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IASPEI新震级标度与传统震级标度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世界上主要地震台网中心几十年来震级测定结果的对比分析,针对数字地震记录频带宽、动态范围大的特点,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震级工作组于2003年提出了新的震级标度和测定方法,新的震级标度包括地方性震级ML、面波震级Msc(20)和Ms(BB)、体波震级mb和mB、区域Lg震级mb(Lg)和矩震级MW,本文介绍了这些新震级及其测定方法,并将这些震级与我国传统震级mb、mB、MS7、Ms在计算公式、振幅量取、周期范围和震中距范围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应用IASPEI新推荐的宽频带面波震级M_S(BB)标准,选取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2000~2011年云南及周边地区4.0级以上的433个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宽频带面波震级M_S(BB),同时也重新测定面波震级M_S,并采用线性回归和正交回归方法,对M_S(BB)与M_S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到了它们之间的回归关系式。结果表明:M_S比M_S(BB)系统偏高,当震级较大时,二者之间差别也偏大。  相似文献   

3.
IASPEI新标准体波震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IASPEI新推荐的体波震级标准,选取2001~2007年国家地震台网48个台记录到的震中距小于100°的564个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测定短周期体波震级m_b和宽频带体波震级m_(B(BB)),并使用正交回归方法对IASPEI新标准体波震级与中国地震台网传统的短周期体波震级m_(bc)、中长周期体波震级m_(bc)及哈佛大学矩震级M_(W)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对于m_b6.0以下地震,m_b和m_(bc)基本一致;对于m_b 6.0以上地震,m_b比m_(bc)偏大;对于m_(B(BB))7.0以下地震,m_(B(BB))比m_(bc)偏大0.2~0.4,对于m_(B(BB))7.0以上地震,m_(B(BB))和m_(bc)基本无偏差;对于4.5相似文献   

4.
1935年Richter提出了地方震震级ML,10年后Gutenberg(1945a,1945b,1945c)建议将震级概念扩展到在远震距离上测量体波和面波的最大振幅,从而第一次使得有可能在全球尺度上可比较地估计地震的大小(Gutenberg and Richter,1949,1954)。另外,体波允许对各种深度的地震测量震级。最初,测定的远震震级大多在6级以上,这些地震都是在中~长周期位移记录图上记录的,地震仪的上拐角周期在10~20s左右(Kanamori,1988)。相应地,  相似文献   

5.
使用四川省地震台网2013年4月以来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对新国家标准震级标度与传统震级标度中的4类震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ML与传统ML、MS(BB)与MS7之间的差别最小,相关性最高;所有事件的新mb均大于或等于传统mb;大部分事件的新ML大于传统ML;mB(BB)大于mB的事件多于mB(BB)小于mB的事件;MS(BB)小于MS7的事件数量与MS(BB)大于MS7的事件接近;新ML较传统ML更符合区域地质实际状况,新mb较传统mb更便于测量,MS(BB)较MS7、mB(BB)较mB更适应当前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其测定结果更稳定。新国家标准震级标度充分考虑了我国震级测定的历史连续性,很好地继承和衔接了传统震级标度,在可操作性和资料适用性方面有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把数学引入地震震级研究,仅是1935年由里克特(Richter)创立了里克特近震震级M_L 标度后才揭开序幕的。十年后,由古登堡(B.Gutenberg)用20秒周期的面波定义了面波震级 M_S,公式为:M_S=logA+1.656log△°+1.818+C(20°≤△≤130°)(1)式中 A 定义为:A=(A_N~2+A_E~2)~(1/2),A_N 与 A_E 分别表示两个水平分量的最大振幅,请注意,它常常可以从地震图的不同时刻量得,而不要在同一时刻!当只有一个分量可用时,要将振幅值乘上1.4(即2~(1/2))才行。这与人们后来理解的,如我国国家局71年发的《统一震级标度的暂行办法》和78年的《地震台站观测规范》则规定:“要取同一时刻,或相差在1/8周期之内”,做法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库尔勒地震台宽频带面波震级与传统面波震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IASPEI新推荐的宽频带面波震级M_(S(BB))标准,选取库尔勒地震台记录到的2015~2016年772个数字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新版JOPENS6. 0-MSDP软件测定其宽频带面波震级M_(S(BB)),同时对传统面波震级M_(S7)重新测定,经过宽频带面波震级M_(S(BB))与传统面波震级MS7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玲 《山西地震》2019,(2):8-11
选用2018年山西数字地震台网的观测资料,分别对新国家标准震级标度与传统震级标度测定的地方性震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国标ML震级与传统ML震级一致性较高,震级偏差在0.1之内。新国家标准震级标度很好地继承和衔接了传统震级标度,使用分区量规函数测定的ML单台震级偏差和平均标准偏差值均较小,新震级标度测定的近震震级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9.
选用福建地震台网“十五”观测系统运行以来记录的ML≥1.0地震资料,对测定的速度震级和仿真震级进行了震级偏差统计分析,初步得出两种震级偏差值及相关系数,并分析了震级差异形成原因,为福建地震台网震级的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IASPEI新推荐的宽频带面波震级Ms(BB)计算方法,设计自动测定Ms(BB)软件,可以对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接收的约1 000个地震台站资料进行自动处理,利用宽频带资料快速测定Ms(BB).可以在几分钟内使用所有宽频带资料进行计算,所得结果比较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2017年至2019年宁夏本省台网所记录的ML2.5以上天然地震与非天然地震事件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按照震级新国标《地震震级的规定》[1]和现行地震速报规定对事件进行震级测定,评估结果的差异性、一致性与连贯性。结果表明:相对于新国标,天然及非天然地震的单台震级测定的偏差比旧标准更加向0聚合,震级离散程度有所降低;新震级下近台(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震级偏差有所降低,从而弥补了旧标准存在的近台震级偏小问题,因此,新震级标准能够更合理的精确测定天然地震与非天然地震事件的震级,更适用于宁夏地区各类地震事件震级的测定;且与旧标准相比,新旧国家标准下测定的地震事件震级非常接近,相差通常不会超过0.1,差异极小;二者的一致性很好,说明我国震级测定新标准的实施对震级测定来说并不会产生大量的系统偏差,可实现与旧标准的平稳过度。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新标准下测定的天然地震与非天然地震事件震级将普遍比旧标准高,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2.
一、观测现象在地震观测中,我们发现有这样的事实:在一定距离内,地震记录仪上记到的地震波持续时间几乎与震中距无关,震级愈大,振动持续时间愈长。为此,我们统计了1978年1月1日以来至1980年6月30日为止佘山台记录到的全部近震(取△<500公里)共118次。我们逐个测量了其振动持续时间,并校核了每个地震的震级M_L,全部结果见表一。我们以地震图上可见振动终止时刻F,减去地震初动到时P,即(F—P)秒,取其对  相似文献   

13.
中国速报震级与国际通用震级的初步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玉梅 《地震》1994,(6):61-68
本文主要利用1986-1987两年速报震级资料,统计分析了中国地震速报台网确定震级的精度,全国各速报台相对中国地震速报台网测定震级的偏差。同时统计分析了中国地震速报台网相对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美国地质调查所震中初定报告PDE和国际地震中心ISC报告震级的偏差,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佘山地磁台的前身为徐家汇地磁台,于1874年由法国天主教士设立,从此开始了该台的观测事业;1909年迁至江苏省昆山县东南的陆家浜,改称陆家浜验磁台;1933年又迁至松江县佘山,建立佘山地磁台,并于1950年12月12日由我人民政府接管,其台名延用至今。该台于1882—1883年参加了由国际气象委员会组织的第一次国际极年活动,是全球创建最早并参加该国际合作的16个地磁台之一。  相似文献   

15.
选用了2011—2018年的江西数字地震台网的地震观测资料,重新测定地方性震级ML,并通过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得到如下结论:使用分区量规函数的新震级国标下的ML与使用全国统一量规函数的ML的差值很小,约有95%的震级偏差在0.1级以内,因此,推行新震级国标能够与原有地方性震级很好的衔接;使用分区量规函数测定的ML单台震级偏差和平均标准偏差值都更小,说明使用新震级国标测定的ML更精确。  相似文献   

16.
收集整理大同台在震级新国标实施以来的304个地震事件分析结果,从中筛选出宽频带体波震级m(B(BB))、短周期体波震级mb和宽频带面波震级M(S(BB)),将其分别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的震级,及旧震级标准下的震级测定结果进行差值对比分析,对差值结果进行正态分布法检验,通过震级偏差对震级新国标在大同台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m(B(BB))震级偏差非常小,几乎与发布震级相等;新旧mb震级基本一致,与发布震级偏差均较大,为-0.5左右;M(S(BB))震级的平均偏差为0.2左右,M(S(BB))震级与旧MS震级基本一致,但M(S(BB))震级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7.
上海佘山地震基准台是中国大陆第1个地震台,为西方现代科学研究传入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开创了中国现代地球物理观测的先河。  相似文献   

18.
首先阐述并比较传统震级(MLmbmBMSMJMA)所用数据、计算方法及适用范围,系统梳理两种现代震级标度MeMW的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然后根据使用数据及适用场景不同,介绍MWWMWCMWbMwpMdt等矩震级测定方法;同时,随着越来越丰富的GPS观测数据,基于高频GPS观测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地震震级快速测定工作。最后对这些震级测定方法的时效性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不同震级标度的适用场景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杜文平 《内陆地震》2002,16(3):271-276
近几年,新疆的数字地震台相继建成并正逐步取代过去一直运行的模拟地震台。在测定同一地震震级时,发现数字地震观测系统测定的震级与模拟地震观测系统测定的震级出现偏差。鉴于两类观测资料的一致性会直接影响到地震科研预报工作的连续性,新疆地震局有关部门要求全疆数字台站对数字系统与模拟系统测定的震级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大连地震台数字与模拟记录测定震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大连地震台在“九五”计划后期安装了宽频带数字化地震观测仪器。2000年10月,经专家组验收合格并投入正常运转。现已取得近1年的观测资料与7个月的正式数字仪器地震观测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