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为验证运用浮游动物图像扫描分析系统(Zoo Scan Integrated System,Zoo Scan)研究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可行性,作者利用Zoo Scan图像技术,对2013年8月在南黄海(30°—37°N,125°E以西)14个站位采集到的中型浮游生物网(孔径160μm)样品进行了处理,分析了浮游动物混合样品的体积生物量与实测干重、含碳量和含氮量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南黄海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并与历史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浮游动物混合样品的总体积生物量与总实测干重、含碳量和含氮量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在500—1000μm和2000μm粒径组相关关系不显著,这与粒径组的类群组成有关。南黄海夏季浮游动物可划分为四个组群:黄海中部组群、黄海近岸组群、黄东海交汇区组群1和2。其中,黄海中部组群和黄海近岸组群与历史研究中的稳定群落相一致。不同组群的地理分布受使用的浮游生物网型和季节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Zoo Scan图像技术为我国近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冬季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对黄海暖流的指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亮  李超伦  于非 《海洋与湖沼》2013,44(4):853-859
2009年12月和2010年1月对南黄海进行浮游动物采集, 以了解冬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对黄海暖流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 南黄海冬季仍然以温带和暖温带种为主, 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强壮滨箭虫Aidanosagitta crassa、细足法Themisto gracilipes等温带和暖温带种类在浮游动物数量组成中具有较大优势。与此同时, 一些暖水种在调查海域局部出现。2009年12月暖水种仅分布在南黄海东南部黄海暖流源地附近。位于黄海中部的调查区东侧温盐层化现象明显, 近底层低温、高盐、高营养盐的水文特征体现了黄海冷水团的残留; 2010年1月在35°—36°N区域暖水种种类明显增加, 截平头水蚤Paracandacia truncata、长尾基齿哲水蚤Clausocalanus furcatus出现的位置与暖流路径相吻合, 海洋真刺水蚤Euchaeta rimana数量相比12月有明显向北推进的趋势。主成分分析显示暖水种的分布与温度有良好的相关性。Shannon-Weaver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没有呈现明显的分布规律, 对黄海暖流的指示作用不如种类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2016年7月和2017年6—7月在南黄海近岸海域获取的浮游动物样品,研究了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关系。结果显示,两个航次的温盐及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差异较大。2016年7月表层平均温度为(22.8±1.8)℃,表层平均盐度为30.0±1.6; 2017年6—7月表层平均温度为(25.7±3.6)℃,表层平均盐度为(27.8±4.3)℃。2016年浮游动物的种类数为70种(含浮游幼虫24类), 2017年种类数为56种(含浮游幼虫18类)。2016年浮游动物平均丰度(4 838.2±5 186.7 ind·m–3)和平均湿重生物量(324.9±481.5mg·m–3)均高于2017年(2652.4±3 507.5 ind·m–3, 216.6±245.2 mg·m–3)。两个航次共同的优势种为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 affinis)和双毛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  相似文献   

4.
张光涛  孙松 《海洋学报》2011,33(2):146-156
根据西北冰洋43个调查站位的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数量资料,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地理分布特征,探讨了浮游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调查区域存在三种不同的浮游动物群落类型:楚科奇海台和加拿大海盆地区的高纬度深海群落;楚科奇海中部的陆架群落;阿拉斯加沿岸和楚科奇海北部的沿岸过渡群落.深海群落浮游动物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5.
南黄海冬季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现场调查和室内分析方法,对2003年1月南黄海鳀鱼越冬场调查航次中22个站位所取得的小型底栖生物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是最优势类群,占整个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的87.1%。不同站位线虫的丰度从每10cm2505条到1272条不等[平均(831±247)×10-1ind/cm2]。其中80.1%的线虫分布在表层(0-2cm)沉积物中。共鉴定出线虫223种或分类实体,隶属于145属、32科、4目,主要优势种是Dorylaimopsis rabalaisi、Terschellingia longicaudata、Sphaerolaimus balticus、Quadricoma scanica、Paramonohystera riemanni、Vasostoma spiratum和Promonhystera faber等。营养结构中沉积食性者(1A 1B)占优势;线虫群落中幼龄个体一般占到线虫群落个体总数的60%以上;雌雄比例平均为1︰0.79。分析检验显示研究站位冬季线虫的种类组成应属于一个群落,两个亚群落,总体上属于潮下带泥质生境冷水性群落。相关分析表明线虫丰度与水温和盐度显著相关;种类组成和多样性与Chl-a和Pha-a显著相关。线虫的丰度和生物量均与Chl-a的含量显著相关;线虫的种类数与有机质含量、含砂量呈显著相关,与Chl-a和Chl-a Pha-a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6年7月和2017年1月在黄海进行的57个站位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大型网采集的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群落聚类、优势种、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97种,其中夏季67种,冬季76种。该海区夏季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的高值区分布在黄海冷水团和长江口附近海域,冬季分布在黄海暖流主轴部分。根据各站位的地理位置和浮游动物相似程度,对黄海浮游动物Cluster聚类和MDS多维定标分析,将夏季划分为4个群落,将冬季划分为3个群落。共计有8个优势种类,夏季的优势种多为桡足类,冬季除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优势度占绝对优势外,其余优势种的优势度较为相近。将浮游动物的丰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环境因子做相关性分析得出:温度、盐度是影响黄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7.
夏季南黄海浮游动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晓  王宗灵  蒲新明  刘萍 《海洋学报》2013,35(5):147-155
基于2006年7-8月在南黄海西部 (32°~37°N,124°E以西) 进行的137个站位的浮游动物大面调查,研究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及生态环境指示种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较以往多,中华哲水蚤对浮游动物丰度贡献最高,超过50%,生物量也明显高于以往,本研究胶质性浮游动物生物量超过非胶质性浮游动物。优势种组成差别不大,中华哲水蚤存在2个丰度高值区,一个位于叶绿素a浓度较低的黄海冷水团内,一个位于海区南部;强壮滨箭虫出现频率最高,高丰度区与中华哲水蚤不同,主要位于山东半岛南岸至海州湾外侧;细足法鲹主要分布在34°N以北的冷水团范围内,在盐度低于31的海区几乎绝迹;太平洋磷虾主要分布在33°~35°N的深水区。暖水种精致真刺水蚤和肥胖软箭虫在海区南部较多,与北向的长江冲淡水和台湾暖流有关,其分布北限受到南向的苏北沿岸流和黄海冷水团的影响,这两种浮游动物在南黄海的分布可以反映上述海流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2020年8—9月在青岛近岸海域进行的浮游动物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调查海域共发现浮游动物成体29种,浮游幼虫14类,其中浅水Ⅰ型网调查发现成体27种,浮游幼虫14类,浅水Ⅱ型网发现成体24种,浮游幼虫12类;浅水Ⅰ型网和浅水Ⅱ型网调查浮游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128.4 ind./m3、1 010.9 ind./m3;平均生物量(湿质量)为37.7 mg/m3、101.3 mg/m3;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18、2.11;平均丰富度指数为0.95、1.77;平均均匀度指数为0.54、0.70;浅水Ⅰ型网采集的浮游动物种类数量略多于浅水Ⅱ型网,但浅水Ⅱ型网得出的丰度和生物量远大于浅水Ⅰ型网。在群落多样性评价指数方面,两种网具调查结果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2017年春季(04-20—05-09)在南黄海和东海海域(119°30′~125°00′E,26°00′~36°00′N)67个站位进行水文、化学和生物的综合调查,使用水采方法研究调查海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并将群落数据与环境因子(温度、盐度和营养盐)进行相关性分析。调查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55属146种,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还有少量的金藻和蓝藻,生态类型以温带近岸性和广布性物种为主。优势物种组成方面,南黄海和东海海域存在差异,其中南黄海海域优势物种为诺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nordenskioldii)、太平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acifica)、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和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等,东海海域优势物种为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柔弱角毛藻(Chaetoceros debilis)和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等。调查区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为(0.07~547.87)×10~3个/L,平均值为29.45×10~3个/L,高值区集中在南黄海中部和闽浙沿岸区域,其中在南黄海中部的10~30 m水层发生硅藻水华。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南黄海海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硅酸盐和磷酸盐浓度呈现显著正相关性,与其他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明显;东海海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温度和盐度呈现显著负相关性,与硅酸盐、铵盐和硝酸盐浓度呈现显著正相关性。调查区香侬-威纳多样性指数介于1.05~4.86,平均值为2.48,高值区出现在调查区的北部近岸区域;Pielou均匀度指数介于0.02~0.97,平均值为0.57,高值区集中在南黄海北部近岸区域和东海外侧区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11—2013年夏季南黄海大型底栖软体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揭示其与黄海冷水团之间的关系。使用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指数(J')、Margalef指数(D)和ABC(Abundance Biomass Comparison)曲线法分析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使用PRIMER6.0对大型底栖软体动物群落进行Cluster和MDS相似性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检验各指数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三个航次共获得大型底栖软体动物36种,日本梯形蛤(Portlandia japonica)与薄索足蛤(Thyasira tokunagai)在三年中均为优势种。大型底栖软体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27.250±22.15、31.765±27.948和30.476±30.818 ind./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8.164±9.145、6.942±7.139和5.071±10.015 g/m2。研究结果显示3年来黄海冷水团内大型底栖软体动物的多样性高于冷水团外大型底栖软体动物多样性,丰度分布由北到南逐渐增加且冷水团内的丰度大于冷水团外的丰度。南黄海海域大型底栖软体生物群落结构稳定,与2006年相比没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黄、渤海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利用2014年春季在黄、渤海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 对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 分析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 并划分了浮游动物群落。共记录浮游动物78个种类(南黄海69种、北黄海42种、渤海47种), 浮游幼虫占比最高。研究海域的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3 183.8±7 829.7 ind./m3, 剔除夜光虫(Noctiluca scintillans)后, 平均丰度为537.3±554.2 ind./m3; 平均生物量为409.1±517.5 mg/m3。夜光虫、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是黄、渤海的共同优势种。结合香农-威纳指数和累积优势度曲线分析, 渤海浮游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最低, 北黄海次之, 南黄海的多样性最高。聚类分析表明, 研究海域浮游动物群落可划分为渤-黄海沿岸群落、黄海中部群落和南黄海-东海近岸混合水群落。相关性分析显示, 研究海域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相关性最高的环境因子组合为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浓度。  相似文献   

12.
2009 年晚春黄海南部浮游植物群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9 年6 月对黄海南部及中部海域30 个站位进行综合调查, 对获得的131 个浮游植物样品用Uterm?hl 方法进行初步分析, 共鉴定浮游植物4 门51 属73 种(不包括未定名种), 其中硅藻32 属47种(不包括未定名种), 甲藻17 属24 种(不包括未定名种), 定鞭藻1 门1 种, 蓝藻1 门1 种, 硅藻在物种丰富度上占有优势。浮游植物的生态类型主要以温带近岸种为主, 优势物种为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等。调查区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089 × 103~1 045.200 × 103 个/L, 平均为15.941 × 103 个/L, 甲藻的细胞丰度要高于硅藻。细胞丰度高值区位于调查区的南部海域, 以具齿原甲藻为主, 垂向上在10 m 层出现最大值, 随着深度的增加丰度降低。调查区的Shannon-winner 多样性指数和Pielou 均匀度指数的平面分布基本一致, 并且与细胞丰度的分布呈相嵌形式, 即在细胞丰度高的区域多样性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晚春黄海南部浮游植物群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伟  孙军 《海洋科学》2011,35(6):19-24
在2009年6月对黄海南部及中部海域30个站位进行综合调查,对获得的131个浮游植物样品用Utermohl方法进行初步分析,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51属73种(不包括未定名种),其中硅藻32属47种(不包括未定名种),甲藻17属24种(不包括未定名种),定鞭藻1门1种,蓝藻1门1种,硅藻在物种丰富度上占有优势。浮游植物的生...  相似文献   

14.
南黄海微体古生物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的海洋微体古生物研究从无到有,并且得到迅速发展.其中有孔虫、介形虫、放射虫、超微化石等海洋微体生物壳体是海洋地质研究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部分.南黄海是我国开展微体古生物研究较早、研究基础较好的海区.本文旨在回顾过去,立足现代,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15.
根据 1998年 5月的调查资料 ,分析并讨论了春季黄海南部海区溶解无机氮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 1)因受长江冲淡水及沿岸流的影响 ,NH+4 - N、NO-2 - N浓度的平面分布基本呈周边高、中央低 ,NO-3 - N的浓度则基本呈长江口外海域高、中北部深水区低的分布规律。 ( 2 )调查海域深水区的溶解无机氮存在明显的层化现象 ,且底层等值线上凸密集。 10 m以浅水体 ,NO-3 - N的浓度分布均匀 ,10 m以深水体 ,NO-3 - N的浓度急剧增加 ,且呈现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NH+4 - N、NO-2 - N浓度的垂直分布比较均匀。 ( 3)黄海南部表层叶绿素 a的浓度呈现周边高、中央低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部边缘海冬季硅酸盐的分布特征及主要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7年1~2月的调查资料,分析讨论了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南黄海、东海)冬季硅酸盐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岸海域硅酸盐的高值区位于受长江冲淡水影响的区域;东海的硅酸盐浓度高于南黄海。长江冲淡水和黑潮水是影响东海和南黄海硅酸盐分布的主要因素。黑潮中层水是东海陆架区硅酸盐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黄海南部和东海小黄鱼资源分布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6年6月~2007年4月黄海南部和东海底拖网监测调查资料,比较分析了2个海域小黄鱼资源密度指数(CPUE)分布、环境因子特征、CPUE与环境因子相关关系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黄海南部和东海小黄鱼资源密度指数分布除了秋季分布有显著差异之外(t′_((33))=2.69,P=0.011),其余季节分布均无显著差异(春季:t′_((43))=1.68,P=0.104;夏季:t′_((60))=0.31,P=0.756 7;冬季:t′_((43))=1.74,P=0.089);夏季的底层盐度分布和水深分布没有明显差异,在其他季节,黄海南部和东海的底层水温、底层盐度和水深分布等环境特征的差异明显,均达到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水平;资源密度与环境因子回归分析和AIC模型选择中,2个海域夏季的小黄鱼资源密度受到有显著性影响的环境因子数最多,而冬季受到有显著性影响的环境因子最少.综合推断,黄海南部和东海小黄鱼具有不同空间分布特征和环境分布特征,2个海域的小黄鱼分属于不同种群,但在2个海域交界处有混栖种群.  相似文献   

18.
Samples were collected with a plankton net in the four seasonal cruises during 2006-2007 to study the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the zooplankton community in the southwest part of Huanghai Sea Cold Water Mass (HSCWM,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zooplankton species composition, biomass, abundance and biodiversity were examined. A total of 122 zooplankton species and 30 pelagic larvae were identified in the four cruises. Calanus sinicus and Aidanosagitta crassa were the most dominant species, and Themisto gaudichaudi and Euphausia pacifica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HSCWM area.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non-gelatinous zooplankton (removing the high water content group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total zooplankton biomass in autumn, but different significantly in the other three seasons. The seasonal means of zooplankton biomass in spring and summer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autumn and winter. The total zooplankton abundance averaged 283.5 ind./m~3 in spring (highest), 192.5 ind./m~3 in summer, 165.5 ind./m~3 in autumn and 65.9 ind./m~3 in winter (lowest), and the non-gelatinous groups contributed the most total abundance. Correlation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non-gelatinous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abundance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in the whole year, but the relationship was in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otal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abundance in spring and summer. The diversity index H of zooplankton community averaged 1.88 in this study, which was somewhat higher than historical results. Relatively low diversity in summer was related to the high dominance of Calanus sinicus, probably due to the strongest effect of the HSCWM in this season.  相似文献   

19.
夏季南黄海海水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2006年7月对南黄海调查所得资料,对南黄海海水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 调查海域底层122°E~123°E,33°N以南范围内存在明显的DO亏损现象,证实了长江口外低氧区向南黄海的扩展态势.(2) 南黄海西南部上层水体中的营养盐主要来源于长江冲淡水及苏北沿岸流的输运,且营养盐与盐度之间呈较好的负相关,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同时发现表层无机氮盈余状况的分布与该海域环流的扩展途径密切相关;南黄海西南部底层东北向的高营养盐水舌是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前缘水以及底层有机物分解释放营养盐综合作用的结果;南黄海冷水域因有机物分解而积聚了大量营养盐.(3) 根据南黄海冷水域海水化学要素的断面分布,指出自DO最大值层开始产生至观测之时该层之下、真光层以内光合作用产氧在温跃层下界的积累和保存在氧最大值形成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