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校园三维模型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解决建模方法存在的数据采集难度大、成本高及建模效率低等问题.以云南大学明远楼为例,利用消费级、轻小型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采取5架次航飞法,设置无人机航飞的镜头方向、航向、旁向重叠率、航高和航向重叠率,以采集高质量的照片数据,并通过Context Capture软件的建...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阐述了基于数字摄影测量的三维建模技术特点,并以数字锡林浩特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模型生产为例,详细介绍了运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进行三维建模的数据生产流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三维数字城市建模中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如增强体验真实感、改善智慧城市建设及改进电力设计等,并以某图书馆航拍为例,详细研究了倾斜摄影技术在三维数字模型中具体运用,从而增进人们对该项技术的了解,保证智慧型城市的整体建设.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无缝融合地形三角网与坝体虚拟现实模型、构建一体化水库库区三维场景的方法。基于真实连续的下垫面环境进行确定水位的淹没模拟,其中地形部分以迭代实现邻接扩展的淹没算法,坝体部分通过高程比较与体元轴对齐包围盒相交判断确定迎水面受淹形态。通过计算广义三棱柱及其变体的离散水体体积,求得水位对应库容,并构建二分查找判定树,以快速获取接受净入库洪量后的库区洪水淹没结果,并在三维场景中渲染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地形坝体一体化三维场景的计算模拟方法,相比传统库容曲线与洪水风险图能够在展现库区洪灾影响范围的同时,兼顾坝体局部的淹没细节。  相似文献   

6.
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规模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一直是影响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UGIS)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3DUGIS中景观模型的表达原则与分类,分别针对抽象的点、线、面状对象提出符号匹配和三角剖分的批量三维模型构建方法.这种建模方法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可广泛应用于城市景观中地面、河流、道路、绿地、规则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地物的三维建模.通过对上述三维模型快速构建方法的实现,验证了三维模型生成的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王乐祝  刘雪霞 《地理教学》2010,(11):24-24,20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以下简称“3S”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3S”技术被纳入高中地理课程。  相似文献   

8.
城市三维地层建模中虚拟孔的引入与实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该文引入“虚拟孔”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城市三维地层建模流程。在建模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结合对地质模型的理解,在特定位置处加入适当数目的虚拟孔,并将其与实际的钻孔数据一起约束到模型中,从而构建精细的三维地层实体模型,有效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通过一个建模实例,比较了引入虚拟孔前后的建模效果,表明应用虚拟孔建模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在综合分析3D地质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将源数据模型分为GIS可描述和GIS不可描述数据模型的分类方法,在ArcGIS和G0(:AD平台下构建了基于GIS的多元、多方法集成的矿山3D地质模型.ArcGIS平台下描述GIS可描述数据模型,并进行数据管理和空间数据分析;GIS不可描述数据模型一方面在GOCAD下描述复杂的地质构造,另一方面采用面向对象的聚合派生法描述矿山工程模型中的空间实体,并利用Geodatabase建立两者的关联.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保持了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一致性,为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有效和可靠的空间数据及可视化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和交互功能的逐步强大,可辅助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程序不断被发掘。基于SunPath3D软件,本文以“地球运动的意义”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展现Sun-Path3D软件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中地理下册专题28“地理信息技术”是一个走在学科前沿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到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技术(GIS)三种技术,简称“3S”。这些技术对学生而言是新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够辨别“3S”技术的相应特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00—2020年中国山区县人口收缩的时空格局,借鉴“3D(密度、距离、分割)”框架设计解释变量,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识别人口收缩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地理探测器识别主控因素的交互作用,进而在“四层一体”框架下解析山区人口收缩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 2000—2020年山区县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持续降低,收缩型山区县数量不断增多,山区人口收缩程度加重并存在自我强化特征。(2)人口密度等级降低的山区县不断增加,人口密度为(100~200)人/km2的过渡区是人口变化最活跃区域,过渡区向稀疏区、集聚区向过渡区转型是山区县人口变化的主要方向,仅少数山区县由过渡区转为集聚区;位于省际和市际边缘区的山区县人口变化剧烈且以收缩为主要特征。(3)山区人口收缩区范围持续扩大且集中分布,形成内蒙古中东部-东北、武陵山、秦巴山区、大别山、太行山、云南中部、山东丘陵及福建丘陵共八大片区,其中内蒙古中东部-东北片区、武陵山片区主要表现为重度和中度收缩,其余片区以轻度收缩为主。(4)人口收缩存在等时圈指向,倾向于发生在地级市2h、省会城市4h等时圈范围内,随时间距离增...  相似文献   

13.
从城市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角度研究三维虚拟城市的自动化生成方法.通过建立城市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城市土地单元的演化过程,根据演化结果确定各土地单元的空间位置和相应的建筑物类型.研究利用Creator进行三维场景建模,利用OpenGVS场景管理技术随机生成建筑物,并将其布设在三维场景的相应位置上,生成三维虚拟城市,并就三维虚拟城市自动化生成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和数据结构、空间坐标转换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