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系统功能简介自动编报系统是根据"713气象雷达数字化处理系统"实时采样得到的回波云图,按照雷达组网拼图编报要求(华北、兰州)自动编制相应的报表.这样减轻了预报员的工作量.该系统均用C语言编写,系统操作简单,时效高,从而完善了"713气象雷达数字化处理系统"的功能.由于编报中需要输入强中心的云高值,而此值只能通过实时采样得到.为了简化编报过程,把提供云高采样半径及方位角的部分独立出来,因而实际自动编报系统就分为获得云高参数及生成报表两个部分,其执行  相似文献   

2.
董亚龙 《陕西气象》2001,1(1):36-36
AHDM4.1测报软件是在AHDM3.0、AHDM4.0基础上进行优化、修改、增加新功能形成的一套气象观测数据处理软件,它适用于各类气象台站,是中国气象局向全国推广使用的地面测报软件。其中三次站02时记录的输入方法有三种。1 输入法一  由YCZE程序完成。在AHDOS主控界面上选择1,出现数据采集、编报主菜单,选择观测编报菜单项,启动本程序,出现二级子菜单,指定了本程序所能完成的功能,选择其中的定时观测项,屏幕出现输入提示:风向、风速、干球、湿球、气压等几个要素,其中风向风速输入02时自记10min记录;干球输入订正后的02时温度自记值,…  相似文献   

3.
自动气象站观测存入的记录中,水汽压、露点、海平面气压是与气温、湿度、气压有关的计算值,当气温、湿度、气压值缺测或不正常时,不能仅考虑用人工观测值代替,还应考虑到其他要素的变化。1错误处理方法定时观测发报时次自动站温度不正常时,在观测发报界面,只在干球温度栏中输入人工补测的干球温度后,直接计算编报,保存后发报。此时报文中露点组错误,并把错误的水汽压、露点存入B文件。自动站湿度不正常时,在定时观测发报界面,干、湿球温度栏中输入人工补测的干、湿球温度值,直接计算编报保存后发报。不仅水汽压、露点错,而且人工观测温度代…  相似文献   

4.
气象报智能系统主要是用于气象地面测报中的各类气象报的自动编报、发报和收报(回执等)等业务,并把观测资料存入文件保存.报文直接输入邮电单流或双流报路,可直接进入邮电自动转报网.  相似文献   

5.
本程序采用BASIC语言,全长30K(BYTE),包括编制地面天气报、绘制毛发湿度订正曲线图和统计月报表三部份。它参照现行地面观测规范,气象常用表和有关技术进行编制,人机结合使用,具有下列功能: 1、具有自动闹钟,提醒值班员开始观测的功能。在每天的定时与辅助观测正点前十六分半钟和五十六分观测气压前,计算器自动发声,提醒注意各气象要素的按时观测。 2、能自动编报。根据编报需要能自动选取温度极值和日总降水量,并能组合先已编好的天气现象、云状、重要天气电码,按顺序拍发。 3、具有自动选组功能。根据输入的编报时次,自动显示与本次编报内容有关的气  相似文献   

6.
精细化编报软件的编写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VB6.0编程软件开发了市级气象台站使用的精细化编报软件,通过软件相关设置功能实现对不同地区台站、不同上传时间、不同上传内容进行精细化预报内容的编写,并通过直接存盘或FTP方式上传到省局服务器。软件具有预报时间音乐提示、输入格式限定、预报内容检查等相关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7.
1 引言 气象观测的报文,包括一些新增加的资料如酸雨资料等,当通讯线路异常时,报务人员就要手工输入报文的内容,如果没有相应的编报软件,就需要使用Linux的编辑工具vi在Linux环境中进行编辑.  相似文献   

8.
1 前言 由于地域差别,吉林省各地农作物种植品种不同,农业气象编报工作极为复杂,各地观测有代表性的作物种类、灾害类型等项目明显不同,没有一个完整的、适合地方应用的农业气象观测编报发报软件。目前正在应用的地面测报发报软件虽然包含农业气象旬(月)报部分,但只是报文的基本段,不包含观测项目的农业气象段、灾情段、地温段、产量段、地方补充段、候报、土壤加测、地下水位观测等报文,观测人员只能用手工进行编报,因此出现错情的几率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9.
微机应用于地面编发报,减轻了工作量,且方法简便、快速,精确度高。值班时,打印的原始记录正确,但编报发生错误。原因是打印的原始记录前空了一个字符,这是在改错时光标键指向错误字符没有更正就按了执行键,然后才输入正确要素,  相似文献   

10.
五、原始数据打印输出在输入完原始观测数据后,屏幕出现CHE?如不再校对,输入N时,则执行580行,调用1260行子程序,打印输出原始观测数据,以校对输入的内容是否正确.如果无云则省略打印有关云的要素,其打印的提示符、存储变量与输入时相同. 六、订正计算编报 580行为非定时观测,则让降水量组(6RRR 1)指示码i_R存储单元L$存入4,再转向600行.否则(四次定时)则执行下  相似文献   

11.
农业气象测报工作的本次内容与以往实况关系密切,为此可将其观测、编报、报表制作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县站农气观测人员在平时输入基本气象数据、农气观测数据,通过微机编发AL报、AB报,把有  相似文献   

12.
陈杰呼  杨超  梁国锋 《广东气象》2002,(1):42-42,48
根据省局《关于下发 <广东省台风、暴雨、寒冷预警信号发布办法 (试行 )的通知》 (粤气业字[2 0 0 0 ]40号 )文件要求 ,各单位在发布、变更、解除预警信号时 ,都要同时用规定的电码形式通过分组网上报省局。为此 ,省局业务处委托我局开发《预警信号编报上网程序》(简称程序 ) ,对各台站预警信号编报上网操作进行程序化和规范化。目前程序已向全省各台站推广使用。1 程序主要功能1 1 上网文件名和报文的编写预警信号文件和报文共包含了发报站名、发报时间、发布时间、信号、颜色等要素 ,程序提供了这五种要素的输入控件。其中 ,发报站名以…  相似文献   

13.
AHDM4.1程序在地面测报工作中广泛运用。由于它本身未解决转报和传报问题 ,但留下“AHZDCB.EXE”接口 ,现对自动转传报程序“AHZDCB”的编写进行探讨。1 发报报文向通信标准格式转换1 .1 编报报文向通信报文格式转换转换过程只需打开 AHDM4.1程序生成的报文文件 (如 OBS.ER、OBS.WS等 )读入到一个字符串里 ,并将字符串里的“X”转换成通信报文的“/”,然后再打开一个标准传输文件名 ,将通信的简式报头加在原报文字符串前 ,并在字符串最后一组加“=”,另起一行加“NNNN”,再注上转报时间写入标准通信文件即可完成转报。1 .…  相似文献   

14.
根据山东省气象局观测与网络处要求,山东省各地面气象观测站在冬季遇有降水时,应在06时按规定编发06—06时降水量,出现积雪现象时还应同时编发积雪深度。为此,肥城局编写了带有编报传输功能的软件,观测员只需输入降水量、雪深两项内容,软件将自动生成规定格式的降水报。文章从软件的开发环境、软件功能、报文格式、界面设计、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5.
土壤墒情是反映一地土壤含水量多少的主要指标,墒情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对于土壤墒情的计算和编报,曲沃县气象站经历了从完全的由人工查算计算编报,到用Basic语言编程计算编报,再到以后的Excel表格计算几个阶段。但这几种方法要么是计算量大,要么是界面不友好不易控制,要么是对操作计算机人员水平要求过高,稍不留心可能造成计算错误等多种不便。应用VFP语言可容易的编出具有Windows风格的程序,既方便操作,又能保证计算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6.
在云电码编报中 ,从云所反应的天气意义考虑 ,将低云族中的雨层云和堡状、荚状层积云均作 CM云。因此 ,Nh云所编报的云量与地面气象观测记录中的“低云量”有时是不一致的。在实际工作中 ,不少同志 ,甚至不少台站由于理解错误或受错误习惯影响 ,将 Nh的云量误认为“有低云时编报低云量 ,无低云时编报中云量”,只有在定时观测时出现 Ns、 Sc cast、 Sc lent三种云之一 ,并且当时天空中还存在其它低云时才表现出来 ,这是一种理解上的错误。由于实际观测中这种情况出现次数不是很多 ,整个站组往往忽视了这种记录 ,形成整体出错。如 :云量 :1…  相似文献   

17.
正确编发农气报的关键是对电码的熟悉、理解和运用。对电码理解的差异,影响着编报的质量。本文针对农时特性和农气报的特点,并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农气报电码编报中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l农气报编报应注意的问题11重复编报的两种情况农气报2段的重复编报有...  相似文献   

18.
根据规范和实践工作经验,提出编发AB报农气部分应注意的问题,以利于台站编报人员正确编报,提高编报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从电码规定的文字叙述来看,就人工站而言,iRix的编报有如下的组合: 11 31 41 12 32 42 13 33 43 但实际上,就02、08、14、20时的编报来说,上列编码中的12、13、42、43所表示的情况实际是不存在的。所以,实际存在的编码组合只是:  相似文献   

20.
陈翔 《气象》2004,30(6):47-47
笔者在某站验收百班时,发现2 0 0 3年8月2日1 7时雷暴“现在天气现象”编报95。根据过去1小时天气演变,温、压、湿、风等要素的变化,对照雷暴编报有关规定,笔者认为现在天气现象应编报97,而不是95。由气簿记载和自记记录分析看出:1 6时0 5分测站闻雷,雷暴位于测站西北方,此时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