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球》2015,(10)
<正>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是支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进入21世纪,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也更加显著。国家海洋局不久前印发《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十三五"期间海洋部  相似文献   

2.
近期,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资助,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海洋研究分会宣布开展一项新的海洋科学研究,并召集海洋科学和相关研究领域的科学家组成一个海洋科学未来10年调查研究委员会来开展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中国城市海洋灾害防御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但是海洋灾害的频繁发生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年均增长率的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海洋灾害的特殊性、海洋对社会发展与日俱增的重要性,对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的海洋灾害及其危害性进行了系统、详细的探讨,并根据我国对海洋灾害的防御能力提出了防灾减灾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2015年7月15日,英国航天局发布新一轮即2015—2017年对地观测战略实施规划,规划基于英国对地观测战略(2013—2016)、2015—2016财年英国航天局运营计划以及英国国家航空航天政策制定,对英国对地观测任务进行全新部署,明确了未来对地观测的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并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本文对规划的相关要点予以简要介绍。1战略规划背景在全球层面,地球空间观测已经成为支  相似文献   

5.
随着陆上煤、石油、天燃气等化石燃料储量不断减少,各国将资源开发的目光转向了海洋。甚至有人提出,21世纪世界将全面进入海洋经济时代。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首次将“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作为独立章节,明确提出要制定和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海洋地球物理在国家安全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建设海洋强国,首先要“知海、懂海”.只有认识海洋,才能从战略上部署好海洋,才能因势利导,走向海洋,开发海洋.海洋地球物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海防和海洋地质灾害预警这些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领域更是意义重大.通过对海洋地球物理环境的“全局、精细、实时”监控,及早发现,及时预警,达到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和平时期,唤醒全民...  相似文献   

7.
特殊土动力学的发展战略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广泛分布的特殊土(包括黄土、冻土、新近堆积土和膨胀土等)具有独特、复杂的动力学性质和较高的致灾性,与之相关的动力学问题已成为工程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回顾特殊土动力学发展历史、近年来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今后应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与课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海洋战略已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意识是确立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思想基石,是构成我国海洋政策、海洋战略的内在支撑。按照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海洋科普及海洋意识教育的最佳阶段应在初中阶段。文章通过对初中地理教学中海洋内容的研究,建议初中地理教学中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海洋科普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一种海洋科普教育模式,为学生海洋意识提高和海洋文化建设提供保障,为海洋强国建设培养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9.
陈静 《地球》2011,(5):60-61
向海洋要生产力已成全球新趋势。当前世界经济已进入资源环境瓶颈期,沿海各国纷纷将国家战略利益竞争的视野转向资源丰富的海洋。资料显示,海洋和涉海经济已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80%左右,国际海洋竞争正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5,(7)
<正>"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海洋;海洋强国之梦,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近!我们从事海洋研究的人,应该有这样的责任和信心,在国家海洋战略发展的重要时期,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吴立新近日在接受《地球》记者采访时慷慨陈词,言谈中流露  相似文献   

11.
再论中国油气的"三海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拓展海相、开发海洋、走向世界,形成并建立全球联动的油气体制,这就是中国油气的"三海战略".面向海相、海洋、海外的三海油气战略,必须眼观全球油气战略格局,研究探索全球油气宏观规律,不仅要突破勘探、计算机等技术瓶颈,遵循油气资源规律与勘探指导思想,还要了解油气出产国的政局、宗教、法律等方面问题,审时度势,分步骤、有的放矢地...  相似文献   

12.
海洋磁测仪是用于各水域中探测磁场的一种高精度磁异常探测器.与发达海洋国家相比,我国的海洋磁测仪器整体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市场占有率较低.本文针对现存的问题和困难点,通过对传统海洋磁测仪的广泛调研和大量研究,从设计的视角研究了海洋磁测仪的发展与更新换代,借助工业设计的方法对传统托鱼从设计上进行创新和改进.整个设计过程主要有两大创新点:(1)托鱼造型语言的更新换代;(2)降低托鱼丢失率的防丢设计.本文的研究对我国海洋磁测仪的设计及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曾凡祥  悦子 《地球》2010,(1):70-73
地球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地球。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已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国家安全的概念已由传统的国防安全扩大到经济安全,包括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而气候变化则是影响这些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国海的地球物理监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筑中国海地球物理三维立体监控体系,建立海防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实现基于地球物理的监控、预警与预测的战略部署与方法研究,是海洋军事地球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强,国则强.要建设海洋强国,首先要"知海、懂海".只有认识海洋,才能从战略上部署好海洋,才能因势利导,走向海洋,开发海洋.推动海洋地球物理场的研究,拥有详细...  相似文献   

15.
王丽君 《地球》2013,(8):33-35
正在海洋强国梦的召唤下,中国的海洋地质事业正经历着百年不遇的发展良机。肩上负着以高科技手段为国家勘察、争取海洋战略资源的沉甸甸使命,"海洋六号"船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克服了各种恶劣海况,应对了多次设备故障,出色地完成既定的任务,眼水、汗水和咸咸的海水浸泡在一起。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努力,离不开像"海洋六号"这样的科考船在深海大洋中的一次次远征,离不开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11,(7):18-18
油气资源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了解家底并据此研究制定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003年底,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启动了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评价工作由5家石油公司,6所大学和6个科研机构的17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参加。评价成果对编制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能源发展战略和政策,加强油气资源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甲烷是潜在的高效清洁能源,同时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和调节有重要影响.海底沉积物中蕴藏着大量的甲烷,主要包括有机质热裂解与生物成因气两种来源,一般以水合物的形式较为稳定地储存在深部沉积物中.海洋每年向大气中释放的甲烷仅占大气中甲烷总量的1~5%,海底大部分的甲烷被海洋中的甲烷代谢微生物消耗.海洋中甲烷的生物转化(微生物代谢)影响并控制了海洋释放到大气中的甲烷通量.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背景下,解析海洋环境中甲烷的生物转化机制有助于理解和评估海洋-大气甲烷通量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文章综述了海洋环境,尤其是海底沉积物中甲烷生物转化机制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介绍已知甲烷代谢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和甲烷产生和氧化的代谢机制;探讨海洋中甲烷的生物转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且提出了甲烷代谢机制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对其他科学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行 《华南地震》2021,41(2):1-12
海洋地球物理场是一个四维的动态复杂变化系统,涉及多物理场、多界面和多尺度问题,受内外因素的共同制约.基于海洋地球物理场特征,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是揭示地球内部构造与性质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回顾国内外海洋科学研究历史以及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对我国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发展进行了分析,现今的技术发展受科技进步驱动,反映国家与时代发展的需求.探讨了技术发展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依据各种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及其探测平台的特点,提出了以下技术展望:优化传统的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加速并完善多样式探测平台的建设和科学载荷的研究;构建"空-天-海-潜"海洋地球物理立体探测体系;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地震勘探技术、岩石物理学理论和水合物研究的迅速发展使得水合物地震识别方法研究逐步深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进展.本文回顾了海洋水合物地震识别方法的研究历程,总结了水合物地震识别技术现状,认为纵、横波资料联合应用的弹性参数反演、基于黏弹介质的地震波吸收特征研究是海洋水合物地震识别技术的近期发展方向;水合物对岩石微观结构改变的作用机理及其最佳岩石物理模型和地震响应或属性特征研究是海洋水合物地震识别技术的未来宏观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基于遥感光学影像数据,针对海洋水体的特性,本文提出一种指数模型:在海洋水体平均反射率基础上,构建新的水体指数模型Ocean Water Index(OWI).主要以华南沿海地区、英国泽西岛为实验区,以Landsat 8 Surface Reflectance Tier 1影像、高分四号影像作为主要的数据源,与常用的8种水体指数相比,OWI的错漏率较低.实验发现,本文的亮点在于:(1)仅使用三个可见光波段、一个近红外波段,充分地利用海洋水体的光谱信息,构建了一个新的、可以抑制非水体噪声的水体指数模型;(2)因为新的水体指数模型选择的波段与国产光学卫星的波段吻合,并且使用了一景高分四号数据进行验证新指数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能够稳定地提取海洋水体,可应用于沿海地区的海岸线变化研究、沿海城市的围填海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