65-69
土钉支护技术在广州地区基坑支护已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但由于国内迄今不 比较完善的设计和施工规范,各施工单位主要依靠经验和工程类比进行设计和施工。不合理的设计和盲目施工导致事故时有发生。结合了其他土体加固技术的复合土钉地支护技术,不但保持了传统土钉支护的优点,而且适用范围广,能满足广州建筑物高密集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严格要求,复合相支护技术主要包括加固技术和后加固技术,对基坑不同的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条  相似文献   

12.
牛兴碧 《广东地质》2000,15(2):67-71
“268工程”悬檗挡土桩设计时,考虑到基坑深度10.50m,基坑周边一部分范围分布有淤泥质土,所以悬臂档土桩的设计方案采用了大直径的人工挖孔桩,桩内的钢筋布置按桩长分为上(5m内)、下(5m外)两段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设计中的悬臂档土桩的嵌入部分超长、钢筋配置复杂等问题,通过在桩孔内取土样得出的参数,对悬臂档土桩的桩长及钢筋配置进行了修改,并取消了有淤涨质土分布范围内的喷粉桩;按桩截面均匀布  相似文献   

13.
《岩土力学》2012,(8):2252
会议主题:(1)岩土本构模型与参数研究;(2)岩土工程重大工程实例;(3)岩土试验与测试技术;(4)环境岩土工程;(5)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撰稿、参加会议。时间:2013年10月25日-27日地点:江苏南京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协办单位:《岩土工程学报》编辑部、《岩土力学》编辑部  相似文献   

14.
《岩土力学》2012,(7):1999
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承办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协办单位: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广州军区空军建设局武汉  相似文献   

15.
易国雄  李锋 《广东地质》2003,18(3):38-43
阐述了佛山市南海区松岗镇覆盖型岩溶区岩土工程条件和溶洞、土洞的发育特征,对溶洞、土洞的形成条件及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区的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基础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岩土力学》2014,(1):292
<正>会议背景和宗旨2008年11月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联合在北京召开了第1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岩土本构理论研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于2010年12月批准成立了"土的本构关系及强度理论专业委员会",2011年8月"专业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了第1次工作会议,2013年5月在桂林理工大学召开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学术交流会。鉴于第1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已有5年和近年我国不少学者在岩土材料的本构理论及其应用方面有许多创新性研究成果,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14年5月在上海大学召开第2届全国岩土本构理  相似文献   

17.
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修力  路德春 《岩土力学》2011,32(Z2):10-20
指出了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领域课题的特点与研究方法,并从土的动力特性与本构理论、动荷载作用下饱和土的液化、岩土体的地震变形与稳定性分析、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数值分析方法、物理模型试验与技术6个方面评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建议了应着重研究的学科前沿与关键科学问题,希望能对今后的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岩土力学》2013,(3):658
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协办单位:《岩土工程学报》编辑部、《岩土力学》编辑部会议时间:2013年10月25-27日会议地点:江苏南京会议主题:(1)岩土本构模型与参数研究;(2)岩土工程重大工程实例;(3)岩土试验与测试技术;(4)环境岩土工程;(5)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  相似文献   

19.
会议主题:岩土工程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谐发展主办单位:吉林大学协办单位:东北电力设计院会议议题:东北地区特殊岩土环境问题:东北地区特殊岩土环境问题:人类工程活动与一般性粘性土的环境问题;软土、草炭土岩土环境问题;黄土类土岩土环境问题;黑土岩土环境问题;冻土、盐渍土岩土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吉利 《探矿工程》2007,34(12):32-35
介绍了河北省廊坊市某小高层住宅小区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场区工程地质情况,并进行了场地土的液化判别,对建筑地基土层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提出了地基处理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