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力各向异性对地基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力诱导各向异性对复杂应力状态下土体的变形规律有重要影响 :建立在常规三轴试验基础 ,加以各向同性假设的常用土体本构模型不能反映土体的这种特性。偏载作用下的地基土体单元因相对位置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应力各向异性 ,能否反映这种各向异性 ,直接影响到地基变形分析的结果。采用各向异性非线性弹性模型 ,对偏载作用下的地基土体变形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 ,并和邓肯模型计算结果比较 ,分析结果表明各向异性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各向异性对土质心墙坝水力劈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力诱导各向异性对复杂应力状态下土体的应力-应变规律有重要影响,而建立在各向同性假设基础上的常用土体本构模型并不能反映土体的这种特性,因此需要分析土体各向异性对土质心墙坝水力劈裂的影响。采用各向异性非线性弹性模型,对水荷载作用下粘土心墙坝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并与邓肯模型计算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各向异性模型考虑了蓄水期间从小主应力方向加荷引起的土体应力各向异性,计算得出的小主应力σ3较邓肯模型的大,且相应抗水力劈裂能力亦大,则邓肯E-v模型由于不能模拟蓄水期土体各向异性特性,对于水力劈裂发生的评估可能偏于危险。  相似文献   

3.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积分法推导出了均布矩形荷载作用下考虑土体各向异性的附加应力计算公式;选用双曲型模型描述土体的变形特性,进而发展了一种考虑土体各向异性的沉降计算方法;选用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土体的各向异性对沉降计算结果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土体塑性各向异性的微宏观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建固  黄茂松 《岩土力学》2011,32(Z2):88-93
基于微观土力学理论框架推导了宏观应力解析,将各向异性的微观机理归结为微观接触力各向异性和微观组构各向异性的两方面因素。应用基于微观理论的应力解析构建了土体各向异性强度准则,并结合既有的微、宏观试验及理论成果,研究加载条件对硬化定律的影响机理,进而揭示了变形非共轴性的微观理论基础。研究表明,着眼于微观理论机理,强度各向异性和塑性变形各向异性本质上都是微观组构各向异性的宏观表现。其中,强度各向异性起源于土体微观组构的固有各向异性,而塑性诱发各向异性依赖于塑性硬化过程中微观组构各向异性的演化规律。在比例加载条件下土体表现为等向硬化和共轴塑性,而非比例加载条件下表现为等向-运动硬化和塑性非共轴性  相似文献   

5.
土体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坤勇  殷宗泽  梅国雄 《岩土力学》2004,25(9):1503-1509
综合论述了土体各向异性在土体本构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在各向异性研究中所采用的试验手段、研究方法、理论成果和应用情况:对具代表意义的重要成果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分析了原生各向异性和应力各向异性的区别与联系,认为土体材料的颗粒结构性是各向异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复杂的应力状态是各向异性产生的客观条件:强调了各向异性,尤其是应力各向异性在土体本构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对以后各向异性研究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简要地介绍了均布矩形荷载作用下考虑土体各向异性的附加应力计算公式,编制了相关程序计算了各种不同情况下的附加应力系数,并与各向同性情况下的附加应力系数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均布矩形荷载作用下土体的各向异性对附加应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型真三轴仪器,对掺砾黏土进行了复杂应力条件下加载试验,近似模拟了土石坝填筑期心墙土体单元的加荷过程。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土体单元处于复杂应力状态,即使是单向加载这样的简单加荷应力路径,在不同应力方向上的应力和变形也都呈现显著的应力各向异性。土石坝应力变形分析中坝体单元处于三向应力条件下,由于加载引起的应力各向异性对心墙乃至整个坝体的应力变形规律都有较大影响,合理的本构模型应该能够反映并描述这种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8.
刘元雪  施建勇 《岩土力学》2002,23(3):304-308
从土的各向异怀角度对土的可恢复剪胀现象进行了解释。基于各向异性情况下的土体弹性本构关系理论分析,认为土的可恢复剪胀现象可部分归因于土的各向异性引起的弹性剪胀。借助有关土体弹性参数实验结果,研究了应力诱导各迥异性对土体弹性剪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土体应力诱导各向异性的增大,土体的弹性剪胀也增大。从土体弹性剪胀角度研究了土的卸荷体缩条件,认为土体卸荷体缩取决于加载应力路径的应力增量比,给出了土体出现卸荷体缩的区域。  相似文献   

9.
周成  谢和平  殷建华 《岩土力学》2006,27(7):1056-1060
天然沉积土体一般都具有结构性和初始各向异性。在复杂的应力路径的作用下,天然结构性土体的强度与变形一般与重塑土不同。由于结构性、初始各向异性和复杂的应力路径的共同影响,往往使极限状态设计如何确定天然土体渐进破损的强度及参数变得复杂而困难。给出了关于各向异性的天然结构性土体渐进破损的归一化不排水抗剪强度的解析表达式,并研究了天然结构性土体渐进破损的归一化不排水抗剪强度与各向异性和应力路径等因素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苏栋 《岩土力学》2010,31(6):1681-1686
自然界的土体通常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而传统的破坏准则大多只适用于各向同性的土体。结合应力张量和反映材料各向异性状态的组构张量,定义了修正偏应力及其不变量,提出了适用于各向异性土体材料的破坏准则。给出了共轴条件下正交各向异性和横向各向异性材料在一般应力空间的破坏曲线以及不同应力区中主应力系数b与摩擦角的关系曲线,并分析了它们的特性以及与各向同性材料相应曲线的区别。通过与真三轴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该准则能很好地描述各向异性土体材料的强度特点。  相似文献   

11.
赵荣飞  高微  宓永宁  金丹 《冰川冻土》2014,36(6):1490-1495
利用多次冻融后加筋黏土路堤相关试验参数对其进行有限元计算, 确定了加筋黏土结构各初始因素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 并利用ABAQUS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各种计算条件下的位移和应力进行求解, 确定了冻融循环后位移和应力的最大值. 结果显示: 增加加筋黏土路堤中的格栅层数可以减小冻融后加筋路堤的竖向和水平位移及土体剪应力最大值, 且格栅层数的增加对土体变形的影响强于对土体剪应力值的影响. 土体压实度的增大可以减小加筋路堤的竖向和水平位移, 同时引起土中剪应力数值的增大; 土体初始含水率的减小可以减小加筋路堤的竖向和水平位移, 同时引起土中剪应力数值的减小.  相似文献   

12.
应力路径对基坑工程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各向等压固结轴向加载三轴压缩试验和等应力比固结侧向卸载三轴试验获得的土体变形参数,对一个工程实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等应力比固结侧向卸载三轴试验获得的土体变形参数的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比较吻合。故为了准确地分析土体在各种工程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有必要在试验时尽可能模拟土体的实际加载路径。  相似文献   

13.
碎石土地基湿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以甘南330 kV变电所碎石土地基的现场浸水载荷试验和室内实验为基础,根据湿陷变形的特征,分析了影响碎石土地基湿陷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碎石土地基的湿陷机理。认为碎石等大骨架颗粒与细粒胶结物相填充的特殊结构是碎石土地基湿陷最主要的原因。碎石土由于浸水骨架颗粒之间抗剪、抗压强度降低而导致碎石土结构破坏,随之填充在骨架颗粒之间的细颗粒产生二次湿陷,两者引起土体体积减小所导致。  相似文献   

14.
非饱合土的弹塑性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玲  张印杰  彭劼 《岩土力学》2002,23(5):597-600
从孔隙水的存在状态出发,探讨了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利用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将饱和土的弹塑性模型推广到了非饱和土中,建立了能反映非饱和土渐近性破坏、湿陷湿胀等特性的剑桥修正模型。该模型中新引入的试验参数较少,确定时只需要水分特征曲线,其它可以利用饱和土的成果,能在工程实际中采用。  相似文献   

15.
冻土蠕变的光粘弹性模拟实验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廷栋  吴紫汪 《冰川冻土》1995,17(2):159-163
本从冻土蠕变参数的确定,光粘弹性实验材料的制作及平面问题求解的原理诸方面,进行了冻土蠕变的光粘弹性模拟实验可行性研究,结论是可以实现所要求的条件,进行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中的板块边界: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使土地理化性质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和差异,从而影响到岩溶作用的方向和强度。通过野外溶蚀试片实验法,对金佛山典型岩溶区碧潭泉和水房泉两泉域岩溶生态系统的5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溶蚀速率进行雨季短时间尺度变化的野外观测。2006年7月中旬开始,重庆地区罕遇43天高温无雨的特殊天气,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甚至同一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海拔的岩溶区石灰岩试片溶蚀速率都存在较大差异,碧潭泉域雨季绝对溶蚀量仅为水房泉域的13.3%,6个测试点土下溶蚀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水房泉竹林地、水房泉林地、水房泉草地、碧潭泉林地、碧潭泉灌草丛、碧潭泉耕地。在研究时间内降雨量、温度和土壤CaCO3含量差异的基础上,金佛山两泉域岩溶作用主要有两个控制因素:土壤CO2浓度、土壤有机质。  相似文献   

17.
耿鹤良  杨成斌 《岩土力学》2009,30(Z2):232-234
将盐渍土化学潜蚀溶陷变形过程划分为3状态2阶段进行分析,并根据阶段变化规律总结出不同状态时土体物理指标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该关系分析出盐渍土溶陷发生的关键阶段,并推导了盐渍土溶陷系数与溶陷前后土体物理指标间的数量关系.分析并验证了土体的孔隙比、含盐率以及土体的结构组成形式都是影响盐渍土潜蚀溶陷变形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对深入了解土在外荷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力与变形变化规律对研究土的排水固结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对黄石地区淤泥质土进行分级加荷与一次性加荷的各向等压固结试验及单向固结试验,分析全过程孔压与变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加荷方式孔压消散的规律并不相同,当孔压降到相应某临界值以下时,固结过程会变得缓慢,即使在较大的外荷载作用下,土中孔压反映也远不如加载初期明显。固结排水过程具有阶段性,这主要是自由水与孔隙水排水速度变化所引起的。黄石淤泥质土的主固结时间总体在5-100min范围内,当固结压力接近先期固结压力时固结系数最小,而次固结系数约为最大值。  相似文献   

19.
膨胀土的矿物组成与膨胀特性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介绍了用χ射线衍射法、热分析和次甲基兰-氯化亚锡定量蒙脱石等方法,对采自我国十省的膨胀土进行了矿物组成特性方面的试验研究。并讨论了它们与膨胀土的膨胀势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采用普通三轴进行邓肯模型试验与常规强度试验在方法上一致,但参数求取的含义在本质上不同。三轴试验的某些特点在模型双曲线拟合中会形成较大的随机误差,它们对软上的模型参数可能危害更大。本文以实例分析了产生这类误差的原因,建议最佳双曲线的拟合标准与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如何提高软土邓肯模型参数求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