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1984年6月至8月期间,美国犹他州东沃萨奇高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多机构合作的地震监测实验。该实验用20台便携式地震仪组成的子台阵研究东山地区的地震活动性,这个地区是地下采煤的活跃地区,并且微震活动频繁。子台阵的8个台集中在东山的山顶,约在开采面以上600m,每个台站的平均间隔为2-3km.其最初目的在于,对发生在开采面以下的地震,精确地测定其震源位置及震源机制解。通过对地震反射剖面记录和钻井声波记录的高精度的分析,构成了一个详细的速度模型。此模型的特点为:在近地表1km范围内速度梯度很大,它对浅震的初至P波的离源角有很大影响.在研究期间,以±500m的精度定位的200个震中群,集中在直经约为5km的区域内。这表明,地震活动与长臂式采矿的四个地区有明显的空间关系,经过震源深度可靠性检验的一个特别的震源集合表明,井下地震活动性在开采面500m以内占优势,并且至少可以延伸到开采面以下1km或2km。对地震活动进行了连续61天(6月15日-8月15日)的监测,其中包括16天(7月7日-22日)煤矿停产。在停产监测期间,观测到了与停产前观测到的地震活动性相比更为显著的地震活动性。发生在开采面或开采面以下2km范  相似文献   

2.
本文全面介绍了采矿诱发微震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监测系统的改进、诱发微震机理的认识以及进行预测和防治的可能途径,在采矿诱发微震的研究中,全面引入了天然地震的研究方法即地球物理方法。该文对各国采矿业引进地球物理方法的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自1984年初开始,在Hope矿区的前钾盐矿井进行了微震观测。资料分析表明,盐水引人与微震开始活动存在着直接的时间关系。震源的空间分布表明微震活动又与注水面高度相关,震源大多出现在道路和矿下巷道附近。由地震图的频率范围估计,震源半径随相邻井孔的剖面大小变化,而且具有相似的特征。在早先被注过水的矿井段,却极少发生地震事件。同样,在水平面以下约600m的地区,实际上处于平静状态。  相似文献   

4.
1984年夏,在犹他州沃萨奇高原东部的金特里山的两个煤矿附近,布设了一个三维的高分辨率的微震台网。在6周的观测期间,大约观测到300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为冲击型的,频率较高(>10Hz).持续时间短(<2-3s),并且可能与长臂式开采引起的顶部塌陷有关。相比之下,最大的已定位的234次矿震似乎主要发生在矿下2-3km深,这与过去的研究是一致的。这些矿震的震级从低于M_c0到1.6.这些地震除震源深度异常外,还显出一种异常现象,即可能是非双力偶的压爆的膨胀震源机制。在其它矿山地震的研究中,已观测到压爆事件,但由于仪器对震源球的覆盖一般不充足,使人们对这种机制的可行度增加了怀疑,以前有人提出,这种压爆事件的震源机制包括通过地层塌陷引起的张力破坏和剪切压爆位移机制。金特里山压爆事件的破坏过程必然包括剪切破坏,这已为观测地震图中确定得很好的剪切波所证实。犹他州州立大学在东山采煤区及其南部同时进行的观测表明,这些事件为典型的剪切破坏事件与压用事件相混合,在东山观测到的与双力偶相反的震源机制,同以前研究所确定的机制相似,也与本文对采矿区以外的一个序列的研究所确定的综合机制一致。这表明,采矿区内的剪切事件正受到构造应力场  相似文献   

5.
对加拿大采矿工业来说,随着开采区延伸到更深处,岩爆和矿震的发生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影响。用自动多道监测系统(Electro-labMP250S),例行地探测矿震所辐射的地震波到时,并由遍布矿区的单分量传感器台阵进行检测。用这些到时来确定事件发生的位置,并给出事件活动性强弱的区划图,可用于矿山规划和设计,这种方法有局限性,即不能对震源机制作详细的分析,但如果记录到了全波形信号,则可进行这种分析。在加拿大国家科学与工程研究协会主持下,与加拿大采矿界合作,进行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规划。该规划的目的在于改进加拿大现行的矿山地震监测方法,以推行更先进的数据处理,从而得到有关矿*的重要而又科学的信息。本文叙述了在加拿大萨德伯里坚硬的镍矿上进行的地震监测试验的初步结果。该实验采用廉价微机为基础的全波形地震采集系统,提高了目前地震监测仪器的性能。在该实验期间记录到的某些信号表明,可以由横波的转化和两种横波到时的相关性,以及可能与岩体构造、应力状态有关的方向极化中,看到的各向异性波穿过矿体传播。对纵波的初动分析表明,矿山事件以前剪切型为主,这正如震源机制研究所得到的,井可由波谱分析予以证实。对于监测实验最初阶段在典型区域内发生  相似文献   

6.
2003年12月,在冲绳海槽西南部布设了15台海底地震仪。在10天的被动地震实验中,记录定位到了超过3000次的微震。地震活动的特点表现为在所有仪器的附近始终不断地有小地震发生。除了一群地震位于西南冲绳海槽的南部外(群2),所有的地震活动基本上限制在西南冲绳海槽的中部。地震活动带在梨山断层北东-南西向的延伸带上突然中断。大多数地震沿东-西向正断层排列,显示了冲绳海槽当今活动正断层发生的位置以及它是如何解释冲绳海槽南北向扩张的。根据位于弧后火山痕迹区下方的深地震估计出的纵波速度谱,3~10Hz带宽内低频地震的出现证实了下地壳/上地幔岩浆房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最新提出的数值分析最大剪切地震矩释放率的方法,井介绍该方法在日本深部煤矿微震活动性中的应用。本文认为,从数值上获得的与从观测中得到的最大剪切地震矩释放率有同样的大小,并在同一推进面上几乎有同样的峰值。微震事件的分布可以由分析计算而得到的新的剪切破裂岩石单元给予很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萨德伯里盆地内5座矿山微震系统为福尔肯布里奇有限公司的岩爆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经过对资料的日常和长期分析及地下观测,已证实了这5座矿的断层滑动机制,对福尔肯布里奇矿整个历史的详细分析正在进行中,而且正在用有限元的数值模型模拟断层粘性滑动性状和诱发振动对岩石及填充物质的影响.在大学正研究包括以地震波传播及全微震波形的收集为基础的岩体层析成像法,以便应用先进的地震统计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材料包括有:引言,ZSS微震系统的使用性能、结构、机械结构、有效功能、系统的技术数据和程序配置。  相似文献   

10.
水口水库诱发地震的微震前兆信息与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作馨 《地震》1997,17(1):98-102
福建水口水库地震是我国当前正在发生的一个大型水库诱发地震实例。针对水库地震序列中普遍含有大量微震的特点,探讨微震活动可能包含的前兆信息。研究发现,“微震相对频度”在水口水库地震趋势预测中具有明显的前兆性质,文中还介绍了“微震相对频度”作为一种前兆指标在该水库地震趋势预测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对“微震相对频度”的物理意义以及深入开展“微地震研究”的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通过震源谱拟合得到龙门山断裂带科学钻探3号井孔附近218个微震的矩震级,并分别基于《地震台站监测规范》的量规函数(量规函数GF)和李学政等(2003)的量规函数(量规函数LXZ)计算了这些微震的两种近震震级。基于回归分析得到了两种近震震级与矩震级的关系,并讨论了此关系可能隐含的意义。近震震级与矩震级拟合关系M_W=a+bM_L中系数b的取值与应力降Δσ和地震矩M_0的关系相关,b=1/(1+γ)等价于Δσ∝M_0~γ,本文对应于γ=1的情形。由于动态应力降在数值上与静态应力降差别不大,这种关系同样适用于折合能量和视应力,因此仅根据拟合关系M_W=a+bM_L中b的大小就可以判断地震矩与应力降、折合能量及视应力的关系。基于量规函数LXZ得到的近震震级与能量震级更为接近,且两者在与矩震级的拟合关系M_W=a+bM_L中有相同的b,接近于0.5,这既印证了从b的大小来判断应力降与地震矩关系的论断,也说明从能量的角度来看量规函数LXZ优于量规函数GF。  相似文献   

12.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引起的地下流体远场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1年11月14日中国西部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引起的川滇块体内四川地区地下流体远场响应的分析研究,得到了地下流体在四川地区表现出的远震响应的分区特征.探讨了四川地区地下流体远场响应与区域构造、活动断裂以及断裂带间相互作用和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远场构造的相互联系,分析了四川地区地下流体远场响应表现出的对远震的孕震、震时和震后响应的阶段性特征,认为地下流体远场响应所包含的远震"孕震响应"、"震时响应"和"震后响应",正是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在孕育-发展-发生的全过程中在震源外的远场反映.  相似文献   

13.
文中基于广东、广西和海南地震台网共49个台站于1990年1月—2019年8月记录的6 390个地震的43 225条P波绝对到时数据和422 956条相对到时数据,利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阳江地区0.1°×0.1°的三维地壳P波速度结构及6 255个地震的精定位结果。结果表明,阳江地区的浅层P波速度较高,可能与该区沉积层较薄且普遍出露的燕山期花岗岩、印支期花岗岩和寒武纪变质岩有关。浅层速度的分布与断裂构造及地质构造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马水—蒲白一带的高、低速转换带与阳春-织篢断裂的NE走向有明显的一致性,西侧的低速体多对应燕山期花岗岩系的分布区,而东侧的高速体多对应寒武纪变质岩系。阳江6.4级地震位于燕山期花岗岩系低速异常所夹的高速孕震层内,其下方为低速异常,推测下方的低速层属于延性剪切层,地幔楔熔融以及玄武岩的底侵作用使得该层岩石部分熔融,表现出低速异常。20km深度附近存在大范围的低速异常,验证了阳江地区存在华南大陆的中地壳低速层; 30km深度处陆区到沿海呈现出NW低速、SE高速的特征,验证了华南沿海大陆的地壳减薄特征。推测NEE向的洋边海—平岗地震条带位于平岗断裂西南的逆冲...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山东地震台网的泰安、嘉祥等8个地震台的64、65和 DD-1型短周期地震仪,记录的647次地震,计算了水平向和垂直向的地震震级,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其结果,三种仪器计算的水平向震级比垂直向震级略偏大,平均震级偏差Δm<0.1级。  相似文献   

15.
新疆阜康-吉木萨尔断裂带的几何特征与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尤惠川  任利生  张玉梅 《地震地质》2003,25(3):375-T002
根据详实的野外资料对新疆阜康 -吉木萨尔断裂带的构造几何特征和活动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结果表明 :断裂带由东、西两大段组成 ,西段由 4条次级S倾逆断裂左行斜列组成 ,东段由 3条次级S倾逆断裂右行斜列组成 ,总体上呈向北微凸的近EW向展布 ,长达 14 0km ,控制着东天山北缘的第四纪构造演化和地貌发育 ;组成断裂往往是低角度的逆断层 ,与褶皱共生 ,切割深度 5~ 6km ,第四纪晚期多期 (次 )活动 ,以间歇性稳定滑动为特征 ;断裂带端部段落倾角较大 ,活动量较小 ,全新世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 0 .10~ 0 4 0mm/a ,中部段落以低倾角的推覆为特征 ,活动强烈 ,全新世平均垂直滑动速率达 0 80~ 1 0 0mm/a以上  相似文献   

16.
榆木山北缘断裂的构造地貌特征与断层活动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造地貌能反映断裂的结构变形特征和断层的活动强度。便如断层陡坎的高度、长度和坡度以及断层陡坎的连续程度。在这篇文章中,讨论了断层段内每个段落断层陡坎的F(C),F(D),F(LR),F(SR)值的特征。在这篇文章结尾,还讨论了冲洪积扇特征对以活动强度的反映。从地貌统计结果来看,发现在榆木山断裂的中间部位冲洪积扇体坡度最大,从中间向两侧中洪积扇扇体坡度呈减弱趋势。文中还给出了断层陡无坎变形的测量结果,冲洪积扇扇顶热释光年龄和断层滑动速度。从分析结果来看,榆木山北缘断裂可以细分为三段,东段(梨园小口子-排路口)、中段(排路口-芦泉河)和西段(芦泉河-李家山子)。  相似文献   

17.
根据沂沭断裂带两侧构造水系的牵引弯曲形态,论证了沂沭断裂带右旋走滑的基本特征和不同地段水系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估算了各段右旋水平走滑量,证实该断裂带具有北强南弱和水平位移为主的特点。地震活动在宿迁以北震级大、频度低,震中分布与断裂和水系关系紧密;宿迁以南地区,震中分散,频度相对较高,震源深度表现为北深南浅,震源以宿迁为界分布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  相似文献   

18.
在集水区尺度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和管理是现代生态学与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下,集水区的格局和过程己受到人类活动越来越强烈地干扰.赛勒支盆地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太平洋西北部沿海地区的集水区,本文以此为例,研宄了美国俄勒冈州中部集水区尺度的景观格局和过程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时空动态.通过卫星遥感影像的应用,我们对1977年到2000年间赛勒支盆地土地覆盖的变化进行了检测.我们用陆地资源卫星1977年的多光谱影像(MSS), 1988年的专题影像(TM)' 2000年的增强专题影像(ETM+)高精度地定量分析了森林演替系列(如,演替后期的老针叶林和成熟针叶林,演替前期的年轻针叶林,以及更新的幼林)和其它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景观的空间格局通过多种格局指数,例如,缀块指数、缀块形状复杂性指数、以及连接指数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基于美国太平洋西北部主要森林类型和其它土地覆盖类型碳通量和碳贮量的空间数据库和文献资料,我们对 1977-2000年赛勒支盆地中的碳库及其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变化作了测定.研宄结果揭示出,因为森林皆伐,老针叶林和成熟针叶林在1977-2000年间显著地减少,分别由占整个盆地土地覆盖面积的23%和12%, 减少为12%和7%;与此相反,年轻针叶林和无林地则分别从24%和5%增加为43%和14%.同时,因为采伐等干扰,留存的老针叶林和成熟针叶林空间分布格局的破碎度也迅速增加.集水区的碳收支在 1977-2000期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收获干扰的压力下,在1977-2000年间,整个集水区的生态系统碳贮量从 17640797t 减少到 13405720t;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on, NEP)由每年 100462tC 减少为每年76800tC.  相似文献   

19.
南澳强震区北部柘林地区断层气的测试结果表明,北西向黄岗水断裂带的主干断裂断层气含量较高,次级断裂和其它方向断裂的断层气含量较低,根据断层气异常,结合断裂新活动的表现形式和地震分布特征,大致可将区内断裂的活动性划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20.
从鹤壁地区岩浆活动与断裂的关系探讨地震活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鹤壁地区有多处岩浆岩出露景观,且类型较多,国内许多地学工作者不断前来考察。本文试图根据鹤壁地区展布的断裂构造形迹和岩浆岩分布图象特征,从地表至地壳深部讨论控岩断裂系统和成生关系,从中导出该区多期岩浆喷溢的构造模式和地震构造,这将有益于地震危险性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