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王喜  杨华  范况生 《测绘科学》2006,31(4):117-119
传统的城市管理手段和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管理的要求,将现代城市管理理论与“数字城市”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城市网格化管理,将是21世纪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由城市管理协同子系统、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子系统和城市管理综合评价子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同时还包括城市网格化管理数据库、城市管理构建平台及相关的网络协议和网络设备等辅助部分。本文以东城区网格化管理系统为例,说明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及系统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2.
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构成框架,将整个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按职能划分为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按纵向划分为“四层两体系”的层次架构模型,其中“四层”是基础设施层、信息层、服务层和应用层,“两体系”是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支撑体系;按横向划分为数据采集子系统、案件受理子系统、大屏监管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4个子系统及11个功能模块,对促进城市网格化管理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分散的数据集中化、分散的系统集中化、分散的服务平台化"为原则,按照"整合、优化、共享、服务"的理念,整合资源,整合系统,整合服务。通过系统整合、平台对接或数据拷贝方式,整合各类数据,建成横向覆盖福州全市域的城市信息数据资源池和纵向市、区、街道办、社区四级管理的城市信息基础支撑平台。福州市时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之空间信息服务支撑分系统由平台门户子系统、服务目录子系统、服务监控子系统、数据入库子系统等子系统组成。福州市时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将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府宏观决策能力,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城市管理数字化和科学化的要求,结合福田区地政监察信息系统建设的实践,介绍地政监察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和主要功能,探讨面向业务流程的子系统模块和系统数据更新共享的接口设计。  相似文献   

5.
基于新疆"数字城市"奎屯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的构建,探讨"数字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技术架构、数据处理子系统构建的技术思路、有关多源数据整合的关键技术、应用服务子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构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思路,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明譞 《北京测绘》2021,35(9):1151-1156
传统的台账和管理信息系统等管理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城市快速发展对土地收储动态化和精细化管理要求,基于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开展了土地收储的全周期管理系统研究,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梳理了数据资源体系和关键业务流程,并探讨了土地收储一张图子系统、项目全周期管理子系统、合同管理子系统和移动应用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实现,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城市土地收储的共享水平和管理效率,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应用提供智能化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7.
论"数字校园"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数字校园”作为“数字城市”的一个缩影,具有“数字城市”的基本特点和功能,其建设工作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数字校园”系统的结构设计,并利用Visual C 和地理信息控件MapX实现了“数字校园”系统中的地理信息基本功能子系统。  相似文献   

8.
周国锋  沈继成  胡伟 《测绘科学》2011,36(2):165-168
本文在探讨模型库系统、数据库系统、人机交互系统等三大部件设计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模型库中各模型的存储、调用、管理和维护机制。本文设计并实现了模型字典库与文件库相结合的混合管理方式来对模型进行统一组织和存储;由空间数据库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以及人机交互子系统三个部件所组成的两两相互作用的三角式网络结构。结果表明:软件系统模型及数据组织恰当,软件结构和功能设置合理,能有效地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测绘》2004,(6):63-63
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系统由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子系统,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查子系统和危险源企业申报和用户查询子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意义非同寻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能够运用现代化手段掌握重大危险源动态变化情况加强宏观调控;为各级政府领导及政府各部门的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检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建设GIS系统应用的广泛深入,越来越突出了城市房地产产权产籍GIS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本所阐述的系统框架设计与研究,可以为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一种新颖的辅助决策手段,使房地产部门传统的工作方式发生根本的改变。房地产产权产籍GIS管理系统技术和功能渗透到各个房产管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论述了湖州市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法、技术特点及功能。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积极开展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理编码系统建设是为进一步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做好系统建设工作可以显著地提高管理效率,节省管理费用。本文在总结其他城市管理成功案例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要求,探讨城市地理编码更新采集和数据建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三维实景技术高清三维实景在数字城管等行业中的技术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单靠单个点突破就能够顺利地运营和使用的。它要求不仅能够采集、生产、管理、展示实景数据,还可以跟激光点云相结合,使其具备城市部件反投、测量等功能特性。一般来讲由三大子系统组成,分别为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分别实现实景三维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处理、数据管理发布,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以中海达iScan三维实景技术为例)。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地下管线数字化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市地下管线安全、高效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针对地下管线存在的诸多问题与需求,设计了系统总体结构和数据结构,并结合Skyline中的关键技术建立了基于Skyline的城市三维管线管理系统。系统中实现了地下管线的浏览、查询、分析等功能,成功地解决了地下管线的管理问题,为城市建设的规范化、智能化、科学化和信息化提供了有效科学的管理手段,为管线资料管理、管线信息的共享建设等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基于MAPGIS下的武汉市地名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琪 《测绘工程》2003,12(2):20-22
地名管理系统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市地名管理系统是基于MAPGIS平台开发的应用系统,包括武汉地名的按类查询显示、属性管理、图层管理、数据的处理及数据输出几个部分。该系统给武汉市地名管理带来极大方便。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管理是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迫切需求,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是管线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目标。将GIS技术引入地下管线信息管理中,可以有效的改善管线信息的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结合南京实际,对构建城市地下管线地理空间信息系统提出了总体构想,设计了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系统解决了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应用和数据动态更新等问题,为其他城市地下管线系统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重庆市为例,首先介绍了园林绿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背景,对平台和数据库进行了整体设计;并对子系统划分和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基于GIS建设成果,建设了集园林数据采集、发布、各类展示系统于一体的重庆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平台,为进一步业务建设和资源整合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综合地下管网信息子系统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地下管网信息子系统的设计研究何塞峰姚革龙家恒一概述随着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建立城市信息系统的工作已被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综合地下管网信息系统就是我院建立的《北京市地下管网图形数据库系统》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由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发展、城市管理范围由建成区向城乡结合部延伸所需解决的问题及对卫星技术应用的迫切需求,结合国家在卫星遥感和卫星导航方面的技术进展,探讨了网格化城市管理卫星技术综合应用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和主要子系统划分,并对人员和车辆精细化管理、车载视频快速上报城市管理案件、高精度移动测量技术、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城乡结合部基础数据提取技术、基于定位实景融合技术的城管业务动态监管、实景影像动态数据更新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具体阐述。本文的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宁波市智慧城管和杭州市实景影像系统建设中进行了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鲍其胜  何立恒  李春 《现代测绘》2007,30(6):39-40,42
本文以上海外高桥电厂为例,从系统设计的原理和特点出发,构建包括基础地理数据、专业应用数据及监测数据的系统数据体系,建立包括地形图编辑管理模块、管线数据编辑管理模块、可视化三维浏览模块、管线运行监控子系统、事件分析处理模块、GPS-RTK定位子系统等功能模块的电厂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