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能源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郭义强  郑景云  葛全胜 《地理研究》2010,29(6):1027-1036
从不同燃料和不同地区入手,分析了我国1995~2006年间一次能源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5~2006年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年总排放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发展态势,其拐点出现在2000年,而且2001年后各个省(区、市)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较前期均有大幅度的增加,总排放量由1995年的78678万t碳增长到2006年的146919万t碳,年均增长率5.84%,人均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也由0.62t碳/人增加到1.12t碳/人;煤炭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二氧化碳年总排放量的79%~85%;我国七大区和大部分省(区、市)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与全国总排放量有类似的发展态势,其中华北、华东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全国首位,山西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14,(1):64-64
丁铎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年度报告发布,2013年全球碳排放量将创新高。全球碳计划的新数据显示,全球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3年将达到创纪录的360亿吨,美国仍是人均排放量第一。  相似文献   

3.
李卫 《地理教学》2014,(21):61-61
七年级下册主要学习区域地理,在"走近国家"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我喜欢"不走寻常路":没用"案例式教学",而是用了"拆笔画学地理"的方法进行的,这种独特教学方式很受学生们的欢迎。"拆笔画学地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这个国家名字的笔画拆开,用不同的颜色书写,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每一个笔画都代表了这个国家的某项地理特征:或某条山脉、或某条河流,也有可能是某条重要的经纬线……下面以"法国"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2005,(2):7-7
美国能源部13日说,2003年美国增加了化石燃料的消费,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2年增长了0.7%,二氧化碳排放量从2002年的68.9亿吨上升到2003年的69.4亿吨。  相似文献   

5.
林志胜 《地理教学》2010,(1):35-36,51
一、国家和地区 1.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220多个) 2.阅读课文P86第二自然段和图5.1“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这六个国家,并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面积较大的其他国家和面积极小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温源 《西部资源》2013,(1):40-41
2012年,我国累计进口煤炭2.9亿吨,进口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居世界第一,超位居第二位的日本近亿吨。囤积着大量来自东南亚和澳洲的进口煤炭,甚至有的还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预计2013年煤炭进口量仍将保持高位,进口煤对我国煤炭市场的冲击不断加大。煤炭市场进口激增?进口煤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国的煤炭市场和能源供应?  相似文献   

7.
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CO2排放量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石培华  吴普 《地理学报》2011,66(2):235-243
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旅游业对气候、环境的影响日益引起国际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旅游业能源利用及二氧化碳排放是旅游对环境影响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成为近5年来世界旅游研究的新兴热点.旅游产业特点决定了旅游业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测算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本文采用"自下而上"法,通过文献研究与数理统计方法,首次系统估算...  相似文献   

8.
一、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如何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探寻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以英、法、德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抢救和保护工作主要通过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导和财政支持这一国家艺术投资方式来实现。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侧重于通过法规和政府杠杆鼓励各州、各企业、各集团以及全社会对其进行抢救和保护。我国已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到新的历史日程上,国家已经启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不少艺术工作者提出了诸如政府财政专持、完善守法等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北美”一章中需重点掌握的国家。全节教学重点是美国的居民;优越的自然环境;世界农业大国及其内涵;工业的地区分布及其特征。难点是美国领土包括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布局与成因。教学方法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归纳概括法等。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1.文本范围:"形式多样的国界"由领土、国界、国界的多样形式构成。这部分内容既是对之前所学的"景观?地图篇"中相关知识进行渗透,又为后面学习各个国家的地理知识打下基础。2.文本广度:国家领土由领陆、领水(内水、领海)、领空、底土构成,是一个立体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陈书来 《地理教学》2014,(13):30-31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心中有图"是学好地理知识的重要"秘笈"之一。相关教学论文也有不少关于画世界轮廓图、中国简图方法,如"一笔画图法""板画法""简图法"等。这些画图法有的"专业性"太强,只有少数师生能掌握,有的缺乏经纬度量化等而略显不足。下述画图法学习者易于掌握,画法简单、适用,有利于提高地理学习能力。一、数形结合经纬网,画世界轮廓图在作业纸上,先画一条横线代表赤道(0°),靠西侧位置画三条等距离且平行的经线,分别代表经线40°W、80°W、120°W。  相似文献   

12.
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指标及其定量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温室气体排放的科学定量评价是建立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框架、确定各国合理的减排责任、部署国际减排行动的基础。通过系统阐述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评价指标(国别排放指标、人均排放指标、GDP 排放指标和国际贸易排放指标等), 并通过定量评价剖析这些评价指标的优缺点及其局限性。讨论了发展科学、公平和易于广泛接受的新评价指 标的可能性。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提出了“工业化累积人均排放量” 的新指标, 以客观定量评价世界各国工业化以来温室气体历史累积排放量的当代人均量。新指标的结果显示, 英美等老牌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累积人均排放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的 水平。还提出并讨论了人均单位GDP 排放量、消费排放量、生存排放量等潜在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陶力越  程志华  陈军  袁欣 《地理教学》2014,(20):33-35,7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此时,适应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差异教学"成为课程改革的新增长点。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差异教学",我校尝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推行"差异?合作"教学模式。鉴于此,以《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一课为例,尝试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对初中地理差异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不同解冻温度下乌梁素海湖滨带裸露湖床、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人工恢复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林和柽柳(Tamarix chinensis)盐沼土壤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对于15℃下解冻了150 h的4个采样区的冻结土柱,芦苇沼泽土柱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累积排放量都最大,其值分别为(225.51±8.74)mg/m^(2)、(18.66±10.56)μg/m^(2)和(22.23±7.26)μg/m^(2);对于5℃下解冻了150 h的4个采样区的冻结土柱,芦苇沼泽土柱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的累积排放量都最大,其值分别为(30.97±7.40)mg/m^(2)和(1.74±1.40)μg/m^(2),裸露湖床土柱的氧化亚氮的累积排放量最大,其值为(25.30±12.06)μg/m^(2);对于在15℃恒温下保存了150 h的4个采样区的对照土柱,芦苇沼泽对照土柱的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的累积排放量都最大,其值分别为(137.68±58.33)mg/m^(2)和(10.74±1.99)μg/m^(2),柽柳盐沼对照土柱的甲烷累积排放量最大,其值为(1.23±0.02)μg/m^(2);与5℃解冻温度相比,15℃解冻温度更利于4个采样区冻结土柱3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土壤质地、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全碳含量是土壤排放3种温室气体的主要影响因素;未来对湖滨带湿地土壤冻融和综合温室效应评估应该特别注意下垫面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胡祝娟 《地理教学》2014,(14):58-60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Google Earth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它给地理教学与信息整合带来了新的思路。美国可汗学院在全球掀起的在线学习的浪潮也让我们不由地卷进了微视频制作的大军。在地理教学中我们是否可以把Google Earth及微视频开发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地理学习呢?接下笔者将结合自己基于Google Earth平台制作的微视频"初识经纬线"谈一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初入门的地理教育工作者,我的耳畔时常响起"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口号,它不停地鞭策着我改善教学。但面对千差万别的孩子,我犯了难。孩子们的个体差异显著,甚至是迥然不同,老师到底应该如何有效教学呢?教育的目标是将孩子培育成何种模样呢?为了寻求答案,我翻开了多元智能理论之父霍华德?加德纳的著作(Howard Gardner)《智能的结构》(Frames of Mind)一书。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2008,(12):46-46
“长江第一隧”——世界最大直径隧道上海长江隧道工程提前实现双线贯通,其建筑长度、深度和难度均堪称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万里长城以其宏大的规模与悠久的历史称著于世;与此同时,中国的古城堡同样为世界所瞩目。在中国,有几处古城堡还享有“世界之最”的殊荣。其南京城、北京团城及河南新野“汉桑城”则分别是世界上最大与最小的古城堡。南京城,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古城堡,于公元1366年(即朱元璋称帝前两年)就开始了营建,为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根据方案,2014年到2015年,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将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一、建国前的中国教学地图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地图的国家之一,远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地图。但是中国教学地图册的起步较晚。建国前中国教学地图册的发展时期主要是指清末和民国时期,包括八年抗日战争时期。在这动荡不安、战乱连连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教学地图册的发展也处于一个很艰难的境地。1903年(清光绪29年)出版了由邹代钧主编的《中外舆地全图》,此地图集是作为"大学堂审定中等课本",由1806年成立的"武汉舆地学会"出版的,它是中国公开出版的最早的一本(教学)地图集。和世界上第一本教学地图集——1658年编制的《世界图解》相比,晚了24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