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中厚煤层的开采中,通过采用无煤柱开采、分层开采与放顶煤相结合的方法,杜绝了因煤炭丢失而形成的碎煤体产生发热源;采取对变形失效密闭重新构筑,对开采方式以及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等措施,以尽量减少采空区的漏风;采用阻化剂和预防性注浆,来阻止煤炭自燃的发展;利用监测监控系统和人工检测网络,能够及时发现火患苗头,为适时采取措施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矿产资源整合即对矿山企业依法开采的矿产资源及其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是优化矿山开采布局,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矿产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的重要手段。为推进我省矿产资源整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派员赴河南、甘肃、宁夏等省(区)进行了学习考察,同时对山西、云南等省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日照市高度重视矿产资源优化配置工作,紧紧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为契机,全面推广开采新技术,积极推动小矿整合,促进矿山企业规模化经营,有效提高了矿产资源利用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日照市矿产资源优化配置现状(1)推动资源整合,优化矿山企业空间布局。为解决矿山布局不合理和矿产开发中的“小、散、乱”问题,提高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该市积极推动小矿整合,切实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按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整合方案的规定,对限采区、宜采区内的勘查开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确定了矿山整合范围和具体名单,灵活采取兼并、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祁连县采取强有力措施,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得到有效遏制,步入有序规范化开采轨道。该县针对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采富弃贫、出售原矿、破坏生态、效益低下等突出问题,从2006年开始,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对规模小、效益差的小矿进行了整合,引进有实力、规模大的企业进行整合,矿业权配置得到优化,有效遏制了乱采滥挖、非法开采及破坏生态环境等现象,促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5.
以数字矿山框架为基础,利用虚拟现实、无线传感网、视频监控和产量监控等技术,提出三维动态监管系统关键技术和系统框架,基于统一地理空间框架建立的矿山三维模型,研究基于Zigbee技术的人员定位精度优化。使用物联网技术采集矿山开采实时信息,研究矿山传感数据的实时接入手段与动态融合方法,通过实时数据的获取,分析动态监管矿山开采行为。在山东省开展了试点应用,通过与矿权法定范围实时比对,实现对超层越界非法开采行为的监管。集成了矿山产量监控信息,并结合视频监控技术,实现对矿山超能力开采行为监管,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6.
为了扎实推进山东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顺利实施,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布局,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于3月22日在泰安市召开了全省矿业权管理工作会议。会议传达贯彻国土资源部有关完善矿业权管理工作的精神,研究部署山  相似文献   

7.
为合理利用丰富的建筑石料资源,防止大面积自然景观遭到无序开采的破坏,保护环境,确保采矿权市场化运作,从2004年起,柳州市从实施矿产资源规划人手,对所属市、县范围内的矿山结构和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实行定点集中开采制度,在市区范围内的不同方位划定了4个建筑石料集中开采区,市区东环路-南环路一带以及重要交通干线两侧的采石场,在按期完成治理开采和复绿任务后,  相似文献   

8.
济南泉域岩溶水系统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了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矩阵法建立了济南泉域岩溶水系统管理模型,重点研究并利用模型定量计算了济西、西郊、市区、东郊开采地下水以及补源等对泉水位的影响,进行了2个方案的优化管理,对济南市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实现"保泉供水"向政府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深化矿业权分类管理,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布局,落实地质找矿新机制,保障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顺利实施,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完善矿业权管理促进整装勘查的通知》。  相似文献   

10.
煤炭是不能再生的地下矿产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双鸭山矿业集团始终把加强生产矿井煤炭资源的管理,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提高回收率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为组长的资源管理机构。每季度对各矿资源回收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同时依靠科技进步,不断优化采区设计,合理开采,因地制宜地改革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鼓励各矿积极开采“三下”压煤,积极开采已报批的损失量、表外量和不计量煤,积极实行无煤柱开采沿空留送巷等技术,使双矿集团的回采率年年完成国家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道路建设中,测设填挖线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此提出了TPS(全站仪)在任意控制点设站、测定辅助点和填挖点的放样方法。该方法的关键之处是,利用曲线要素推算各放样点的坐标,然后在道路施工现场附近选择一视野开阔的控制点安置TPS,一次性放样出全视野内的辅助点和填挖点,并连接填挖点组成填挖边线。为保证各阶削坡的精度,应注意保护各辅助点的平面位置,正确地削出最上阶平台,以控制以下各阶削坡。而以往的放样方法是抬竿法,需要在逐个横断面多次设站,用定向、量距、抬高的方法放样填挖点。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效率低下,作业难度大,累计误差大。显然,用TPS一次设站,放样若干横断面填挖点的方法,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作业难度,且提高了放样点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河南济源城区地下水水质污染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文中以三个标准和四个级别、线段函数和折线法作为确定隶属函数的基础,然后采用统一基本权重和具体样本附加权重相组合并经归一化处理而求得实际权重。继之,选用“∨·∧”、“×·+”两种模型的算子进行综合评判。整个评判过程均在微机上实现。评判结果清楚地反映出了该地区的污染程度。文中,笔者结合该区自然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各种级别水的成因,并对该区今后的污染治理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山西地区近期垂直形变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山西及太原地区最新的 5 0年尺度的形变资料 ,分析、研究了区域形变场及其时空演化特征 ,认为山西地堑系的垂直形变场反映出其周围山区及次级隆起主要表现为持续上升 ,盆地主要呈趋势下降的总体特征。太原地区的地面沉降主要是由超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 ,南部地区的沉降速率大于北部。地堑系内这种垂直形变场的态势 ,说明本区构造的垂直差异活动既有继承性、又有新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动态及环境地质问题的分析研究,针对当前嘉兴市地表水遭受污染,地下水严重超采,造成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及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利用长期监测资料进行地下水开来资源评价,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区域规划意见,为政府部门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地下水开采量、实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灌溉渠网纵横,灌溉期渭河水源水量不足的实际,提出开采当地微咸与咸的地下水,注入引水渠道,使地表水与劣质地下水在渠道内混合,搭载淡水降低地下水的矿化度,增大供水水量,从而使部分劣质地下水直接资源化。其思路对西北及其他高矿化度地下水分布区,有引淡水条件的地区将具有实际意义,对扩大地下水资源的范围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简要论述新疆阿克苏三角洲水土环境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水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潜水埋深对水土环境的影响,并探讨了水土环境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Ͽˮ��Ͷ������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μ??????????????????????????仯???????????????????????????????????????????????????????????????????????????????????????????????????к??????????????????????????????????????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是一种复杂的溶液,水质的好坏及污染的轻重受多种因素制约,是灰色的。本文通过对南阳市174km~2,189眼水井的水质分析资料,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聚类法,对该区地下水污染现状较详细地给以综合评价,其评价结果较客观地反映出了该区地下水的污染现状,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峡库首区近期重力场动态变化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4  
利用向上解析延拓方法分析了1988~2003年底(首次蓄水后)长江三峡库首区重力场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首次蓄水过程中重力变化的基本特征。主要结论有:库区存在一定的重力变化背景和地壳密度变异条件;向上解析延拓方法能较好地分离不同波数域重力变化特征,其中长波数信息反映较深处或较大尺度异常密度体效应;首次蓄水过程中的重力变化显示强烈的库水荷载效应和明显滞后的库水渗透效应,其中江北地区水的渗透明显强于江南地区。  相似文献   

20.
泉城济南的城市供水是石灰岩岩溶地下水,每天的开采量达80万米~3。由于超量开采,造成了水位下降,泉水断流,水质污染的局面,泉城受到了“水荒”的威胁。本文根据多年监测资料,叙述了济南地区环境水文地质现状,并提出了保护泉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