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近两年我国在固体矿产勘查投入方面,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通过提高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改善公益性地质信息的社会服务、推动矿产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等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社会资金投入地质工作的积极性。2006年和2007年,固体矿产勘查投入资金208亿元,完成钻探工作量2025万米,超过“十五”总和。社会资本已经成为矿产勘查市场投入的主体.2007年社会资金达到勘查总投资的59%。  相似文献   

2.
曾荣获地矿部“功勋地质队”的河南地矿局第一地质调查队(下简称地调一队)是个地质调查专业队,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大量地质资料,且工作区(豫西)矿产资源丰富.该队自1983年以来,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面向社会,努力开拓地质市场及发展多种经营.至1986年,对外共承揽地质项目52个,吸收社会资金150多万元.开展的业务有水文、工程地质、矿产地质、采矿设计、岩矿分析、矿山测量等二十多种.地质市场的开拓,扩大了该队的社会影响,打破了过  相似文献   

3.
周国荣 《探矿工程》1990,(3):25-25,24
40年来,地质系统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10011万m,坑探工作量400万m,年开动钻机约3000台,钻、坑探队伍近8万人,在我国已探明储量的148种矿种中,应用探矿手段探明储量的占80%,探矿工程已成为地质、勘察工作直接取得地下实物资料和探明矿产储量的重要方法。在近几年来,预算外钻、坑探工作量猛增,1989年预算外钻探工作最高达200多万米,为预算内工作量的140%,创收4亿多元,探矿工程已处于地质市场多种经营队伍的前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运用到地学领域,使地质科学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促进了地质与经济结合,加强了地质与社会进步的联系.下面就我队近年利用计算机在普查找矿等方面的实践,谈谈我们的体会.攀西地区从1954年成立西南地质局508队开始,先后有76个单位曾在本区进行地质工作,截止目前为止,完成钻探工作量136万米左右,坑探近5万米,岩石全分析约2000件,光谱分析、化学分析大于1万件.积累了浩繁而宝贵的地质资料.遗憾的是,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探讨矿产地质勘查成果的无形资产性质及其经营,地质勘查单位向企业转轨的政策措施等问题.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无偿占用国拨地勘费所取得的地质勘查成果,将导致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据统计,自1950年至1993年,中央财政一共投入地勘资金6886588.66万元.若考虑货币原值及利息,按现行币值计,将远远大于此数.利用这笔资金,探明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在688多亿总投入中,基础地质工作所占比例不足3%.).  相似文献   

6.
杨玲 《化工矿产地质》2006,28(4):217-217
<正>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落实在找矿的具体行动中,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商业性地质工作合同额已超过3000万元,与2005年同期相比,新设立地质项目10个,新登记矿权20多个,新增矿权面积300多km2,社会地质收入增加900万元。据局长韩豫川介绍,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发布后,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认  相似文献   

7.
地质部成立后,经过40年的艰苦努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以下简称水工环地质)工作得到迅速发展,它与矿产地质、基础地质并列为地质矿产工作三大领域.地矿部门从事水工环地质工作的职工已有5万多人,勘查、监测、工程勘察、研究单位近140个,承担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水工环地质勘查研究任务.如今已构成延伸业的主体,大大拓宽了水工环地质工作领域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8.
《安徽地质》2008,18(2):F0002-F0002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成立于1958年6月。50年来,安徽省地矿局承担了安徽省区域性、公益性和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完成了覆盖全省的1:20万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调杏等基础地质工作。编制了1:100万和1:50万安徽省地质图。1:25万区调工作,已累计完成国际标准图幅6幅,占全省面积的69%;1:5万区调任务完成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质》2011,6(2):59-59
本刊讯(刘如春 胡炜)记者日前在深圳市地质局了解到,该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的同时,基础性地质工作严重滞后,难以适应新一轮大发展,全面开展城市地质工作刻不容缓。据了解,深圳市地质局近30年来先后承担完成了300多个水文、工程、环境、资源等地质项目,然而由于体制、机制以及资金等方面的原因,这种“零敲碎打”式的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10.
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综合性的基础地质工作,其所取得的资料和成果,不仅能促进地质科学理论和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而且还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广泛利用,因此该项工作受到高度重视。1983年地矿部就强调大力加强1∶5万区调工作,并且明确提出本世纪内完成  相似文献   

11.
学习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结合地矿工作的实际,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抓好地质勘查工作的政策.一、努力开辟地质勘查经费的多资金渠道当前地质勘查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能力剩余.原因并不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要已经得到满足,而是地质勘查经费的补偿机制没有按照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起来,形成了一方面地质勘查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一些急需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近年来紧紧抓住地质找矿突破战略重大机遇,迎接找矿新浪潮,强势回归地质找矿,构建地质找矿主业和地质延伸业相互反哺发展新机制,去年完成总收入19亿元,实现利润677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6780万元,创历史新高。现有矿权质量、可勘查面积、年投入找矿勘探资金,均走在全省同行前列,  相似文献   

13.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完成的1:5万区域地质填图工作主要分布于基岩裸露地区,很少涉及覆盖区.为了满足和适应新时代国家经济建设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未来中国地质填图工作必须向覆盖区推进.所以,利用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技术,按照地质填图的要求对海量多源异构地质数据融合与综合分析,是实现覆盖区智能化地质填图的关键环节.以浅覆盖森林...  相似文献   

14.
建国40年来,由于地质工作者发扬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拼博进取,开拓创新,新疆地质事业迅猛发展.全区地质研究程度大大提高,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53万平方公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76.5万平方公里,1/10万至1/5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完成106万平方公里,1/10万至1/100万航空磁测完成145万平方公里,1/5万至1/100万化探  相似文献   

15.
探矿工程是一个逐步缩小工作范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加密的取样工程.地质勘查是分阶段、有层次进行的,按工作面积由大到小分为5个层次.文章探讨了每个工作层次的工作平台、主要工作内容、野外工作量和预期目标.根据投资经验统计,一个中小型矿床的勘查从选区申请立项到详查结束,用于纯地质勘查上的费用大体需要1330万元(选区-预查阶段130万,普查-详查阶段1200万元).认为项目建设与找矿前景评价应抓住3个关键:建立专家群体(快速选区)、建立和完善研判准则和流程(快速研判)、建立精干队伍野外调研(快速评价).建议组建3人快速勘查组半年完成野外预查:2个月完成地质、化探调查,2个月完成靶区验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今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有领导有秩序地推进相互配套的全面改革.根据中央的要求,正确认识当前地质工作改革形势,明确今后两年改革思路、步骤和主要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当前改革的形势当前地质工作深化改革面临的形势:一是国家预算内地质勘查资金严重不足,地质市场  相似文献   

17.
张成城 《探矿工程》1987,(5):39-40,26
自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后,地矿部门体制改革的第一步,主要是简政放权,开拓地质市场,全面实行项目管理,发展多种经营,以达到搞活地质工作单位的目的。而在开辟地质市场、发展多种经营、吸收社会资金、扩大对外服务领域中,探矿工程部门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江苏地矿局  相似文献   

18.
探矿工程是地矿工作中投资最大、占用人力最多的工种.在党的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指引下,越来越多的探矿工程队伍走向市场.地矿部门进入工程勘查市场的已有2.5万人,进入工程施工市场的4~5万人;有220个单位持工程勘察证书,228个单位持工程施工证书.1991年工程勘察和工程施工共开动钻机1009台,完成年进尺共2878109米;此外,每年还完成几千米的涵洞、隧道掘进工程.目前,探矿工程  相似文献   

19.
1995年江苏省工程物理勘察院在国内物探地质市场上多处出击,广开服务门路,共完成30多个工程物探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其中的主要工程项目包括: 1.浙江象山港大桥可行性论证工程物理勘察,采用海域浅层地震、浅地层剖面测量和高精度磁测三种物探方法; 2.南京炼油厂江边滑坡地质调查,采用浅层地震、地质雷达及地质调查、钻探、静力触探、测绘等方法,该资料取得厂方好评,现已用到治理之中;  相似文献   

20.
北祁连山的地质调查,解放前只局限于交通沿线,解放后,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区域调查、普查勘探和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值的提出的是,1956-1958年中国科学院祁连山地质队的综合考查以及1958年至今所进行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完成,对北祁连山解决了一些根本性的地质问题,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并由此引起愈来愈多的地质工作者的兴趣.如黄汲清从地槽褶皱带的多旋回发展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