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生态城市是科学内涵十分丰富,具有和谐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架构包括生态景观、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等,四者分别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基础、安全保障、经济命脉和发展的灵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佛山市以建设生态城市基本架构为途径,构筑生态友好的城市空间体系,建立生态化产业园区,整合生态建设与文化建设,促进城市的生态转型,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典型生态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韩良  宋涛  佟连军 《地理科学》2006,26(2):237-243
生态产业园区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走向实践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也开始着手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并将其作为实现产业生态化与区域产业绿色化的重要手段。生态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是对生态产业园区的一种综合与概括,集中体现了个体特色与整体差异。对国内外现有的生态产业园区类型进行归纳和划分,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比较国内外典型生态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指出不同模式的优长与局限,并将其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中国生态产业园区的整体差异化发展以及不同地区选择适宜的生态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改进的SF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4—2016年的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治理绩效值进行测度,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和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分析,进而运用PVAR模型考察其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2004—2016年两系统整体处于初级协调阶段,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空间上自东向西梯度递减,高协调区集中在东部城市;②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具有空间正关联性,低-低集聚城市数多于高-高集聚,协调发展领先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③生态治理绩效对绿色创新效率响应较弱,而绿色创新效率对生态治理绩效响应则较强,且二者均对自身依赖较强,未来优化其互动机制应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的SF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4—2016年的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治理绩效值进行测度,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和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分析,进而运用PVAR模型考察其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2004—2016年两系统整体处于初级协调阶段,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空间上自东向西梯度递减,高协调区集中在东部城市;②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具有空间正关联性,低-低集聚城市数多于高-高集聚,协调发展领先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③生态治理绩效对绿色创新效率响应较弱,而绿色创新效率对生态治理绩效响应则较强,且二者均对自身依赖较强,未来优化其互动机制应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通过建立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深入分析了江苏省2000-2012年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关系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江苏省经济与环境间耦合度呈上升趋势,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空间格局上,经济环境耦合度由南向北呈梯度下降,而协调度以苏州为核心呈圈层分布;据此,将全省划分为高和谐发展区、中和谐发展区、低和谐发展区和不和谐发展区4个类型区,并且经济环境和谐程度越高的区域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例和专业化水平均越高,劳动密集型产业专业化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6.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生态城市的内涵和本质进行探讨,在城市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等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对昆明市的城市生态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借助于计量地理学、数理统计等方法和手段,以定量化方式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协调度3方面构建了昆明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分析,最后据此得出昆明市城市生态综合指数.通过对评价结果的综合分析从城市生态结构、功能和协调度3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江苏沿江地区生态保护与产业分布空间匹配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诚  陈雯  赵海霞 《地理研究》2011,30(2):269-277
根据生态空间保护需求,调整产业空间布局方向,是协调产业开发与生态保护空间关系及进行区域空问调控的重要内容.以江苏沿江地区为例,在提取生态功能保护区和产业分布空间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矩阵分类和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分布的空间匹配特点,总结了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思路.研究表明:江苏沿江大部分地区生态保护与产业分布空间...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城市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关注点,旅游是资源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探究二者协调发展关系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从双向视角探究了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与旅游发展协调互动关系。选择典型资源型城市——六盘水市为研究案例,实证研究发现:1)2000—2017年六盘水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都呈现出阶段性增长态势,但旅游发展相对滞后,二者差异呈现出趋于同步——迅速扩大——缩小的发展态势;2)2000—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耦合度除2000年(0.614)外,其他年份均在0.85以上,表明六盘水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相互作用强度较高。3)从协调度上看,2000—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协调程度从重度失调(0.1707)发展到优质协调(0.9891)。以2005、2011和2015年为临界点划分为失调、逐步改善、优化提升和协调发展四个阶段;4)六盘水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演化呈正相关关系且显著性极高,但旅游因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作用(95.60%)高于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支撑力(90.37%),二者存在互馈耦合的一般特征且表现出明显的旅游产业发展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支撑效应。建议从统筹生态文明与旅游发展步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部门协同合作等两方面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经济生产、社会生产和生态生产角度出发对西昌市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量化研究。研究表明:农业产业的活动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换句话说,调控农业产业经济活动是生态环境维护的有效途径。生态生产、经济生产和社会生产之间存在明显的作用关系,这种作用关系不外乎表现在正作用和负作用两个方面,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以上三类要素的合理调节。事实上, 就是利用以上三类生产要素的可塑性,通过产业经济活动的调控,弱化或消除产业与生态的矛盾,积极发展生态产业,这对西昌如此,对其他地区仍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建设策略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生态城市是通过倡导生态理念,采用生态技术,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从而达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生态平衡、人文生态和谐的城乡统一体。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利用生态学和社会学的观点,论述生态城市的内涵,提出科学的城市规划、合理的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的城市管理制度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前提,强调只有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两手抓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铁路廊道的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市场域分析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王铮  周嵬  李山  黄涛  蒋轶红  王铮 《地理学报》2001,56(2):206-213
通过建立风景名胜区市场域的概念,基本模型以及风景名胜区市场域识别划定标准,从而基于GIS,计算出我国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市场域及其各级阈值,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加速交通业的发展是促进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以高科技园区如何促进智慧产业集聚为研究导向,总结智慧产业集群演化、集聚模式等的研究进展,先基于信息产业的已有分类标准,界定高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的概念和产业分类;然后基于中关村科技园智慧产业2002—2016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中关村科技园智慧产业的空间布局演化和产业增长格局,以波特经典钻石模型为理论框架,细化分析演化过程背后的动力因素,得出高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的细分动力因素模型,继而以主要动力因素为依据,提炼中关村科技园智慧产业集群演化的主要集聚模式,得出结论:① 中关村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的演化呈现“一核多园”的先政策引导、后自然溢出的协同发展格局,从海淀核心区向周边园区先辐射集聚,然后基于各园区间的交通、楼宇等生产要素,逐步在非园区范围连贯成片;② 海淀作为核心区集聚了各细分智慧产业,其他各分园则主要在个别细分智慧产业形成集聚优势;③ 中关村科技园区智慧产业的演化主要受生产要素、政府影响变数、相关及支持产业等3大因素影响;④ 中关村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有生产要素驱动、产业平台驱动、商业地产企业驱动等3种集聚模式。  相似文献   

13.
《Urban geography》2013,34(5):411-450
Kyoto is well known as a historical city in Japan long associated with culture, shrines, temples, and craft industries, and more recently with high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It is also the only Japanese city to boast a privately operated research park in its central district. Thanks to local businesses initiatives, the Kyoto Research Park (KRP) is home to a new generation of high-tech ventures, with nearly half of its 240 tenant companies coming from the new medi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tors. In this article, I trace the history of the KRP and set it against recent programs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to enhance Japan's regional and loc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distinctive entrepreneurial milieu in Kyoto is also assessed, together with the programs of the Kyoto city government, local universities, and high-tech enterprises. Information was collected through field research conducted in 2005.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Kyoto Research Park is judged through it ability to form linkages with sources of innovation at the local,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s, hence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e utility of the "local buzz/global pipeline" approach to knowledge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within regional clusters. However, in the case of the KRP, this approach has to be placed within broader policy changes in Japan, leading to new approaches to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
论城市开发区的发展:历史进程,理论背景及生命周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加顾城市开发区发展历史,探讨其生命周期这一客观发展规律,指出城市开发区是发展中国家获得国际资本、促进本国工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二战以来新国际劳动分工是发展中国家众多城市开发区成功的前提条件;城市开发区一般经历起步、发展、分异和成熟等四个发展阶段,服从于生命周期规律,政府可根据这一客观规律,对不同发展阶状况的城市开发给予正确引导和调控,以扭转目前我国开发区发展混乱,规模失控,性质雷同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多维度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欣  胡静  贾垚焱  田小波 《地理科学》2021,41(12):2138-2148
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居民建筑为研究单元,基于步行、骑行及公共交通3种出行方式,从城市公园绿地数量、质量及可达性3个维度衡量每个建筑单元的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水平。结果表明:① 3种交通方式下建筑单元的公园绿地公平性分布相差较大,但整体呈现由城中心沿江区域向外围辐射递减的分布特征;② 随着居民出行方式的升级,极限出行时间内居民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因此所享有公园绿地公平性水平逐步提升;③ 城市公园绿地资源与人口分布存在空间失配现象,多数公园绿地分布于城市中部,而南北部城郊区域分布较少,西北和西南部多数区域居民享有公园绿地公平性水平整体较差。  相似文献   

16.
陶晓丽  陈明星  张文忠  白永平 《地理研究》2013,32(10):1964-1976
城市公园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也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中国现行城市公园分类标准的回顾与探讨,提出城市公园可以划分为5种类型:文化遗址公园、游乐公园、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生态公园。北京市六环以内城市公园共计148处,总面积7293.9 hm2,平均面积49.28 hm2,各个类型公园有着不同的分布特征。城市公园至少具有四种重要功能:旅游休闲、生态价值、防灾减灾和教育科普。城市公园类型与功能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每个公园复合了多种功能,但是各个类型城市公园有不同的主导功能。文化遗址公园以旅游休闲和教育科普为主导功能,游乐公园相对单一的旅游休闲功能,综合性公园的功能比较全面,社区公园除科普功能较弱外,具有其它几项功能的中等水平,生态公园则以生态价值为主。对城市公园进行细化分类,识别主导功能,有助于科学指导城市公园建设,实现城市公园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7.
刘志高  王涛 《地理学报》2020,75(6):1185-1198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境外合作园区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政府间合作境外园区因合作规格高、投资规模大、建设进展快、成效初现,并肩负着“一带一路”建设示范功能,所以备受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关注。但目前有关中国境外合作园区的研究多为政策导向型,未将政府间合作园区与企业投资所建立的境外园区区分开。为此,本文以中国—白俄罗斯(简称中白)为例,讨论“一带一路”背景下政府间合作园区建设过程中的多尺度耦合机制。中白工业园是中白两国元首共同发起、亲自推动的“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已成为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新的经济增长极。研究表明,境外合作园区的发起、建设和运营是两国政府、园区开发公司和园区企业在全球经济活动中不停协调各自利益,追求共同目标的过程,涉及多尺度(全球、国家间、园区、企业)和多主体(政府、企业)。具体而言,中白两国出于各自战略目标考虑发起合作园区项目,并建立起政府间合作框架和机制。政府间合作框架和机制为协调两国战略利益,动员两国政治和经济资源推动园区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但它并不完全能保证园区的成功。合理的园区开发公司股权结构及其强大的全球网络动员能力是园区成功建设的关键。因此,只有在处理好两国战略利益的同时,开发公司和入园企业能获取经济收益,才能确保政府间合作园区的长久发展。本文拓展性地将多尺度耦合理论用于分析政府主导的跨国大型园区项目合作,有助于丰富人文地理学里的耦合研究,并可为推动中国境外政府间合作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浅析湿地公园的社区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公园承担着保护生态思想的传播责任,而湿地公园的建设、保护和管理需要社会共同的关注和参与。社区作为生态旅游文化的营销终端,可通过监督、宣传等参与活动与湿地公园形成互动,对城市、湿地公园和社区居民部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列举了国外湿地公园的群众参与情况,提出构建社区参与机制的原则,以供有关部门和单位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推进京津冀城市群高科技园区的协同发展进程中,三地园区之间是否深度融合,决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质量和深度。目前京津冀城市群的天津与河北高科技园区与中关村科技园签有政府间合作协议的有10家,其对接的产业类型依次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境保护、生物医药产业,与中关村科技园总收入占比居前5位的产业类别恰好相对应。三地园区协同发展动力机制可分为产业梯度转移机制、市场需求吸引机制、科技产业孵化转化机制、政府引导驱动机制、市场合作驱动机制5类。合作共建模式主要有:政府引导驱动机制为主的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模式、市场合作驱动的类似于固安工业园的产业新城模式、科技产业孵化转化机制为主的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模式等。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世界旅游组织确定的未来旅游业发展三大趋势之一的主题公园,近年来以极为迅猛的速度发展,而作为主题公园相对较为集中的泛长三角地区,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尤为突出。选取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即以泛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对其范围内大型主题公园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泛长三角大型主题公园的发展阶段、空间分布聚集特征明显以及影响分布的5个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区位因素、产业融合因素、创新因素和城市发展因素)等。最后对时空分布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需要加强研究的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