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元胞自动机的地理过程模拟机制及扩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罗平  耿继进  李满春  李森 《地理科学》2005,25(6):724-730
地理空间、地理梯度、地理流和空间关系是经典地理学进行地理过程分析常用的4个基本概念,元胞自动机(CA)作为复杂空间系统研究的重要工具。分析表明,其与经典地理过程分析理论具有类似地表达机制,因而能有效地进行地理过程模拟。但由于标准CA是一种更广泛抽象的空间模型,其对地理特征的描述存在一定局限,限制了其更真实地模拟地理过程的能力。论文提出了基于地理特征的CA概念模型,深圳特区土地利用演化的实证研究表明,地理特征CA概念模型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祠庙祭祀为主体且祠庙保存良好的民间信仰是甘肃陇中地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甘肃陇中地区的民间信仰具有很强的趋同性,本文以陇中地区的榆中县为例,以各村的祠庙为民间文化载体,通过核密度分析、Logistic回归等方法探讨榆中县民间文化载体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探讨陇中地区人地关系,保护和弘扬民俗文化有着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已有研究将榆中县民间信仰归纳为山神信仰、水神信仰、天地信仰、女性信仰、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祖先崇拜的祠庙数量占有重要地位;(2)榆中县祠庙主要分布在西北黄河南岸、中部陇海铁路沿线及南部风景名胜集聚区,村级层面空间差异不显著、乡镇空间差异相对较大。通过核密度分析,不同类别民间信仰空间分布热点各有不同;(3)榆中县民间信仰空间分布受到区位条件限制,民间信仰的祠庙多位于海拔高度较低、人口密度较大、交通可达性较好的地区,坡度和到水源的距离成为山神信仰和水神信仰祠庙空间分布显著的影响因子,榆中县祠庙呈现出山神信仰类祠庙“依山”,水神信仰类祠庙“傍水”的空间特点。  相似文献   

3.
李凡  司徒尚纪 《地理研究》2009,28(6):1550-1561
明代以来佛山的民间信仰迅速发展,神庙系统庞杂,既有广府民系的属性,又反映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特征,对佛山城市发展产生了影响。从古地图和文献中提取历史时期基本空间数据和神庙等文化景观地理信息,建立佛山历史GIS数据库。通过景观复原、地图再现、空间分析和景观分析等方法,以神庙景观为视角,研究表明:明代至民国初年,神庙景观基本上以祖庙铺和明心铺及其周围地带为核心,呈自南向北逐渐扩展的分布总趋势,并与佛山城市社会空间发展相一致,逐渐形成了以佛山祖庙为中心的北帝信仰文化景观的核心地位。通过对北帝巡游路径空间的解读,反映出佛山民间信仰场域的构成,以北帝信仰为纽带,形成了以祖庙为中心的"中心—四方"空间形式,整合了佛山的城市社会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4.
“流空间”的地理学属性及其区域发展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空间"是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网络与组织结构的优化而形成的一种认识社会空间的全新模式,强调与分析其社会学意义是开展相关研究的重点。然而,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流空间"的区域地方化特征明显,因此探讨其地理学属性和作用机制的理论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内化于"流空间"的地理学属性特征,进一步提出了"流空间"作用机制和空间作用形态及其区域发展效应,同时基于信息流交互量初步分析了吉林省流空间基本格局及其区域响应。  相似文献   

5.
郑衡泌  陈文龙 《地理研究》2010,29(4):757-766
民间信仰区域分异,前人的研究多数定位于有方言差异的大尺度区域。但无方言差异的小尺度区域内,人们对神祇的信仰和供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利用生态位理论及生态位宽度测度模型对泉州市东海镇三个不同村落(蟳埔、宝山和法石)的民间神祇信仰情况进行微观分析。结果显示,在无方言差异的小尺度区域内,影响神祇在区域内生态位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神祇功能与这个区域产业类型的相关程度。神祇的功能与区域内产业类型的相关程度是影响民间信仰神祇区域分异的重要因素。区域间产业类型的分异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因此,特定功能神祇的区域分异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由生态位宽度测度模型计算出的民间信仰神祇生态位数据与神祇在三个村落的分布及影响的实际情况比较契合,生态位理论应用于民间信仰神祇的区域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中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大力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机遇。基于GIS技术,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皮影戏为案例,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欧洲城市为文化传播目的地的跨文化传播时空特征,并分析其传播特点。研究显示:第一,中国皮影戏跨文化传播欧洲目的地城市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特征;第二,方向分布由初期的在欧洲的西北-东南分布,发展为近年来在欧洲地区的东南-西北走向,分布中心由瑞士转移至法国东部。第三,密度高值点转移,跨文化传播欧洲目的地城市密度分布的高值由意大利北部城市等转移至德国中部城市。我国的皮影文化在欧洲地区的传播以中欧地区聚集,并向周边国家扩散,主要是以法国、德国、意大利为主,主要传播城市为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意大利米兰等。  相似文献   

7.
赵安  王婷君 《地理研究》2008,27(2):250-257
血吸虫传播指数可以通过数学模型直接对血吸虫的流行概况进行总体评估和预报。因此基于血吸虫流行传播机理,提出用极端气温对以往"改良Malone血吸虫传播指数"模型进行改进,参照前人洪青标等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再改良Malone血吸虫传播指数"模型;然后引用世界粮农组织(FAO)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气象资料,用新模型对中国血吸虫病疫区内血吸虫传播指数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分等划区;用流行区与非流行区传播指数界线900为准,新模型将旧模型的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由原来的传播等级"中"转变成了"低"与"很低";还意外地发现了中国东部血吸虫病流行与并非流行区的界线与中国东部1月份-2℃等温线吻合得非常好。最后讨论了本研究作为一个"气象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实血吸虫病疫情之间还有一些因子需要考虑,并提出了模型本身在计算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中国非遗旅游发展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在空间分布上呈集聚型,省域尺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2)非遗旅游项目的空间集聚性与异质性显著,存在2个极高密度区、3个次高密度区和4个小聚集区,整体呈现出西南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聚集的空间格局。(3)非遗旅游项目的空间格局受旅游业发展水平影响最大,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能力的影响虽然较小,但从交互作用来看,在二者与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共同作用下会对非遗旅游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中国非遗旅游发展尚处于以资源为基础、政府推动为主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港澳文化在珠江三角洲的传播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港澳文化在珠江三角洲的传播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基础 ;这种传播的过程是渐进的 ,具有不同的阶段特征 ;传播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 ;港澳文化对珠江三角洲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登革热时空传播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广州市主城区为研究区,着眼于街道等微观尺度,首先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法、核密度分析法、标准差椭圆法,探究登革热时空传播特征;其次结合交叉相关性分析法与地理探测器,分析温度、湿度、气压、用地类型对登革热传播的影响,讨论了不同用地类型交互作用与登革热扩散的关系。研究表明:1)登革热时空传播具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多发生于居住环境较差、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并快速向外扩散;2)登革热发展初期,以输入型病例为主;3)环境较差、老年人口众多、人员构成复杂、交通便捷的老城区是登革热高爆发风险区域;4)温度、湿度、气压对登革热传播存在显著滞后性影响关系,温度、湿度与登革热传播呈正相关关系,气压与登革热传播呈负相关关系;5)居民人口分布与登革热传播关系最为密切,池塘、农田、草地、公共绿地交互地区会增加登革热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1.
近20年中国北方13省的耕地变化与驱动力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利用 1983年1月至1999年12月长时间序列NOAA/AVHRR NDVI 数据和2001年逐旬SPOT/VGT 数据,获取了中国北方13省1980s初期、1990s初期、1990s末期和2000s初期地表土地覆盖特征,阐述了中国北方13省的耕地变化过程,并重点讨论了人类活动对耕地变化特征的影响和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发现:(1) 裸地、耕地等弱生态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而林地和草地等生态功能用地和混合功能用地持续减少是我国北方1983~1999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但在2000s初期,这种状况有所改观,表明国家自20世纪末期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发挥作用;(2) 从1983~2001年,中国北方13省的耕地重心整体上表现出向西南方向偏移的趋势。此外,地形和交通状况对耕地的空间变化过程影响明显,区域耕地面积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坡度较小的平原和丘陵地带,耕地利用强度一般随着距交通干线距离的增加而减少;(3) 人们生活收入水平以及农业产量变化与耕地变化关系密切,其中人们生活收入水平与耕地面积成负相关,而农业产量与耕地面积呈正相关,表明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导致的非农用地量增加以及农业用地内部的结构调整是中国北方13省耕地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松嫩平原湿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利用 1986年和 2 0 0 0年的遥感影像解译得到的土地利用图 ,提取出松嫩平原湿地动态变化信息。根据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模型 ,湿地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湖泊、沼泽、河流等天然湿地的减少及人工湿地面积的增加 ,其中天然湿地类型的湖泊和沼泽变化最为显著 ;质心模型分析指出湿地的空间变化趋势主要为质心相对朝东北方向偏移的趋势 ,湖泊和沼泽在西南部的减少是其主要原因 ;湖泊和沼泽的转移变化信息表明 ,湖泊面积的减少主要是退化为盐碱地和沼泽 ,而沼泽主要是转化为农田。松嫩平原湿地动态变化存在显著的自然和人为方面的驱动力因素 ,自然因素为湿地的退化提供了内在动因 ,而人为因素则加速了湿地的退化和转化 ,同时自然和人为因素之间存在着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3.
宋代统治中国长达320年,在此期间,国家军力衰弱,饱受外敌欺凌,公元1127年,赵构在南阳称帝后逃至南方,后定都杭州,取名临安。南北两宋在政治、文化等领域可谓一脉相承,然而在陵墓布局上却差异很大。与论者所说的南宋六陵在布局上完全继承北宋的堪舆思想相去甚远,南北宋陵在整个陵园的布局所遵循的堪舆思想不同,在兆域内的布局也大相径庭,皇家丧葬文化在南北宋有明显差异,并且这种差异还影响到了明清皇陵布局。揭示南宋皇陵布局及堪舆思想的演变,还原历史,是该文写作的宗旨。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用地扩张及驱动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城市土地利用是地理学、土地科学和城市规划等多学科研究的核心领域.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城市用地扩张成为近年来该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全国、区域和个案城市3个尺度总结了中国城市用地扩张的特征和空间模式;从LUCC、区域统计和案例剖析3个视角对城市用地扩张及驱动力的既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和归纳.研究发现.学科的交叉性决定了关于城市用地扩张问题的研究在视角、尺度、方法、数据等方面有明显不同,相关研究的差异和纷争较大;实证研究方法逐渐多元化,但模型建设有待加强,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从现有研究进展来看,应加强学科内和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强化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耕地撂荒正从发达国家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蔓延。由于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我国山区普遍存在耕地撂荒现象。然而,由于缺乏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监测手段,我国许多山区弃耕地规模尚不明确,耕地撂荒的驱动机制也未厘清。基于此,本文以重庆市忠县为例,利用Landsat 8 OLI_TIRS遥感影像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土地利用年变化监测的山区弃耕地空间化方法。同时,采用岭回归方法对影响耕地撂荒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忠县耕地撂荒率为7.86%,耕地撂荒提取的总体精度为90.82%。在影响耕地撂荒的社会经济因素中,农村人口、经济发展和畜牧业发展贡献最大。在地块尺度上,海拔650m以上或坡度大于15°的地方发生了大规模的耕地撂荒。  相似文献   

16.
在评述目前关于湿地退化机制和驱动因素研究的基础上,以天津地区湿地为例,从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角度,分析了湿地退化过程中各结构组分与生态功能的关系。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其退化机制与驱动力分析应该首先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分析造成湿地生态系统结构改变的因素,以及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的影响,确定了湿地退化的驱动力因素。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构建了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和驱动力模型,对影响天津地区湿地退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梳理,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天津湿地生态恢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黑河中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以1981-2005年间近25年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了绿洲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社会经济与自然驱动力。文中对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社会经济和自然驱动力的10个指标综合分析和对比,确定绿洲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阐明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黑河中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的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和第三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50.501%、17.819%和17.480%,反映出绿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因子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其中,社会经济驱动力在黑河中游LUCC中起到主导作用,自然驱动力相对来说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8.
河西走廊景观类型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4,他引:12  
利用1995和2000年两个时期的Landsat5的4、3、2(RGB)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 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全国1∶10万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 对河西走廊近5年来景观动态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为判断出区域景观类型变化趋势, 研究从区域背景变化格局分析入手, 对区域内部变化斑块的几何特征、变化数目及与GDP的对应关系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河西走廊景观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时空相关性, 进而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来推导了斑块变化的内在社会经济驱动力。结果表明: ①引起耕地斑块转出的因子是农牧投入-产出的增加, 水域斑块转出直接与渔业产值有关, 未利用地斑块转出与农业机械的使用和播种面积增加相关, 林地斑块转出的因子是农业产量和工业产值的变化, 城建斑块转出与农民收入低、城市化水平有关; 城镇用地斑块转入是工业产值增加的结果, 草地、林地斑块转入的因子是农业投入的增加, 耕地斑块转入与农民收入增加有关, 水域斑块转入直接因子是渔业产值增加。②结合驱动力类型分析, 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最优经济福利及粮食安全驱动作用下的结果; 草地、林地被开垦, 耕地增加主要是生存型经济福利驱动的结果, 最优经济福利驱动有时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城镇用地增加主要是最优经济福利驱动的结果; 在生态环境脆弱及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的地理扩散及其区域外部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1998~2009年年间、国家发改委所监测的国内35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和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中国城市居民的住房价格在经济地位最重要的城市之间存在波动的传递。表现出:一,在传递的水平方向上具有地理方向性;二,在传递的垂直方向上具有"4-4-9-9-9"的层级结构性。研究认为中国城市房价的波动是一个地理扩散过程,并且具有邻里扩散与等级扩散相并存的特征。这与国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基本一致。房价的地理扩散属于"发展的地理扩散",具有区域外部性的性质,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区域外部性传递的过程和形成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年径流泥沙的演变特征及其动因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通过对洞庭湖1951~1998年径流泥沙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的全面分析表明, 径流泥沙关系密切, 其相关系数r = 0.9013。年径流量、年输沙量总体均呈同步减少趋势, 在演变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由于湘、资、沅、澧四水流域产水量大, 森林覆盖率达52%以上, 连年兴建的水利工程及工农业、生活用水量的增加, 未能对四水河流水文特征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其入湖径流泥沙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故没有对湖泊径流泥沙的演变造成深刻影响。而由长江中游河段的调弦口堵口, 下荆江系统裁弯和葛洲坝截流所引起的3次江湖水沙关系调整, 即是导致洞庭湖径流泥沙缓减速减的主动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