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碳酸盐岩储集层(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确客观地认识储集层(体)的内部结构及储集空间特征,决定着油气勘探的成功率和油气的采收率。储集层(体)研究虽然在内容和方法上都有较大进展,但至今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碳酸盐岩储集层(体)成因机理复杂,对其内部边界面及储集单元(或流动单元)的划分,是认识碳酸盐岩储集层(体)非均质性和内部结构特点的重要途径。阐述了碳酸盐岩储集层(体)的基本概念、系统内容、预测和评价的现状、进展和研究方向,提出了为碳酸盐岩储集层(体)模拟研究的建模流程。  相似文献   

2.
陈霞 《中国岩溶》1993,12(3):261-272
鄂尔多斯地台奥陶系岩溶储集层的成因及储集性能初析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应用神经网络,借助于计算机自动划分裂缝性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可行性。所用神经网络为多层感知器。选用一组既能反映储层特征,又能在多数井中获得的测井特片值,并根据钻井、试油、岩心等资料得出的实际储怪和非储层对网络进行训练。训练后的网络便可用来划分储集层。网络计算结果瑟实际资料进行对比,符合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4.
双河油田核三段砂岩储集层的孔隙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储层岩石的铸片及扫描电镜观察,双河田核三段砂岩在整个成岩演化过程中,孔隙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造,沉积物通过机械压实、不稳定组分蚀变、碳酸盐胶结和交代、石英次生加大及脱碳酸盐化等一系列的成岩变化,经历了由原生孔隙损失到次生孔隙形成的深化,形成了大量的孔隙和有效的储集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5.
6.
识别油、气储集层是测井分析者的基本任务之一,但目前的计算机测井分析程序不能自动实现。本文提出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不仅能正确识别储集层,而且还能灵活地适应测井分析者确定地层界面的要求。文中较全面地讨论了隶属函数、权和模糊算子的影响因素、选择方法和综合运用,指出了适应不同分层要求的具体做法,特别是研究了广义模糊算子的含义、组合和搭配等问题,为进一步扩大其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淮  郭念发 《江苏地质》2004,28(4):201-206
江苏黄桥CO2气田是目前我国陆上最大的CO2气田,由于长期的地层压实作用和成岩后生变化,海相地层层系的原生孔隙的储集条件和渗透性相对变差,绝大部分丧失了作为有效储层的储集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海相地层的后生裂隙相当发育,它们极大地改善了原生孔隙的不足,并成为CO2聚集成藏的主要储集空间。研究裂隙储层特征,建立其识别标态,对扩大黄桥CO2气田的勘探远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早奥陶世,庆阳-黄陵古隆起北侧形成蒸发台地斜坡白云岩坪膏质白云岩、含膏白云岩沉积.加里东期,该古隆起随同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其北坡不同层位的石膏质白云岩、含膏白云岩差异溶蚀形成了膏溶角砾白云岩、蜂窝状膏溶细晶白云岩、针孔状膏溶白云岩、粒间溶孔细晶白云岩和溶蚀孔洞泥粉晶碳酸盐岩等不同类型的岩溶储集层.斜坡宽缓、地下水流...  相似文献   

9.
时频分析方法在薄储集层横向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时频分析是根据地震响应的时频变化规律研究薄互层结构的一种方法。本文应用时频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总结出不同厚度、不同岩性组合的地层的时频响应特征,对连井地震剖面时频分析方法进行了处理和解释,得到了较为满意的解释结果。  相似文献   

10.
岩性储集层的混沌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正文  李琼 《矿物岩石》1999,19(2):81-85
本文从动力学系统原理出发,论述了混沌理论中的李指数法,并从地震剖面上提取李指数,并应用李指数来区分和识别储集层的岩性变化特征和含油气性。计算和应用研究表明,李指数随着相空间维数的增加容易趋于稳定值,这就使它预测地震序列横向变化的可靠性增大,这正是李指数预测岩性和含油气性的一个优越性。成功地应用实例表明,混沌识别技术是岩性储集层的一种有效识别技术,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刘传友  狄晓磊  李磊  孙威 《地下水》2019,(1):106-111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在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开发方面的不断突破,火山岩这一特殊油气储层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火山岩储集层的发育受岩浆性质、喷发活动等的影响,岩性、岩相类型多变,加之后期经历了多期的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致使火山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变得十分复杂。本文在综述火山岩储集层岩性、岩相研究现状和总结前人分类的基础上,将火山岩的储集空间总结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三个大类,以及原生气孔,残余气孔,砾间孔,晶间晶内孔,斑晶溶蚀孔,脱玻化孔,杏仁体溶蚀孔,基质溶蚀孔,角砾间溶孔,隐爆裂缝,冷凝收缩缝,构造裂缝,风化裂缝,溶蚀缝14个小类。并且讨论了火山岩储集空间与岩性及岩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储集层预测新技术模型验证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集层预测新技术是通过提取地震参数并选择有效参数利用不同的算法划分地震相类型,进而研究储集层岩性、物性及含油性的变化。针对储集层预测和综合评价新技术,从正演模型出发,对地震参数与储集层的对应关系及新技术的有效性进行剖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地质合题对应不同的地震参数,应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和分析新技术的使用条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正确地发拧其作用。通过在胜利油区埕岛、车西等地区的应用,取得  相似文献   

16.
哈拉哈塘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轮南低凸起奥陶系潜山背斜西翼上,其中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具有成因复杂、非均质性强和识别困难等特点。以该地区现有钻井资料、地震解释成果为基础,在现代岩溶研究成果的指导下,利用分时窗提取、断裂属性(Fault Fracture Attribute,FFA)裂缝预测等特色技术,详细刻画了一间房组孔洞、裂缝型储集层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层CT扫描古河道识别、残厚法古地形恢复、基于优化算法的构造识别体断裂精细刻画等特色技术开展了岩溶储集层控制因素分析,指出古地形较高、水系发达、小断裂发育等是一间房组岩溶储集层发育的有利控制因素。面对现有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勘探难题,以现代岩溶理论为指导,钻井—地震结合,综合利用多种地震预测技术是开展研究区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识别和控制因素分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前,薄储集层横向追踪、对比的困难,在于薄互层结构的高频信息经地层吸收,采集和接收后变得很弱,甚至被强干扰掩设,从记录上很难对薄互层储集层作追踪对比。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复数域提高地震记录分辨率的处理方法,实际资料处理表明:它既提高了地震记录的分辨率又不降低其信噪比,是一种既经济又理想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裂缝性储集层岩芯裂缝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永胜  张流 《世界地质》2000,19(2):117-124
在系统介绍岩芯裂缝基本参数统计的基础上,给出岩芯裂缝空间分布规律的表示方法,并概括了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的估算方法,提出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和单井控制的有效裂缝体积可作为裂缝性储集层等级划分和裂缝综合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笔者利用砂岩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资料,分析了济源凹陷中新生界储集层的岩性特征,下第三系储集层主要为长石砂岩。中生界储集层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砂岩的岩性特征对储集层的储集性能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蔡进功  谢忠怀 《复式油气田》1999,(1):54-58,T001
胜利油区埋深在35000m以下的孔店组和沙四段砂岩发育粒间孔,粒内孔,填隙物内孔和裂缝孔隙,而填隙物内孔和裂缝孔隙是主要孔隙类型,造成储集层普遍具有渗透性,高能条件下形成的砂岩粒间孔隙发育,有助于次生孔隙形成,是极好的深部储集层,裂缝孔隙在深部砂岩中亦较发育,是油气运移的通道。依据砂岩储集层的物性特征及也隙结构特征,划分出三种储集层类型,低渗型储集层分布最广,是深部由气储集的主要类型,致密型储集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