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陕西省降水量变化的区域特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白爱娟  施能  方建刚 《高原气象》2005,24(4):635-641
根据陕西省1951—2000年的降水量资料,采用旋转主因子分析方法,对冬季、夏季和年降水量场进行客观分区。陕西省可划分为3个子区域:陕北区、关中陕南西部区和陕南区。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陕西省降水量变化的区域特征和年代际变化以及长期趋势特征。结果表明,陕西省过去50年降水量有显著的北少南多特征,而且陕北区降水量的减少趋势远大于关中陕南西部区,陕南区在夏季和冬季降水量还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年、月降水量的理论频数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陕西省年、月降水量频数进行了统计检验。检验结果表明:(1)年降水量遵从正态分布;(2)月降水量在做了立方根变换后,有83%的站月遵从正态分布;(3)月降水量中有58%的站遵从γ(Gamma)分布;(4)建议在估算月降水概率时,采用正态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3.
对陕西省年、季、月降水量的概率分布统计检验结果表明:①我省年降水量序列具有正态分布特征,服从于正态分布。②我省季降水序列服从Г分布。③月降水量序列经过线性变化后都服从于Г分布。因而在进行年降水的概率分布统计时可应用正态分布。对季、月降水进行概率分布统计时可以应用Г分布。  相似文献   

4.
陕西4-10月降水量场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小华  栗珂  屈振江 《气象科学》2008,28(5):502-507
利用陕西省82站33a(1971-2003)逐月降水量资料,结合大气环流的重现期,用秋、冬季降水量场与4-10月降水量场的相关关系建立预测模式,预测4-10月全省降水量的分布.预测试验初步得出,秋冬季降水量场与4-10月降水量场相关系数为0.9028~0.9218,预测模式拟合相对误差为4%~7%.1964年和2003年全省性涝年回报试验结果表明,降水量距平符号一致率均在85%以上.对2007年4-10月全省降水量分布做了独立样本预测试验,降水量距平符号一致率为66 7%.  相似文献   

5.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陈建文,李兆元(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西安·710015)1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用凤翔、旬邑、兴平、蒲城和渭南1961~1990年气温和降水量平均值分析本区气候变化特点。1.1近30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变化趋...  相似文献   

6.
2013年陕西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陕西省气温异常偏高,降水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总体呈现降水北多南少的特征,其中延安7月平均降水量是常年同期的5倍左右,为1961年以来7月降水量最多的一年。2013年,陕西省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频发,灾多面广,延安地区灾情尤为严重,历史罕见。全省各类自然灾害及衍生灾害共造成1 433万人次受灾,75人死亡;农作物受灾151.612万km2,绝收17.527万k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2.82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98.78亿元。  相似文献   

7.
施能 《气象科技》1976,(6):29-30
当将苏联吉尔斯(Гирс)划分的1891—1972年北半球大气环流型(W、E、C)年频数的资料与我国各区,站的年降水量作了相关分析以后发现,W、E、C 型的年频数与我国各区、站的年降水量之间存在着某些不相关。用 W、E、C 型年频数预报我国年降水量通常仅相当于用气候概率作预报。只有在个别情况下,才能用 W、E、C 型年频数对我国某些地区的年降水量作出不同于气候概率的定性估计。  相似文献   

8.
影响陕西汛期降水空间分布的强信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寻找影响陕西省汛期降水空间分布的前期强信号,应用陕西省1959~2003年36个气象代表站汛期(6~9月)降水量标准化资料,进行经验正交EOF分解.根据特征向量分布,确定陕西汛期降水典型分布场为"全省一致"型、"南北振荡"型和由北向南的"两头多(少)、中间少(多)"型.通过分析关键区的海温异常和大气环流变化等因子与EOF分解前3个时间系数的相关性,得到了汛期降水预测的一些重要前期强信号,如西风漂流区海温,Nion 3区海温、北太平洋涛动、东亚冬季风等,对陕西汛期降水分布预测具有明显的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娜  赵俊虎  娄盼星 《大气科学》2023,(4):1283-1294
利用观测和再分析资料,诊断分析了2021年陕西省9~10月超强秋汛的极端性及其年际异常的关键环流和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2021年陕西省秋汛期累计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第一位,超强秋汛主要与西北太平洋反气旋(WNPAC)的异常偏强和西伸、环渤海高压及巴尔喀什湖槽偏强有关,三者导致冷暖空气在陕西省辐合,形成持续时间较长的秋汛。(2)2021年9~10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海温加强,第二次La Ni?a事件发展,导致中太平洋对流层下沉气流加强,进而加强WNPAC,增强环渤海高压及巴尔喀什湖槽,在东亚中高纬度形成“东高西低”型环流异常。(3)夏秋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偏暖,通过增强热带北大西洋—热带中太平洋纬向反转流激发WNPAC。La Ni?a发展和热带北大西洋异常暖海温二者协同作用驱动了2021年的陕西省超强秋汛。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夏季降水量的长期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文保  杨文峰 《高原气象》1997,16(3):326-330
对榆林、西安、汉中夏季降水量的历年变化进行分析,并用灰色拓扑方法作了趋势预测。分析表明,关中的初夏旱和伏旱突出,半湿润地区的西安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比半干旱地区的榆林还少。自1951年以来,陕西省夏季降水量的总趋势是:关中、陕南有下降趋势,而陕北下降趋势不明显。另外,关中、陕南的夏季降水还存在连续几年多雨或连续几年少雨的时段,而陕北则呈现出少雨年和多雨年交替出现的高频振荡。  相似文献   

11.
川北绵阳地区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四川省绵阳地区8个台站1959~2005年日降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和连续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绵阳地区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绵阳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局地差异大,主要表现为3种分布型:①区域一致型;②东南—西北型;③中部型。绵阳地区的年降水量呈整体下降趋势,但降水剧烈程度加大,同时东南—西北分布型在加剧;功率谱分析发现,绵阳年降水量的变化具有2.9年和6.7年的显著变化周期;绵阳地区各站的年降水和不同等级降水的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大致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和减少趋势,但不同站点暴雨以上量级的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变化特征又有所不同;绵阳地区区域平均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主要是由于雨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出现减少趋势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榆林市12个国家级气象站1978—2018年3—5月降水资料、1980—2018年高空资料、2000—2018年NCEP 1°×1°再分析资料,统计榆林春季首场透雨出现的时间和降水量,分析春季首场透雨的气候变化特征和环流形势。结果表明:榆林春季单站首场透雨出现较迟,平均出现在4月中下旬,从东南向西北逐渐推迟。首场区域性透雨历年平均出现时间为4月28日,平均间隔4a出现一次较早年,出现时间年际变化呈偏早趋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呈减少趋势;出现时间与降水量呈正相关,与春季平均累计降水量呈负相关;降水量与春季平均累计降水量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高。春季首场区域性透雨环流形势分为高原槽型、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型、北脊南槽型和两槽两脊型。  相似文献   

13.
新疆年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根据新疆1961—2005年88个气象站点的年降水量资料,采用气候趋势系数、Kendall-τ检验、REOF/RPCA、Morlet小波分析以及交叉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新疆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并对年降水量场进行客观分区。新疆年降水量场可划分为6个子区域:北疆西部及北疆沿天山型、中天山及吐鲁番盆地型、南疆西部型、北疆北部及东天山型、塔里木盆地型、南疆东南部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新疆年降水量变化的区域特征和年代际、年际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周期特征,并分析了各子气候区平均年降水量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大部分区域最干旱时段在1960—1970年代。1980年代以来,除沙漠盆地外,新疆年降水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新疆各子气候区平均年降水量的年代际或年际周期变化并非均相同,而且具有显著的6年准耦合振荡。北疆西部沿天山与中天山在多个频域段上具有显著的耦合振荡,其次是与北疆北部及东天山也具有较好的耦合振荡,与南疆西部具有显著的5,6年的反位相耦合振荡,与塔里木盆地仅在6年周期中具有显著的反位相耦合关系。除6年的耦合振荡外,新疆年降水量自然气候分区的异常变化大多从北向南,从西向东依次出现。  相似文献   

14.
江苏降水长期趋势及年代际变化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江苏省60个气象站1961~2001年的逐月降水量资料,计算了逐月、季和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RAP),以此研究了江苏降水的长期趋势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全省平均降水量1、3、6月有显著的增多趋势,而4、9两月有显著的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南部增多,而北部减少;春季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减少,夏季降水量主要是南部增多,北部减少,秋季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减少,冬季全省降水量增多。4个年代年RAP符号变化,在江苏南部呈“--++”型,北部为“++--”型,中部则呈“+--+”、“+-+-”等过渡型。春季则在北方呈“-+-+”型,中部呈“+--+”型,南部呈“+---”型,徐州和盐城地区主要为“++-+”型。夏季RAP符号,主要分布型由北到南依次为“++--”、“+-+-”、“+--+”、“-+-+”和“--++”。秋季RAP符号全省绝大多数台站为“+-+-”型。冬季RAP符号在东部和南部大片地区为“-+-+”型,而西部则主要为“-+++”、“--++”、“-+-+”和“---+”型混杂。  相似文献   

15.
陕西异常气象陈新园,雷向杰(陕西省气候资料室西安·710015)根据异常气象统计标准,1994年(1~12月)我省突破历史记录的主要气象要素值有:4、8、9、11月极端最高气温,5、8月平均最高气温,11月最多降水量,5月最少降水量和11月一日最大降...  相似文献   

16.
林丹  王维佳  李慧晶 《气象科技》2013,41(5):889-894
利用NCEP 1980-2009年可降水量的逐月再分析资料,分析了30年来西南地区可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受地形等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西南地区年、季节可降水量分布均有显著的地区性差异,东南多,西北少;可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季远大于冬季,秋季略高于春季;可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不均,7月最大,8月次之,1月最少;30年来,西南地区年可降水量呈波动变化,略有增加,偏多和偏少年交替出现,春季和冬季可降水量呈线性增多.西南地区可降水量空间分布既有整体一致型,也存在反向型.  相似文献   

17.
ENSO事件对珠海市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统计1960~2006年间的ENSO事件,将厄尔尼诺细分为早发型、晚发型及东部型、中部型。统计珠海市近47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通过距平分析及显著性检验方法,研究ENSO影响期间珠海市降水的变化特征,降水异常与ENSO的关系,发现ENSO影响期间珠海市各时段降水出现了一定的异常,并且不同类型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并不是每种异常都与ENSO关系密切。结果表明:厄尔尼诺当年和次年及拉尼娜年珠海市年降水量明显偏多,早发型及东部型厄尔尼诺当年前汛期降水量明显偏多,早发型厄尔尼诺年当年汛期降水量显著偏多。但晚发型厄尔尼诺次年前汛期降水量却比常年明显偏少。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气象台站降水观测资料,本文分析了1960—2016年半干旱区盛夏(7、8月)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典型降水量时空分布型与大气环流及水汽输送的关系。结果表明,1960—2016年半干旱区7月和8月降水量的主导空间模态均可归纳为“区域一致型”和“区内反向型”。“区域一致型”时间序列显示1960—2016年7、8月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但8月减少趋势更明显。这一时间序列与大气环流及水汽通量输送之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欧亚遥相关以及中纬度西风气流与7月降水量变化密切相关;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影响半干旱区8月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相较而言,“区内反向型”年际变率较小但年代际变化明显,当北方半干旱区受反气旋性环流控制时,易形成北方半干旱区西部地区降水偏多而东部地区偏少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朱梅  肖天贵  余兴  徐小红 《气象科技》2014,42(4):663-670
利用安康和汉中地区21个测站1963—2012年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以及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秦巴谷地年均气温和降水以及季节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秦巴谷地的年均气温呈明显线性增暖趋势,而年降水量的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在降水量较为集中的春夏秋3季中,春秋季降水量呈减小的趋势,而夏季的降水量却呈增多的趋势,尤其是近10年来降水量增多趋势明显。利用REOF方法将秦巴谷地夏季降水量分解为3个主要空间模态,即西部、东部和中部型,其中西部型和东部型是秦巴谷地夏季降水分布最敏感的区域类型。对秦巴山区2010年7月17—18日一次典型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分析表明,西部型和东部型可能是秦巴地区的主要典型降雨型,对于秦巴地区降水规律认识和天气预报及防灾减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陕西省延安市13个国家气象站19802011年15个时段年最大降水量资料,对降水强度的气候概况作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延安市15个时段年最大降水量变幅明显,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在6.6~14.2之间,最大降水强度在0.2~4.4mm/min之间,降水强度曲线基本呈指数分布,时间越短,降水强度越大。最大降水量以7—8月居多,一天内12~20时出现频次占一半以上。延安市高强度降水范围较小,以影响1个县为主。气候变化分析表明,只有志丹站15个时段年最大降水量有增强趋势,其他站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