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文 《中国地名》2014,(2):16-17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绸的国家。随着丝绸的产生和发展.刺绣也产生发展起来。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考古发现,距今六七千年以前,我国就开始饲养家蚕和织造丝绸了。在此后四五千年时间内,我国一直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织造轻柔美丽丝绸的国家,因而被古代世界各国称之为“丝同”。  相似文献   

2.
海越 《中国地名》2014,(2):22-2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绸的国家。随着丝绸的产生和发展,刺绣也产生发展起来。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考古发现,距今六七千年以前,我国就开始饲养家蚕和织造丝绸了。在此后四五千年时间内,我国一直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织造轻柔美丽丝绸的国家。因而被古代世界各国称之为“丝国”。  相似文献   

3.
南锦 《中国地名》2014,(2):18-19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绸的国家。随着丝绸的产生和发展,刺绣也产生发展起来。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考古发现,距今六七千年以前,我国就开始饲养家蚕和织造丝绸了。在此后四五千年时间内,我国一直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织造轻柔美丽丝绸的国家,因而被古代世界各国称之为“丝国”。汉代起,中国开辟的三条(南道、中道、北道)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向世界各国输送了大量的丝绸制品。  相似文献   

4.
徐曼 《干旱区地理》2006,29(4):462-462
丝绸之路将成为“能源之路”两千多年前,中国开辟的丝绸之路闻名世界,两千年后的今天,中国正沿着丝绸古道建设一条能源大动脉,以便新疆和西亚国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源源不断输送到我国东中部地区,古丝绸之路承担起了新的使命。古丝绸之路要道上的新疆及其周边国家有着丰富的石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名》2010,(5):73-74
金石滩世界名人蜡像馆位于度假区的中心地段。建筑面积3千多平方米。1997年7月1日。蜡像馆与游人正式见面.而今,它已成为金石滩标志性旅游景点之一,也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展品最多的蜡像馆。高大的廊柱与繁复的花纹勾勒出一派欧陆风情,豪华气派.被誉为金石滩的“白宫”。  相似文献   

6.
林志胜 《地理教学》2010,(1):35-36,51
一、国家和地区 1.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220多个) 2.阅读课文P86第二自然段和图5.1“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这六个国家,并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面积较大的其他国家和面积极小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过程表明:在工业化初、中期.其工业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都与主要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有关。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是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时期;人口将达到15~16亿,资源供求将处于更加紧迫的状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  相似文献   

8.
湘绣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发源于长沙县沙坪,亡是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吸取了苏绣和广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19世纪末,长沙设立了第一家自制自销的“吴彩霞绣坊”,以后湘绣逐渐出名。它以彩色散丝作绣线,除运用齐针、接针、打籽针等针法外,独创掺针法,掺针针脚参差自如,便于不同色阶的绣线互相掺合。以逐渐 变易色泽,使表现的形象丰实饱满, 色调和谐。湘绣初以绣制日用品为 主,后逐渐增加绘画题材的作品,所 绣山水、人物、花草、翎毛和走兽,生 动逼真。湘绣以浓郁、奔放、明郎、写实为特色。著名艺术家余振辉创始了 “ …  相似文献   

9.
王洪生 《地理教学》2008,(11):25-26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会用调查或收集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世界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4年6月27日至29日,在中国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并发表了关于保护世界地质遗迹的《地质遗迹保护——北京宣言》.兴建地质公园成了许多有重要地质遗迹的国家和地区的举措,本文在界定国家公园、地质遗迹、地质公园基本慨念的基础上,阐述世界地质公园发展状况.并借鉴田外的经验为我国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2006,(3):45-45
作为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我国去年3.49亿吨的钢铁产量已经相当于全世界产量的30%左右,相当于产量排名第2、3、4位国家全部产量的总和。2005年我国钢铁业产能过剩带来的明显后果便是钢铁企业实现利润出现下滑。据了解,2005年纳入中国钢铁协会统计的66家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实现利润768.65亿元,下降10.62%;其中11月份当月账面亏损企业就达14家,亏损面超过20%.  相似文献   

12.
1996年5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初版的《丝绸古道旅游》一书是一本从历史、地理学科角度研究丝绸之路的专业书。丝绸之路闻名于世,是古代沟通欧亚文化、宗教、经济的重要渠道,曾推动过历史和文明的进程。近些年来世界上掀起一股丝绸之路的旅游热及访古热。尽管国内外已有一些丝绸之路文章图片介绍,但迄今尚缺少一本完整的有学术水平的历史考证及深层次旅游指导的书籍。《丝绸古道旅游》一书对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地理、古生态学方面作了填密的考证及论述,特别提出了我国西北地区、新疆全境的旅游区划,是作者创新的科研成果,同时也还联系了…  相似文献   

13.
<正>"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这个战略的产生是国内外局势变化、特别是世界格局变化的结果。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进出口国,需要在引领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需要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借助"丝绸之路"这个文化符号,中国向世界传递出"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的理念,以及包容性全球化的倡  相似文献   

14.
入世对我国常规化石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作为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会对国内乃至世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文章试图从目前我国的能源现状出发,多角度的探讨入世对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期能够为我国今后的能源产业发展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周万村  江晓波 《山地学报》2006,24(5):620-627
地理信息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体,其特质决定了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大型信息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在积累和传承地理信息科学创新进步的基础上,经历漫长的过程产生和发展,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现代的结晶。目前,地理信息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的进步处于迅速优化阶段,是构建数字地球不可或缺的支撑技术。探讨和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产生和发展轨迹有助于正确确定数字地球(山地)构建的阶段性目标。“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我国政府和科技界高度重视。“数字山地”是“数字地球”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是多山国家,构建数字山地意义重大,势在必行。阐述了构建数字山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和讨论了构建数字山地的14项研究内容和构建数字山地的科学体系以及关键支撑技术。同时指出,数字山地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与应用并重,机遇与挑战共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谭文岳 《地理教学》1994,(2):25-25,31
众所周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遭受地震灾害的威胁,每年全球大约发生20起严重地震,特别是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两大“热点”。如1960年智利南部发生本世纪以来最大的地震,震级达8.5级,1978年7月中国唐山发生的7.8级大地震等,都发生在这两大“热点”地区。然而,地处太平洋南端的南极大陆情况却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7.
我国稀土工业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建成具有中国资源特色的完整的稀土工业体系,稀土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都产生了质的飞跃,我国稀土产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稀土“资源储量第一、生产规模和生产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一、消费量第一”的国家。然而,我国稀土产业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岛国”,在这里是从最严格意义上说的.即指国土全部(百分之百)由岛屿组成的国家而言。世界上拥有岛屿的国家甚多.但不能一律称为岛国。例如很多沿海国都拥有岛屿,但不论拥有多少岛屿,都不算岛国。此外,拥有岛屿而首都设在大陆上,或虽然首都设在岛屿上而在大陆拥有领土的国家.也不计入岛国之内。截至1999年春,全世界共有岛国45个,其中亚洲9个,欧洲4个,非洲6个,大洋洲13个,美洲13个。这些岛国几乎占世界上主权国家总数(193个)的1/4。可见即使单纯从这个比数看,岛国在当今的世界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学》2009,(1):48-48
据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表明,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逐步摆脱低收入国家行列,不断向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迈进的30年,国民经济连上几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20.
<正>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而且在时间和地区分布上极不均匀的国家。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列世界第6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