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资料收集、资料取舍、建立数据库、图件编制与校核,编制完成了大洋洲地区1∶500万比例尺的地质图、大地构造图、矿产图、成矿区划和找矿预测图等主要图件,多幅单矿种矿产图等次要图件,物探、化探、遥感信息等辅助图件,以及局部地区(州)或重要矿种的参考图件,是一次对大洋洲地区地质矿产资料的大集成。通过编图和建库初步熟悉了大洋洲地区的地质矿产概况,为查询、访问和提取大洋洲地区的地质矿产资料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
通过资料收集、资料取舍、建立数据库、图件编制与校核,编制完成了大洋洲地区1:500万比例尺的地质图、大地构造图、矿产图、成矿区划和找矿预测图等主要图件,多幅单矿种矿产图等次要图件,物探、化探、遥感信息等辅助图件,以及局部地区(州)或重要矿种的参考图件,是一次对大洋洲地区地质矿产资料的大集成。通过编图和建库初步熟悉了大洋洲地区的地质矿产概况,为查询、访问和提取大洋洲地区的地质矿产资料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3.
这次召开的水文地质编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1)解决整编水文地质普查成果的问题;(2)讨论制定编图规划;(3)讨论制定统一编图方法。1955年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区域水文地质会议,曾决定编制比例尺三百万分之一的全国水文地质分区图。当时我国水文地质力量还很薄弱,区域性水文地质测量工作还是刚刚展开,没有条件编制区域水文地质图,只能根据所搜集到的材料,编制小比例尺水文地质分区图。这幅分区图的出版,对于规划和合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1:250万月球数字地质图在多单位协同编图过程中缺乏统一、规范的地质图符号、制图模板造成不同图件之间信息不统一的问题,通过ArcGIS平台,和其他矢量图形软件,参照我国第一幅1:250万月球地质图(虹湾幅)的符号,设计编制了一套月球地质图符号,其包含月球撞击坑物质、盆地建造、构造和岩石特性等地质信息.并建立了分类存储、可移植的符号库和统一的编图模板.该套标准化符号、符号库、编图模板有利于多单位共同规范的开展1:250万数字化月球地质图编图项目,提高编图效率,同时也为我国开展其他类地行星地质编图的国际合作,编制统一、规范化的地质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按图幅开展的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推进,水文地质图的编制愈显重要。如何编制易读、准确的水文地质图是摆在水文地质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通过多年探索,笔者针对基岩山区提出了水文地质纲要图的概念与内涵,并在沂蒙山区1:5万水文地质图编制中进行了尝试和探索。结果表明,以地下水系统为对象的区域性水文地质纲要图作为水文地质图的镶图,可使读者从地下水系统角度掌握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运动规律,并且有助于图幅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较长时间里,国内中比例尺的地质编图,基本上是按年代地层单位进行的,即编制所谓系图。这方面的编图方法是成熟的,已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贵州省1964年编了1:50万地质图;1981年又重新编制了同比例尺的贵州省地质图。由于全省1:20万区调工作完成,后者的地质研究程度有明显提高,图件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有所前进。但成图单元依然是岩石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相混淆的产物,基本上是在统一地层划分概念为指导的系图。在编制《贵州省区域地质志》主要附图之一的1:50万贵州省地质图时,我们已感到系图不能很好地反映沉积岩发育、地层齐全地区的岩层或岩相的变化特点。随着现代地  相似文献   

7.
地球化学图册或图集是地质科学的基本图件。其重要意义不亚于地质图。为满足我国出版地球化学图集的要求,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我国各省的多元素地球化学图的编图自动化,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满足国内化探需要的计算机编图系统,使我国的地球化学图件赶上或超过其他国家的水平是很有必要的。一、系统内容 (一)数据的拼接、归位和坐标体系转换目前编制1∶50万或更小比例尺图件是采用1∶20万化探数据。作分省或分片区域性地化图时,是把1∶20万单图幅数据拼接成多图幅整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1:50 000尕海镇幅水文地质图数据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尕海镇幅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缘的巴音河山前平原,是1:50 000国际标准图幅。其水文地质图是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编制并即将颁布实施的《水文地质图编制规范(1:50 000)》的基本要求,结合区内发展建设的需求,利用2016年1:50 000水文地质调查最新获取的尕海镇幅钻孔抽水试验成果数据(本次施工以及收集已有钻孔资料共48个钻孔),水化学(61个水样)、同位素(12个同位素样)和土壤易溶盐(55个土样)分析成果数据,地下水位统测成果数据(68个统测点),以及已有资料与成果数据编制而成。编图以地下水系统理论和生态水文地质理论为指导,按地下水系统、水文地质结构、含水岩组及富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化学特征、地下水水位埋深与流场、地下水与生态植被关系、地下水开发利用等分类加工处理数据形成水文地质图数据集,使大量的信息在图面上以主图结合镶图的形式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地加以展现,以便为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直观易用的地下水资料支撑。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地矿局于1986年5月上旬在宁波市召开编图评审会,对所属水文工程地质大队、区域地质调查大队、第5地质大队、第11地质大队、地质科学研究所以及测绘大队、物探大队分别负责编制的1:5万杭州、宁波、温州三城市地质矿产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旅游地质(资源)图等及其说明书进行了评审验收。应邀参加会议的有39个单位82位代表。评审认为:图件及说明书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成图速度快时间短,基本达到战略性、实用性、基础性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如水文地质图及说明书针对城市地下水过量开采引起的地下水质恶化,水资源枯竭,以及杭州市隐伏岩溶区的地  相似文献   

10.
1/50万《广东省水文地质图》,已于1977年编成;1974年秋以来,笔者曾就编图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向有关部门征求意见。获悉各省在编制中比例尺分省水文地质图的工作中,还没有公认的规则可循,编制原则与方法还值得探讨,俾于编图实践基础上,创立我国中比例尺分省水文地质图的编图体系,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兹就1/50万《广东省水文地质图》的编制原则与方法,抛砖引玉,请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逐步编制和出版1:1000000比例尺全国地质图,是一项极其重大,而又刻不容缓的任务。因为正规的1:1000000比例尺地质图是国家的基本地质资料,它是布置较大比例尺地质工作,编制小比例尺矿产预测图以及初步科学研究工作的依据,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在一个地区,是否能在较短时间内,使地质工作获得显著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2.
韩再生 《地质通报》2004,23(8):823-824
世界地下水资源图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图委员会、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德国地球科学及自然资源研究院共同组织编制,其目标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全球尺度上汇总地下水资源数据,以比例尺1:25M的图件为基础,为国际社会了解世界地下水系统提供基础资料。2004年3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世界地下水资源图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8月将在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展示1:50M世界地下水资源图。最终的成果将于2006年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成立50周年之际出版。  相似文献   

13.
世界地下水资源图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图委员会、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德国地球科学及自然资源研究院共同组织编制,其目标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全球尺度上汇总地下水资源,以比例尺1:25M的图件为基础,为国际社会了解世界地下水系统提供基础。2004年3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世界地下水资源图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8月将在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展示1:50M世界地下水资源图。最终的成果将于2006年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成立50周年之际出版。  相似文献   

14.
由于目前可收集到的纸制1/20万地质图均为北京54坐标系统下的图件,而我们平时提交的都是全国基本8种比例尺图件,而对于矿区范围工程布置等均需要大比例尺的地质图件。本文着重介绍如何利用MapGIS在1/20万地质图中精确迅速地找到矿区范围,实现与基本比例尺的对接。  相似文献   

15.
开展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工作,需要以1:5万综合工程地质图为基础。目前,1:5万综合工程地质图尚未形成统一的编图技术标准,无法满足工程地质编图的需要。通过总结国内外工程地质编图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原城市群北部城镇规划区1:5万工程地质调查与编图”工作,以焦作市幅为例,编制了1:5万综合工程地质图,探讨了1:5万综合工程地质图编制方法,并对编图目的、主题表达、工程地质分区、工程地质层划分和图面配置提出新见解。1:5万综合工程地质图表达的主题为工程地质综合特征,工程地质分区是该主题的具体反映; 依据宏观工程地质条件,分别以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工程地质层)、岩土体结构或变形强度、地壳稳定性或活动断裂(地震)、不良地质现象或地质灾害等特征差异性进行工程地质分区; 以工程地质层作为基本的制图单元,依据《GB/T 50218—2014工程岩体分级标准》进行工程地质层划分,图面尽可能反映工程地质特征要素,包括(但不限于)每个工程地质钻孔柱状图、水文地质要素、内外动力地质现象和重大工程地质问题; 综合工程地质图由主体平面图、镶图、剖面图、钻孔综合柱状图、工程地质特征说明表及图例组成,图、表或图例配置要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技术编制中国中央造山带前寒武纪地质图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它以大陆板块活动论为指导,以全国1∶50万及1∶250万地质图数据库为基础,充分反映近年来地质调查和科研新成果,并按照前寒武纪地质特点进行综合设计和系统编制。编图工作流程包括设计编写、源数据准备、空间数据建立、数据套合和出版印刷五个阶段。通过多种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选择、连接与结合,实现了不同时间、不同比例尺地质数据的转换与拼接,达到了提高图件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1∶5万重点城市及经济开发区水工环地质综合空间数据库》(新疆部分)(简称《1∶5万(水工环)》是国土资源部数字化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为新开展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信息。对自治区内重点经济区的发展、水资源合理利用及国民经济建设,提供详细、准确的水文工程地质资料,特别对目前开发大西北有着重要的意义。《1∶5万(水工环)》数字化系列图包括1、地理底图(公用版);2、地质基础图: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3、专业图件:①水文地质图、②环境水文地质图、③工程地质图、④地壳稳定性分区及灾害地质图、⑤岩(土)体…  相似文献   

18.
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原则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梦熊 《地质论评》1964,22(3):224-232
一、前言随着我国地质事业的迅速发展,解放以来通过大量勘察工作已经累积了丰富的水文地质资料。为了满足当前国民经济建设和开展科研工作的需要,尽快利用这些资料编制中小比例尺的区域性水文地质图,已成为我国水文地质工作者非常迫切的任务。但由于水文地质图的编图原则与制图方法目前在国内和国际上尚无统一规定,因此结合我国具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是我国大城市之一,是华中经济、交通中心,又是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但长期以来武汉地区没有大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区域矿产和区域环境地质图件,城市发展的区域地质背景不很清楚,影响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为此,湖北地矿局根据地矿部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示精神,于1985年快速编制了一套武汉市1:5万地质图系。1986年4月1日至3日,地质图系经武汉市经委、科委、规划局、勘测院、省测绘局、地矿局等单位评审。认为该图系基本反映了武汉地区最新地质研究成果,是武汉市进行规划、建设的一份较好的基础地质资料,同意验收,尽快出版提供省、市各单位使用。  相似文献   

20.
1 传统编制地图 编制1∶ 5000 ~1∶ 100万8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传统做法首先进行投影元素的确定,采用计算机编程,计算出经纬网交点及控制点坐标,用展点仪将计算结果展绘到图版上,再将同一经度上的控制点用直接连接,对同一纬度上的纬线用同心圆弧线相连,形成图面的经纬网.建立了数学基础后,就可进行地图编制工作.地图编制一般选择大一级比例尺图件作为资料底图.作业程序:首先将资料底图进行复照缩小成所需比例尺图件,再晒成蓝图,进行蓝图拼贴镶嵌,形成裱版蓝图,经检查合格后,再进行多色编绘或连编带绘形成编稿原图.最后根据用途和印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