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垂直摆倾斜仪干扰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垂直摆倾斜仪在日常观测中受到的一些干扰因素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覆盖层地形、地下介质、雨水入渗等几个方面对垂直摆倾斜仪观测值的影响,同时排除雷电、气压、人为等引起的干扰因素,提高垂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的可信度和可用度。  相似文献   

2.
对西安基准地震台PET型重力仪的数字化观测进行分析,就记录情况、记录波形、资料的内在精度、仪器的稳定性、观测资料的干扰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研究。结果显示:西安基准地震台PET型重力仪器运行性能较好,记录质量较高,能清晰地记录到日变固体潮,年变曲线连续完整,观测精度较高;仪器受温度、气压等影响小,相关系数几乎为零;为观测资料在地震前兆分析及预报研究中排除干扰、提取映震信息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1 地电观测干扰地磁记录地电供电观测干扰地磁记录 ,已成为全国既有地电手段又有地磁手段台站存在的通病 ,已严重影响这些台站正常记录 ,特别是垂直分量 ,其跳变幅度在 1~ 2 0 n T左右。超过《地磁台站观测规范》要求环境干扰水平小于 0 .1 n T,地电干扰已超出《地磁台站观测规范》要求几十倍甚至百倍以上* 。为解决地电供电观测干扰地磁记录 ,我们查阅了一些有关资料 ,图 1 蒙城台地电、地磁布局相对位置分布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试图寻找排除干扰的办法。图 1是我台地电和地磁布局相对位置图。图 1中 E为地电工作房 ;F为地磁仪器房…  相似文献   

4.
对姑咱台VS型垂直摆倾斜仪的改造过程及仪器安装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且对数字化VS型垂直摆倾斜仪的观测资料记录情况、记录波形、观测精度、稳定性和观测资料干扰因素等进行了分析,从5年多的运行观测资料来看,这种仪器灵敏度较高、格值变化较小,固体潮波记录明显.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4年、2016年5月、2017年1-9月宝昌地震台VP型宽频带垂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针对观测山洞湿度、雷电、人为因素等干扰,与正常时段光滑、噪声低的正弦固体潮观测曲线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干扰因素进行分析与排除,可提高形变观测资料质量,为准确识别震兆异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摆房温度、湿度变化过大,地震计会出现靠摆、卡摆、标定不合格等故障现象,直接影响观测质量。为确保地震计工作环境恒温、低湿,观测数据连续、可靠,研制地震计低温低湿智能监控仪。  相似文献   

7.
地震计恒温低湿智能监控仪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摆房温度、湿度变化过大,地震计会出现靠摆、卡摆、标定不合格等故障现象,直接影响观测质量。为确保地震计工作环境恒温、低湿,观测数据连续、可靠,研制地震计低温低湿智能监控仪。  相似文献   

8.
引言巴楚地震台是新疆记录地震最多的台站之一。该台既可监视南天山大部分地区的地震活动 ,又可观测到昆仑山一带以及我国西部边界附近的地震活动 ,而且该台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在地震定位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保证该台观测资料的连续可靠更显重要。然而自该台 1 992年摆房迁址以后 ,观测仪器一直受到风力、水库冰体活动等因素的严重干扰。作者总结了巴楚台在不同风力条件下记录资料被干扰的情况 ,并把巴楚和库车、拜城、阿克苏等遥测台在同等风力条件下所记录的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除风力干扰外 ,水库冰体活动也对地震观测造成了…  相似文献   

9.
地铁建设对江宁地电台地电阻率观测造成较大影响,通过分析观测数据,比较了地表、井下观测受地铁等因素的干扰情况,并探讨了用影响系数来研究地表、井下观测的地表浅层干扰抑制能力,得到以下初步结果:①地铁试运行期间的干扰影响大于正式运营;②井下观测对供电电流更加敏感;③井下观测能够减轻地铁等的干扰,其地表浅层干扰抑制能力优于地表观测,可作为地电观测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青海省格尔木、门源和乐都地震台水平摆与垂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论述温度、气压、人为活动(工作人员进入观测山洞)以及大风等干扰因素对观测资料的不同影响,发现垂直摆倾斜仪受温度、大风和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干扰程度总体低于水平摆倾斜仪,对观测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基于现代无金属结构设计理念,首次提出了平原地区玄筋混凝土沉井式结构立体地磁记录室设计研究方案,该方案较传统设计在地磁记录室温差控制能力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可以为记录仪器提供稳定的温度工作环境;真正实现了"地磁观测",地下深层空间观测可以有效的屏蔽地表及外空间的大量干扰因素,地磁台站占地面积可明显减小,该地磁观测室观测资料的质量将会产生飞跃。  相似文献   

12.
测量线埋入地下解决地电阻率观测风扰的初步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把测量线埋入地下,使地电观测避开风摆干扰的问题,认为这一方法彻底消除了风摆干扰,避开了供电线与测量线的相互影响.台安站几年的实践证明,该方法是排除风扰,提高观测精度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导率观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影响观测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各种条件实验,指出排除这些干扰的具体方法。从而提高电导率的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14.
对姑咱台DZW型微伽重力仪的数字化观测资料记录情况、记录波形、资料的内在精度、仪器的稳定性、相对噪声水平、观测资料的干扰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为观测资料在分析及预报工作中排除干扰、提取映震信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选取宝昌地震台2020年至2021年小极距井下地电阻率观测数据,从观测系统稳定性、环境干扰抑制能力等方面综合对宝昌台小极距井下地电阻率观测进行质量分析和效能评估。结果显示,井下地电阻率观测数据质量高。对比地表地电阻率,井下地电阻率对金属管线网、基建工程等地表干扰和浅层温度干扰均有较好的抑制,为直观识别异常提供高质量的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6.
763长周期仪器属于弱电流测量仪器,是以检流计记录,采用的是光杆放大原理。它的观测频带可展宽到百秒以上,因而提高了台站的观测能力,但对外界的干扰反映也极其灵敏。近年来,大连台763地震仪的水平摆一直处于一种奇怪的大周期干扰状态,严重地影响了地震分析和图面质量(图1)。图1 受到干扰的记录曲线我们分析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观测系统本身的问题,二是极可能来自环境干扰,为此,进行了具体的测试和逐项排查工作。1 观测系统故障的检测方法为了查找干扰究竟起因于观测系统的哪一个环节,可分3个步骤进行。(1)检流计试…  相似文献   

17.
水汞测量过程中干扰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华静  申春生  来淑琴 《地震》1999,19(3):291-296
汞是地下流体监测预报地震的灵敏组分之一,针对目前汞观测网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汞测量方法中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剖析,指出蒸馏水、化学试剂、温度和吸附作用是造成观测结果波动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减少误差、排除干扰和识别异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引言在地震前兆观测中 ,正确地认识和排除观测资料中的各种干扰是准确捕捉地震异常信息的前题。红山地震台地倾斜观测资料中较为明显的干扰有风扰 (通过风压使山体产生形变和洞室内气流变化对观测仪器产生的干扰 )、人员进入观测洞室产生的干扰 (由于体重负荷、气流扰动、洞温变化等产生的干扰 )等。我们还发现架设在同一山洞的 SQ- 70型水平摆地倾斜仪和FSQ型长水管地倾斜仪均记录到一种特殊干扰 ,此干扰在两台仪器上表现出时间同步、形态相似 ,且幅度大、持续时间长 ,严重地破坏了正常的固体潮汐形态变化 ,使观测资料的内精度降低 ,给地…  相似文献   

19.
泰安地震台垂直摆和水平摆抗干扰能力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泰安地震台垂直摆和水平摆倾斜仪记录的干扰事件,从自然环境和人为干扰2方面,比较2套仪器对同一干扰因素的敏感程度,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对垂直摆和水平摆倾斜仪的抗干扰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观测环境中,泰安地震台水平摆抗干扰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地表人为干扰的增多,部分大极距的地面地电观测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数据质量下降,中国地震局在部分有干扰的地电台站开展井下地电观测。主要解决:1井下多深可以避开地表的干扰和潜水的变化,观测数值主要反映地是探测目标层地电阻率变化;2当测量目标层介质的电性发生变化时,设计的观测系统能否记录下地电阻率变化。井下地电观测系统的建设主要思路:非均匀各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