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研究较为薄弱的中昆仑地区不同期次花岗岩的区域分布规律、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意义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加里东晚期(430 ~370 Ma) 花岗岩主要分布于祁漫塔格山北坡,具科迪勒拉I 型花岗岩或ACG、PAG 特征,代表活动大陆边缘或弧后盆地构造属性,加里东晚期祁漫塔格北坡至少存在洋壳的有限俯冲;华力西中期(320 Ma ±) 发育伸展型富钾低铝钙碱性花岗岩,类似加里东I 型、CPG、KCG 花岗岩特征,广布于祁漫塔格山和求勉雷克山区,形成于碰撞后构造环境;华力西晚期(270 ~250 Ma) 具科迪勒拉I型或ACG 特征,属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其形成与早二叠世特提斯洋的向北俯冲作用有关;印支—燕山期(220 ~160 Ma) 具A2 型或富钾低钙钙碱性花岗岩,形成于碰撞后挤压向拉张转折过渡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2.
粤中印支期花岗岩类的基本特征与成岩构造环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粤中地区的印支期花岗岩类有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岩等,各岩体沿近东西向区域性佛冈-丰良断裂带和高要-惠来断裂带分布,成岩年龄在(198~233)×106a之间,且总体上自南而北表现为成岩时代变新、岩石由偏酸性向中性变化的特征.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粤中印支期花岗岩类应属Ⅰ型花岗岩.锶初始值为0.7111~0.7181,Nd、Sr同位素特征的一致性,说明其成岩物质来源相似.粤中印支期花岗岩类形成于印支运动碰撞造山之后,成岩物质均源自具中等锶初始值和地壳成熟度较低的早元古代华夏古陆基底.  相似文献   

3.
颜佳新  伍明 《沉积学报》1998,16(4):79-84
在详细的沉积作用,成岩作研究基础,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重点对湖北省巴东水布垭剖面栖霞组碳酸盐岩地化学特征刊物了分析。研究表明,该组碳盐岩中CaO、Al2O3、K2O、Fe2O3、P、Ba和Mn的含量主要与沉积环境或原岩岩性关。  相似文献   

4.
四川乡城-稻城地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乡城-稻城地区发育4套花岗岩体:包括石英闪长玢岩、花岗细晶岩、二长花岗(细晶)岩和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为印支期到燕山晚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w(SiO2)=57.82%~81.66%,σ=0.06~2.45,w(K2O+Na2O)=1.38%~7.76%,AR=1.26~2.93,属于亚碱性岩体;EREE含量较低,轻稀土相对富集,δEu=0.09~1.28,(La/Yb)N=1.88~11.96,总体表现为右倾型。各套花岗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明显,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贫化高场强元素,Rb/Sr=0.04~6.18。根据花岗岩的R1-R2,Rb—Yb+Ta,Ta—Yb构造判别图解和区域构造演化史研究,认为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花岗细晶岩、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其形成与义敦岛弧带碰撞造山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赤峰北部晚侏罗世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内蒙古赤峰北部地区花岗岩地球化学数据与国内外各类型花岗岩资料的对比和判别,认为内蒙古赤峰北部地区花岗岩以I型为主,少数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具有高钾和富碱的特点,微量元素表现为富集Ba、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高场强元素(HFSE) Nb、Ti等则相对亏损,其中Sr和P出现强烈亏损.轻重稀土分馏明显...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巴东栖霞组沉积成岩作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详细的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研究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重点对湖北省巴东水布垭剖面栖霞组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组碳酸盐岩中 CaO 、Al2O3 、K2O 、Fe2O3 、P、Ba 和 Mn的含量主要与沉积环境或原岩岩性有关,地层中SiO2、MgO 、Sr 和 Na 的含量主要与成岩作用有关。建立了栖霞组沉积成岩作用地球化学模式。该研究合理地解释了本组岩石特殊的地球化学特征,深化了对该组岩石形成环境,特别是成岩环境的认识,区分了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对该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对合理地选取有关地球化学参数研究该组岩石及类似地层的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根据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等特征,对小兴安岭北部石林林场A型花岗岩进行了构造环境研究。石林林场A型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过铝质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La、Ce和轻稀土元素。岩石化学成分特点及Na2O--K2O图解表明,花岗岩为铝质A型花岗岩。通过对Nb--Y构造环境判别图解、R1--10 000 Ga/Al判别图解及构造环境讨论表明,石林林场花岗岩形成于陆内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8.
通过将赤峰元宝山区碱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数据与国内外各类型花岗岩对比和判别,认为内蒙元宝山区花岗岩属于A型花岗岩,具有富硅、富碱、贫钙镁,微量元素出现Sr,P,Eu,Ti的低谷,稀土配分模式曲线呈右倾、富轻稀土、典型的海鸥式等A型花岗岩特点。利用Eby A型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判断岩体为A1型,而且是与大陆造陆抬升有关的A型花岗岩类。  相似文献   

9.
赣南陂头A型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49,自引:10,他引:49  
范春方  陈培荣 《地球化学》2000,29(4):358-366
赣南陂头岩体主要钾长花岗岩组成,岩石为准铝质(ANKC=0.94~1.07,平均0.98),富硅(SiO2:71.06%~76.28%),富碱(Na2O+K2O:8.1%~9.8%),FeO^T/MgO(%)较高(9.60~22.00),CaO和MgO含量低(分别为0.58%~1.16%和0.07%~0.25%),富含稀土元素(∑REE=271.36~717.75μg/g)和高场强元素(Y、Zr、  相似文献   

10.
连山关地区前寒武系赋存的铀矿床,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不整合型铀矿床。对连山关混合花岗岩开展地球化学研究,通过分析岩石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环境。该区混合花岗岩属于富硅,高碱、低钛的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总量较高,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具有中等程度的Eu负异常;U、La、P相对富集,Ba、Ta、Nb、Sr、Ti相对亏损。该混合花岗岩具有S型花岗岩的特征,其源岩为中、上地壳酸性岩石,可能形成于太古宙克拉通裂陷拉张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1.
西昆仑山库地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袁超  周辉  孙敏  李继亮  侯泉林 《地球化学》2000,29(2):101-107
运用主元素、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对西昆仑地区库地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源区、构造意义及成岩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库地北岩体是个高钾的I型花岗岩岩体,其微量元素5和同位素组成表明,该岩体来源于陆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其独特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以及与其共生的基性岩脉表明,该岩体形成于加里东末期一引张的构造环境。该期引张构造的识别为研究西昆仑地区构造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昆仑山北缘于田地区发育有大量的早古生代花岗岩,通过开展1:25万于田县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将其划分为2个岩浆岩带,进一步细分为4个岩石系列。岩石组合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南带石英闪长岩系列的岩浆主要来自于地幔,是俯冲作用的产物,其中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系列的岩浆主要来源于下地壳,是碰撞造山作用中壳幔相互作用的共同产物;北带正长花岗岩系列和英云闪长岩系列的岩浆则主要来源于下地壳或地幔,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体制。整个早古生代岩浆岩的发展演化过程,直接、客观地反映了北昆仑和南昆仑板块的运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祁连西段野马南山一带发育大量的加里东期花岗岩,其中大部分花岗岩具有与adakite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SiO2≥56%,Al2O3≥15.0%,低MgO(平均2.04%),高Sr(257-889μg/g,平均值546.42μg/g),低Y(7.1-25.3μg/g,平均16.67μg/g),Sr/Y平均为35.89μg/g,Eu无明显负异常,Sr正异常,Adakite岩石类型有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角闪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岩石中普遍含有角闪石,属Ⅰ型花岗岩,地球化学图解反映该花岗岩形成环境为板块碰撞前的岛弧型,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444 38/-33Ma,处在祁连造山带板块俯冲收缩阶段,因此可以推断野马南山埃达克质Adakite花岗岩是俯冲板片部分融熔和壳幔岩浆混合形成的。这一发现对于丰富中国埃达克岩的研究和对祁连造山带演化、地球动力学以及成矿作用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东昆仑五龙沟花岗岩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特征及MC-ICP-MS锆石U-Pb定年,对东昆仑五龙沟地区花岗岩进行了构造环境研究。黄龙沟中粒正长花岗岩具有高硅、高碱、相对富铝、高FeOt/MgO和104Ga/Al值、富集轻稀土、明显的Eu负异常、相对原始地幔明显富集Zr、Ga、Y和Hf等高场强元素并强烈亏损Ba、Sr、P和Ti元素的特征,为A型花岗岩。锆石U-Pb法获得206Pb/238U值加权平均年龄为416.9±1.3 Ma,是早古生代晚志留世造山旋回末后造山碰撞产物,标志晚志留世东昆仑造山旋回进入造山后碰撞阶段。岩金沟矿区东花岗闪长岩为典型准铝质钙碱性花岗岩,具有I型花岗岩稀土元素特征,为I型花岗岩,形成年龄为258.9±2.1 Ma,属于昆南断裂结束后、于晚二叠世开始南区巴颜喀拉地体与昆中区南昆仑地体间发生强烈的壳幔剪切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霍龙门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部的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接触带上,区内发育有早古生代花岗岩,岩性主要为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对研究区内的2个二长闪长岩进行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440.6±5.8)Ma、(471.3±8.7)Ma,表明其形成于中—晚奥陶世。该时代花岗岩的主量元素具有高钠、中-高钾、略富铝、富镁、钙的特征;微量元素表现出K、Ba、Rb明显富集,而Nb、Ta、P、Ti明显亏损的特征;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特征,呈弱的负Eu异常,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弱,稀土配分曲线较为平缓。花岗岩的R_1-R_2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与微量元素(Yb+Nb)-Rb、Y-Nb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该期发育的早古生代花岗岩为后造山或碰撞后环境,结合本区所处的构造环境推测研究区内早古生代花岗岩应为兴安地块向北移动拼贴额尔古纳地块俯冲、挤压过程中形成的后造山或碰撞后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东昆仑喀雅克登塔格晚古生代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通过对东昆仑喀雅克登塔格地区的辉长岩时代及地球化学研究发现,该辉长岩侵位于早泥盆世,属钙碱性系列,有向富镁方向演化的特点,岩石稀土总量为28.9×10-6~154×10-6,(La/Yb)N=4.1~5.1(>1),显示岩石轻稀土富集的特点(LREE/HREE=3.52~5.60),岩石的Sm/Nd=0.23~0....  相似文献   

17.
中昆仑北部古生代构造岩浆作用及其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地质研究较薄弱的中昆仑北部开展了古生代构造地层格局、构造变形及构造样式、古生代花岗岩区域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祁漫塔格群火山岩地球化学及其区域对比等研究,认为祁漫塔格群属寒武-早志留世,早古生代祁漫塔格地区可能不存在成熟大洋,而是以大陆裂谷或初始洋盆为特征;早古生代晚期祁漫塔格山北部被动大陆边缘转化为活动大陆边缘,沿鸭子泉-祁漫塔格主脊断裂汇聚闭合;晚古生代,早期以求勉雷克花岗穹隆为核心南北简单剪切滑覆;晚期沿昆中俯冲碰撞,昆中断裂以北地区转化为活动大陆边缘,古特提斯洋闭合。  相似文献   

18.
锡田含W,Sn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构造背景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以二长花岗岩类为主体的锡田岩体,分布在南岭花岗岩套北部边缘,形成时代为燕山早期。岩石具有高硅、富碱以及W,Sn,Mo,Bi,Cu和U,Th丰度高的特点。与湘南地区的骑田岭、香花岭等含Sn花岗岩体特征有相似之处,具有找W,Sn矿的较好潜力。岩石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其具有典型的后造山(post-orogenic。)作用形成的“A型花岗岩”类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从而显示锡田岩体形成时该区处于陆壳开始拉张裂陷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9.
青海卡巴纽尔多地区位于华南板块可可西里-松潘甘孜残留洋。该区发育有中-晚三叠世火山岩,呈夹层状产于中三叠统甘德组及上三叠统清水河组。甘德组火山岩为晶屑凝灰岩,其SiO2=46.78%~47.05%,总碱含量ALK为2.38%~2.94%,铝饱和指数A/NK为2.81,山德指数A/CNK=0.66~0.79,里特曼指数σ=1.4~2.3,为亚碱性岩石,属拉斑玄武系列;稀土总量REE在102.84×10-6~179.06×10-6,LREE/HREE比值为4.44~7.07,δEu=0.65~1.01,稀土配分曲线呈向右陡倾型。清水河组火山岩为流纹岩,SiO2含量为74.04%,总碱含量Alk为7.43%,A/NK为1.47,A/CNK=1.31,σ=1.78,为亚碱性岩石,属钙碱性系列;稀土总量REE为26.18×10-6,LREE/HREE比值为5.4,δEu=0.28,具明显铕负异常,稀土配分曲线呈海鸥型。区内火山岩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为典型的岛弧火山岩特征。利用里特曼-戈蒂里图解、Ti-Zr图解等判别图解,并结合甘德组与清水河组均为巴颜喀拉边缘前陆盆地的沉积背景,认为该区中-晚三叠世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