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久前,在和平村发生了一场奇怪的火灾:一个堆积如山的草堆突然失火了。火仗风势,风助火威,烧的特别旺。村民一边报警,一边救火。幸好扑火及时,没有引进大灾。  相似文献   

2.
《气象科技》1976,(2):17-17
农谚有“夜雨不收大豆”之说,我们于1968年对此谚语进行了研究。重点放在“夜雨”二字上。第一步是观察大豆的开花时间。我们用了20个昼夜坚持夜间观测,发现大豆是晚上开花,夜间散粉,所以要在散花期遇到暴雨就不能良好地传粉,影响结实,造成减产。第二步是分析大豆播种的时间问题。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前后播种的大豆一般在7月底开花结实,而7月底正是雨水最多的时候,因此开花散粉受到影响,结荚少,产量低。  相似文献   

3.
王昊 《气象知识》2021,(1):68-69
老界岭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西北部,是八百里伏牛的最高峰,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2018年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是中国国家旅游最佳全域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4.
杨得宇 《气象》1982,8(8):15-17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发现在前阶段人工防雹过程中有雹日增多的现象,因而有“催云可成雹”的说法,认为这是防雹的结果。但又因统计检验不显著而得不到结论。本人曾对林西高炮防雹效果作了统计检验,并提出了“雹日增多之谜”(见《气象》1982年第7期)。那么“雹日增多之谜”应如何解释呢?本文在研究了林西雹日按太阳活动峰谷期的分配之后,作了探讨性的回答。  相似文献   

5.
2011年4月15日傍晚,贵州紫云自治县猫营镇板仰林场1500亩林地中上万棵大树一夜之间被拦腰折断,  相似文献   

6.
K型岛之谜     
我曾多次航行在散落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岛屿上。令我不解的是西里伯斯岛、哈马黑拉岛,其形状都大致呈“K”型。我想人们也许早已知道,不过,在此我只想就其起源谈谈自我之见。 2.K型岛 西里伯斯岛,即今苏拉威西岛,它和其东北的哈马黑拉岛都呈K型。  相似文献   

7.
王明康 《气象学报》1983,41(3):372-380
自从Bergeron确立冰晶效应的降水理论以来,在云物理学中,对云内冰相发展过程的研究摆在重要位置上.在很长时间内,人们认为冰晶核与云内的冰晶大致上一一对应,二者的浓度十分接近.因而,根据冰晶核观测值可以估计云内的冰晶浓度.  相似文献   

8.
194 2年 7月 15日 ,有 2架B - 17轰炸机和 6架P38战斗机飞往冰岛 ,由于恶劣天气 ,机群被迫降在格陵兰岛上 ,机上人员虽然得救 ,但飞机却只能抛弃。4 0年后 ,人们计划找回这些飞机 ,开始认为非常简单 ,只要发现机群 ,挖开雪层就行。专家们首先对格陵兰岛的冰雪进行了研究 ,认为这种覆盖物是冰和雪的混合物 ,而当地降水量并不大 ,格陵兰冰原上 1万英尺厚的雪盖 ,用了 2 5万年才累积形成 ;对冰面进行研究结果认为 ,194 2年到 1982年期间的降雪很少 ,而能形成坚固的冻体可能更少。此外 ,还要估计 80年代初期以后的全球变暖的影响 ,考虑冰原融…  相似文献   

9.
10.
初冬季节的一天下午,我们几经周折终于来到了位于敦煌八景之一的鸣沙山月牙泉。身居广袤的戈壁沙漠,站在高低起伏的鸣沙山脚下,目睹夕阳、白雪、黄沙、碧水交相呼应的美景,聆听鸣沙山月牙泉美丽的传说,不由得让人心驰神往,遐思万千。月牙泉,梦一般的谜,千百年来不为四周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其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1.
杜仲育苗难成活之谜杜仲,是多年生落叶乔木,妇科名贵中药材,又是工业用材料。它的胶质丝可用来制造橡胶,经济价值极高。陇南地区把两当县作为杜仲基地建设,以700元/kg的高价收购杜仲子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杜仲树苗难育,难成活,确使不少人头疼。陇南地区气象局...  相似文献   

12.
把时钟拨回到大约40亿年前,回到太古代(Archean),当时的太阳光线比现在要弱大约30%。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太阳虽然为地球提供了热量,但不足以避免海洋结  相似文献   

13.
<正>大约30多年前,由于有了深海沉积底栖有孔虫δ~(18)0记录,人们开始认识到过去50万年(500 ka)全球的冰量变化以10万年周期为主,称为10万年冰期旋回或冰期-间冰期旋回~([1-3])。后来的研究指出,在近800 ka~([4])或900 ka~([5]),100 ka周期占统治地位。计算行星运动表明,这些天文参数富氏展开的主要周期为:岁差19 ka及23 ka、地轴倾角41 ka、地球绕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小商桥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敞肩坦拱桥.  相似文献   

15.
在34种天气现象中,“=”、“∞”、“S”都是使水平能见度在10.0km之内的视程障碍现象,它们的特征不一定完全符合《规范》规定,加之,我们地处湘西南,“∞”和“S”出现机会较少,对“∞”与“S”的感性认识及理性认识都还不够深刻.所以,在实际观测中,如果不准确地掌握“=”、“∞”、“S”三者的区别,就难免出现记录上的差错,引起记录失真.例如在我局就曾出现这种情况:有的习惯性地早晚记“=”,中午就记“∞”或“S”;有的把相对湿度作为“=”和“∞”、“S”区别的唯一依据;有的还没有记录过“∞”  相似文献   

16.
2011年3月28日,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家住湖北省鄂州市燕矶镇的潘先生在长江边散步。他正眺望滔滔的江水,突然,看见两条巨大的“鱼”在江面上快活地戏水。潘先生认真地看了看,凭着在电视里见过的白籍豚的画面.立马就判断,这戏水的家伙就是白鱀豚。  相似文献   

17.
在二十四节气中,一过“冬至”,便是最后的两个节气“小寒”和“大寒”了.顾名思义。这是一年中最冷的两个节气.在唐诗中有一首孟郊的《苦寒吟》,其中有这样四句,“天色寒青苍。北风叶枯桑。厚冰无裂纹,短日有冷光。”这一幅严冬景象的描绘很可能就是出于对“小寒”或“大寒”的吟作。  相似文献   

18.
我站今年第一季度测报错情率高达1.2%,是我站78年以来错情率最高时期;第二季度错情率降到0.0%,也是近几年来少有的。一、为什么会出现“1.2”?重要原因是站领导放弃管理。当时站领导思想不安定,对站上工作不安排,不检查,放任自流。大家上班时纪律松懈,思想麻痹,对出现的错情认为没有什么,错了也没  相似文献   

19.
史文 《气象科技》1974,(2):60-60
现在我们习惯地把出现在北太平洋西部的热带强大气旋叫做“台风”,出现在大西洋西部的叫做“飓风”(Hurricane)。可是早在1,000年前,我国就有关于“台风”和“飓风”的记载。目前可查到的,“飓风”两字最早见于《宋史》(卷六十七):“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八月,琼州(今海南岛)飓风,环城门,州署民舍殆尽”。  相似文献   

20.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一颗行星,她平静而和谐,载着几十亿儿女在宇宙海洋中宁静地行驶。可是近几年来,地球患了“重感冒”:时寒时暖,忽风忽雨,有时发低烧,有时又高烧不退。地球感冒了,这可不是件小事情。因为地球的灾难就是全人类的灾难。可以说地球患感冒,人类首当其害:1991年地球打了个“喷嚏”,使16万人染病身亡,是过去15年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1992~1995年,地球连续发烧感冒,又分别使拉美1800万人染上“查格式病”,非洲46万人染上霍乱、g000万人受疟疾折磨、88O万人染上结核病,先后使上百万人离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