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测定了黄海海域25个站位表层海水样品的表观铜络合容量(Apparent Copper Complexation Capacity)和条件稳定常数(K)以及络合容量指数(Complexation Capacity Index)。得到该海域表层海水的表观铜络合容量在127.7~950.6 nmol/L之间,平均值为385.3 nmol/L,条件稳定常数对数值(lgK)在7.07~8.05之间,平均值为7.65,络合容量指数在58.60%~86.40%之间,平均值为76.94%。结果表明:黄海海域表层海水的表观铜络合容量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东海黑潮海域海水的表观铜络合容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春华 《海洋通报》1993,12(3):37-43
  相似文献   

3.
陈春华 《海洋学报》1997,19(5):69-75
本文对用半微分极谱阳极溶出技术与预平衡络合滴定的方法测定海水表现络合容量出现的异常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数据处理改进的方法。在理论和实验上对表观络合容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论证。通过对Cu、Pb、Cd表现络合容量的测定,分析确定铜作为测定表观络合容量时络合滴定参考金属的合理性。海口湾海域海水的表现铜络合容量变化范围为166.4~320.0nmol/dm3,平均值为240.9nmol/dm3,最高值出现在生活污水排污口,其他各站平面分布较为均匀;条件形成常数变化范围为3.46×10 ̄7~4.76×10 ̄8,平均值为1.7×10 ̄8.根据铜离子与海水中的有机络合剂的1:1络合模型及生物致毒游离态铜离子浓度的限制值,估算了海口湾海域海水对铜的自净容量,指出海口湾海水陆源排入铜浓度达7.43μg/dm3,仍对生物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海口湾海水表观重金属络合金容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春华 《海洋学报》1997,19(5):69-75
本文对用半微分极谱阳极溶出技术与预平衡络滴定的方法测定海水表观络合容量出现的异常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数据处理改进的方法。在理论和实验上对表观络合容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渤海湾北部海域表层海水的表观铜络合容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给渤海湾北部海域重金属铜环境容量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对该海域12个站位表层海水样品的表观铜络合容量(ACuCC)和条件稳定常数(K)以及络合容量指数(CCI)进行了测定和计钟:。得到该海区表层海水的表观铜络合容量在228.0~673.4nmol/L之间,平均值为437.5nmol/L,条件稳定常数对数值(IgK)变化范围在7.41~8.84之间,平均值为7.89,络合容量指数在72.69%~92、92%之间,平均值为82.93%。表明该海域表层海水对重金属铜具有较强的络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半微分电化学溶出与预平衡络合滴定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海水的表观铜络合容量(CuACC),同时得到天然螯合剂与铜络合的条件生成常数K’。长江口区CuACC值的变化规律主要受控于河水和海水的物理混合过程,河水的CuACC值明显高于海水。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用黄河口沉积物为固体交换剂直接测定黄河口水体中溶解有机物的络合容量的一种新方法,其特点为:(1)不必假设“有机配位体和金属有机络合物与固体粒子不发生交换(或吸附)”;(2)运用普遍的吸附(交换)等温式;(3)在pH7—8范围内,δ-MnO_2的交换率(E%)高达近100,不能测得正常形式的等温线,无典型意义,而采用黄河口沉积物则无此缺点。  相似文献   

8.
黄河口水域渔业生态水环境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8、月对黄河口及邻近水域进行了渔业水环境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水域水深为5.0~16.5 m,S为26.3~31.0,溶氧饱和度为89.6%~110.9%,化学耗氧量为0.99~3.02 mg/L,总氮含量为0.141~1.74 mg/L,DIN为DTN的61%,NO3-是DIN的主要形态,总磷含量为0.010~0.059 mg/L。该海域主要污染物为铜、石油类、氮。共检出浮游藻类8门42种,浮游动物7类31种。  相似文献   

9.
黄河口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黄河口的平水期、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沉积物样品。分析了铜、铅、锌、镉、铬、砷、汞浓度.结果表明,黄河口沉积物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由河到海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平水期和枯水期Cd、Cr、As呈显著相关(0.01水平)。重金属含量为平水期>枯水期>丰水期。水文特征严重影响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迁移。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和沉积物的粒度密切相关.粒度越小重金属含量越高,反映了河流沉积的特征。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较低。各项目基本上都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  相似文献   

10.
于1990年10月 - 1992年7月在室内条件下测定黄河中游乌拉特前旗、包头黄河大桥及清水河地段水体中天然配体与铜、铅、锌、镉反应的络会容量(C?C),计算总条件稳定常数(K)和络合容量指数(I)。实验证明:乌拉特前旗水体中络合客量最大,包头和清水河相近。络合容量顺序为:Cu>Zn>Cd>Pb,和可溶性有机碳及碳酸盐分析结果一致。总条件稳定常数为:KPbL最大,KCuL,KZnL,KCdL相近。和长江水做了比较。络合容量指数在IgK相近情况下,随络合容量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莱州湾、黄河口水域毛虾渔业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98年8月和10月、1999年5月莱州湾、黄河口水域的定置网具渔获为基础,对其中的中国毛虾取样进行了的研究。分析了群体中体长、体重、性比的组成以及体长与体重的关系等渔业生物学方面的特征,结合历年产量变化提出了合理利用毛虾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河口及其邻近水域是海水和淡水的交汇区,环境因子变化很大,其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受海水温、盐度剧烈变化和沉积物颗粒组成及其沉积速率的影响很大。底栖动物数量的季节变化不仅反映其本身繁殖、生长、死亡的规律,也受某些经济鱼、虾类捕食和人类采捕等因素所制约。 黄河是世界上平均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每年输送近12亿吨泥沙至河口区,其中约有三分之二沉积于三角洲。洪汛期入海泥沙的较细部分在潮流和余流作用下,向东北可输送至河北省南部沿岸,向南可达小清河口一带。(张义丰、李凤新,1983)黄河口属于弱潮多沙、摆动频繁的堆积型陆相河口,平均每年造陆23.6k㎡,海岸线平均每年推进0.185km,最大年份可达1.8km(张义丰,1983)。 黄河口区水文条件复杂,冬季结冰,夏季高温期较长,加之随径流输入的营养盐类极为丰富,适于动、植物繁殖生长。所以,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是许多经济鱼、虾类特别是对虾、毛虾、带鱼和小黄鱼的重要产卵、育幼和索饵场所,它们多以底栖动物为食。因此,调查研究这一水域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变化程点,对海洋生物(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增、养殖等都有很大意义。山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中,自1984年4月至11月逐月对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进行8个航次底栖生物调查,北起套尔河口南至小清河口水域共设44个观测取样站(图1),用海底表层取样器进行定量取样。根据定量资料,对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等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采用牟氏角毛藻通过生物法测定青岛多处近岸水的铜络合容量CC_(cu)。此法测定的CC_(cu)值范围在1.6×10~(-7)~6.7×10~(-7)mol/dm~3之间。测定了4个经紫外线消解的海水中不同含量EDTA,结果表明,此法可较好反映水体中配位体的含量。使用1.5次微分ASV法也测定了这些样品的CC_(cu),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比较,表明生物法测得的CC_(cu)值大于ASV法。这样差异可能与两种方法测定铜的形态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东亚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sunameri)是渤黄海水域仅有的常见鲸类动物,为我国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物种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级.渤海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是东亚...  相似文献   

16.
黄河口底质中重金属的存在形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5,15(1):137-145
  相似文献   

17.
在对颗粒态悬浮体和底质中重金属的研究方面,较多的工作是测定其总量。但仅用总浓度来评价底质的污染情况是不够确切的,因为不同结合形式的金属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对生物体的毒性也不同,当水介质环境发生变化时,将使某些结合形态的重金属从颗粒态中释放出来。采用合适的试剂将重金属的不同结合部分进行选择性地提取,再分别测定,对于了解微量金属的来源、变化的形式、迁移的规律和对生物的毒害作用,能提供更可靠、更真实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黄河口海域沉积物对重金属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河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研究沉积物对重金属Cu、Pb的吸附特性,将沉积物筛分为4种粒级,探讨粒度、pH值、吸附时间和吸附剂初始浓度对重金属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粒径越小,对重金属的吸附量越大;吸附平衡时间有所差异,但在1.5h均能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均随pH值升高而逐渐增加,但铜的吸附较铅的吸附速度快;铜的吸附量与吸附剂初始浓度呈线性关系,而铅的吸附量在初始浓度较低时变化明显,随初始浓度增加吸附量增加减小;沉积物对铜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型,铅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型,吸附类型存在差异。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吸附规律研究为黄河口海域污染调查及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河口水下三角洲及其邻近水域线虫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对黄河口水下三角洲及其邻近渤海莱洲湾和渤海中部的线虫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10年前相比,线虫群落的种类组成有了显著的变化,渤海中部的非选择性沉积食性者(1B型)增加了1倍,莱洲湾则增加了5倍,表明该海域有机碎屑沉降量的显著增加,线虫群落在物种,属和科的水平上所作的多元统计图形比较表明,在物种和属水平上的图形无显著差异,这说明,这线虫而言,鉴定到属的样品分析,减少了鉴定到种的分类负提,能满足实际的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20.
酚类化合物是目前污染水体的主要毒物之一。也是研究得比较深入的污染物质之一。由工业废水中存在的酚类化合物种类极其繁多,而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又很多,致使测定酚类的各种方法,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根据酚的特性基因反应或吸收光谱的4—氨基安替比林(4—AAP)比色法,仅仅是测定水中的总酚或者单元酚(即蒸馏所得的可挥发酚)的总量,但是酚类各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和环境的影响却很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