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老厂Pb-Zn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是西南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内目前唯一报导的与OIB火山岩有关的VMS矿床,关于其成矿流体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以及由此约束的成矿作用过程依然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基于对该矿床Ⅰ号矿体群块状矿体和网脉状矿化系统的野外观察和矿相学研究基础上,选取部分块状矿石中的方解石和网脉状矿化中的石英开展流体包裹体热力学研究,并对各类矿石的硫化物进行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类矿石的原生流体包裹体均属于NaCl-H_2O体系,块状矿石成矿流体温度110~158℃,盐度13.2%~18.7%NaCleqv;网脉状矿化成矿流体温度186~371℃,集中在246~339℃,盐度3.6%~19.8%NaCleqv,集中在6.9%~16.8%NaCleqv。从下部网脉状矿化到上部块状矿体的成矿温度降低,反映较高温度的成矿热液沿喷流通道上升至海底面与海水作用并降温。该过程中流体盐度并未发生明显下降,推测成矿前海底可能已存在较高盐度的卤水。各类矿石硫化物δ~(34)S值基本一致,均在-0.69‰~1.32‰,组成稳定(极差仅2.01‰),呈集中于零值的分布特征。共生硫化物对中δ~(34)S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说明硫同位素基本达到分馏平衡。硫化物集中零值的硫同位素组成,既不同于由海水硫酸盐无机还原造成的明显正δ~(34)S值,也不同于有机(细菌)还原造成的明显负δ~(34)S值,因此提出硫来源于矿体下盘基性火山岩,通过海水循环淋滤含矿岩系或者直接源于浅部岩浆房的释气作用。综合前人C-H-O-Pb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认为老厂VMS型矿床形成过程中发生过岩浆释气作用,为成矿提供了硫和金属成矿物质、以及初始成矿流体。  相似文献   

2.
云南澜沧老厂多金属矿区是"三江"成矿带中重要的多金属矿床。位于滇西澜沧江断裂以西的昌宁—孟连裂谷带南段的澜沧裂谷中。该区构造环境演化历经了大陆裂谷期、封闭、碰撞造山期3次重大体制的转变。三大有利成矿构造环境更替,多种重要成矿地质作用的叠加和耦合特征明显。矿区深部揭露的Ⅵ号厚大钼(铜)矿体群属喜山期斑岩有关的夕卡岩、斑岩型矿床,是矿区取得找矿重大突破的成矿类型和资源类型之一。本文结合了澜沧老厂矿区的地、物、化、遥等信息对钼资源进行研究、预测,预测钼资源规模达大-超大型。通过对澜沧老厂钼矿特征及资源前景研究分析,以期引起澜沧老厂及外围深部找矿的重视,为该区找矿突破提供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老厂矿床是昌宁-孟连缝合带内唯一大型矿床,本文报道了老厂矿床Ag-Pb-Zn矿体中Ⅰ号矿体群下部块状矿体和上部网脉状矿体的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以及Ⅰ、Ⅱ、Ⅳ三个矿体群内闪锌矿的Zn同位素组成。Ⅰ号矿体群下部块状矿体和上部网脉状矿体方解石δ13CPDB的范围分别为-6.17‰~2.71‰和-2.18‰~3.87‰,δ18OPDB的范围分别为-19.57‰~-17.23‰和-22.10‰~-16.21‰;计算获得对应成矿流体的δ13CCO2为-6.16‰~1.53‰和-2.39‰~6.43‰,δ18OH2O分别为1.62‰~7.62‰和4.36‰~16.92‰,通过与岩浆CO213C=-2‰~-8‰)和围岩灰岩(δ13C=-1.6‰~4.0‰)的δ13C值相比较,指示块状矿体成矿流体中的碳主要来自岩浆,网脉状矿体成矿流体中...  相似文献   

4.
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孔雀河斜坡带形成于古生代,面积较大,后期地质发展过程中相对稳定,铀源丰富,具一定找矿前景.由于被第四系大面积覆盖,寻找砂岩型铀矿难度大.本文利用区域铀成矿地质调查、浅层地震、放射性物探及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取得的成果,对地浸砂岩型铀矿区域成矿条件进行初步研究,认为本区成矿可能性较大,成矿有利层位是上新统库车组和中新统康村组,老开屏单斜带是铀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5.
1∶20万区域化探工作在黑大山地区发现了规模较大的Sb、As为主的化探异常,经过异常查证工作,找到了2个锑矿化带。本区处于北山地区的锑矿成矿远景区,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从地层学的角度探讨昌宁—孟连缝合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8,自引:11,他引:8  
<正> “关于滇西地质的若干新认识”一文简介了对昌宁—孟连缝合带(原称昌宁—双江带)的基本认识,初步确定了沟—弧—盆体系的存在。本文将作进一步的探讨。充分的地层学研究是恢复缝合带内不同地质体之间本来关系的必要前提之一。 一、昌宁—孟连带的几个地层学问题 碰撞前的昌宁—孟连带可分为东、中、西三区(方宗杰等,1990),分别代表各不相同的构造背景,宜建立各自的地层系统,避免混用相同的地层名称。本文采用的地层单元有: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南陵县吕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祖军 《安徽地质》2011,21(3):180-185
安徽省南陵县吕山金矿床是一个受菱形地块剪切带控制的中低温变质热液中型矿床。矿化带、蚀变带严格受剪切带控制,通过矿床地质特征阐述、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环境、成矿温度、成矿压力和成矿深度、成因模式等分析,提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范玉华 《云南地质》2014,(4):447-451
扬子地块的西南边缘活动带,在印支板块、欧亚板块多次碰撞下,导致其不断被破裂、挤压、拉伸,并伴随强烈的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独特的成矿环境,表现为多期性、继承性和分带性成矿特征,因此区内尚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方解石是白秧坪多金属矿集区东矿带矿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不同产状矿体中方解石的REE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3个矿段成矿期方解石具有2种稀土模式:LREE(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和相对平坦型;前者表明成矿过程中没有LREE明显带出的迹象,残余热液继承了前期成矿热液的特征,而后者表明成矿过程中有LREE带出。不同类型矿体方解石中REE含量、有关参数和稀土配分模式等均变化较大,但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连续变化规律,显示为同源不同阶段的产物。方解石为热液成因方解石,结合其他同位素的资料和矿区的地质背景,得出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与围岩反应形成的热卤水为主、深部流体参与其成矿作用的观点。成矿过程中,由早到晚,成矿环境表现为还原向氧化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0.
党河南山黑刺沟地区与石英二长闪长岩有关的金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河南山黑刺沟金矿类型包括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化和石英脉型金(锑)多金属矿化。两种矿化类型的矿石特征、元素组合及围岩蚀变的差异均较大。对矿区控矿因素的研究表明,成矿与石英二长闪长岩的侵入密切相关。岩浆活动既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又为成矿系统提供了成矿流体及热动力。围岩地层也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构造破碎带则为成矿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1.
赵思传  罗泽雄 《云南地质》2010,29(4):404-408
南沙金矿处于滇黔桂"金三角"西段滇东南金成矿区富宁—广南成矿带。已发现金矿体10余条,远景可达中—大型规模。矿体受地层和构造双重控制。微细浸染状结构。低温气水热液控矿断层的次级破碎带中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2.
蝙蝠山金矿属超基性岩接触带型。金矿受地层、构造、基性岩的控制。由多期成矿作用、多源物质来源、多成因成矿热液,反复活化、迁移、聚集、分配和积淀形成。  相似文献   

13.
镇沅老王寨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夕辉 《云南地质》2005,24(4):371-378
矿体产出受深大断裂派生的剪切断裂及脆—韧性剪切带控制明显,矿床形成具多期、多阶段和多源特征。通过对成矿流体和成矿机理的研究,笔者认为该矿床是较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云南东川地区含金剪切带型金矿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张翼飞 《云南地质》2003,22(4):360-370
云南东川地区含金剪切带型金矿,1995年11月由云南八0七队从蒋家湾开始发现首个金矿段,继而向北勘查扩大到七角地和新山矿段。随着勘查的深入及大比例尺地质图填制,证实该金矿处在剪切破碎带中,并具大型以上规模前景。特别是新山矿段中砂糖状石英脉的发现,和矿体顶板接触带构造透镜体、糜棱岩的存在,含金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特征渐趋明朗。云南昆阳群中多处发现含金石英脉,从拖布卡金矿的事实,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其中是否亦有剪切带型金矿类型。观念的转变,有可能促进昆阳群找金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勐海布朗西定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灿 《云南地质》2002,21(2):145-151
勐海县布朗西定金矿为滇西近年来发现的重要金矿之一。矿床(体)主要受NW向断裂破碎带控制,热液蚀变特征、氧化淋滤富集明显。矿床成因主要为韧-脆性剪切带热液蚀变岩型。研究其成矿地质条件将对该区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云南金矿带划分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步高 《云南地质》2008,27(3):261-277
云南岩金矿床可划分9条成矿带(区),金矿储量占全省岩金上表总储量96.42%,有充分代表性。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金矿带,包括北衙(大型)、金厂箐(中型)、小水井(大型)、长安(大型)等金矿,上表储量66.06t,远景储量240t。首次将小水井、长安金矿列为富碱斑岩型金矿床。广南-富宁矿集区,包括老寨湾(大型)、那能(中型)、堂上(中型)等金矿,上表储量35.889t,工程控制储量达82.549t。P3β^1、P3β^2、P3l等层位赋存玄武岩型金矿;D1、T1、T2层位赋存卡林型金矿,成因与岩浆活动有关,为燕山期中-低(主)温热液矿床,属扬子地块西南缘低温成矿区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李会恺  张翔君  王军 《云南地质》2011,30(3):280-284
琅勃拉邦省位于“三江”成矿带南延部分,爬奔金矿为受剪切带控制的低温热液矿床,矿体产出空间符合里德尔剪切裂隙规律,进一步工作后该矿区应有中型以上规模。  相似文献   

18.
马亚雄 《云南地质》2010,29(3):271-272
长条状耿马花岗岩岩基(株)内部及接触破碎带为成金构造三级张性、张扭性、压扭性断裂控矿,毒砂矿化为找矿标志,应为断层控制、期后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19.
安徽五河荣渡金矿床成矿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青 《云南地质》2007,26(3):309-314
五河荣渡金矿区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构造条件,迄今为止已在大巩山基岩裸露区发现20多个矿点或小型矿体,荣渡-钱台子地区发现中小型隐伏金矿床。矿床具有多成因、多来源、多阶段特点,成矿为燕山晚期的脆-韧性变形环境。  相似文献   

20.
杨勇  刘杰  杨洪  胡成军 《云南地质》2012,(3):340-342
象图铅锌多金属矿矿化带位于三合洞组(T3s)灰岩中以及顶部灰岩与挖鲁把组(T3wl)薄层状泥岩接触部位层间破碎带中,三个铁、铅、锌矿化体,属沉积改造形成的构造破碎带型铅、锌(铁)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