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西北利亚、塔里木、中朝四大板块的拼合部位,砂岩型铀矿成矿构造背景、矿体形态和目的层岩石学特征独特。以野外岩心观察、钻孔对比分析、镜下微观研究和同位素分析测试等为手段,从构造、铀源、古气候、沉积砂体特征和氧化流体活动等方面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控制条件,认为丰富的铀源、含矿层形成后的构造反转、辫状三角洲前缘互连通砂体、古气候转变和层间氧化带的发育等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后期热液活动促使铀矿化的富集。根据矿体形态与空间分布、矿石组成成分等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成矿模式,认为塔木素地区铀成矿以层间氧化作用为主,后期热液改造叠加使矿化进一步富集;同时推断在南部层间氧化带尖灭的地方,应该存在富大矿体。  相似文献   

2.
从塔木素典型铀矿床的剖析入手,厘定了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层间氧化带型铀矿的预测要素。根据预测要素构置了区域预测变量,基于GIS平台,应用MRAS软件,采用特征分析法,对该地区层间氧化带型铀矿进行了预测,指出了该地区的铀矿找矿方向,认为塔木素地段、银根-本巴图地段是铀矿找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3.
巴音戈壁盆塔木素地区砂岩型铀矿目的层普遍固结,矿体多层但连续性差,分布不规律,后生改造特征明显。本文通过野外露头调查、岩芯观察和微观分析,发现该地区普遍发育穿层脉状石膏或方解石、热液金属硫化物矿物、矿物重结晶与新生胶结物等,出现硫酸盐-金属硫化物共生矿物和S同位素分馏,指示存在后生热流体活动。通过对矿体、矿石特征及铀矿物成因的分析,初步认为热改造对成矿控制主要发生在层间氧化作用后期,温度升高造成碳酸钙和硫酸钙沉淀、重结晶,破坏含矿溶液中碳酸铀酰络合物的平衡,造成U的沉淀,促使铀矿化进一步富集。  相似文献   

4.
砂岩型铀矿床中铀矿物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盛富  张蕴 《铀矿地质》2004,20(2):80-84,90
本文通过对砂岩型铀矿床中铀在不同地球化学环境中的行为、存在形式及铀矿物种类的分析,论述了主要工业铀矿物——沥青铀矿的形成机理:(1)铀是变价元素,在氧化环境中活化迁移,在还原环境中还原沉淀;(2)来自于氧化环境的[UO2(CO3)3]^4-、[UO2(CO3)2]^2-在氧化还原过渡带与有机质、硫化物及低价铁等还原剂发生反应,形成铀的简单氧化物——沥青铀矿;(3)有机质、粘土矿物等吸附UO2^2 ,加快了其被还原的速度,有利于铀的富集。因此认为:有机质还原UO2^2 形成H2S和H2S还原UO2^2 的作用是沥青铀矿形成的主要原因,这一反应在中性和弱碱性碳酸盐溶液中广泛和普遍存在。H2S等还原剂的存在是环境Eh值下降的主要原因,从而使水中的UO2^2 在氧化还原过渡带处于过饱和状态,加速了铀的吸附和沉淀。  相似文献   

5.
位于巴音戈壁盆地南部的塔木素铀矿床为典型的硬砂岩型铀矿床,这种特殊硬砂岩型铀矿与我国北方其他典型砂岩铀矿床最主要的不同就是表现在成岩特征上.运用岩石学、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阴极发光、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塔木素铀矿床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上段(K1b2)含铀砂岩成岩特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铀砂岩碎屑物主要...  相似文献   

6.
谈成龙 《铀矿地质》2001,17(1):56-63
本文以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矿物晕的一般特征为依托,介绍几种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矿物晕的非常规探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较封闭的环境中,塔木素铀矿床高矿化度(平均矿化度为35.4 g/L)NaCl型地下水中的Na+替换了斜长石中的Ca2+,使斜长石由更长石(An≈13)转变为钠长石(An≈1),被替换出的Ca_2+(以CaO计,约占斜长石总质量的4.5%)与地下水中的HCO_3~-、CO_3~(2-)及Mg~(2+)等结合形成了白云石等碳酸盐胶结物。在此过程中发生了脱碳作用,促使地下水中以[UO_2(CO_3)_3]~(4-)、[UO_2(CO_3)_3]~(2-)等碳酸铀酰络合离子及Mg CO_3·Na_2UO_2(CO_3)_2复盐发生分离而形成了铀的沉淀,并受扩散作用影响,水中的铀趋向于向水岩作用相对强烈地段迁移,从而促使铀在特定的层位集中、富集。同时,斜长石因水岩作用(溶解、溶蚀等),在解理面及表面形成了次生的缝隙及孔洞等,为铀沉淀提供了空间。成岩后,含SO_4~(2-)等的酸性地表水沿层间下渗,溶解了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而形成了溶洞,为后期再次迁移的铀提供了沉淀空间,并形成了铀的进一步叠加、富集。  相似文献   

8.
9.
特征矿物是地质作用的直接记录,研究铀矿物伴生组合类型和特征为探讨铀矿床成因提供直接信息.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杭锦旗-纳岭沟地区含铀岩系中侏罗统直罗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显微观察、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等,系统研究了含铀砂岩中铀矿物种类、赋存特征及典型矿物伴生组合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铀成矿过程中流体作用探讨了...  相似文献   

10.
勘查和研究发现部分砂岩型铀矿床中不仅有表生氧化流体作用还存在深部流体的参与,这类砂岩型铀矿床蚀变类型多样且成因复杂.塔木素砂岩型铀矿表生流体和深部流体活动都很明显,砂岩普遍固结且后生蚀变类型独特,因此,恢复成岩成矿事件及其演化过程,对揭示铀沉淀富集机理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镜下鉴定、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分析等,系统研究了塔木素矿床含矿砂岩成岩作用特征与后生蚀变矿物生成序列,重塑了成岩成矿事件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塔木素矿床砂岩中压实作用较弱而胶结作用很强,重结晶作用普遍,是造成目的层致密的主要原因,赤铁矿、褐铁矿化、碳酸盐化、石膏化是该地区主要的胶结类型.将该地区的成岩演化划分为沉积-早成岩阶段、早期氧化流体作用阶段、热流体改造阶段和晚期氧化流体弱改造阶段.成岩环境由弱碱性向酸性环境转变的过程中的氧化还原过渡部位是造成铀沉淀的关键,大规模的氧化作用是矿床形成的基础,后期热流体活动对早期形成的低品位铀矿石进行叠加改造,是成矿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二连盆地早白垩世砂岩型铀矿目的层时代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赛汉高毕和巴彦乌拉地区是二连盆地两个新近突破的砂岩型铀矿区,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二级构造单元,前者位于乌兰察布坳陷的东北角,后者位于马尼特坳陷的西南角,中间由贺根山断裂分隔。由于两个地区的含矿目的层的厚度、岩性、岩石颜色、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等存在一定的差别,故而引起了两地的含矿目的层时代的争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砂岩型铀矿区部分钻孔进行了古地磁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地磁极性序列变化基本相似,相当于国际标准年表的阿普第—阿尔必期。同时,在两个地区采集的部分孢粉样品分析结果显示,均获得较多早白垩世的标志分子,组合面貌与我国北方早白垩世赛汉塔拉组Cicatricosisporites-Disacciatrileti孢粉植物群的特征非常相符。古地磁和孢粉分析资料共同有力地证实了二连盆地的这两个地区砂岩型铀矿的目的层属于同一个层位,即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  相似文献   

12.
赵忠华 《地质与资源》2003,12(1):36-41,60
中国北东部中新生代盆地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主要勘查区.自1996年开始,为了寻找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对这些盆地开展了1:500 000-1:200 000铀矿区域地质调查,投入了大量钻探工作量.运用可地浸砂岩型铀矿评价准则,对松辽盆地、海拉尔盆地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提出成矿的有利层位和远景区、段,为该区寻找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滇西新生代盆地沉积特征及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西(怒江以西)地区分布着数十个新生代盆地,多为小型山间盆地。盆地基底为花岗岩和中高级变质岩,铀源条件良好。各盆地面积不大,沉积厚度不等。沉积物组成为山区河流冲洪积相、湖沼相的灰色含煤建造,岩石物质成分与基底岩石具明显继承性。地层结构具砂、泥石层特点,砂岩岩性松散,渗透性好,赋存承压水,具有形成后生水成铀矿床的有利条件和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师志龙 《新疆地质》2003,21(3):317-320
通过对现代和古代干旱条件下灰色还原砂体形成的对比,分析了干旱环境中灰色还原砂体形成及其保存的条件,初步论证了在新生代陆相红色沉积中寻找层间氧化带或古河谷型可浸砂岩铀矿床的可能性,为今后的铀矿地质勘查工作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川北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条件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川北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地质条件,指出川北砂岩型铀矿是受古地形、岩相、构造、地球化学环境及热水改造等多因素控制的层控矿床。从成矿机理出发,对川北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列举了产于不同岩石中的13个铀矿床和矿化点的39个铀矿物放射性平衡系数,讨论了它在找矿、评价及地质样品质量检查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拜仁达坝维拉斯托超大型银铅锌矿的发现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新近发现的拜仁达坝维拉斯托超大型银铅锌矿,是内蒙古地矿局最新勘查成果,也是自20世纪50年代开展物化探工作以来,应用综合物化探方法找到超大型矿床的典型案例.拜仁达坝矿区银的远景规模大于8 000 t,铅锌远景规模可达300万 t;维拉斯托矿区银的远景规模大于2 000 t,铅锌铜可达300万 t.两矿区可能会发展成为超大型银多金属矿田.为大兴安岭中南段地质矿产勘查和矿产资源评价开创了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北西部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条件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亚地区发现大量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引起了我国的重视 ,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此类型铀矿的找矿工作。我国北西部是寻找类似中亚地区层间氧化带后生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最理想的地区 ,本文在论述了区域大地构造特征、地壳演化与区域铀成矿带形成的基础上 ,着重阐明了区域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铀源条件、盆地类型与结构及富铀性对形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影响 ;并以区内已有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例 (伊犁盆地、二连盆地与测老庙盆地砂岩型铀矿床 ) ,论述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水文地质与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及对铀成矿的影响 ;并阐述了本区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探讨伊犁盆地南缘构造活动与铀成矿关系,通过采取砂岩型铀矿含矿层砂岩样品,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与U-Pb等时线定年的方法,对伊犁盆地南缘构造活动与砂岩型铀矿成矿年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伊犁盆地南缘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三期强烈的隆升—剥蚀事件,三叠纪末—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新世—现今,对应印支末期、燕山期与喜马拉雅期三期构造活动;②盆地南缘中—西段砂岩型铀矿成矿年龄可分为158~153 Ma、108~60.5 Ma、55~15 Ma,12~0.3 Ma四期,盆地东段铀成矿年龄比较新,为7.8~5.5 Ma之间;③盆地南缘构造活动时间与铀成矿年龄具有非常好的对应性,将伊犁盆地南缘铀成矿作用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物源区快速抬升—含矿建造形成期及铀的预富集阶段、主成矿阶段、后生叠加改造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