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地质学报》2022,(4):580-583
赣南崇义瓦窑坑-天井窝钨锡矿形成于燕山期花岗岩与奥陶系古亭组碳酸盐岩接触带上,沿着砂页岩与灰岩的层间发育的似层状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通过勘查及钻探查明,瓦窑坑-天井窝矽卡岩体呈北东向,与控矿断裂平行,多组断裂为北北东向、北东向、北西向。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与区内褶皱、为裂关系密切。矿区地层褶皱形成倾斜背斜,层间滑动破裂,形成北北东向的逆断层,岩浆沿断裂裂隙侵入形成矽卡岩型白钨矿床。对矿区断裂、地层、岩体及成矿进行研究,对该区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矿田位于阿尔山—多宝山复背斜,窝理河复式背斜的北西向帚状构造带上。区域北东向的褶皱、断裂发育。在北西向褶皱、断裂、片理化带组成的构造带与北东向或北北东的断裂交叉时,矿化较好,可形成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3.
越城岭地区属于桂东北钨锡矿集区,共有30多处钨锡矿床点分布。钨锡矿化类型主要有矽卡岩-角岩型、矽卡岩型及石英脉型三类,矽卡岩-角岩型白钨矿为本区最重要的矿化类型。矿化主要赋存于寒武系清溪组中,钙质碎屑岩主要形成矽卡岩-角岩型似层状矿,碳酸盐岩中主要形成矽卡岩型矿,碎屑岩和花岗岩主要形成石英脉型钨锡矿。钨锡矿化主要分布于岩体与地层的接触带、岩体内和近岩体的地层中,加里东期花岗岩(越城岭岩基)W成矿元素初步富集,燕山早期岩株富W、Sn,为本区主要成矿物质来源处。矿床点主要沿越城岭东侧龙水—会龙铺弧形构造分布,矿脉多赋存于NNE向破碎裂隙带,NWW向及EW向张性、张扭性裂隙、层间破碎带。  相似文献   

4.
雪峰山东麓新元古界-中生界发育有南北向、近东西向、北东-北北东向三组褶皱,它们是华南古生代以来多期构造变形的产物,其形成时代是讨论江南古陆属性的重要依据。白马山复式花岗岩基侵入到这几组褶皱之中,成为限定这三期褶皱时代的重要地质体。岩基中最老的水车超单元花岗岩至少在411 Ma就已侵位并至少延续到381 Ma。该期岩浆侵入到南北向褶皱核部,结合卷入褶皱的最新地层,确定南北向褶皱形成于中志留-晚志留世。北东-北北东向褶皱为晚三叠世岩浆直接侵入,其形成至少在200 Ma之前,结合前人资料,北东-北北东向褶皱形成于晚三叠世。近东西向褶皱被北东-北北东向褶皱和断裂叠加或切割,卷入褶皱的最新地层为下三叠统,该方向褶皱形成时代为中三叠世。近南北向褶皱代表了早古生代末的广西运动,近东西向和北东-北北东向褶皱均形成于印支运动,是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在三叠纪顺时针旋转过程中不同阶段相互作用的结果。华南内陆的变形受控于板块边缘构造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5.
塔儿沟钨矿床处于北祁连造山带西段、野牛滩花岗质岩体西南缘外接触带。通过对其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认为塔儿沟钨矿床矿体层限明显,褶皱构造、断裂构造控制矿体数量、产状和规模,野牛滩花岗质岩体提供成矿热源。野马南山群B组片岩为赋矿唯一层位,北西向断层是寻找"矽卡岩型白钨矿体"有利部位,北西西向断层是寻找"石英脉型黑钨矿体"有利部位,W5异常区是寻找白钨矿床的最佳地段,W3、W2异常区是寻找白钨矿床的最佳靶区,花岗质岩体外接触带是下一步找矿勘查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查干哈达庙铜矿床位于内蒙-兴安造山带西段之华力西晚期褶皱带内,哲斯敖包复向斜南翼,受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及下二叠统大石寨组变质岩系控制.该矿区矿化体赋存于下二叠统大石寨组三岩段(P1d3)的英安质凝灰岩、凝灰岩中,严格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铜矿体为含铜石英脉体,赋存于北东向断裂构造中.矿区内共圈定7个铜矿体,矿体总体走向为北东—北北东向,倾角4375°.铜矿体呈脉状、透镜状,有分支现象,厚度变化小,属稳定型.通过系统总结矿床的矿体地质、矿物成分、矿物嵌布及围岩蚀变特征,认为铜矿成矿与变质岩系、断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7.
杨金沟白钨矿床产于下古生界五道沟群地层的石英脉及附近的蚀变岩中,矿化类型为石英脉蚀变岩型,矿体受断裂带及北北西向-北北东向层间构造控制,矿床成因为层控与岩浆热液复合型。本文重点阐述了杨金沟白钨矿床的发现过程及工作方法,进一步强调搞好地质勘查工作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河北涞源大湾钼矿床的蚀变矿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涂勘 《矿床地质》1986,5(4):49-61
太行山北段发育有众多的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接触交代型、斑岩型金属矿床。大湾钼矿就是近年来发现的斑岩型矿床之一。钼矿床位于北东向涞易复背斜近轴部,燕山期北北东向大海坨—赤瓦屋构造-岩浆带的涞易复式中酸性杂岩体西缘。出露地层有五台群片麻岩、震旦系高于庄组和雾迷山组白云岩。区内断裂构造发育。钼矿赋存于大湾流纹斑岩体中。在该岩体的围岩——白云岩中发育有与斑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锌矿,与区域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铁矿(图1)。  相似文献   

9.
王毅泽  王枫 《云南地质》2021,(2):188-192
云南芦子园铅锌多金属矿床属于超大型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于上寒武统沙河厂组(∈3s)大理岩与板岩层间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区主要经历三期构造活动,早期为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是矿区的主要导矿和容矿构造,控制了矿体的空间展布;中期为北西向张扭性断裂,晚期为近东西向张性,中-晚期断裂为破矿构造,错断北东向断裂及矿体.  相似文献   

10.
一、矿床地质特征矿区位于"雪峰古陆"西缘.汞矿带主要受北东、北北东向华夏、新华夏构造控制.各矿田大多分布在北东、北北东向之大背斜轴部或近轴部,并受背斜上的纵向张断裂或压扭性断裂控制.矿田中的矿床往往同时受与北东、北北东向纵向张性(或压扭性)断裂斜交的一组北东东-东西向张扭性断裂控制.矿床多位于相交的二组构造之北东象限"锐角区".矿体常沿北西西、北西向次级断裂和褶皱产出,少数沿北北东、北东东向分布.华夏、新华夏系二、三级以至  相似文献   

11.
四川道孚县佐莫那协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灿海 《地质与勘探》2010,46(3):385-391
佐莫纳协铁矿产于炉霍-道孚构造带葛卡花岗闪长岩与结晶灰岩接触带。矿区出露3条矽卡岩带和3个铁矿体,矿体均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体与结晶灰岩接触交代形成的矽卡岩带中,矿体形态、产状的变化与矽卡岩体具有一致性。研究认为碳酸盐岩地层、花岗闪长岩的侵入、北西向鲜水河断层的多次活动及其后期走滑剪切作用形成的北东向断层是区内矽卡岩型铁矿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根据成矿条件分析及磁异常显示,矿区深部及外围尚有矽卡型铁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福建马坑和阳山是两个伴有多金属(钼)矿化的重要钙矽卡岩型铁矿床,位于永一梅上古生代拗陷东南部的北东向龙漳次一级基底断裂凹陷带中。有关本区钙矽卡岩型铁矿床的一般地质情况、交代矿化特征和生成条件,作者等已于1980年作过介绍。本文着重对上述两个矿区的矽卡岩类型、分带特征、交代作用中组分迁移规律及其与矿化分带的关系进行论述。 矿区地层为石炭一二叠系的碳酸盐—碎屑岩建造,由厚层灰岩、石英砂砾岩、粉砂  相似文献   

13.
白石砬子白钨矿床产于下古生界青龙村群大理岩与华力西晚期黑云母斜长花岗岩接触带内;矿体呈脉状、扁豆体产出,受北东向断裂构造和接触带构造控制明显;赋矿岩石以石榴石矽卡岩为主,矿石中金属矿物以白钨矿为主,其次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等,非金属矿物有钙铝石榴石、钙铁辉石、透辉石、绿帘石、方解石、石英。矿床特征及与国内典型矿床对比分析表明,白石砬子矿床的成因类型属接触交代型白钨矿矿床。青龙村群大理岩、海西华力西晚期花岗岩体、北东向断裂和接触带构造对该矿床形成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矿区及外围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和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珲春市杨金沟白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金沟白钨矿床产于下古生界五道沟群地层中的石英脉及附近的蚀变岩中。矿化类型为石英脉—蚀变岩型,矿体受断裂带及北北西—北北东向层间构造控制,矿床成因为层控与岩浆热液复合型。  相似文献   

15.
江西永平铜矿床蚀变矿化分带、矿石组构及成矿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永平铜矿床位于江山-绍兴断裂带南缘、北武夷山燕山早期岩浆岩与海西期-印支期信江断裂坳陷带接合带,是一个伴生S-W-Pb-Zn多矿种的层状铜矿床。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着矿区内晚古生代地层、燕山期岩浆岩及矿体的空间分布,即基底周潭群逆冲推覆到晚古生界地层上,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等沿逆冲推覆断面侵入,矿体呈层状产在矽卡岩化石炭系叶家湾组中。矿体围岩主要是石榴石矽卡岩、千枚状页岩及矽卡岩化大理岩。本文从矽卡岩分带、矿石组构等方面来刻画永平铜矿成矿精细过程。永平铜矿矿区的探采工程揭示,以火烧岗岩体为中心向外,蚀变矿物组合、石榴石颜色及矽卡岩的含矿性等表现出明显的分带规律,即从岩体到围岩有:石榴石→透辉石→硅灰石矽卡岩矿物分带;红色→棕色→绿色的石榴石颜色分带;矽卡岩含矿性先增加后降低,其中矿体主要在(红)棕色石榴石矽卡岩呈条带状或网脉状产出。矽卡岩型和变质砂页岩型矿石的矿石矿物组成均与硫化物-石英大脉(~10m)中矿石矿物组成相同或相似,均为黄铁矿-白钨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且生成顺序一致,说明矿区内不同类型的矿石是同一成矿热液体系在不同围岩类型及控矿构造中的产物。永平铜矿成矿过程可划分为石榴石、(磁)赤铁矿阶段、白钨矿阶段、铁铜硫化物阶段、铅锌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等六个阶段,其中石榴石阶段形成矽卡岩分带,在该阶段晚期形成磁黄铁矿-铁闪石-(黄铜矿)-石英块状矿石;(磁)赤铁矿阶段发育磁铁矿、赤铁矿;白钨矿阶段形成白钨矿及少量黑钨矿;铁铜硫化物阶段是铜硫矿主要矿化阶段,形成块状及脉状黄铜矿矿石;铅锌硫化物阶段是成矿晚期阶段;碳酸盐阶段代表原生成矿过程结束。  相似文献   

16.
<正>河北省大湾钼矿床是燕辽钼矿带大型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床之一。该矿床受近东西向和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复合控制,矿体赋存于流纹斑岩体内及外接触带矽卡岩中。目前,氢、氧、硫同位素特征是研究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的重要参数,对认识热液矿床的成因及其形成演化过程提供有力的依据。本文通过对矿区与辉钼矿化有密切  相似文献   

17.
运用压力控溶效应探讨曹村矿陷落柱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村矿属晋南霍县矿区,处于汾渭地堑中的临汾盆地中段。该段地堑的边缘断裂总体走向北北东。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煤系基底为奥陶纪马家沟组灰岩。煤系共含煤15层,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12层。山西组的2#煤层平均厚8米左右,较稳定,是矿井主采煤层。5#、6#、9#、10#、11#为太原组稳定可采煤层。井田含煤地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并为第三系红土、泥灰岩和第四系黄土掩盖。覆盖层厚度一般大于100米。煤层起伏大,北东30一60°正断层甚为发育。褶皱以北北东及近东西两个方向展布,北北东向褶曲规模较大。   相似文献   

18.
广西融安县境内的泗顶-古丹铅锌矿田面积约600平方公里。它位于江南古陆之南缘,湘、桂、粤褶皱带内。本区分布有中型铅锌矿床两处,铅锌矿、黄铁铅锌矿、黄铁矿(褐铁矿)等矿点约二十多处,是寻找铅锌矿床有利地区。 区内广泛出露下古生界寒武系清溪组(∈q)浅变质的碎屑岩,上古生界中上泥盆统东岗岭组(D2d)和桂林组(D3g)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图1)。早晚古生代地层与之古生代地层与之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产出,两者分别组成上下两个构造层。下构造层属于被改造了的南岭复式东西构造带北亚带的组成部分,基本构造轮廓为轴向500-70“的紧闭型同斜倒转褶皱,并发育着北东向的断裂;上构造层为轴向北北东的宽展型的褶皱,产状平缓,倾角5。-8。,发育有多阶段形成的北东向、北西向和南北向断裂,整个矿田及外围尚未发 现任何岩浆活动的迹象。  相似文献   

19.
王绍明  涂国府 《云南地质》2009,28(4):374-379
矿区金、铜、钼矿化与碱性斑岩相关,向阳组碎屑岩是主要矿源层及赋矿地层,北东向响水断裂控矿,近东西向次级断裂及层间断裂为储(容)矿构造。多种条件耦合成矿。  相似文献   

20.
嘎拉勒铜金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北缘,是近年来该区域发现的一个重要的典型镁质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本文在矿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条件进行了系统阐述和分析。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白垩统捷嘎组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其下伏为下白垩统郎久组砂岩、粉砂岩和流纹质-英安质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矿区内至少发生了3期构造变形,第1期形成北西向褶皱和北东向张性横断层,第2期形成北东向褶皱、北东向压性纵断层和北西向小型张性横断层,第3期形成近南北向正断层。区内自早到晚侵入有燕山晚期斑状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在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与捷嘎组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接触带附近形成典型镁质矽卡岩,包括早、晚两个阶段,早阶段形成由橄榄石、粒硅镁石和少量尖晶石、石榴子石、透辉石组成的干矽卡岩,晚阶段形成由蛇纹石、金云母和少量绿帘石组成的湿矽卡岩,叠加在干矽卡岩之上或其外侧,构成自岩体向外的橄榄石+尖晶石+粒硅镁石±石榴石±金云母带、金云母+蛇纹石±橄榄石±石榴石±透辉石带、蛇纹石+金云母+绿帘石±透辉石带、蛇纹石±金云母化大理岩带。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团块状及不规则状主要产于蛇纹石+金云母化带内,金属矿物主要有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自然金等,伴有硅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成矿作用与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的侵入活动密切相关,主要受北东和北西向褶皱及相关断裂控制,矽卡岩化受捷嘎组中部纹层状白云岩和砂质白云岩等有利岩性控制,矿体就位于矽卡岩带的高渗透率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