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江苏徐州大北望寒武系鲕粒及鲕粒灰岩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洲大北望地区寒武系鲕粒灰岩层数众多,结构、类型复杂,形状多样,其中以放射鲕、同心鲕及放射一同心鲕为主。下寒武统多为生物鲕,中寒武统为同心一放射鲕且白云岩化,上寒武统中多为放射鲕,干裂鲕(或泥晶化),成因类型复杂。  相似文献   

2.
豫西登封寒武系第三统灰岩中的鲕粒自下而上个体直径与鲕核逐渐变小、形态变得更加浑圆、鲕粒间胶结程度更高,反映了从深水不稳定鲕粒灰岩到浅水高速建造鲕粒滩的演变过程。研究区鲕粒灰岩发育可以分为3个阶段:(1)台地深斜坡鲕粒灰岩建造阶段(A段),主要发育放射鲕及同心—放射鲕,鲕粒形态多样、粒径大,粒间多为灰泥充填;(2)滩前缓斜坡鲕粒灰岩建造阶段(B段),主要发育同心—放射鲕、同心鲕,鲕粒含量极不稳定,粒径差异大,粒间由微亮晶及亮晶方解石胶结;(3)台内鲕粒滩高速建造阶段(C段),主要发育白云化的同心鲕和微晶鲕,鲕粒含量极高、粒径极小,鲕核也很小,粒间由亮晶方解石胶结。由A段到C段,相对水深逐渐变浅,成鲕环境变得成熟而稳定,鲕粒沉积规模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3.
豫西登封寒武系第三统灰岩中的鲕粒自下而上个体直径与鲕核逐渐变小、形态变得更加浑圆、鲕粒间胶结程度更高,反映了从深水不稳定鲕粒灰岩到浅水高速建造鲕粒滩的演变过程。研究区鲕粒灰岩发育可以分为3个阶段:(1)台地深斜坡鲕粒灰岩建造阶段(A段),主要发育放射鲕及同心—放射鲕,鲕粒形态多样、粒径大,粒间多为灰泥充填;(2)滩前缓斜坡鲕粒灰岩建造阶段(B段),主要发育同心—放射鲕、同心鲕,鲕粒含量极不稳定,粒径差异大,粒间由微亮晶及亮晶方解石胶结;(3)台内鲕粒滩高速建造阶段(C段), 主要发育白云化的同心鲕和微晶鲕,鲕粒含量极高、粒径极小,鲕核也很小,粒间由亮晶方解石胶结。由A段到C段,相对水深逐渐变浅,成鲕环境变得成熟而稳定,鲕粒沉积规模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4.
北京下苇甸剖面张夏组鲕粒特征及其白云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下苇甸剖面张夏组作为华北寒武系的标准剖面之一,鲜有人对其中的鲕粒类型及其成岩作用进行细致研究。在充分调研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观察、实测,并结合室内薄片鉴定、XRD测试等技术,对下苇甸剖面张夏组的鲕粒类型进行总结,并对鲕粒白云化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下苇甸张夏组鲕粒类型主要为放射鲕、同心放射鲕及单晶鲕/多晶鲕,还有少量同心鲕、复鲕及藻鲕;(2)鲕粒发生白云化,填隙物未见白云化,且放射圈层白云化程度高于同心圈层,并且放射圈层白云石颗粒围绕核心呈放射状分布,同心圈层围绕核心呈同心状分布;(3)鲕粒内部白云石颗粒多为中细晶,自形-半自形,回流渗透白云化是造成鲕粒白云化的主要成因,因此造成亮晶鲕粒石灰岩白云化程度高于灰泥鲕粒石灰岩。  相似文献   

5.
鲕粒作为碳酸盐岩中非常重要的指相颗粒,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因上面,而成岩作用研究较少。北京西山地区下苇甸剖面寒武系张夏组发育大套鲕粒灰岩,通过对该剖面野外实测、薄片观察、XRD测试等手段,结合有机碳、热解等地化参数,对鲕粒的硅化机制及其硅质来源做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鲕粒溶蚀再沉淀或者新生变形作用造成鲕粒边缘有机质富集,有机质演化释放的有机酸是硅质沉淀的主要因素,硅质来源主要为陆源输入和黏土矿物的转化。由于有机质主要富集在鲕粒边缘,形成有机质膜,从而造成硅质的沉淀主要沿鲕粒边缘发生,形成鲕粒边缘特有的硅化套,这种结果也从侧面反映了微生物在原始鲕粒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深层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中寒武统张夏组为寒武系勘探的重要目的层系。通过野外剖面详测和岩心、薄片观察及实验分析,对张夏组储层的特征、成因及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预测了有利储层发育区。研究表明:①张夏组主要发育台缘鲕粒白云岩和台内鲕粒白云岩2类储层。②台缘带鲕粒滩累计厚度集中在50~300 m之间,鲕粒粒径平均为1.25 mm,鲕粒白云岩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粒间溶孔和晶间(溶)孔为主,平均测井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为2.0%和0.038×10-3μm2。③台内鲕粒滩厚度在50~120 m之间,鲕粒粒径平均为0.85 mm,鲕粒白云岩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粒间溶孔为主,平均测井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为3.3%和2.787×10-3μm2。④张夏组储层受鲕粒滩相、白云石化以及三级/四级层序界面控制,台缘规模有利储层发育在四级海退层序中上部的鲕粒白云岩地层中,台内规模有利储层发育在寒武系顶部不整合面之下的鲕粒白云岩地层中。预测台缘岐山—旬邑一带和台内陇东地区为两大规模有利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7.
刘伟  张兴亮 《华北地质》2010,33(1):49-54
通过对峡东地区下寒武统天河板组底部鲕粒灰岩进行微相分析,划分出放射铺面鲕型鲕粒灰岩(SHF15-R)、同心鲕型鲕粒灰岩(SHF15-C)以及微晶鲕型鲕粒灰岩(SHF15-M)三种不同类型的鲕粒灰岩亚相.通过与标准徽相类型中镶边碳酸盐岩台地模式和缓坡模式相带对比.认为研究区鲕粒形成于镶边碳酸盐岩台地内部局限环境至台地边缘鲕潍相的沉积环境.对鲕粒粒径大小和类型的分析,支持后期海侵事件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苏鲁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藻灰岩及沉积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西、苏北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上部主要是藻灰岩与鲕粒灰岩互层沉积。根据藻类的宏观结构可划分为藻礁、藻叠层石、藻丘及藻斑块.显微镜下观察藻类主要由Epiphyton组成。根据沉积相分析,研究区自东南而西北张夏组上部可划分为藻礁相、鲕粒滩相及藻坪相。藻灰岩的沉积与环境条件是密切相关的,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海平面变化、沉积速率、碎屑物源供应及水动力条件等。  相似文献   

9.
鲕粒灰岩的溶解动力学特征和微观形貌的发育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天付  鲍征宇  马明  夏文臣  张宁 《沉积学报》2009,27(6):1033-1042
鲕粒灰岩是重要的碳酸盐岩油气储层。通过常温常压下,北京西山鲕粒灰岩的溶解动力学实验发现,鲕粒灰岩的溶解主要受岩石和矿物的结构和化学成分控制。结构上表现为构造裂缝、鲕粒结合纹、颗粒晶体结合带等结构薄弱带优先发生溶蚀。成分上表现为白云岩化组分不仅自身较易溶蚀,而且能促进鲕粒灰岩的整体溶解;粘土矿物、石英等杂质组分常与鲕粒和白云岩化颗粒伴生,其对两者的阻溶效应更大。溶解过程中,鲕粒灰岩的构造裂隙、鲕粒放射结合纹和同心圈层等首先发生溶蚀,产生溶隙、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其次为白云质组分以及白云质组分与方解石结合处而产生晶间溶孔、粒内溶孔;随着溶蚀强度的加强,围绕鲕粒形成环状溶蚀沟,在鲕粒溶蚀脱落后而形成鲕模孔。  相似文献   

10.
在相对静岩压力40 MPa、地温150℃(大体相当于4 000 m深埋条件)、用时15 d的条件下,对灰色中厚层状鲕粒灰岩进行深埋藏热水交代白云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前后岩石的结构发生了轻微变化,尾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Ca2+浓度从0 mg/L增加到337 mg/L,Mg2+浓度从过饱和溶液降低到2 830 mg/L。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固体样CaO含量由61.000%降为60.830%,而MgO则由0.296%升到0.350%。可见,参与实验的固、液样品反应前后主量元素Ca、Mg有一定的变化。但根据样品的宏观观察、镜下鉴定、扫描电镜及X衍射图谱的综合对比,认为在该实验条件下,尚未产生明显的白云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虽然在滇西昌宁-孟连带内发现了泥盆纪至中三叠世的放射虫硅质岩,但是目前对其构造古地理意义仍然有争议。对昌宁-孟连带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碳酸盐岩地层内鲕粒灰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套碳酸盐岩形成于动荡浅水沉积环境,其成因可能与古特提斯洋内碳酸盐岩洋岛海山有关,并且反映了温暖、较为干燥的古气候背景。根据地质背景资料分析,它们应该形成于南亚热带较干燥的气候环境。与东西两侧同期地层形成的古气候背景对比发现,在石炭纪-二叠纪时,昌宁-孟连带是分隔滨冈瓦纳地块群和华夏地块群的主支洋盆;在早二叠世时,该洋盆宽度约10°古纬距。  相似文献   

12.
山东沂水地区寒武系张夏组中上部地层的分布,受控于沂沭断裂(F4和F3断裂),分为西区、中区和东区。各区岩性、岩相雷同,只是厚度存在明显差异。地层记录旋回性明显,反映高频旋回特点。根据岩性、沉积相序变化及界面特点,将该套地层划分成1个三级、4个四级、14~18个五级和60~80余个六级旋回层序。各级别旋回层序均由次一级旋回层序向上变浅、变粗、变厚的进积系列组成。其底部均以相应级别的间断-加深面为界。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对比,三级、四级旋回层序具有区域对比意义。因受沂沭断裂的影响,区内地层分布并非原始沉积位置所在,由于地方性因素,造成了五级或六级旋回层序数量上的差异。对于三级旋回层序而言,由早期→晚期,随着沉积环境由陆棚盆地→深潮下带→浅潮下带变化,海水由深→浅;沉积速率由小→大;沉积物质由页岩→瘤状灰岩、泥灰岩→鲕粒灰岩→藻灰岩变化。张夏期各地海平面变化趋势相同,均具有高频率振荡特点,为一个复合海平面变化旋回。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笔者在研究华北地台东部地区寒武纪沉积环境的野外考察中,发现本区中寒武统张夏组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有厚层块状附枝藻灰岩。它主要分布于山东省中部地区,辽宁省复县,吉林省浑江市和安徽省宿县等地的张夏组下部和上部。在长清县崮山镇,泗水县和辽宁省复县长兴岛、磨盘山一带张夏组中部也有分布。 附枝藻灰岩在苏联、美国、加拿大、南极洲的寒武纪地层中均有分布。在我国,除华北地台东部张夏期碳酸盐岩地层中有分布外,杨子地台边缘的黔东、湘西一带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和中寒武统也有发育。由于该类藻灰岩分布广泛,引人注目,具一定的古地理环境意义。本文主要叙述山东省长清县以东地区以及辽宁省复县一带的附枝藻灰岩特征和古地理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瘤体与基质的矿物组成、岩石的结构构造出发,深入探讨了滇西施甸地区保山组瘤状灰岩的沉积环境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滇西施甸地区上寒武统保山组瘤状灰岩存在3种成因:一种是呈互层状的泥质和灰质沉积物在半固结或弱固结状态下,经差异压实-压溶作用而形成瘤状构造,岩石中各组分含量及后期压溶作用强度的差异导致了瘤状灰岩不同的存在形式;另一种是泥质和灰质沉积物在半固结或弱固结状态下经斜坡滑塌作用形成串珠状、砾屑状灰岩;第三种则是泥灰质沉积层间歇性地暴露干裂,移位磨蚀,并被后期沉积物充填胶结形成瘤状灰岩。   相似文献   

15.
中扬子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瘤状灰岩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基本特征出发,结合岩石学特征,尤其是化学成分及同位素组成等特征,对中扬子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瘤状灰岩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深水盆地和台缘斜坡下部的沉积环境中,由于周期性的瞬时动荡水体的作用,导致沉积物来源的差异性,再经过成岩作用期的差异压溶作用,形成了本区下三叠统大冶组瘤状灰岩。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中寒武统藻白云岩去白云岩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中寒武统去白云岩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去白云岩化限于渗透性较好的藻白云岩,并且只有靠近含膏层段的藻白云岩才发生去白云岩化。从微观上看,发生去白云岩化的藻灰岩与藻灰云岩含有明显的去白云岩化交代残余,白云石残余呈碎斑状或树枝状。树枝状白云石残余含有大量的方解石包裹体,同时具有较高的Ca/Mg比,为高钙白云石,去白云岩化较彻底,形成藻灰岩;碎斑状白云石残余成分较均一,接近化学计量白云石(Ca/Mg比接近1),去白云岩化程度较弱,形成藻灰云岩。藻灰云岩的δ18O值(平均值为-6.7‰)明显低于邻近的白云岩(平均值为-5.3‰),同时高于藻灰岩(平均值为-9.5‰)。与未发生去白云岩化的藻白云岩相比,藻灰岩与藻灰云岩的孔隙度要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浙江江山砚瓦山组瘤状灰岩的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浙江江山地区砚瓦山组瘤状灰岩的结构构造及其形成机理复杂多样,一般可划分出五种岩石类型,即压扁瘤状泥灰岩、揉皱角砾状泥灰岩、压溶瘤状灰岩、干裂角砾状灰岩和粗砾屑灰岩。瘤状灰岩形成于碳酸盐台地浅水部位,水体为半浑浊。其发育程度及其层位的区域变化规律表明,泥质浑水系来自海盆东侧的华夏古陆。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对东昆仑南坡早二叠世灰岩块体的成因的新认识。(1)在前人所称的三叠纪地层中发现了中薄层生物或生物碎屑灰岩,其中产有大量保存完好的早二叠苞类化石,所以该区早二叠世灰岩块体与其周围砂板岩及中薄层灰岩之间应属于同期上沉积。(2)该区早二叠世礁灰岩之下常伴生有砾岩及乐岩,而非礁相灰岩周转则常常缺乏砂砾岩,这种分布特征是礁上体系沉积的必然结果,但很难用推覆体来加以解释。(3)通过对砂砾岩与灰岩块体之间的地层序列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属于一种沉积接触关系,而非推覆体的关系,由于该地区早二叠世灰炭块体的成因对于该区大地构造的解释至关重要,因此这些新发发现将引起人们对该区大地构造的演化历史进行了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9.
新疆阿尔塔什地区上白垩统至上第三系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塔西南坳阿尔塔什地区上白垩统至始新统中段与始新统上段至上第三系中新统两段地层沉积-成岩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异,根据镜下薄片鉴定、流体包裹体测试和电子探针分析等综合研究,结合沉积环境分析,结果表明上白垩统至始新统中段处于晚成岩阶段的A段,始新统上段至中新统处于早成岩阶段的B段。通过各阶段成岩作用类型的研究并根据一些实测参数,进行了成岩自生矿物期次划分,即早成岩阶段(B)有Ⅰ、Ⅱ两期成岩自生矿物,晚成岩阶段(A)有Ⅰ、Ⅱ、Ⅲ三期。不同沉积成岩作用受制于构造-沉积环境和埋藏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