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 近年来讨论我国东部早第三纪沉积环境的文章甚多,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观点:(1)我国东部早第三纪许多沉积盆地中发现有孔虫、介形虫、多毛纲龙介类栖管、鱼类、藻类等海相或半咸水动植物群;指相矿物则有海绿石、胶磷石等;微量元素B、Ga 含量和比值及Sr、Ba 含量和比值等都接近于海相,高于陆相,于是产生了“海侵”观点。(2)基于上述海相或半咸水动植物群又常常与淡水动植物群共生,而且淡水动植物群含量又高于海相或半咸水动植物群的情况下,加之微量元素含量、比值均低于海相、高于陆相的特征,于是产生了海陆过渡相观点。 相似文献
3.
从七十年代开始,不断出现关于中国东部某些地区下第三系中发现海相化石的报道,从而提出了中国东部早第三纪发生过海侵的推论。这一推论首先是从古生物学界开始的,很快就扩展到沉积学界,以致于整个地质界。有些作者对早第三纪海侵进行了分期,并编制了海侵范围图 相似文献
4.
东莞盆地白垩-早第三纪地层累计厚度达3000m,自下而上划分为百足山组,莘庄村组。百足山组为含凝灰质的砂,页岩和复矿砾岩,可与邻区百足山组对比。 相似文献
5.
我国东部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海侵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合我国有关沉积和古生物资料,尤其对有孔虫的研究和对各门类化石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我国东部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各受过两期海侵,晚白垩世海侵主要发生在松辽盆地,,与早期海侵相应的半咸水沉积为青山口组一段,晚期相应的半咸水沉积如嫩江组一,二段,早第三纪古新世到始新世早期,与其相应的半咸水沉积,如:苏北-南黄海盆地泰州组二段和阜宁组,三水盆地布心组,江汉盆地洞庭坳隐沅江组。始新世晚期到渐新世,与其相应 相似文献
6.
7.
<正>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如潜江、东营、东濮、舞阳、淮安等,均发育有由盐系塑性流动而生成的正向构造,即本文所讨论的盐构造。盐构造在平面上的分布,往往此起彼伏,连接成带。总体走向和盆地主断裂平行排列,位于盆地中部者形成中央隆起带,如东营盆地。也可形成于主断裂一边,构成延伸方向与主断裂总体走向呈一定夹角的鼻状构造,舞阳盆地就是如此。一、盐构造的同生特征实际工作中发现,盐构造具某些同生构造特征。如东营盆地616.3测线地震剖面上,东营盐构造(属中央隆起带北带)的北翼,含盐系前期地层呈现上隆(图1),表示上覆含盐系的反射波连续反射段存在由深凹向上隆部位收敛的现象;且深凹部位反射波之相位个数增多、振幅增强。经钻探证明,上述反射波连续反射段之地层比中央隆起带南侧同期地层厚 相似文献
8.
9.
10.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早第三纪海侵地层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前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早第三纪碎屑岩盆地非常发育。早第三纪地层中矿产十分丰富,是寻找石油、天然气、蒸发岩(盐岩、钾盐、石膏、天然碱)、硫、铜和铀等矿产的主要目的层。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它看作是单纯的陆相沉积。近年在一些沉积盆地中,多处发现海相或半咸水相动物群,对上述看法有所冲击;但一般仍然认为海侵是短暂的,分布是有限的,或者认为早第三纪地层虽与海水有过某种联系,但主要还是陆相地层。对地层岩相的不同认识,必然对该地层的古地理、古沉积环境、成矿背 相似文献
11.
新疆塔里木盆地白垩—第三纪沉积相及储集体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沉积特征、岩石矿物特征、生物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将塔里木盆地白垩-第三系划分为3个沉积相组、12个沉积相、20个沉积亚相和若干个沉积微相,并首次在塔北发现海相沉积,塔里木盆地白垩-第三纪储集体包括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两种,东北坳陷区储层主要为碎屑岩,特别是下白垩统卡普沙良群亚格列木组是沙雅隆起上的重要储层,上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是库车前陆盆地的重要储层,西南坳陷区储层包括碎屑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储层两种岩性,如下白垩统上部乌鲁克恰特组滨岸海滩硝砾岩及上白垩统依格孜牙组生物丘灰岩等也构成较好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12.
13.
华南白垩-第三纪地壳拉张与铀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华南是中国最重要的铀矿产区之一。按赋矿围岩的不同 ,该区主要产出花岗岩型、火山岩型和碳硅泥岩型 3类铀矿床。铀矿区都分布有比铀成矿超前形成的富铀岩石 ;铀矿床成矿热液中的水主要为大气成因地下水 ,成矿温度约为 1 2 0~ 2 5 0℃ ,成矿热液的δ1 3 C值主要为 - 4‰~ - 8‰ ,表明幔源CO2 参与了成矿作用 ;矿床的N(3 He) /N(4He)为 0 .1 0~ 2 .0 2Ra,显示成矿热液中大量幔源He的存在。这些铀矿床的成矿时代与赋矿围岩的岩性和时代无关 ,都集中在该区地壳受到强烈拉张因而断陷盆地广泛发育并伴有幔源基性岩浆活动 (基性脉岩、玄武岩 )的白垩—第三纪。研究表明 ,白垩—第三纪导致了地幔与地壳表层沟通的地壳拉张 ,把该区 3大类型的铀矿床串联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1 )地壳拉张通过控制向大气成因的贫CO2 热液提供铀成矿必不可少的幔源CO2 ,而与铀成矿发生联系 ;(2 )同一机制形成的富CO2 热液浸取同一或不同铀源岩石中的铀并在不同围岩中成矿 ,形成了按赋矿围岩划分的各种矿床类型 (花岗岩型、火山岩型和碳硅泥岩型 )。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西部库孜贡苏地区白垩—早第三纪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晚侏罗世开始,塔里木盆地西部库孜贡苏地区即已进入盆地早期发展阶段,并于早白垩世中晚期开始遭受海侵的影响,形成滨岸带沉积。晚白垩世初至早第三纪晚期,共形成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海水进退沉积旋回,即库克拜组中上部—乌依塔克组、依格孜牙组—阿尔塔什组、齐姆根组—乌拉根组。其沉积环境演化特征为早白垩世山间盆地洪积扇—近海洪泛平原沉积,晚白垩世局限台地及古—始新世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沉积环境,渐新世时期海水逐渐退出本区。总之,本区沉积环境演化受印度板块及拉萨地块向北碰撞挤压而造成的新的山脉隆升及伴随的构造活动所控制,所反映的白垩—早第三纪海平面变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基本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15.
滇西兰坪思茅地区,中、新生代红层发育,北起德钦一带,经维西、兰坪、云龙、漾濞、南涧、景东、镇源、景谷、普洱、思茅、江城,延至勐腊地区,东以苍山、哀牢山为界,向西展布于澜沧江沿岸。早侏罗纪至中白垩世,长期相对沉降,形成北北西—南南东向拉长的大型盆地堆积,分布广,几乎遍及全区,近盆地中心,连续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碎屑岩群。时而有膏盐堆积,但远不如后来的含盐组重要,本文略之。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白垩纪─早第三纪沉积构造演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塔里木西南部白垩纪-早第三纪沉积特征表现为5次海进-海退旋回。由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及随后对塔里木盆地的持续性挤压,造成塔里木周缘的挠曲下沉,同时古特提斯海水从西部侵入盆地,形成相应的沉积旋回。白垩纪-早第三纪塔西南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可划分为两个主要阶段:早白垩世为继承性走滑-断陷盆地;晚白垩世-早第三纪为前陆盆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渤海—鲁西地区白垩-早第三纪裂谷活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渤海—鲁西地区的白垩早第三纪火山岩在渤海东部主要沿郯庐断裂带呈北北东向分布,在渤海西部和鲁西地区主要沿北西向断裂带分布。白垩纪火山岩以安山岩类为主,早第三纪以玄武岩类为主,玄武岩浆源于富集型地幔,即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但明显亏损Yb、Ni和Cr等元素。火山岩的Sr和Nd同位素初始比值结果表明白垩纪的火山岩来源于Ⅱ型富集地幔,而早第三纪火山岩来源于接近原始地幔的略富集型地幔。这可能由于早第三纪岩石圈大规模伸展减薄,致使上地幔深部的亏损型物质上涌参与岩浆活动,与富集型地幔混染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部苏鲁豫皖早第三纪构造属喜马拉雅构造阶段的一个构造分阶段,其构造格局是古新世—渐新世地壳块断运动的产物。可将其划分为四级:凸起与凹陷;隆起与坳陷;隆起带与坳陷带;隆起区与坳陷区。进而把区内早第三纪构造区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8个二级构造单元,25个三级构造单元和163个四级构造单元。为阐明油气和盐类矿产分布规律,早第三纪盆地应与该时期四级构造单元的负向构造——凹陷对应。盆地分类主要因素为:古地貌特征(盆岭结构)和岩相特征(单相带与多相带),据此将早第三纪盆地分为四种类型——盆岭式(以岭为主)单相带盆地;盆岭式(以岭为主)多相带盆地;岭盆式(以盆为主)单相带盆地;岭盆式(以盆为主)多相带盆地。依据上述研究结果认为:本区早第三纪成盐期盐类矿产的形成和分布与盆岭式多相带类型的盆地密切相关。以河南舞阳早第三纪盆地为典型,进一步阐明了盆岭式多相带盆地与早第三纪成盐期盐类矿产形成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20.
中生代期间,中国东部的构造演变具有从西向东不断发展,从南向北不断扩展的特点。正是这种从南向北的构造演变与潮湿气侯带由南向北的不断迁移相结合,决定了中生代聚煤作用不断地从南向北迁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