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资源》2014,(6):76-76
<正>矿产资源是自然形成的、赋存在地下一定深度、能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原料、能源的资源。主要包括金属矿产资源(如铁、铜、铅、锌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如金刚石、石墨等);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人类利用矿产资源的历史。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人类利用的矿产资源种类不同,利用矿产资源的水平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有着重大影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中国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承诺,对学生开展“双碳”教育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本文以“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突破口,确定了以“助力碳排放,中山在行动”为题的能源与全球气候变化项目式主题研学框架,开展跨学科深度研学,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果汇报”的项目式研学活动,确定课程主题,选择课程内容,参与课程实施,展示课程成果,设计出融合不同学科的“零碳校园”方案,倡导从身边做起,助力碳减排,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教育。  相似文献   

3.
区域环境变迁与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丽芳 《热带地理》2002,22(3):214-218
区域历史进程中持续发展与环境变迁表现出了复杂的互动关系,两种动态过程紧密地交织在一起,通过人类活动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持续发展,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内容在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的主题,并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调节与控制,文中还简要阐明了当代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指出解决PRED问题要注意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消除贫困,达到全球环境共有共治共保共享。  相似文献   

4.
《湿地科学与管理》2008,(1):F0002-F0002
2008年2月2日,国家林业局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馆在北京共同举行第十二个“世界湿地日”庆祝活动暨“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湿地科普摄影展。今年“世界湿地日”以“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为主题.充分体现了湿地的健康对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2010,(1):62-6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6日在巴黎总部举行以“减缓气候变化建立绿色社会”为主题的论坛,与会多国专家表示,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6.
维护湿地生态健康保障人类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这个主题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深刻反映了湿地和人类的紧密关系。湿地是“地球之肾”。同森林和海洋一样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健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柳正 《西部资源》2008,(2):13-16
矿产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矿产资源也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效用。随着时间推移,世界经济结构改变,矿产资源供需格局也在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人口、资源、环境是制约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环境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的基本条件。然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常常会引起环境的负面效应,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消耗量的逐年增加,矿区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将矿业活动导致的环境破坏降到可接受的程度,一直是国内外讨论的热点,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苏州、无锡、常州的城市用地扩展与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环境,是人类在发展生产过程中加速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它包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自然环境是指空气、水、土壤、动植物、岩石、矿物等自然要素;社会环境是指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文化古迹、风景游览区,以及交通、电讯等人类创造的社会要素。由于城市每时每刻都在建设,因此社会环境的变化处于主导的地位。但是,在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导致自然环境随之变异,并且最终又反馈于社会环境。因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城市建设中必须十分重视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对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以人类社会的总体为一方,以自然环境的整体为另一方,在历史的长过程中来考察二者的辩证的统一关系,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人类是从古猿演化而来的,是动物演化的最高产物。人的生理属性与动物的生理属性有共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不仅如此,人类还具有其独特的社会属性,成为与动物区别开的本质差异。这样,人类既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又能以人类社会的独特身份同自然对立起来。人类社会对于它所从属的自然环境,有着既对立又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由于人类并未摆脱其动物的生理属性,这就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存…  相似文献   

11.
戴剑 《地理教学》2023,(4):28-31
气候问题与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息息相关。气候变化的驱动、课程标准的要求、气候教育的复杂性和校外开展气候教育的优势,为开展气候教育及相关学习实践提供了空间与支持。在此背景下,学情的差异性与气候学习内容的多元性,决定了青少年学生的气候教育应以进阶式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其中,课程是学生学习活动开展的聚焦点和落脚点,主题开发要针对不同学段开展进阶式气候变化主题课程设置,同时,要遵循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的“六步法”,落实活动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一、课程背景民居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也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和宗教信仰不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民居建筑。从这些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建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条件对人类生  相似文献   

13.
随着西方地理学的情感转向,以人为本的“情地关系”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基于文献计量法与可视化对1992—2020年主题为“情感地理”的265篇外文文献与248篇中文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归纳,凝练出情感地理的研究热点、内涵和意义。结果发现,国内外情感地理经过近30年的研究,主题与内容不断拓展:国外侧重教育、政治、社会性别、儿童的情感地理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则侧重旅游和居民的地方感研究;研究内涵方面,国外学者不同学术领域专家对情感地理有不同的诠释,教育地理学家侧重教学互动关系,人类地理学家注重情感空间特征,文化地理学者强调情感与文化的联系。国内大多数学者则认为情感地理是揭示人、情感与地方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着力研究不同地理空间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对情感的影响;情感地理突出情感的时间性、空间性和社会性研究,关注人地关系“情地关系”、人际关系“情感传递”,将有温度的情感融入空间或区域,赋予地方新的使命。情感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在教育、政治、社会性别、儿童、旅游和居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分析是土地利用/覆盖研究的一个主要核心内容。利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在驱动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人口因素与土地利用程度的分异模型,并通过干扰度指数的计算,分析人类活动对不同景观类型的干扰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为: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等。人类活动对建设用地的干扰强度最大,其次是林地、耕地和水域,而对于其他景观类型的干扰度则不甚明显。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程度的分异模型适用于分析现阶段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程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可以通过预测未来人口变化状况进行土地利用程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基于空间视角的陆海统筹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十二五"规划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了陆海统筹,是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陆海统筹既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和海洋权益的长远需要。陆海统筹的内涵在于以人类社会行为为主导,以陆海自然环境承载力为依托,以临海产、业为核心,统一筹划陆海的区域政策、战略安全、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文化制度建设,实现人类社会系统、陆地系统、海洋系统协调发展。本文基于不同尺度规模空间视角,构建了我国国土空间的"四大战略格局"和陆海统筹优化任务,提出了我国陆海统筹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奴隶社会是由氏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第一站 ,从此人类社会的性质发生了质变 ,氏族社会消亡了 ,阶级和阶级压迫出现了 ,并且以国家的政权来保护这种阶级关系。奇怪的是这种人剥削人的社会 ,却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也就是改变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 ,取得了进一步的主动权。但自然环境反过来也给奴隶社会打上印记。这就是说 ,同样是奴隶社会却因自然环境不同而各具特色。过去有人认为希腊罗马的奴隶社会是典型的 ,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就不那么典型。其实谁也不是典型 ,只不过是各具特色罢了。假如把中国…  相似文献   

17.
人地关系时空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地关系是一个既涉及自然过程又涉及社会过程的综合概念,它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从时间角度看,人地关系的演化可分为5个阶段:混沌阶段,原始共生阶段,人类对环境的顺应阶段、大规模改造阶段和人地协调共生阶段。在人地关系演进过程中,"人"通过技术手段改变了人地关系,并且"人"与"地"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也是与特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根据区域间人地系统要素空间流的性质和方向,区际关系可分为封闭式、掠夺式、转嫁式、互补式等4种类型,当前的人地矛盾主要表现在全球尺度、国家尺度和局部地域3个不同尺度上。为协调区际人地关系,在优化区内人地关系和公平原则条件下,应强调共同利益和跨地区补偿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我很同意钱学森院士所提出的地理科学是十大科学体系之一的观点。地理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地理环境.它研究地表各个圈层的结构及其规律性,以及它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也是社会物质建设的基础。国家各部门经济建设及各类科学的发展,均离不开地理环境。总而言之,地理科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有着密切关系的科学。  相似文献   

19.
进入人类纪尤其是近数十年来,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愈来愈突出,愈来愈强烈,许多新的问题用传统水文学理论难以给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因此,作为两个关注人类活动影响的水文学分支学科,社会水文学和城市水文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人水互动关系的增强,水文系统和人类系统逐渐演变为一个耦合系统,为研究其互馈关系和协同演化过程,社会水文学应运而生。城市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系统相互影响最剧烈的部分之一,城市区域水循环问题日趋复杂,由此诞生了城市水文学。这两个学科的研究,对水资源和与其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管理,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增强城市水安全和改善城市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两个学科的发展规律,总结了研究特点。分析了两个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社会水文学对社会因子的研究、典型流域的案例研究、不同案例的对比研究、模型模拟研究;以及城市水文学中城市化对降水和洪涝灾害的影响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关系的研究。本文探讨了两个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如社会水文学中的本构关系研究、比较社会水文学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城市水文学中的城市化对水文过程影响机理及模拟研究、城市暴雨洪水监测与预测预警技术研究、城市雨洪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探讨过去人地关系演变机制的"支点"概念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地关系演变的历史、规律和机制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在人类社会演化的不同阶段,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模式存在显著差异,揭示人地关系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变轨迹和机制可为有效衔接古今人地关系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基于对过去人地关系研究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我们提出“支点”概念模型尝试解释人地关系演变的规律和机制。当特定区域人口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时,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达到平衡状态,随后的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变化都有可能打破其平衡状态。人类社会系统在面对生存环境变化压力时可能出现两种不同方式的响应:① 通过人口数量的调节适应生存环境变化而达到新的平衡,其特点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模式(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支点”位置)不变;② 通过人类社会组织结构或技术革新方式使社会适应生存环境变化的“韧性”增强,体现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模式发生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韧性呈增强趋势,人地关系演变的主导因素也整体呈现由自然因素向人为因素的偏移。最后,以河南、山西和陕西三省仰韶文化时期(约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至周代(公元前1046—公元前256年)的人地关系研究为例,运用“支点”概念模型分析了其演变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